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三届医工协同科技创新学术年会分论坛集锦(下)医学苏州大学

新年伊始,1月14日下午,由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举办的第十三届医工协同科技创新学术年会分论坛之超导重离子放射治疗论坛以线上线下方式成功召开。论坛邀请了两院院士、多学科专家学者、多行业精英大咖齐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超导重粒子肿瘤放射治疗研究及工程应用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创新工程技术及工程-医学交叉应用前景,为我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打造肿瘤治疗“大国重器”持续助力。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杨爱民教授、西安聚能医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果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主任张晓智教授与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赵永涛教授共同主持。

西安交大一附院放疗科韩苏夏教授首先进行了题为《国家医学中心——医用超导重粒子加速器装置项目总体规划》的报告,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我院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国内首台套医用超导重粒子加速器装置的总体规划与现阶段项目建设进展。韩教授表示,医用超导重粒子加速器装置项目融合了国家、省市、学校及医院在核科学技术应用、高能物理大科学研究装置研发生产、肿瘤放射治疗及医用同位素生产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与转化应用经验,聚焦国际核科学技术研究医学应用前沿,为我国高性能重粒子加速器制造、新型医用同位素规模化研发生产等“卡脖子”技术的突破提供“交大一附院方案”。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赵红卫院士研究团队的孙良亭教授进行了题为《核医学新赛道:基于超导回旋加速器的医用同位素生产》的学术报告,从医用同位素的分类、生产原理与国内外医用同位素生产现状多个角度,展示了不同类型医用同位素在核医学影像诊断、肿瘤同位素放射治疗等医学领域的巨大临床应用价值与潜力。以目前国际核医学研究热点——α核素(223Ra、225Ac)为例,孙教授详细介绍了α核素生产路线与目前国产化生产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继而展示了赵红卫院士研发团队基于新型超导回旋加速器开发α核素等多种医用同位素生产工艺的研究成果与巨大专业优势,为我院超导重粒子加速器装置的科学设计及建设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张平祥院士以《面向超导重粒子加速器用的新型超导技术开发:从超导材料到磁体装置》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张院士指出,超导材料具有强流、强磁场、低阻等固有优势,是先进高能物理科学研究装置及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制造的“战略材料”。进而张院士从超导材料的设计原理、制造流程、产品性能等多角度展示了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超导材料制造应用领域的雄厚实力,为我院超导重粒子加速器装置的建设提供材料方向的研究思路与材料支持。

陕西省药品技术审评中心张若冰博士做了《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审批政策解读》专题报告,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支持、申请与审批流程等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医疗器械创新研发及产学研结合、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政策扶持、申请审批流程与注意事项,为我院科研人员医疗器械类成果转化提供了政策普及与指导。

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石健教授做了《重离子中心工程建设流程与节点介绍》为题的学术报告。石教授首先从重离子放疗原理及与传统放疗对比体现的优势出发,揭示了目前临床应用主流的碳离子及质子放疗的特点与优劣势。接着石教授从目前全球已商业运营的质子重粒子放疗设施分布情况分析了国产重粒子治疗装置的巨大优势与市场潜能。进而石教授以甘肃武威重粒子中心建设历程为例,重点介绍了重粒子治疗设施设计、建设、验收、投产全流程的申请审批过程,并对我院超导重粒子加速器项目建设提供了具有“交大特色”的设计方案。

甘肃武威肿瘤医院副院长张雁山教授以《武威重离子经验介绍》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告。作为国内重粒子放疗临床应用的专家,张教授以重粒子放疗较佳的辐射剂量学分布与更优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出发,结合临床病例与现行临床试验项目,生动的阐述了重粒子放疗在光子放疗抵抗、难治性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武威经验”,为未来我院超导重离子加速器的临床应用与疾病管理提供了借鉴。

分论坛六口腔医学转化研究论坛

由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承办的“口腔医学转化研究”论坛邀请了在口腔医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多位专家进行报告。口腔医院全院医疗技术人员、教师、科研人员、学生、海内外校友、全国各院校同行及医药企业代表等近四千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盛宴,论坛由口腔医院副院长裴丹丹主持。

会议于下午两点正式开始,根据议程安排,来自空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中心的金岩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林云锋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刘燕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的白石柱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医院孙毅研究员,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李晓东教授,珠海乔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乔栒柏董事长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李昂教授紧密围绕口腔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这一主题展开学术讲座交流。

分论坛七新冠疫情应对与生物诊断治疗论坛

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三届医工协同科技创新学术年会之“新冠疫情应对与生物诊断治疗论坛”于2023年1月14日(周六),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本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具体承办,以“医工融合铺设生命科技前沿新赛道”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会议模式。

(新冠疫情应对与生物诊断治疗论坛)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李宗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刘昌教授担任本次论坛主席,并与西安交通大学杨铁林教授、徐颂华教授共同担任论坛主持。本分论坛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本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历史使命,在新阶段探讨新冠疫情应对以及生物诊断治疗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及前沿问题。为此,论坛特邀多位国际及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了精彩报告和座谈交流,包括: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RikardHolmdahl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祁小龙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牛海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宗芳院长、徐颂华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彭年才教授、杨铁林教授、张思远教授。同时,数千名同道,通过线上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主席李宗芳院长致辞)

(论坛主席刘昌教授致辞)

(特邀嘉宾杨铁林教授主持)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徐颂华副院长首先致辞,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RikardHolmdahl院士发言)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主任发言)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门静脉高压中心祁小龙教授发言)

(西安交通大学彭年才教授发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牛海军教授发言)

会议后半场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颂华教授主持。西安交通大学杨铁林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生物医疗大数据深度挖掘与抑郁症”的精彩报告,为我们阐明如何通过医疗大数据解决临床实际需求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张思远教授讲授的题目是“经颅聚焦超声神经调控增效与治疗高血压研究”,从多维度、多时空对超声如何调控于“脑-心轴”进行了精彩阐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李宗芳教授以“超声调脾治肝”为题,展示了超声技术在治疗肝胆疑难疾病中已取得的一些标志性成果,为未来超声治疗肝脏疾病提供了新的技术及路径;最后,西安交通大学徐颂华教授带来了题为“互联网+与新冠疫情防控”的精彩报告,系统讲述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在自主研发过及建设过程中,针对新冠疫情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卓有成效的贡献,让人受益匪浅。

(西安交通大学杨铁林教授发言)

(西安交通大学张思远教授发言)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宗芳院长发言)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徐颂华副院长发言)

最后大会主席李宗芳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新冠疫情应对与生物诊断治疗论坛”的成功召开,为不同领域专家学者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对推动新冠疫情防控及治疗、促进生物诊断治疗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论坛旨在倡导大家积极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创造医工协同新未来,赋能医学科研新动力,以临床问题为向导,助力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本次学术盛宴,从新阶段新冠疫情防控、生物诊断治疗、医疗健康服务、医疗大数据、临床医学、科技前沿等角度共话“医工交叉科技创新”时代下的新冠疫情应对与生物诊断治疗,极大的激发了与会者的参与热情,并针对各个主题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和建议。本次论坛得到参会学者们的高度评价,对推动“医工交叉、协同发展”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分论坛八医工交叉项目路演活动

2023年1月14日下午,本届学术年会的医工交叉项目路演活动于西安交通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梦工场顺利举行。出席本次项目路演的嘉宾有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教授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国家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负责人陈立斌老师。

本次医工交叉项目路演诚邀高新区嘉会坊管理办公室杨杉主任,崇好科技有限公司文春玲副总经理以及西安交通大学麻醉科王强主任三位专家担任评委。共有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机械学院、电气学院、航天学院及第一附属医院的8项医工交叉创新创业项目参与项目路演。经过选手精彩的展示和与评委精彩的互动答辩,最终来自机械学院徐光华老师指导的的“脑机接口智能康复机器人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摘得一等奖;来自生命学院的“腕带式脑功能疾病监测与量化评估系统”项目和第一附属医院的“消化道粘膜损伤快速修复新材料”项目获得本次路演活动二等奖。此外还评选三等奖3项以及优秀奖两项。

西安交通大学在医工结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方面,紧扣时代脉搏,率先构建医工交叉的学生培养机制。本次路演活动的成功举办彰显了西安交通大学不管是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还是在打造具交大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催生创新创业成果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相信这种密切结合临床诊疗和科技创新的创新项目一定会持续涌现

THE END
1.医工互联医疗器械维修论坛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交流医工互联(Yigonghl.com)是医疗设备维修及管理交流论坛。提供医学工程领域的资讯信息,为医疗设备运维工程师、医院设备科、医学工程科及其他医学工程专业人员,提供综合服务交流平台。https://www.yigonghl.com/
2.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4 2024-9 2024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士人选公示 28 2024-8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关于开展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25 2024-6 关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24年度重要学术会议推荐结果的 新闻动态MORE > [2024-10-08]【医工融合大咖谈】天津大学明东 http://www.csbme.org/kpyd/${base!}/kxpj/index.htm
3.医工融合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航天中心医院“医工融合”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北京理工大学第八届“特立论坛”-医学技术学院分论坛成功召开 医工融合研究院举行2021级研究生迎新大会暨开学第一课 第七届北京理工大学特立论坛国际青年学者医工融合分论坛云端举行 1 2 3 4 5 Previous https://iem.bit.edu.cn/
4.保研版论坛保研论坛近期热门内容推荐: 考研论坛诚意出品——2015各高校考研攻略上线 暑假来袭,晒晒暑期计划吧!晒计划赢考研战衫 本版最新资料 华师大伍伦贡联合研究院2023年接收南方科技大学生医工系2024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jcs20162023-5-16 09:2315038jcs20162024-4-25 13:47 华中师范伍伦贡联合研究院2024年单学位项目接收 申请http://baoyan.bbs.kaoyan.com/
5.极致创新,蓄势而来丨第九届血管创新论坛即将盛大开启走过九载的“血管创新论坛”,今年会将“创新”这一灵魂主题发挥到怎样的极致?这就带您一探究竟! 医工结合 以创新思维驱动血管外科快速发展 此前,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郭伟教授领衔研发的“主动脉分支腔内重建创新技术体系”成果入选2022年“科创中国”生物医疗领域先导技术榜,成为全主动脉疾病微创腔内修复治疗https://docbook.com.cn/information/1824
6.矫形工程专业专业课程介绍专业排名就业方向假肢矫形工程专业采用医工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服务于假肢矫形器领域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干课程有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人体发育学、运动生物力学,核心课程有康复评定学(假肢矫形器效果评定)、物理疗法学、临床康复学、上肢假肢学、下肢假肢学、上肢矫形器学、下肢矫形器学、假肢https://bbs.pinggu.org/jg/daxue_binzhouyixueyuan_5024337_1.html
7.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济南市临床感染与免疫学质量控制中心暨济南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学术论坛在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成功召开 2024-08-20 济南护理学会消化内科护理专业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参加济南市卫健委“医工杯”系统第二届职工乒乓球比赛 2024-04-29 “黑科技”加持赋予患者“心”希望——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守http://health.e23.cn/content/zhuanti2020/jndsrmyy/
8.首届CCF智能制造大会(CIMC2022)论坛议程 13:30-14:00 签到 14:00-14:10 主持人开场嘉宾介绍 14:40-15:10 领导致辞 14:10-14:40 报告一 “数据驱动的制造业价值创造”明新国,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14:40-15:10 报告二“信号智能处理诊断分析案例一二”曹成喜,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医工交叉重大项目”咨询专家 http://cimc.ccf.org.cn/
9.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彭骏做起了直播带货。6月14日,他尝试首次开播,卖临期食品。直播就在200元月租的房子里进行,他把虚拟背景改成了五颜六色的超市货架,自己只露出一张经过抠图的脸,来来去去重复着“欢迎新进直播间的朋友”“购物车里11到15号链接有9.9元的零食可以看一下”。-。 http://www.jxmzxx.com/appnews/017471.html
10.宁波材料所第三届医工青年论坛举办首页为进一步加强研究所跨学科的深入融合和协同创新,增进不同学科背景的青年人才之间的思想碰撞,12月30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举办第三届医工青年论坛,论坛由宁波材料所所属医工所主办、宁波材料所青促会协办,研究员路伟、郑建萍、张建涛、赵一天、王荣、王冰、张若愚、李娟共同主持。 https://www.nimte.ac.cn/news/exchange/202201/t20220104_6333155.html
11.医学中心04-19我院承办FIS2023中国普外科焦点问题学术论坛 04-14复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教授一行来院开展“学科调研与 04-02马辛格书记一行前往复旦大学中山医工交叉 了解更多+ 国家卫生健康委刘登峰监察专员一行来院调研04-26 4月26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监察专员刘登峰一行来院调研临床研究管理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http://yxzx.jdyfy.com/
12.HIT专家网医工与信息的交叉领域,正是当前医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前途无量。 管理视野 张晓祥:医院信息系统3.0时代的技术创新“落脚点”(附视频)| 2024年南湖HIT论坛 2024-11-28HIT明超阅读(517)评论(0)赞(3) 以“一体为主线、数据为核心、技术为保障”,构建现代医院信息系统。 https://www.hit180.com/
13.南通市老年医学学会学术年会暨上海大学医学院第三届医工交叉论坛2022年1月8日上午,由南通市老年医学学会、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承办的南通市老年医学学会2021学术年会暨上海大学医学院第三届医工交叉论坛隆重召开。第五分论坛——人口老龄化视域下的医养结合模式创新探索会场由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处处长李峥峥主持,南通市卫健委副主任陈莉作讲话。线上http://wap.nt6y.com/a/news/ynxw/5323.html
14.CDMO赋能医工融合及MAH轻资产运营高峰论坛(最新日程+嘉宾介绍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指导下,由《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社联合湖北省创新转化医学研究院、广东省医学科技产业融合促进会、国药励展共同主办,武汉奥绿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CDMO赋能医工融合及MAH轻资产运营高峰论坛”,将于2024年4月12日在上海第8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期间隆重举办。http://m.camdi.org/news/mgcc96.html
15.医视界《住院医师高峰论坛》《中医住培高峰论坛》《全科医师高峰论坛》《内外妇儿专业线上师资培训》等。 政务管理信息系统 紧紧围绕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建设构建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产、学、研、金、政 ”创新型示范基地,“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龙头+投融资+政府引导”整合性组织形式,建立产业发展研究院,医工https://www.mvw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