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热情来自于市场巨大的潜力,据分析机构Gartner预测,2007年全球数字家庭市场规模将高达1026亿美元,中国数字家庭规模也将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陆刃波曾为此算过一笔账,仅以手机、PC、彩电为例,2004年我国手机销量达7310万部,PC为1590万台,彩电为1116万台,三者合计达10016万台(部)。如果每件产品都带有数字家庭无线标准通信接口,按10美元专利费算的话,仅专利费每年就可达10亿美元,而且这还不包括由此带来的硬件制造方面的利润。如此充满诱惑力的市场前景自然使得政府之前的设想不再具有什么约束力,在3C融合这个新的产业机遇面前,谁能在落实产业化上领先一步,谁就能在未来国家标准的制定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国标相争谁得利
国际标准,我们离你有多远
然而反观闪联的国际化道路,机遇与挑战依然并存。之前有许多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中国、日本和韩国在3C产品供应方面占据全球最大的市场份额,亚洲数字家庭网络委员会的成立,将使闪联的影响力扩展到亚太地区,进而成为全球的数字家庭行业标准。
而在今年3月初的2006数字家庭高峰论坛上,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副总裁刘清涛却告诉记者,在2005年12月的中美标准高层论坛上,很多海外专家对于中国标准的制定思路有些误解,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在利用标准搞新一轮形式上的垄断。刘清涛表示,闪联并不是一个产品级的标准,目前与下一代互联网的组织——IPv6建立了全面合作的关系,即便是与英特尔领导的DLNA联盟,双方的合作也大于竞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