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
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3.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
(阳光),(空气)和(营养)。
4.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5.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
长在胸上。
8.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9.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
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10.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11.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12.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13.(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4.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5.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
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交
区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3.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
4.植物的且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
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
个部分。
5.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
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
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O
6.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
雌蕊等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7.蚕的一生经历了卵、蚕、蛹和蚕蛾四种形态。
8.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称
为变态。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现象。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称为完全变态。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称为不完全变态。
9.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10.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刻度
(0℃37℃-5℃-10℃,会读、会写)
11.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
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
被测的水。
12.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1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
固。加热、吹风能加快蒸发。
14.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常见的有环形磁铁、饼形磁铁、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等。
15.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并且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
个磁极。
16.两个磁极接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17.一个能够自由移动的磁铁,静止时,磁铁的一端总是指向南方,是南极,用S表示;
另一端总是指向北方,是北极,用N表示。
18.各种形状的磁铁都有南、北极),并且当磁铁断成几节后,每一节都有两个极:南极和
北极
19.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人们用磁石制成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它的勺柄指向南
方。
2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在0℃的气温下,人
体感到寒冷。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
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
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高锯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
匙)来取。
物质的溶解能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度)的,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
匿)出来。
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食盐溶解在水中,可用(蒸发)的方法将食盐和水分离。这种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
盐的结晶,即海水晒盐。
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
(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温度外焰(最高),内焰其次,
焰心(最低)。
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
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
止用嘴吹灭火!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
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
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
电设备。
我们这样听到声音: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一个振动的物体使
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
鼓膜的振动,中耳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所引起的液体振动刺激
3
(听觉神经)一一产生了信号,被(大脑)接受了,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鼓膜很(薄)很
有(弹性),即使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身体结构:根据外观特征,人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躯干还可
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
构划分方法。人体的外部特点可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借助一些工具观察,也可用看、听、
闻、摸等方法感觉。
骨骼、关节和肌肉:工作或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
(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婴儿有275块骨,成年人有206块骨。人约有600块肌肉。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人的呼吸器官: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
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右。
运动与心跳的关系: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
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人体运动量
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锻炼身体
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在(70-90)次左右。
我们人体一般通过出汗、排尿等方式向外排出多余水分,一般从喝水和吃食物等途径得到水分。水占
我们人体体重的比例大约是(60畀-70%)。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口腔一食道一胃一小肠一大肠一肛门。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电》
1.物质同时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
体不显示带电。相同的电荷接触时相互排斥,不同的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2.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
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3.电路是指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4
4.小灯泡的构造: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
(1)观察小灯泡的构造,用直线连一连各部分的名称。(2)猜测电流是怎样移动的,试着用
铅笔画一画电流的路径。
5.能使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是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头与金属
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方式能
使小灯泡发光。
7、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一端是锌壳,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重路o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8、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
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
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9.在图中用红笔画出电路的路一
径,并标出电流的方向。|一一》
io.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F的电是羽叱交流电。这是足以引
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要用这包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对于人体来说,低于36V
的电压是安全的。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
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北联的。
11.尝试用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3根或者4根导线、2个电池盒和2节干电池组成电路,
并画出简单电路图。
5
X
串联并联
12.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
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3.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开关地盘一般采用绝缘体,连接点和接触杆是导体(金属。
复习作业本第8页课堂练习1、2、3题。
14.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
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5.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
是亚,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
灯泡不会太亮。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这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油菜花就是完全花。
2.四部分中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如:南瓜雄花和南瓜雌花都是不完全
花)
3.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o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4.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5.植物的果实中都有种子;不同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大小和形状是不同的。同一种植
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也是不同的。
6.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7.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还需要一颗完整的种子。
8.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种皮是种子的“盔甲”,起到保护种子
的作用。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子叶为种子
发芽提供营养。种子萌芽时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
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复习作业本第19页课堂练习第1题填空题和第2题填图题。
9.许多动物分为雄性和雌性,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
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10.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这样的动物我们称为卵生动物。
11.像猫、狗等动物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以这种方式繁殖的动物叫做胎生动物。
12.雌性动物产生的卵只有在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之后,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13.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喷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牛、羊、猫等都是以这种方式喂养幼崽的。
第三单元《百所
回人体所需的营养是从食物中的得到的。
2.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水。
3.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如馒头、土豆、饼干、米饭等。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
4.糖类和脂肪能提供给我们能量。
5.食物在白纸上檄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
说明含有糖类(淀粉)。
6.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萱养,而不同的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
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7.食物包装上一般都有生长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配料表、商标、生产厂家、地址等
信息。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1.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构成。
2.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在岩石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化石。
4.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所
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石英、长石和云母从软到硬排列为云母、长石、石
英。
5.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硬度最小的是石墨。
6.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7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
阳光。
2.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5.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
者。
6.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7.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
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8.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
一个生态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9.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0.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草f兔f鹰草兔一蛇一鹰草->蝗虫一鹰
草f蝗虫一蛇f鹰草一鸟蛇草->鸟一-蛇一鹰
1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2.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1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
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14.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
播造成的。
15.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
传播的。16.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7.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8.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9.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20.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21.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
热快。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8
22.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
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23.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24、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25.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
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26.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27.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28.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或压力。
29.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
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30.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
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1.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
克的力。
3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3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
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34.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
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3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
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
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丕会改变的。
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
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9
3.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
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4.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丕回。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5.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海水的含盐量比普通海水高出六七倍。
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7.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进。
8.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9.据说,船从大海进入江河时,船身要下沉些,而从江河进入大海时,船身要上浮些,你能
解释为什么吗?答:因为海水的浓度大于河水,轮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会比河水中的大一
些,所以船身要上浮些。
10.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11.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
睇和钮。
12.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或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14.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15.水在4c以上时,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4℃以下却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
16.铜、铝、钢这三种材料的传热性能怎样排序?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
17.古代人还用光影来计时。日髻又称日规,由辱针和虫面组成的,是根据阳光下直立物体影
子移动的规律制作的。
19.太阳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自西向东移动的。
20.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也次,摆钟的精确度与摆的长度有直接关系。
21.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
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
22.最先发现了摆的秘密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伽利略。
23.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
24.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
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顺时针】旋转。
10
25.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
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倾斜
的样子。
26.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一周是一年。
27.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
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28.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29.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冬季最运,夏季最短,春季
和秋季适中。
31.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空度。
32.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火阳公转。
33.哪些证据能说明地球在自转?(P78)
答:①“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②太阳、月亮和星星
每天都东升西落的现象;③地球上南北方向水平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西的现象。这些
现象都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34.北京、乌鲁木齐、东京、伦敦哪个最先看到黎明?
答:最先迎来黎明的是东京,其次是北京、乌鲁木齐,最后是伦敦。
35.如图所示(见教材86页):当地球公转到A、B、C、D4个方位时,太阳的照射情况季节
是怎样的?
当转到位置A时,北半球阳光斜射,是春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秋季;
当转到位置B时,北半球阳光直射,是夏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冬季;
当转到位置C时,北半球阳光斜射,是秋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春季。
当转到位置D时,北半球阳光斜射,星冬奉:南半球阳光直射,是夏季。
A
也抹公”;亳富
11
六年级上科学复习资料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
又叫简单机械。简单机械的种类主要有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
2.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狂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
距离大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笠土用力点到支点的距
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3.杠杆尺上有支点,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与格数的乘积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与格
数的乘积。杆秤就是利用这样的原理制成的。阿基米德撬地球;
4.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简单机械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杠杆不省也不费力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筷子、镜子、钓鱼杆、火钳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
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刀
5.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滑轮类型作用
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
滑轮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6.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应用机械的位置应用机械的类型应用机械的位置应用机械的类型
车把手轮轴车上的螺丝钉斜面
刹车杠杆车轮和车轴轮轴
大齿轮和小齿轮轮轴后架上的书包夹杠杆
12
车铃的按钮杠杆脚蹬轮轴
7.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镶子、钓鱼竿等)。
8.“秤坨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蛇是
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9.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
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10.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
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11.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12.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
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13.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4.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即同样的高度下,
斜面的长度越长),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越省力。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
越省力。
]5.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
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
16.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
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17.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
变材料的形状。
18.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
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19.一般情况下横梁是立着放的,因为横梁立着放虽然减少材料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大
大增强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0.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上和向处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
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21.抵住拱足,能使拱的形状保持不变,拱就能承载更大的重量。
22.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13
2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如手捏鸡蛋不
易碎)
24.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
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一一是豆,它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25.生活中的拱形:肋骨、足弓、拱门,拱窗,拱桥;圆顶形:龟壳,贝壳;球形:蛋壳,
果实,头骨。
26.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的多,管状的手臂骨、腿骨,
植物的杆、茎,钢管都是应用了这个原理。
27.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28.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
29.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
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30.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
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
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
小等有关。
32.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线圈圈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20圈2.40圈3.60圈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电池的节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线圈
实验结论
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3.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34.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
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35.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14
36.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
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37.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一一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
池一一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一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
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
38.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39.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发电机。通过发电机,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
化成电能。
40.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古代植物死后,经过沉积作用,被泥沙覆盖,与空气隔绝,
又经过地壳的变动,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了煤。
41.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42.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
地热、风力、沼气、核能等。
43.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
种应有200万一450万种。
44.我国珍稀植物有琪桐、坟、水杉、银查、金花茶等。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
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45.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
46.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
(如:桃树、樟树)和草本植物(如:狗尾草、水稻);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
(如:浮萍)和陆生植物(如:雪松)。
47.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
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48.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49.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葬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
养料。
50.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如:蕨菜)、望(如:紫菜)和苔薛类(如:葫芦薛)植物等。
51.属于开花的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金鱼藻等
52.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
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15
53.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
生在水中生活,用鳏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
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两栖动物:小
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鲸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54.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
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96。
55.脊椎动物是动物身体中长有脊柱,构造比较复杂的一类,它又可以分为鱼类、两栖动
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56.不同的生物有各种不相同的特征。我们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57.植物的叶具有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功能。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
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
58.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
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
官就越小。
59.大自然的选择使得生物发生变化,然而人工选择也在丰富着物种的多样性。
60.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大的球形烧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慢,细而长的玻璃瓶这个容
器内的水温降得快。在大自然中,大而圆的动物的体形降温慢。
61.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源
和地域等。
62.《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行。
63.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64.全世界已有180多个国家成为《生物多样性条约》缔约国。
六年级下科学复习资料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成像、聚集光线)的功能。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
烧瓶、烧杯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
3.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晶体)。
4.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
16
组成。
5.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
不是晶体)。
6.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
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
体放大到(200万倍)。
7.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8.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9.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0.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11.(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12.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13.微生物对人类并非都是有害的,有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杂
交水稻(袁隆平),酵母菌它可以分解面粉里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
急剧膨胀,从而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14.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
抵抗制服疾病、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15.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
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
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1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沙子)和(豆)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
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17.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一一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
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实验中,瓶子外壁有点(凉)。
18.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
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一一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19.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
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0.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
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
17
2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
色)、(产生沉淀物)等。
22.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
(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
2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无色透明)。
24.哪些食物含有淀粉?
类别食物名称
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
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
洋葱
25.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1/4),它的引力是地球的(1/6),
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o
26.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
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27.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28.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29.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0.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望月)。
31.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1、月相的变
化经历新月一一蛾眉月一一上弦月一一凸月一一圆月一一凸月一一下弦月一一残月的过程。
2、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
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32.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日食
发生在(农历初一),而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33.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4.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这些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
星)(天王星)(海王星)。
35.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以人、动物
18
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其中有一个星座的流星雨特别有名,
这个星座就是(狮子星座)。
35.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勺口两颗星的距离
再延长(5倍),就可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找到著名的(北极星)。
36.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
河系),它的直径大约有(10万光年)。
37.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38.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超过(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
为(河外星系)。
39.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一一原恒星一一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