广电系隶属国家上层建筑,国家意识形态和信息安全的推动者和维护者,这是政治的需要,国家需要一个宣传喉舌的舞台,舆论的阵地,信息交流的场所。为此必须保障舆论引导绝对正确、播出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以及文化安全,从决策人员的专业上看,基本上都是学政治哲学的,宣传的、播出的,理科多于工科专业。因此得出结论是人生苦短,只区区几十年,在渗透到广电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根深蒂固的广电传统文化框架下,人们很难看到几十年,上百年之久,甚至几年也不看了,走一步算一步,这就造成了政策上和执行上的无奈,心浮气燥,急功近利,只重眼前,相信的是国家出面,相信的是政府“运动”,红头文件就可以搞定一切。于是成就了今日广电系之乱象与混沌,对别人而言,就是有机可乘,成就了别人的“美梦”。
无奈之一:对数字电视的平移整体转换
什么是数字平移整体转换?所谓整体平移,即采取分区分片整体转换的方式,以楼栋、院落、居民小区为单位,将模拟电视用户全部转换为数字电视用户,最终关断模拟电视信号。平移整体转换的实质就是:送盒子、关模拟、逼看数字、强行涨价。在这样政策引力下,各地纷纷跑马圈地急剧扩张,在急剧膨胀的过程中,找一个由头、发一份文件、让一家公司运作,根本来不及选择正确的方向,思考产品的持续发展技术,数字平移整体转换就这样强行进入了千家万户,至今也是如此。数字电视的推行,本是市场行为,机顶盒本应在市场商店销售,由用户去家电商场自行选购。但就是广电系自己的无可奈何,成就了这五花八门,互不通用,如此混乱的近8000万台机顶盒,套牢了运营商,成为广电系运营商心中永远的痛。
数字平移整体转换使广电系的运营商们无可奈何的“被接受”、“被推动”;广大的老百姓也只能无可奈何的“被整转”、“被使用(机顶盒)”;设备制造商还是无可奈何的“被制造”、“被生产”。产业链的三方无可奈何的掉了链子。
从有线电视出生以来对收视费的收取都是难题,是有线电视台最为头痛的大问题,一般有线电视台全年收费率较好的可达80%,多数是60-70%,最少仅有40%,国有资产收视费的流失让人触目惊心。那时广电总局也制定了有条件接收技术CA的标准:《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GY/T141—1999,当时也有用卡和不用卡两种;《有线电视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终端控制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式》标准GY/T153—2000,但是用后“跑冒漏滴”依然如旧。从模转数一出台,广电系的就亢奋不已,一付热血沸腾要赚大钱的架式。“数字电视”宣传的简直神了,相当地万能,收费率不在话下,数字电视机顶盒必备,数字CA加扰加密0、1其实很简单,然后进行传输,到达用户家中后,又通过机顶盒解扰解密把0、1这些信号重新转变成模拟信号,还原无忧。在数字电视来临之时,广电总局参照国外CA技术于2001年制定了《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GY/Z175—2001,注意这不是标准,是个规范,这是总局明智之举,不能冒然去制定标准,标准只能从实践中形成。同时深知广电的有线是一个点对面的单向广播式的网络,条件接收技术的数字CA真还不知如何给力。
目前广电系成就了机顶盒特有的行业属性导致产品附加值较低,制造商们还在苦苦挣扎。机顶盒不是卖给用户,而是卖给运营商,运营商再免费赠送给用户,如此绕弯的商业模式,让机顶盒制造商陷入既是薄利又无法多销,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制造商被逼另找出路,设计计划摆脱现有模式,重返家电卖场,于是,忽悠无卡CA、忽悠中间件、忽悠机顶盒嵌入类似PC机的“开放”软件,智能电视机等,他们创造出他们更多附加值,才能挣钱,自救,这不就成就了他人赚钱的“美梦”,然而,广电系还是继续着自己的无奈。
无奈之四:中间件的取舍难定
无奈之五:IPTV、网络电视、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的失控
通俗点来说,IPTV就是以电信系的宽带为传输通道,以电视机为终端,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技术为一体,向用户提供点播、直播等多种交互式服务的一种数字电视,有的又称网络电视。电信系为与广电系IPTV、网络电视进行区别,电信系称ITV。
由于舆论宣传的失策,成就了电信系的ITV,投入不多,现成的互联网只需给用户提供一台IP机顶盒,就能展开多种交互式服务看自己喜好的数字电视,转眼已成燎原之势。广电总局紧急向各省、自治区广电局下文(41号),将在全国范围内对未经广电总局批准擅自开展IP电视业务的,依照《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和《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依法予以查处,限期停止违规开展的IP电视业务。IPTV和有线数字电视正处于市场竞争中,政策上的支持引发广电对IPTV的封杀,这一无奈之举,震动很大,一个新兴产业的兴衰不是取决于市场,却取决于监管,值得产业各界深思。同时成就了进一步的扰民举动,过中利害关系,也应慎重对待啊。也成就了智能电视,他们要生存也得找出路,智能电视实际上是在高性能的芯片上,搭载了开放的系统,从网络电视升级而来,并且能加载无限量的应用,开始具备PC机的一些特性,平板电脑也就类似于智能电视的孪生兄弟,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对于电信系而言,也成就了电信系三网融台的发展,以前电信还找不到使劲的地方,现在能通过智能电视、平板电脑悄无声息的占领终端了。用户就会站在电信系的一边和广电系对着干,因为网络电视、智能电视、平板电脑会让电信系、家电系、老百姓们长舒一口积怨多年的怨气一吐为快,才不用你的烂盒子。总之是广电系的无奈成就了别人的好事。
无奈之六:互联网
开始,电信网属电信主管,广播网属广电主管,互联网的前身属计算机局域网通信无主管行业,逐步联网就形成了具有IP协议的互联网,这互联网无主管是绝对不行的,给广电行吗?显然不行,互联网属通信范畴。电信系当仁不让的至始至终就成了互联网的主管。现今三网融合指的是电信网、广播网、互联网这三张大网融合。然而广电系过分高看自身的地位和作用,过分地打压两网在手的电信系,未能步入“合竞”的坦途,确落入了沼泽泥潭。现所有的舆论指向对广电系大为不利。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升华了公众的看法,较为系统性的表示:电信网、广播网、互联网这三张大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电信网与广播网将相继融入到互联网。融合围绕互联网进行,其终极目标是中国出现全新互联网,融合就像写中国字“人”:互联网一竖在上,电信网一撇在左,广播网一捺在右。李院士的这一表述想让公众看清电信网与广播网将相继消失,成就一张全新互联网,广电系仅是广播节目制作安全监管,网没了;电信系网也没了,但是变换成了一张梦寐以求的全新互联网的主管。公众的想法更为直接,台网分离,强化台的作用,分离出的网或消亡或并入电信系,三网融合将会迎刃而解。
年初,一部电视剧——新《水浒传》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引发了多家卫视频道和网络之间的“口水仗”。从表面看,这是一起由合同引发的纠纷,但业内人士指出,往深层次看,却又折射出三网融合中存在的矛盾,即广电系与电信系之间的矛盾,尤其是互联网与广电系、广电系内部的“台”与“网”之间存在的固有矛盾。而该事件的解决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以后这种问题会越来越多。
侯自强也表示,不只互联网与电视台之间的矛盾会出现,今后在IPTV和互联网电视之间的矛盾也会逐步显现。IPTV是在运营商本地的专网上播放的收费业务,不论有线电视公司还是电信运营商都是如此。而互联网电视是运营在公共互联网上,采用的是所谓OTT(overthetop)模式,是免费的。中国网络电视台在互联网上运营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同时与地方广电合作运营IPTV业务,不可避免将产生利益冲突。如果用户在互联网上免费可以看到内容为什么要付费在IPTV上看?在美国已经出现这类问题: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警告内容服务商不要在互联网上以OTT模式播放提供给有线电视网络的内容。无奈之七:三网融合NGB的出笼
三网融合对广电系而言,是既爱又怕,爱的是三网融合能以我为主,三网融入我的网络,让白花花的银子通过宽带同轴线流入我的钱袋;怕的是资金、市场、网络、技术过于强大的电信系的阻击,进而被吃掉的可能。但广电总是不顾客观,不讲条件,不管现实,凭主观的想象行事,无可奈何的让NGB出笼。
NGB忽悠的很神很万能,于是很多人都说是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NGB就是一个计算机专用的没有出口的城域网,这样的网是广电自己内部玩的,对用户而言是不具有吸引力的,这是广电系没办法的办法。侯自强指出:“建设NGB专网来发展媒介传输分发网络的做法是不符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融合的发展趋势的,也不会为广大消费者接受,可以说是进入误区。3TNet的核心技术(扁平的汇聚路由器提供窄播,骨干网光交换提供跨地区点播)对广电用途不大。经过十多年发展互联网的历程,中国的电信业已经认识到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娱乐和媒体业务只能运营在互联网上。电信业一直致力发展可管理的IP网将主要用于为企业和VIP大客户提供有专门QoS和安全保证的业务。三网融合的基础是互联网,电信和广电的业务都融入互联网就实现了三网融合,今天广电再坚持发展专网的NGB是不符合三网融合的需求的,是没有前途的!”这是典型的巨大重复建设,是对国有资产资源的巨大浪费,必须放弃NGB的专网思路,转向开放的互联网公网结构才有前途。
无奈之八:数字电视传输媒介之内耗
整个电信系传输的媒介只有两种一种是有线通信,另一种是移动(手机)通信,就电信自身而言是移动逐步在抢有线(固话)的用户;三大运营商之间对内是适度竞争,对外是团结一致。广电系呢,传输的媒介多达四种,卫星电视、CMMB、无线(移动)电视、有线电视,就独家要玩转四种传媒实属不易呀,实际上的“内忧外患”远比电信系热闹的多,已搅得广电系乱了方寸,不知所措。
三、假如
广电系和公众都爱和电信系攀比,比的结果。在笔者看來,广电系处处事事都強于电信系,但是就一点先天的技不如人,仅此一招,结果广电系是满盘皆输,由此造成的差距是越拉越大。电信系是先天的分配网,点对点的双向双绞线传输;广电系呢,是先天的树型网,点对面的单向宽带同轴线传输。这是电信和广电出生所帶來的叫天生,常言爹妈生就,难以改变。但是广电是先天不足,是否在广电系的上上下下都有共识,这是首要的基础,能否后天补上,就是知恥而后勇。笔者相信,后天补偿,也能和天生丽质一样,但要补在先天不足之上,切忌不可治表不治本的乱补一气。补偿,这需要一系列手术,笔者在这里就斗胆的作一假如,务务虚吧。
假如一:假如能搭建一座“桥”
毛主席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电信系是点对点的传输,广电系是点对面传输。假如能将广电系的点对面作一小手术也变为点对点的传输,不就可以解决了吗。那就向毛主席说的要搭建一座桥,一座面对点的“桥”,有这样一个中间环节作过渡,不就实现了从前端的点到用户这点的点对点了吗,这一小小的手术可就解决了大问题。大家不是老想搞个中间件,这座“桥”就是“中间件”(FTTB在楼道中含软件的硬件)。
假如二:数字整转和三网融合两项工程合二为一
假如三:让机顶盒一体机姓“家”不姓“广”,透明通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事实就摆在那里,许多事情、事件的演变、发展不一定会按自己的意愿行进,有时总是事与愿违,这就是一种无奈,往往的无奈之举就会成就、促成别人的好事,为他人作嫁衣,成就别人的“美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世间万事万物皆如此也,身处数字整转三网融合尘世中的广电系,如果真不“假如”,谁也没有法,那将继续着今天的现实。笔者在想:广电系总不希望因自身的无可奈何去成就别人的“美梦”吧,而自己确是两手空空。如果真能“假如”广电系就一定能成就自己的“梦想”,终会是欢天喜地,盆满钵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