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主要阐述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是什么,起什么作用,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教材介绍了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教材首先运用学生已有的串、并联电路的知识,根据的特点.指出在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接入电路的.然后给出图和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图,介绍了什么是零线和火线,使学生认识.再分别介绍电能表、保险丝、插座的作用、连接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关于电能表,说明了其作用和规格.保险丝与生活用电联系很密切,对其原理教材作了说明.教材详细说明了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以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的道理,使得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教材最后介绍了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的方法,符合生活实际需要,也为第三节安全用电知识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本节的另一个难点是虽然学生对有一定的了解,但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应把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教授给学生.
同时也由于现在施工日益注重美观,所以中的许多线路都埋在墙内,讲解起来可观察性差,应努力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
本节课教学内容可以主要采取问答形式教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情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时避免理论化,要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确实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1.的组成,教学时应先演示示教板,让学生观察任何一个家用电器的通断都不影响其他用电器.或者可以依次通断教室内的各盏电灯,看它对其他电灯有无影响.然后可提问学生: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还是串联的?这样连接有什么好处?
2.在讲述电能表时,应让学生观察表盘上的铭牌,从而计算出电能表允许安装的家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并举出数字实例让学生分析许多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电能表是否能安全工作?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较深刻的印象.
3.保险丝的作用和原理在本节课里是重点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
(1)保险丝的作用,在电路中的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值前,能立即自动切断电路,串联在电路中的保险丝就可以起到这种自动切断电路的作用.以保证电路的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2)保险丝为什么能在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呢?这是因为选做保险丝的材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电阻率大.这样电流通过保险丝时发热多,温度能迅速上升;②熔点低.电流过大,温度上升到熔点时能及时熔断,使电路切断.
(3)保险丝的实际应用,这里可以简要说明,保险丝越粗,熔断的电流就越大;实际中应根据电路设计的安全电流,选择合适的保险丝.
(4)保险丝熔断实验,为了使学生对保险丝的作用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可利用示教板演示保险丝的作用.
4.插座的作用是本节的又一要点时,演示家用电器是怎样插到插座上的.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及家电的金属外壳接地的问题,应该用实物、挂图或幻灯投影片予以具体说明,使学生认识电冰箱、洗衣机等具有金属外壳的电器,为什么其电源插头必须使用三脚插头.
教学设计示例
(一)提问引入:
(1)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冬天家里开着电暖器,微波炉也正在工作,突然冰箱启动制冷,结果家里所有电器一下子都停止了工作.有时当你打开台灯准备做功课时,灯泡闪了几下便灭了,但其它电器却仍能正常工作.为什么有时所有电器一起停止工作,而有时某个电器坏了却不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呢?
(2)如果你家中所有的电源插孔都被占满了,但又添置了新电器,怎样做才能使新电器也能工作起来?
若能准确回答上述问题,则需要知道我们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过程
演示组成板.
(1)进户线.
进户线有两极,如图1中所示A和B.其中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中的零线一般是接地的,因此零线与大地(地线)之间不存在电压;但火线与零线之间存在220V电压,只是一会儿电流由火线经用电器流入零线,一会儿电流又由零线经用电器流入火线,如此按一定频率变化,即我们使用的是交流电.
为了保证某个电器发生故障后不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各个电器都应是一端接在火线上,另一端接在零线上,即这些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一个支路发生故障其它支路仍能工作,所以台灯坏了,并不会影响电视机等其它电器的工作.
(2)保险丝(如图1中的D).
提问: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各种电器,但我们能否无限制地增加家用电器呢?
讲解:
由于各个电器是并联的,同时使用的电器越多,干路(即进户的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就越大.但进户线是有一定规格的,只能允许某个值以下的电流通过,若通过的电流超过此值,就会使电线过热,有可能引发火灾,造成生命财产的危险.在火线和零线上分别串入两根保险丝,就可以在电流超过进户线的允许值时,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干路电流,使所有电器停止工作,避免发生火灾,同时提醒用户:你目前同时使用的电器过多了,由此可见,我们在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干路电流的允许值,不能无限制增加同时工作的电器数量.
提问:保险丝是怎样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做成的.当干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发热很快,温度急速上升,到达其熔点时,保险丝熔断,干路就成为断路,支路上一切电器都停止工作.
因此在供电正常情况下,家中所有电器同时停止工作,往往意味着保险丝熔断了.
有些用户为了自家用电方便,私自将保险丝换成粗的(允许通过的电流大)或干脆换成铁丝或铜丝,这样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保险丝就不会断了.但这种做法引起的后果是极其危险的,曾经就有这样的事例;干路中电流大到已使火线和零线成为两条火龙,并且沿着各个支路蔓延开去,而保险丝却安然无恙,根本没有切断电源,起到保险的作用.
(3)插座(见图1中的E)
提问:既然各个电器都是并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我们怎样才能将电器并联上去呢?
在我们房间的墙壁上往往有电源插孔(可看教室中的实物)这就是插座(如图2中的甲和乙).插座的每个孔中都有金属片,若插孔是两个孔的,那么其中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接火线,另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零线.当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的金属片与插座的金属片相接触,电器就通上电了.
对于三孔插座(如图2中的乙),一般孔“2”接火线,孔“3”接零线,孔“1”接地,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插座呢?我们家中的洗衣机、饮水机等电器的外壳本来是与火线绝缘的,但如果天长日久绝缘被破坏,外壳就会与火线相连,人站在地上,人与外壳间会存在电压,此时一触外壳便会触电.若将电器外壳与地线相连,人与外壳间没电压,就安全了.由于上述原因,这种电器的插头是三脚的(如图2中的丙),最上方的一脚接电器外壳,此脚插入插座的孔“1”,外壳便与地线相连了.
如果多个电器都要用同一个插座,就必须用插座板了(出示实物插座板),这样可以解决多个用电器的用电问题.
观察打开的插座板,提问:
①插座板中哪些地方是导电的、哪些地方是绝缘的?
②怎样安装插座板?
③安装插座板时一定要注意什么问题?(两根导电的弹簧片间必须绝缘)
④插座板外壳上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4)照明线路(如图1中的F)
①让学生观察线路的接法,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连接?灯和开关的位置能否互换?
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灯与开关互换后,即使开关断开,灯也与火线相连,与站在地上的人之间存在电压,人若触摸电的产绝缘处便会发生危险.
②让学生课后观察螺口灯与卡口灯的灯泡及灯座,分析它们的工作电路,并说明哪种更安全些?
(5)电能表(如图1中的C)
提问:
①电能表能否安装在图1的“E”和“F”之间?
②某电能表上标有“220V,10A”字样,这是什么意思?
③电能表上的“1500r/kWh”字样表示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明确:该字样说明用户用电能1度时,此电能表的转盘会转1500转.
例题某电器单独工作30分钟的过程中,该电能表的转盘转了500转,则该电器的功率应为多少?可否根据此题设计一个测未知功率电器额定功率的方案?需测哪些数据?
(6)测电笔.
讲解:在连接时,首先应区分零线和火线.我们可以用测电笔来完成这项工作.
测电笔的构造如图3所示:由金属笔尖、大电阻、氖管和笔尾金属体依次相连而成.在使用测电笔时,用手捏住笔尾金属体,将笔尖接触进户线,若碰到的是火线,则氖管发光.这是因为火线与人所站的大地之间存在电压,而大电阻和氖管的电阻比人体电阻大很多,所以大部分电压加在了大电阻和氖管上,使氖管发光.若笔尖接触的是零线,氖管就不会发光.
测电笔分为高压测电笔和低压测电笔,一般一千伏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我们的电压属于低压.千万不要用低压测电笔去测高压火线,因为此时人体按比例分得的电压会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
探究活动
【课题】
探究生活用电中的接地方法
【组织形式】
个人和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制定子课题.
三相插座如何接地
地线的接地方法
2.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
3.小组讨论总结
c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法。知道什么是火线和零线。
2.理解保险丝的作用及其安装方法。
3.知道电能表、插座、家用电器接地的作用。
4.知道测电笔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二)教具
用实物制成的如课本图10-1的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收录机一只,螺丝口灯座、卡口灯座、闸刀开关、三孔插头插座各一个,测电笔二只,灯座挂图二幅,自制的如课本图10-3、图10-4、图10-5投影幻灯片三张,保险丝,铜丝,铁丝,火柴,写有例题的小黑板。学生用器材:每张课桌发一只测电笔,学生自带的灯座,保险盒等。
(三)教学过程
1.提问,引入新课
问:我们教室里各盏灯是怎样连接的?教师依次通断教室里各盏灯,使学生知道是并联。
问:那么我们家里的灯又是怎样连接的?家里的插座和台灯又是怎样连接的?我们家里的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
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家庭电路。
2.进行新课
(1)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
出示如课本图10-1的的示教板。让学生逐个观察每一部分,并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器材的名称。当学生说到灯座时,教师出示卡口和螺丝口灯座实物和挂图。让学生拿出自带的灯座并旋开,对照两只灯座的挂图听教师讲解,了解灯座的结构,知道灯泡是怎样装到灯座上而连入电路的。
教师给示教板通电,并闭合、断开开关,让学生观察到灯和开关是串联,灯与灯之间是并联。同时将一收录机的插头插到插座上,打开收录机,听到了优美的音乐,使学生知道,插座和灯也是并联。
最后提出下列问题,请同学逐一回答:
①家庭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答:(按照接线顺序)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插座、灯座、开关。
②开关与电灯是怎样连接的?(答略)
③插座是怎样接到家庭电路上的?插座和灯是怎样连接的?(答略)
(2)家庭电路的几个主要部分
①火线和零线
问:家庭电路的电源是什么?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各叫什么?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二自然段和图10-2后回答:家庭电路由外面的低压供电线路供电,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一根叫零线,另一根叫火线。
②电能表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看书后回答:
电能表接在电路的什么地方?它有什么作用?如何读数?电能表上标着一个电压值和一个电流值是什么意思?电能表允许安装的家用电器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讨论回答完上述问题,教师出示写有例题的小黑板和学生共同分析计算。例题:某电能表上标着“220V2.5A”字样,电路中接入40W的电灯5只,70W的彩电一台,100W的电冰箱一台,500W电热器一个,这些用电器若同时使用,电能表是否能安全工作?(不能)
③保险丝
问:电路中的电线和其它设备都是按照一定的工作电流设计的,若超过这个电流将发生什么?引导学生用Q=I2Rt来分析可能会发生的事故。
问: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事故的发生?学生答:在电路里安装保险装置——保险盒,里面有保险丝。
问:保险丝的作用是什么?
演示:给示教板通电,并闭合开关使灯亮,用一火线与零线相碰即已短路的插头插入插座中。
学生观察到:保险盒火花一闪,灯熄。再拔出保险盒盖给学生看,保险丝已熔断。(拔出短路的插头)
指出保险丝的作用是:当电路中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值前,能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保险)的作用。
问:保险丝为什么能在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呢?选什么材料做保险丝呢?
指出:选做保险丝的材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电阻率大,这样电流通过保险丝时发热多。温度能迅速上升。B.熔点低。演示用点燃的火柴可烧断保险丝,而不能烧断铜丝、铁丝。
问:保险丝安装在什么地方?
指出:保险丝应串联在电路里,在插入式保险盒中保险丝装在盒盖上,有些闸刀开关的下方也装有保险丝。
教师教给学生怎样给保险盒、闸刀开关安装保险丝。把刚才保险盒盖上烧断的保险丝去掉,重新装上新的,插到示教板上,看到灯亮。可再请一同学上讲台给一保险盒盖安装保险丝,学生安装好后,把这个保险盒盖插到示教板上检查他是否接对,当学生看到灯亮了,自己接对了,一种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溢于言表。
问:怎样选择保险丝?
指出:保险丝越粗,使它熔断的电流越大。使用保险丝时,必须用规格合适的保险丝,指出用较粗的,用铁丝、铜丝代替合格保险丝的危险性。
④插座接地
A.出示三孔插座、三脚插头,演示把三脚插头怎样插到插座上。
B.用幻灯打出课本图10-3、图10-4,讲解三孔插座和插头及作用。作用是: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
C.用幻灯打出课本图10-5,讲解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
D.最后让学生记住三孔插座的三孔分别表示:l—接地,2—接火线,3—接零线。
⑤测电笔
指出:辨别火线和零线要用测电笔。
让学生拿起桌上的测电笔,打开,对照课本图10—6,弄清测电笔的构造。再请一同学起来说出它的构造。
教师讲解、示范如何使用测电笔:手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请同学握住测电笔,教师检查,当众纠正错误的握法。再分别请两个同学用测电笔辨别教室墙上的插座,哪一个孔里是火线,哪一个孔里是零线。
3.讨论:
1.课本节后的练习1、2。
2.本章末习题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4.小结(略)
5.布置作业:课后完成本章末“观察·实践·调查”中的1、2、3点。
(四)说明
1.课前布置学生尽可能多带一些灯座、插座、保险盒、闸刀,课堂上可边听讲解,边观察手边的实物,边练习安装。也可把几个班同学带来的收集到一起用。
2.该节课实验器材多,演示实验也多,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按照上课的顺序把器材、挂图、幻灯准备好。若缺乏实验器材,没有幻灯的学校,可引导学生多观察课本上的图。
1.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学会观察家庭和教室的实际电路,能简单描述家庭电路的主要特征。
3.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准备
演示用:家庭电路示教板、各种开关、各种灯座、各种插座、保险盒、漏电保护器、各种测电笔
学生用:酒精灯、保险盒、铜丝、铁丝、测电笔、电源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学生阅读讨论
准备工作
教学过程
提问:教室里的电灯之间的连接是串联还是并联?
答:并联
提问:猜想一下我们家里的电路和以前实验连接的并联电路有什么不同?
学会讨论:
板书:第五节家庭电路
学生回答讨论结果:
板书:一、家庭电路的组成
1.电源2.电能表3.总开关4.保险装置5.电灯6.插座
点评:由于需要随时会有其他的装置出现。
陈述:家庭电路的每一部件都是因需要而存在的,请同学们注意各部件存在的理由。
演示:出示示教板,接通电源,操作并让学生观察,逐一让学生搞懂以下问题。
(配合出示各种开关、灯座、插座)
1.开关与电灯是怎样连接的?
2.插座是怎样接到线路上的?
3.总开关(闸刀开关)是怎样切断或接通电路的?
4.保险丝与总开关(闸刀开关)哪个更接近室外线路?为什么?
5.家庭电路各组成部件的连接次序?
小结:家庭电路各部件都有用,总的体现了方便和安全。其中的保险装置的作用就是起保险作用,常用的是保险丝。
学生实验(想想做做):认识保险丝
依次把保险丝、铜丝、铁丝放在火焰上烧,观察、比较哪个容易熔化。
实验结论:保险丝熔点较低。
陈述:电路中的电线和其他设备都有额定工作电流,电流过大会引起事故,因此我们应该设计电路的安全电流,选择合适的保险丝,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能熔化,切断电路,保护用电器。
拓展:新型的保险装置加在总开关上,叫空气开关。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装置会使开关自动断开,俗称掉闸。排除故障后重新闭合开关即可。
陈述:家庭照明和家用电器所用的电能是由电网提供的,跟干电池安全不同,进户线的两条输电线中,有一条在户外就已经和大地相连,叫零线,另一条叫端线,俗称火线。
板书二、火线和零线
提示:正确的判断火线和零线对安全用电非常重要。
演示:用测电笔来判断火线和零线(学生主要观察操作过程,了解实验现象)
测电笔的结构:(解剖测电笔)
1.金属笔尖
2.高电阻(约一百万欧姆)
3.氖管(只要有微小电流即能发光)
4.弹簧(使各部件紧密接触)
5.笔卡
测电笔的使用(强调并反复演示)
手指按住笔卡,用笔尖接触被测物体(手指不能接触笔尖),氖管发光说明笔尖接触的是火线。
学生实验:学会使用测电笔
拓展:了解各种测电笔的外形及使用方法。
测电笔的工作原理:
测电笔测的若是火线,电流流过笔尖、电阻、氖管、弹簧,再经人体,经过大地,流到零线与电源构成回路,氖管发光。若笔尖接触的是零线,则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氖管中没有电流,也就不发光。
拓展:测电笔的氖管发光和灯泡发光,电流都形成回路,两种回路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重要说明:测电笔中的电阻的作用十分重要,这个电阻阻值很大,导致电路中的电流很小,这个很小的电流能使氖管发光,又不会使人受到伤害。
陈述:我们知道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如果电流达到一定的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板书三、两种类型的触电
学生阅读并讨论:课本p106的内容
提问:(结合投影片)
1.触电的两种情况
2.说出人触电时所构成的闭合回路
学生回答:
拓展:如何避免触电?
学生讨论并回答:
小结:
1.降低电源电压(使用安全电压)
2.使人体、导线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不构成闭合回路。
读图:课本p107图55(结合投影片)
学生讨论并回答:为什么课本上的四张图可能引起触电事故?并要求说出触电时的电流回路。
拓展:想一想,除了图示的几种情况,还有哪些情况会引起触电?
小结:防止触电的方法
1.使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降低电源电压)
2.使人体不构成闭合电路。
分析:人站在木凳上,单手抓住火线,会不会触电?
延伸:假如发生了触电事故,怎么办?
板书四、触电的急救
学生讨论:(尽可能想出可能的办法)
1.协助解决:切断电源、人工呼吸、送医院抢救等
2.求助他人:叫电工、打110等
学生判断:所列举的各种办法的优劣。
陈述:为了用电更安全,我们需要对家庭电路进行改进,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板书五、三线插座和漏电保护器
1.三线插座
演示并介绍三线插头:利用教室内的热水器介绍
结构:插头有三条线,一条接火线(标有l),一条接零线(标有n),一条接地线(标有e)
重点介绍:地线(直接和大地相连接的导线)
地线作用:插头上标有e的导线和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插座上相应的导线和室外的大地相连。万一用电器的外壳和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电流就会直接流入大地,不对人造成伤害。
拓展: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都用三线插头。
2.漏电保护器
演示并讲解:漏电保护开关
结构:(投影)
介绍:面板上的各个数据及其使用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正常情况下,用电器通过火线、零线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源构成闭合电路,不应该有电流直接流入大地。但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这时“漏电保护器”就起作用,会迅速切断电路,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总结: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不要求完整)
作业:
1.课本p109动手动脑学物理
2.总结出安全用电的原则
3.社会调查:现在家庭电路的优缺点,有什么改进建议。
教学说明
一、讲家庭电路组成时,可把家庭电路和实验室做的两灯并联结合起来,用逐步完善的方法,层层深入讲解,体现各种器材存在的理由。
二、力求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访问、咨询或借助网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合作交流,质疑问题,问题解决与成果评价,认识自我价值。
1.理解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法。知道什么是火线和零线。
用实物制成的如课本图10-1的示教板一块,收录机一只,螺丝口灯座、卡口灯座、闸刀开关、三孔插头插座各一个,测电笔二只,灯座挂图二幅,自制的如课本图10-3、图10-4、图10-5投影幻灯片三张,保险丝,铜丝,铁丝,火柴,写有例题的小黑板。学生用器材:每张课桌发一只测电笔,学生自带的灯座,保险盒等。
这节课我们要研究。
(1)的组成和连接方法
①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答:(按照接线顺序)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插座、灯座、开关。
③插座是怎样接到上的?插座和灯是怎样连接的?(答略)
(2)的几个主要部分
问:的电源是什么?我国的电压是多少?的两根电线各叫什么?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二自然段和图10-2后回答:由外面的低压供电线路供电,的电压是220伏,的两根电线,一根叫零线,另一根叫火线。
电能表接在电路的什么地方?它有什么作用?如何读数?电能表上标着一个电压值和一个电流值是什么意思?电能表允许安装的家用电器的最大功率是多少?讨论回答完上述问题,教师出示写有例题的小黑板和学生共同分析计算。例题:某电能表上标着“220V2.5A”字样,电路中接入40W的电灯5只,70W的彩电一台,100W的电冰箱一台,500W电热器一个,这些用电器若同时使用,电能表是否能安全工作?(不能)
⑤测电笔指出:辨别火线和零线要用测电笔。
教案一
1通过演示实验和电路分析,使学生理解家庭电路中总电流随家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2通过推导把实验结论从理论上加以验证.
3通过演示保险丝被烧断的实验,加深学生对保险丝作用的理解.
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立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搞清电路中有时电流为什么会过大,既能对上一节中保险丝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使学生懂得避免短路和超负荷用电的道理,也是保证家庭用电安全的一个重要常识.是本节乃至本章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材从实验观察与理论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讲解,同时着重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情况,理解原因.使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节的重点是分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难点是理论推导验证实验结论.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应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放在首要位置,易采用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组织学生讨论在家庭电路中那些情况容易造成短路,并举出实例.然后讨论如何可以避免短路.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第一个原因讲解:短路的演示实验
按课本装置进行,可选用较细的保险丝.如手头只有粗保险丝,可用小刀将保险丝削细些使用.为安全起见可以用低压电源来做.
在实验的基础上,画出电路进行分析.提醒学生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支路的电阻.绝大部分电流直接经过导线,可以认为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这一问题运用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的原理分析,学生不难理解.
最后应让学生讨论家庭用电时,在哪些情形下可能发生短路现象?如由于灯座、插座的两个接线柱接线不好,而使得火线与零线相碰;将已损坏的家用电器插在插座上等等.建议用挂图或幻灯投影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日常用电时,应怎样做才能避免发生短路,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
2.家庭电路引起电流过大的第二个原因,仍可以用讲述第一个原因时的装置做演示实验.建议用低压电源演示,这时可以使用直流电流表.此时如果在灯泡两端再并接一个大功率的电热器(如电炉、电吹风等),学生将看到保险丝立即熔断,说明电路中的电流由于用电器的功率过大而过大.
这一现象的理论分析,可按课本中的例题分析进行,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家庭电路中不应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用电器,从而对学生进行节电和安全用电的教育.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一)复习提问
1.三盏灯在图9甲、乙两电路中,连接方法是否相同?
2.乙图中的保险丝和闸刀开关如何在甲图的相应位置上表示出来?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一
1.展现示教板(与(甲)电路图相对应).
2.在干路上串入大电流表.
3.先后闭合、、开关,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提问: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1.之一: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提问:为什么电路中并联用电器越多,总功率越大电流就越大呢?
分析:在电路总功率过大情况下:
据并联电路:又据:,所以.
所以
因为一定,所以增大,则增大.
演示实验二
①(甲)电路干路上加保险丝.
②在灯两端并联一段导线.
③闭合干路开关,观察电流表指针示数很大,保险丝烧断,三灯熄灭.
提问:这个实验又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家庭电路中出现短路也引起电流过大.
提问:为什么出现短路,电路中电流就很大呢?
在短路情况下,据因为一定,很小;所以就很大.
调查家里的用电器
个人、学习小组
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
它们的功率各是多大?
电能表的铭牌.
实际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实际生中如何防止电流过大.
2.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说明书.
3.小组讨论总结.
实验指导教师:吴川云
从历年农村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来看,不懂用电知识,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占二分之一。因此当前农村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设计了“安全用电与家庭电路”的探究活动。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和讨论,家庭用电与农业用电的事实,常见的触电现象,并加以归纳分类,寻找农村用电中的安全隐患;总结归纳出当前农村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一、探究过程
调查家庭配电线路结构,调查农村安全用电隐患,发现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二、进行实验
主要活动过程如下:
1.调查收集资料阶段
(1)调查家庭配电线路结构是单回路,还是多回路。
旧的配电线路,负载功率小,所有插座和灯具均接在同一回路中,称为单回路配电线路,这种简单的配电线路常明敷在墙面上。
目前各种家用电器大量涌入家庭,负载功率大增,单回路小负载功率配电线路已不合实用。现已采用较大负载功率的多回路配电线路,有两个分支回路,一个分支回路供照明用电,由一个断路器单独控制;另一个分支回路供插座用电。接插座的用电设备发生故障,不会影响照明用电。还有的空调机和洗手间插座分别单独成一回路,形成多回路(四回路或更多)配电线路,所有户内配电线路已不再采用明敷,而采用钢管或塑料管在墙、地、天花板内暗敷。
(2)调查家庭配电线路中的电能表、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
现在家庭电路中用的电能表大体上有三种型式:a.传统的感应式电能表;b.预付费电能表;c.电子式电能表。
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有老式的闸刀开关和熔断器(俗称保险盒),还有新式的小型断路器(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
对以上两项调查还可以做些分析,分析新旧的比例,以及城乡的差异。
2.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安全用电知识阶段
通过教师讲解、查阅图书资料、上网查询、请教专家、请教电工师傅等途径学习安全用电知识。初步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其中包括电能表,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保护措施,如闸刀开关和断路器(空气开关)、熔断器(保险盒)、漏电保护器;保护接地措施的应用及其作用。
三、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探究为何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我们可以通过万用表、装有水的茶杯来进行实验探究,首先将万用表拨到r×10k挡,测你手指的电阻(两表笔相距3cm);然后将手指沾水浸湿,稍微擦拭以后,再测手指电阻;最后用万用表测茶杯中水的电阻。边实验边把数据记录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中。实验完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找课本,查资料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特别是绝缘体在安全方面的运用。了解地线的作用。
四、分析与论证
1.总结出农村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2.系统地了解“家庭电路与农村安全用电”的知识。
3.宣传“农村安全用电”问题的重要性。一定要把安全用电问题放在首位,为提高全民的安全用电意识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小结与反思
物理从生活中来,我们学到的知识要为生活服务,对巩固课本的知识有帮助,但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有限,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此次活动,还未真正我们自己探究,但我们清楚探究学习的方法,收获良多,获取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事有益的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结论不是很完美,本着学习知识的目的,探究活动可能存在不妥当的地方。在上述活动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交流者的身份加以引导,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第一节家庭电路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懂得火线和零线的概念。
2、理解保险丝的作用。
3、了解插座及家用电器接地的作用。
4、了解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㈡能力训练点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运用学过的电学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激发兴趣,对学生进行尊重科学,遵守操作规程的教育
㈣美育渗透点
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法引导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及保险丝的作用。了解火线和零线及其鉴别方法的必备的常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课本图10-1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保险丝、铜丝、火柴、测电笔25组,投影仪,自制胶片、电视机、录象机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有些实验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做必要的知道。播放录象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暂停画面进行讲解。
七、教学步骤
㈠明确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㈡整体感知
由于学生对家庭电流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很强,建议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到繁的原则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以观察实物为基础,结合进行边学边实验和引导讨论来展开教学。
现在家庭电路的线路大多数采用暗线铺设,学生不能直观地观察到实际电路中的连接情况,如果一开始就展示家庭电路图,学会感到茫然,但是学生对家庭电路中的主要设备还是知道的,故可先启发学生回答家庭电路中的主要设备及作用,然后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画出典型的家庭电路图。
对火线、零件的含义,测电笔的原理和应用,闸刀开关的位置和安装,保险的作用和位置、二孔插座和三孔插座的接法再做一步介绍,形成规范。
㈢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举例说明电能的广泛应用对人类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本节课学习任务——家庭电路。
1、展示家庭电路挂图,引导学生回答,并简明介绍其作用。
2、出示“家庭电路”示教板演示各部分组成方式,介绍常用灯泡、插座的结构(实物投影)
家庭电路
3、投影思考题
㈠家庭电路的电源?
⑵家庭电路的两线名称及它们之间的电压值?
投影图10-2供电线路示意图略作说明。
回答并指出家庭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
结合实物进一步认识主要组成部分,并观察思考开关与灯是怎样连接的?
插座是怎样接到电路上?
阅读第123页第二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一、电能表
1、出示电能表和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2、介绍电能表在电路中位置,并投影练习题。
3、某电能表上标着“220V3A”字样,电路中接入40W电灯5盏,70W彩电一台,100W电冰箱一台,500W电热器一个,这些用电器同时使用,电能表还能安全工作吗?
观察读出电能表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计算允许安装的家用电器的最大功率。
据公式P=UI计算分析回答。
二、保险丝
1、保险丝作用和原理。
实验一取一段保险丝,用火柴的火焰烧它,保险丝立即被烧断,说明什么性质。
实验二在装有1A保险丝家庭电路示教板上,闭合开关,60W电灯正常发光,然后在插座再接一个1000W电热器,保险丝立即熔断。
2、保险丝的安装与选择。
实物投影讲解,指出保险丝由铅锑合金制成,并且有不同规格,根据电路需要选取。强调家庭电路严禁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
观察思考
保险丝性质,说明保险丝熔点低。
实验2保险丝也会熔断。在教师引导下,根据焦耳定律进行分析结果,从而认识保险丝作用。电路里的电线都有规定的最大电流值,如果超过这个值,电线会发热,有可能绝缘皮烧坏,甚至引起火灾。
三、插座接地
1、出示实物两孔插座、三孔插座各一套。并用投影图10-3讲解接线方法。
2、结合图10-5分析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为什么用导线接地。
观察认识,与教师共同分析。观察投影仪三脚插头,并说明作用。
四、测电笔
1、指出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工具。
2、讲解、示范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指导学生实验。
㈣总结、扩展
放录像引导学生谈学习收获。
八、布置作业
1、课本137页,练习1、2题
2、144页:“观察、实践、调查”第1、3题
九、板书设计
第十章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的组成电压:220V
灯座
供电线路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
插座
进户线量度消耗电能控制整个电路保护电路
二、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工具
十、随堂练习
1、保险丝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是:()
A、减小电路中的电流,避免产生危险
B、能使电路中的电压降低,避免产生危险
C、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过多时,自动切断电路
D、在电流过大,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切断电源
2、某家庭电路由使用的电灯和家用电器的情况而变化,引起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是()
A、使用的灯和家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
B、使用的灯和家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
C、只有一盏灯亮时,总电阻最小
D、所有用电器不工作时总电阻为零
3、某舰艇电能表上标有“220V10A”,则该天路中允许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是多少瓦?若电路中现有25W灯泡8盏,800W的电烤箱一台,还有500W的电饭锅一只,这些用电器能否同时使用?
1.理解短路是造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
2.理解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总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是造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另一原因。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交流电流表一只,60瓦台灯一盏,500瓦电炉一只,不同规格的保险丝几根,写有例题的小黑板一块。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问:照明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保险丝用什么材料制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分别请学生回答)
(2)问:同学们的家庭电路中有过保险丝被烧断的情况吗?
请说“有”的一位同学说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被烧断的。
(3)引入新课:保险丝被烧断,说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家庭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的呢?
(l)短路是引起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
①演示短路实验
出示家庭电路示教板。A.给示教板接通电源,闭合开关灯亮,然后断开电源;B.把示教板尾部的火线零线搭接在一起,造成短路,再给示教板通电,观察到:在通电的瞬间同时听到“啪”的一声响,保险盒火花一闪,灯并未被点亮。教师拔出保险盒盖给学生看,保险丝已被熔断。C.断开电源,排除短路,给保险盒盖换好保险丝,再通电,灯又亮了。
②问:通过此实验,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答:由实验知道,短路时,电路中电流过大,使保险丝熔断,但灯没有烧坏。
③分析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1,再画出等效的图2,然后引导学生分析:
问:火线、零线搭在一起,形成短路后,在BD之间形成两条支路,那么BD之间的总电阻是多少?
导线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所以总电阻很小,几乎为零。
问:干路中的保险丝为什么会被熔断?
干路中的电流很大,这就是连在干路中的保险丝被熔断的原因。
问:发生短路时,通过灯的电流也是很大吗?
从并联电路的两条支路中的电流分配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干路中的绝大部分电流经过B、D间的导线,在灯泡中几乎没有电流通过。
指出:所谓短路就是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通路。排除短路故障后,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
④短路的危险和哪些情况下会发生短路
讲述:发生短路时,通过导线的电流是正常时的几千倍,而产生的热量又是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所以短路会使导线迅速变热,甚至使电线的绝缘皮燃烧起来,造成大事故,因此在生活用电中要尽可能避免短路的发生。
让学生分析:家庭电路中在哪些情况会发生短路。学生可能答:装修电路时不细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灯座、插座的两个接线柱接线不好,而使火线与零线相碰等。
⑤教师小结,刚才从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上都说明,发生短路是电路中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要安全用电,必须避免发生短路。
(2)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①演示课本上图10-9的实验。
出示家庭电路示教板,在干路上串联一个交流电流表(课前就把它接好),电路中有额定功率分别为100瓦和60瓦的两只白炽灯。
A.闭合开关1,使100瓦的灯亮,请一同学读出电流表的读数I。
B.闭合开关2,使60瓦的灯也亮,请一同学读出电流表的读数l’。
C.在插座中插入一只60瓦的台灯,请一同学读出电流表的读数l’’。
②小结:从实验看到,逐渐增加并联的灯泡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说明干路中的电流随用电器总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继续演示实验。
将台灯换上一只500瓦的电炉。这时听到“啪”的一声响,灯全熄了,同时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较大幅度后又指向零。学生从中可以知道,是由于电路中电流过大,使保险丝又断了。
④带领学生计算刚才三盏灯都亮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教师引导
再让学生自己计算换上一只500瓦的电炉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请一同学上黑板计算(I=3安),其他同学在作业本上做,教师巡迴检查。
⑤引导学生比较两次计算结果,分析得出:A.总功率越大,干路中的电流越大,总功率过大,保险丝熔断,B.计算通过保险丝总电流
⑥出示写有例题的小黑板,和学生共同分析计算。
例题:某家庭电能表上标着“220V5A”字样,电路中接入40W的电灯5只,70W的彩电一台,100W的电冰箱一台,700W电饭锅一只。在这些用电器同时使用时,能否再接上一只500W的热得快?(不能接)
指出:居民楼里若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的用电器,楼里的总保险丝会熔断,使整个楼断电。因此为了节约用电,也为了不给大家带来断电的麻烦,家庭电路中不宜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⑦教师小结:家庭电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是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另一个原因。
3.小结(略)
4.布置作业
(1)课本上本节练习1、2。
(2)将你家里的所有照明用具和家用电器及其功率列表写在作业本上。并计算一下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时的总功率和通过保险丝的电流I总,比较I总和电能表上的额定电流I。若I总超过了I,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证安全用电?
1.在演示短路实验时,为了安全,可把示教板的电源插头插到一有拉线开关的接线板上,教师站在离示教板较远处控制接线板上的拉线开关,就可使电路接通、断开。演示时,造成短路,排除短路前,一定要先把电源插头拔去后再进行,不要认为接线板上开关没有接通时,火线一定是断开的。
2.做第二个演示实验时,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可选l~1.35A,这样就保证一插入电炉后,保险丝就熔断了。电流表要用交流档,选择0~5A档。当100瓦、两个60瓦的三盏灯都亮时,电流表的示数I〃小于后面计算出来的电流3A,教师可简单告诉学生,由于导线、接头处等存在电阻,所以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略低于220伏,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和计算值略有差别。
3.第二个演示实验也可用低压电源来演示。课前按图10—3连接好电路。电源选择6V档,选择“10Ω1.5A”滑动变阻器,四个“2.5V0.3A”的小灯泡,示教电流表,CD间用两个夹子夹住一个0.5A的保险丝管。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正常发光。先闭合S1再闭合S2,可看到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当闭合S3时,保险丝熔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