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人生听音观影玩器材(上篇)

以本人七十岁出头的年纪,恰巧经历了国内(有些也是全球)影音设备从无到有、从初级到高端的发展过程。从这点上说,人类社会几千上万年,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

看电影肯定是从儿时就喜欢(半个多世纪前应该是所有的孩子甚至所有的人都喜欢),那时我家所在的人民公社有一个电影放映队(虽然叫“队”其实只有两个人一部机子,放一部电影中间要几次“换片”),时不时到三十多个村庄二十几个企事业单位轮流放电影(片子到县文化馆去租),每个村或单位三、五个月能够放一次,不过精力旺盛的孩子们和一些大人不仅在本村看,周围三、五里甚至七、八里地的邻村放电影时也都跑去看,场地没地方了就上树上墙头,正面没位置了就到背面看。

除了看露天电影,看电视也是追逐的对象。本人接触电视比较早,北京(也是全国)最早的电视台于1958年9月建立开播,大约两年后就听说离家五华里外的一家单位有电视机,我就随大孩子们跑去想一睹究竟,但去了几次人家都大门紧闭不让进,后来就跳墙,发生了多次吵闹,最后人家惹不起这帮毛孩子,这才索性打开大门随便看。清晰记得我从人缝里第一次看到那个从苏制的球形电子管电视机播放出的影像时,心里说“这就是电视呀”。

▲自购的第一台电视机

▲现在使用的电视机

又过了十几年,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上级发了一台9英寸的国产凯歌电视机,每晚引来大院里其它单位的近百人观看,虽是黑白的小画面只有一个台晚上只播3个多小时,但无论演什么所有人都要看到“再见”为止。再往后,自己存了半年的工资买了一台二手12英寸三洋电视机,以后又逐渐换成18英寸、21英寸25英寸、29英寸、34英寸(CRT显像管电视机最大做到38英寸,已经是体重近300斤的庞然大物),直到进入本世纪家中才陆续摆上了从47英寸到65英寸的LCD、LED、等离子、OLED电视机。影音源除电视台节目外,购用过的磁带录像机,硬盘录像机,光盘录像机,卫星接收机,LD、VCD、DVD、蓝光BD等各类影碟机,硬盘播放器暨网络机顶盒等等有几十台。投影机从三枪、三LCD到三SXRD,分辨率从720P、1080P到4K,录像带、各类影碟、硬盘等数千件,当然与之配套的多声道环绕声也经过了多次升级。

▲自购的第一台三枪投影机

▲现在使用的投影机

听音乐的设备早期只是收音机(从矿石三极管到电子管、晶体管),家中第一台电子管收音机(5个“灯”的红叶牌)是二哥在砖厂干了几个月攒下的钱买的,买来的当天,上小学一年级的我就给在部队服役的大哥写信,告诉他“咱家买收音机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看到个别有钱人买了俗称“大砖头”的日产单喇叭录音机很是垂涎。时光流逝到八十年代中叶,已工作十几年的我,终于从县城的商品交易会上买了一台当时很流行的国产“燕舞”牌双喇叭录音机,到家后把可以分体的两个音箱挂在相隔两、三米的墙上,第一次在家中欣赏到了由盒式磁带播放出的立体声音乐。后来买了健伍组合音响,算是有了质的飞跃。升级到单件音响组合后,近二、三十年频繁地升级换代,各类器材共购用过百余件,周边数百上千件,卡带、录像带(后期专用于听音)、黑胶LP、DAT、CD等计万余,存储于硬盘的数字音乐十几T。

二、最喜爱的成为最富有的

能够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是人生的最大快乐之一,听音乐、看电影、玩器材就是自己几十年来最有兴趣、最能投入的事,这一兴致从未减退(影音发烧后抛弃了其它诸多爱好),至今年逾古稀依然如此。

最初在自家看影视剧,除了电视台节目外,就是从朋友那里借来录像机录像带,虽然影像清晰度不高,但看得津津有味。自己买录像机后,看了相当多的电影(港台片居多),二十几年中,光录像机就买过十几台,自己转录电影几百部。

曾几何时,分辨率更高的DVD问世,我自然又是消费先行者,起点是三千多元的索尼K333,以后又买过六、七台。几年间购买DVD碟片的数量远超VCD,那时认为VCD不行了,DVD才是最好的,有收藏的念头,起初最贵的70元一盘,后来绝大多数都是以8元1盘、少部分5元1盘购买,总共买了一千多,其中半数以上都没看过(来不及看),高清的蓝光出现后,这些DVD影碟就尘封了,直到前不久,才把所有的DVD碟片都找出来以1元一盘全部处理掉,老伴说那么多碟好多都没看过多可惜,我说想看哪个电影轻而易举就能找到高清的,哪还可能去看DVD,它已完成历史使命,永远没有价值了,留着只有占地方。我若知道后来DVD被淘汰,肯定不会花出那么多冤枉钱。

看4K蓝光的观感当然非常爽,但我购买蓝光碟片的数量不及之前的DVD,因为购买或下载后存储于硬盘中的高清影视(包括4K)是主流,但少数经典动作大片还是要再买蓝光4K碟(1张4K碟价格是1080P碟的几倍),除了画面更清晰外,对发烧友来说更主要的是在多音轨中有声道最多音质最好的环绕声供选择,例如7.1/9.1声道的杜比ATMOS或DTS-X(儿子说他们看电影看情节,我是看效果)。

▲部分CD唱片

▲部分磁带、CD-R

用器材设备听音乐最初自然是录音机后来是卡座,盒式音乐磁带一边借一边买,原装带买过约300盘,空白带买了近百盘用来自录音乐。上世纪八十年代给单位去买音响,在京城几家最大的音响店,看到那么多琳琅满目的价格从几千到十几万的音响器材(当时最多的是日产组合音响),我由衷的感叹是“有钱谁都会花”。随器材花两百多元买了两张CD,我当时想,将来若是自己有了听音设备,充其量只能拥有三、五张CD唱片(因为太贵了,那时本人月工资也才百余元),而后来的事实是,我购买的CD和自录的CD-R,已经超过6000张)。当时比较幸运的是,这套近七千元的柜式组合音响(黑胶、磁带、CD、调频、功放、音箱六合一)平日就放在我这个办公室副主任的宿舍,只有开全局警员大会时才搬到大会议室当扩音设备和会前放音乐用,这不仅助兴了我的爱好,也加深了我的体验,对我后来的几十年走上发烧不归路起到了诱发、促进作用。

▲部分黑胶唱片

▲DAT、S-VHS等自录音乐(向内延伸多层)、装满音乐的硬盘

▲部分CD、CD-R

三、成功的与遗憾的

为了实现影音发烧的目的,多年来我在多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二十多年前的视听间

▲现在的视听室

二十年前来到现在的住处,客厅面积比先前理想了,有三十平米(为安置大屏幕在玄关处加了隔断,实际使用面积约27平米)。声学处理上天花和部分墙体装了吸音板,木地板和窗帘、布艺沙发做辅助吸音,两个无门大书柜一只多宝阁多个器材柜起到扩散作用,阳台双层玻璃做隔音,观影方面阳台做了双层布(外遮光布内红绒布),安装了可渐亮渐灭的遥控灯。以投影机、大屏幕和9声道+7声道功放为中心的14.2声道系统(空余了2组功率输出)埋设了9对粗线径上中置、前置增高和侧环绕、双组后环绕音箱线,下中置、左右主声道和左右增宽声道及超重低音线沿墙边走地面。侧面以电视机和5.1声道功放为中心的观影设备埋设了2组环绕音箱线。

二是在多年间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购买了共百余件各类器材设备及音箱几十只,视听软件和各类周边就太多了。档次、价位从低到高,迎新弃旧很频繁,这方面妻子和我有过多次不愉快,但我软磨硬泡先斩后奏她只得默认。我开始发烧时已过而立年近不惑,像我这种三、四十年执着到极致的发烧友可能不多。截至现在,客厅内能够摆放器材的空间已全部占满,另外两个卧室和另个住处也有二、三十件器材(大多是由主听音间设备升级淘汰的),算是观影听音的休闲补充。主视听间的设备档次以我的投资能力说已达满意(单件器材1至5万元的有十几件),我不会再添置器材,除非哪台主要器材出故障罢工。

三是开动脑筋,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在器材合理搭配摆位、使用多台光纤矩阵和音频切换器等各类周边器件对器材之间做最大限度的连接,让器材发挥最大的功效,此方面内容太多不能占版面详述。我的突出感受之一是:在器材很多但空间有限的前提下,无论遇到什么瓶颈,只要认真思考善于变通合理利用,都能达到“车到山前总有路”。当某些困扰被逐一化解后,心情很是惬意。

遗憾之处自然有,一是受条件限制观影效果有所妥协,例如投影机家人不接受吊装,在室内机柜摆放会占些空间;客厅墙体、天花不能像专门的小影院那样涂成暗色;索尼VW578投影机有16:9和2.35:1两种投影比例设置,但由于屏幕处空间所限无法增加后一种,减弱了看2.35:1动作大片时的震撼效果(因为在16:9荧幕上观看2.35:1电影画面反而变小了)。二是环绕声技术一直在进化,器材购买不久就遭淘汰换机(例如早期的杜比定向逻辑、CS-5.1解码器等,后来的杜比数字和DTS也多次进化)。近年的“沉浸式”要求有上方的天空声道(天花吸顶音箱),严格说不仅需要再升级功放,而且要在头顶上方增加2到4只音箱,由于难度较大未实施。三是这几十年间花了不少冤枉钱,例如前述购买千余张DVD碟多数没看就废掉,购器材有一部分是较低价位的重复,由于升级换代快导致投资频繁,也有过购买劣质器材白扔钱的经历。这些年自己的工资收入大多花在影音发烧上(或许应了那句俗语“玩音响穷三代”)。

THE END
1.focushifi意大利ART A100x RCA低频管理器,原包装使用指导翻译:在HIFI的世界中,人们总是为低频头痛,在寻找终极完美的低频 库存紧张 ¥ 20000 日本ACCUPHASE ALC-10平衡信号线 日本ACCUPHASE ALC-10平衡信号线,1米全新原包装 库存紧张 ¥ 1580 德国Clearaudio stradvari 24KT gold coils唱头 德国Clearaudio stradvari 24KT https://weidian.com/dynamic.html?userid=1878281&wfr=wxp
2.媒体播放器开箱测试≡家电交易区≡影音产品交易区联系方式:曹工 13488667569(微信号)联系时询价请说明:家电论坛看到的 交易方式: 淘宝/同城面交 淘宝链接: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3签名北京欢跃视听 曹工13488667569(微信同号)、QQ:542178027 北京市海淀区安宁庄东路甲16-3 欢跃国际 智能 影音 https://shop209057179.taobao.com/https://www.jdbbs.com/thread-85261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