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华福证券研究所2024年8月4日发布的报告《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估值底部反弹可持续》。
分析师:
刘畅(S0210523050001)
张东雪(S0210523060001)
童杰(S0210523050002)
核心观点
投资要点
风险提示
经济波动影响消费水平、食品安全风险、经销商资金链问题抛售产品损害品牌、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
目录
1.食品饮料周观点更新
1.1白酒
水井坊24H1实现营收17.19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9.6%。分产品看,24H1中档产品(天字陈、系列酒等)营收同比增长约13%,高档产品营收同比增长6%。下半年公司坚持加倍下注次高端核心单品臻酿八号,同时加强对宴席业务的支持,在核心城市力推100-300元价格带产品。
顺鑫农业24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3-4.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8097.26万元,扭亏为盈。其中,24Q2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29亿元至-1.2亿元,中枢为亏损0.46亿元,去年同期归母净利润为-4.09亿元,实现减亏。24H1公司聚焦于酒、肉业务。白酒业务方面围绕“稳市场,强基础,促改革,谋发展”的总要求,整体表现保持稳定;猪肉业务方面,24H1生猪行业景气度有所提升,公司降本增效,猪肉板块相比去年同期减亏;另外,持续拖累公司表现的地产业务现已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酒鬼酒24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1.3亿元,同比下降73.93%-69.19%。其中,预计24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37-0.57亿元,同比下降53%-70%。毛利率方面,公司Q2次高端及大众价格带产品当期占比较高,导致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下降。费用端,为促进动销、强化消费者培育、营造市场氛围,销售费用前置投放,导致公司销售费用率有所上升,影响净利润。公司Q2营销核心工作是持续坚定推进营销模式转型,重点做深省内市场和打造样板市场,协助经销商全力提升动销,强化消费者培育工作。目前终端建设成果逐步开始向客户回款效果转化,Q2公司BC联动闭环已基本建立,终端参与公司消费者促销活动积极性提升,客户回款意愿逐渐增强。截至6月底,公司已启动11个样板市场,围绕样板市场开展核心终端建设,优化消费者活动,宴席场次、消费者扫码数量等终端动销数据均同比大幅改善。
1.2啤酒
销量方面,我们预计24年全年啤酒销量将保持稳定,而啤酒板块各公司由于基地市场的不同,销量方面预计将有所差异。
高端化方面,由于23年高端餐饮前期恢复进度略低于预期,一定程度上压制了高端档次啤酒的销售,但在各厂商高端化战略下,吨酒价格增速持续,23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均保持了吨酒价格增速的中单位数增长,考虑到啤酒价格绝对值较低,我们预计高端化趋势将得以延续。
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啤酒市场总量增长预计较为有限,收入端增长主要来自结构升级,当前啤酒高端化升级方兴未艾,而高端啤酒更高毛利的属性,预计也将持续抬升各厂商的盈利水平。同时,当前大麦价格对比22年底已同比下降15%以上,我们认为,在我国终止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背景下,大麦价格的下行预计将给啤酒企业贡献高端化以外的盈利弹性。
1.3软饮料
我们维持此前观点,认为饮料板块中的个别公司有一定的超额收益机会,主要来自单个企业展现的复苏形态。
1)所处赛道潜力高:在负贝塔环境中寻找阿尔法机会,往往收益也将被一定程度上抵消,因此我们应首选具备增长潜力的细分赛道,如无糖茶、能量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
2)企业自身管理能力优秀:若企业自身管理能力较强,加之行业向好发展,往往能够取得较强的市场地位,基本面将同时享受行业扩容和格局改善的双重提振,而EPS的高增往往伴随着市场信心的增强,PE扩张将有望收获戴维斯双击的收益。
1.4预调酒
市场普遍对预调酒行业销量能否实现持续增长有一定的分歧,我们认为未来预调酒行业的规模将稳定扩张。
a)从大方向出发,低度酒板块为全球销量占比最大的酒饮市场,我们认为伴随消费场景的持续丰富和消费习惯在代际变迁下的多样化,板块或存在结构性机会,而预调酒作为我国最具创新潜力的一大低度酒品类,预计将受益于该类消费趋势。
b)从行业出发,我们认为预调酒行业经过12-15年的盲目扩张、15-18年的出清、18年至今龙头引领的场景培育后,当前大众对预调酒的认知逐步提升,匹配的消费场景也逐渐开辟,如露营、飞盘、桌游等,行业已步入健康发展道路,预计行业规模将伴随新消费群体的崛起、新场景的开辟及消费习惯的高线城市化而有序扩容。
经过多年发展,当前我国预调酒行业规模约71.56亿元,恢复至2015年历史高峰水平以上,主要消费城市分布在华东、华南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消费群体为90/95后新一代消费者,其中女性消费者的快速增长,巩固了我国预调酒行业增长的态势。因此我们低度酒深度研究系列报告也对预调酒就行业整体发展空间和驱动因素进行了推演,从结论来看,我们列举了以市场为锚点、以女性群体为锚点、以啤酒/非烈酒酒饮为锚点的三大视角,预调酒行业均可看至150亿以上出厂规模,亦总结出行业未来发展的三大路径:1)城镇化率提升带动消费习惯高线化,预调酒触达面积增大,行业渗透率被动提升;2)“她经济”进一步发展,同时Z世代崛起承接酒类主要消费群体,新消费场景和分众化的消费需求成为主流趋势,驱动具备个性化基因的预调酒行业扩容;3)行业供给侧推力增强,市场教育力度提升,即参与者增多,包括但不限于传统啤酒、饮料企业;切割不同细分市场的大单品频频涌现,连线成面带动消费者认知深化。
我们认为我国预调酒行业相比日本仍处于发展初期,消费人群和场景仍在培育中,短期内行业规模主升浪仍需要素积累,包括但不限于城镇化率提升、啤酒高端化增速放缓等,但长期来看,随着Z世代崛起、消费场景的多元化,行业具备较大增长空间。
本周,百润股份披露24年半年报,公司24年上半年预调酒业务实现营收14.31亿元,同比-1.42%,单Q2实现预调酒业务营收7.19亿元,环比+1.01%,同比-7.56%,报告期内,公司强爽系列零糖新品“春雪蜜桃”上市深受消费者喜爱;微醺系列从“一个人的小酒”成功拓展到节庆餐饮、晚间小酌等场景,新口味“青提茉莉”上市表现出色,清爽系列品牌焕新升级,500ml大罐全新上市,通过深度梯媒投放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强势品牌推广,我们认为新品的优异表现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公司预调酒业务在高基数下的稳健表现,并且公司在报告期内,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巴克斯酒业上海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已竣工;天津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广东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有序推进,预计将支撑未来公司该业务的持续成长。
1.5乳制品
1.6休闲零食
劲仔食品24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3-1.5亿元,同比增长60%-80%。其中,24Q2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59-0.76亿元,同比增长35-73%。产品端公司积极推动品牌化升级,以深海鳀鱼、“周鲜鲜”短保豆干、溏心鹌鹑蛋等创新升级产品为代表,持续加深健康零食品类认知。渠道端,坚持全渠道发展战略,精耕传统流通渠道,提高网点铺货率;重视现代型渠道,提高终端品牌势能;加强零食专营渠道合作,丰富品类及SKU;同时积极推动海外市场开发,渠道布建持续推进。
三只松鼠24H1公司预计实现营收50.40-51.00亿元,同比增长74.19–76.27%;实现净利润2.86-2.92亿元,同比增长85.85-90.08%。其中24Q2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3.94-14.54亿元,同比增长40.45–46.49%;净利润预计亏损0.97-0.16亿元,去年同期为0.38亿元。2024年公司坚定“高端性价比”战略,1)推进“一品一链”的供应链持续创新升级,进一步激活了全渠道的业务潜能;2)积极推动组织变革,通过“品销合一”协同的组织理念,形成了全新的组织活力;3)渠道端“D+N”(短视频+全渠道)的协同打法进一步夯实,全渠道均实现高质增长。
1.7保健品
中日对比来看,目前我国保健品行业在逐步规范过程中,各品类发展不均。2015年日本内阁会颁布《规制改革实施计划和日本再兴战略》,将功能性标示食品以备案制形式纳入监管条例,此次改革覆盖了可能涉及功能性的全部食品(包括膳食补充剂形态的加工食品、膳食补充剂形态以外的加工食品、生鲜食品),而不限于狭义的保健功能食品,此次新规让日本保健品行业叠加“多重buff”——强医疗背景、行业严监管、先进技术、优质原材料以及更广的覆盖面等,催化保健品行业加速发展。相比之下,我国保健食品覆盖面较窄,截至目前,我国保健品的备案范围主要涵盖营养素补充剂和辅酶Q10、灵芝孢子粉等单方产品,备案产品组方、功能声称并未突破注册制产品的可控范围,政策方面尚待完善。
1.8调味品&餐饮供应链
本周(7.29-8.2)调味发酵品/预加工食品板块行情迎来反弹,周涨幅分别为1.11%/2.23%。主要标的表现方面,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天味食品、中炬高新、安琪酵母、龙大美食本周对应涨跌幅分别为+1.47%/+3.41%/-0.38%/+2.39%/+1.38%/+3.87%。
调味品重点推荐安琪酵母:短期经营边际改善、成本红利提振业绩弹性、中期展望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天味食品:复调板块效应好、主业成长逻辑顺、并购食萃打造B端新曲线。中炬高新:业绩承压靴子落地、改革红利逐步兑现下未来业绩有望提速。
1.9烘焙供应链
1.10餐饮
1.11代糖
1.12黄金珠宝
1.13宠物
海外去库存后出口加速恢复,海关数据同比高增。海外:看去库存修复及产能落地后新订单的兑现,目前宠物食品出口同比高增,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持续修复,东南亚等新兴地区正高速成长。根据海关总署,24年6月我国宠食出口量为33403吨,同比+57.66%,以美元计价,出口金额同比+34.72%,从单价来看,美元计价下,6月同比-14.55%,总体来看,出口量和总额同比继续高速修复,且增速环比3-5月进一步加速,单价端波动。从主要贸易伙伴看,6月美国市场加速恢复,出口总额/出口量分别同比27.41%/27.46%。24H1出口数据表现将持续亮眼,上市公司的出口业务增长与行业共振,且由于稳固的客户关系及更强的交货能力,有望迎来更强恢复弹性。
宠物总体市场规模增长减缓,但稳步向好。国内:在激烈竞争背景下,一级投融资步调放缓,腰部企业过去大额投放营销费用的模式或不可持续,看好品牌格局的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伴随费效比和营销策略打磨,叠加规模效应的显现,利润端的释放或可期待。根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3年我国物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为2793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放缓。23年宠物犬数量同比增长1.1%至5175万只,宠物猫数量同比增长6.8%至6980万只,宠物犬重回增长区间,宠物猫仍是近年来主旋律。从宠均消费来看,23年宠物犬年均消费2875元/只,同比下降0.20%。宠物猫年均消费1870元/只,同比下降0.75%。我们认为,宠物市场的增长仍然具有确定性,但是单宠的年均消费下降也侧面反映出了市场的强竞争环境和消费者倾向于高性价比消费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