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主要存在于含铅焊料、CRT玻璃、灯泡、颜料、固体润滑剂、橡胶、铅酸电池、PVC热稳定剂等。其中线路板的焊锡是由63%的锡和37%的铅组成的共晶焊锡,这种焊锡的熔点是183℃。目前可以采用无铅焊接技术和工艺来取代常规的焊接工艺,由于焊接设备的不同,无铅焊锡的材料也不同。手工焊一般采用Sn-Cu、Sn-Ag或Sn-Ag-Cu,浸焊和波峰焊可采用Sn-Cu,回流焊可采用Sn-Ag和Sn-Ag-Cu。
镉主要存在于开关、弹簧、连接器、外壳、PCB、保险丝、颜料和涂料、半导体光电感应器等。低压电器领域中镉的替代可用银氧化锡氧化铟(AgSnO2In2O3)来代替银氧化镉(AgCdO)。
汞主要存在于温控器、传感器、继电器、金属蚀刻剂、电池、防腐剂、消毒剂、粘结剂等。可以使用氢镍和锂离子等可充电电池来替代含汞的电池,使用不含汞的新型温控器和传感器等。
铬(六价)主要存在于金属防腐蚀涂层、颜料、防锈剂、防腐蚀剂、陶瓷釉等。可以采用碱性镀锌来替代镀铬,用Cr3+代替Cr6+来减轻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或不使用电镀件。
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主要存在于阻燃剂,PCB、连接器、塑料外壳等。可以使用磷系阻燃剂代替溴系阻燃剂,或使用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
在以WEEE为母法下,RoHS指令则要求在电子电机产品里不可含有铅、镉、汞、六价铬及溴化耐燃剂6种有害物质。并明确要求将于2006年7月对于电子、电机产品中重金属铅、镉、汞、六价铬及溴化耐燃剂全面禁用。
WEEE的主要精神就是要求减少废弃物及电子电机产品对环境的冲击。此法包括再回收及制造者销售责任这两部分。WEEE管制目标,包括大型家用器具、信息技术及通讯设备及小型家用器具。
大型家用器具的目标以自动贩卖机回收重量80%,其组件、物质再利用与再生利用达75%;信息技术与通讯设备,则是用户设备回收重量75%,其组件,物质再利用与再生利用达65%;至于小型家用器具,包括照明设备,电子与电气工具(大型固定工业工具除外),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监测和控制器械回收重量70%,物质再利用与再生利用达50%。
其次,企业必须强化对自身产品的物质了解,思考是否改善制程,藉由绿色设计的方式,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以适应未来的趋势。对于产品的风险管理,则可分为短、中、长程三阶段执行。短程是控制危害物质及符合法规和客户的要求;中期以加强产品供应链的管理,导入无铅制程;长期则以了解自身产品,使自身产品达到易拆解及可回收的功能。在产品设计之初,即对结构设计融入易拆解的观念,利于回收与再利用,并使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使产品的零组件易于拆解或维修。在材料的选择与管理上,应使用易再生及易回收的原料,避免原材料当中含有或添加了有害物质的成分,此外,应取代使用某些重金属,如汞、铅、镉和六价铬,以及含溴的耐燃剂,以减少产品于废弃时对环境的影响与冲击。
未来台湾厂商产品销售至欧洲,为符合WEEE及RoHS指令,势必检附许多产品的测试报告。企业在拿到产品检验报告时,必须了解报告上的结果文字的意义。对于检验的方法、检测实验仪器的纪绿,都必须清楚翔实的说明,才能获得保障。至于检测结果如何判读,例如出现「N.D.」无法辩读字样,其真正的意义并不代表产品不含此物质,而是无法判读。因为机器的精密程度不同,「N.D.」是代表此台机器在其MDL内,无法判读此种物质。仪器是否精密,则关乎机器本身的「侦测极限」(MethodDetectionLimited;MDL),MDL是指该台机器能侦测最低且大于零的浓度值,就是仪器精密度。
铅对人类的大脑、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伤害很大,铅锡焊料中的铅若渗入土壤中,会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若将铅分离出来,此过程很可能造成其它污染。据统计,目前全球电子产业每年使用的封装焊料中,有将近2万吨的铅,数量约占全世界每年铅产量的5%,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因此,如何有效限制铅的使用,已成为现代电子产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欧盟各会员国应确定于2006年7月禁用电子电机物品里所含的重金属,包括铅、镉、汞、六价铬及溴化耐燃剂(PBB、PBDE),其中PBDE应使用其代用品。至于最高限量则仍在确定中,极有可能是镉:0.01%(100ppm),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0.1%(1000ppm)。欧盟废弃电子电机设备指令WEEE,预计将在2005年8月13日正式实施,该指令对于产品生产者及分销商都有其范畴及责任的规范。对于生产者的范畴,包括生产或销售自有品牌的电子或电机设备者,或转售其它供货商生产的设备者,以及进口这些电子电机设备者到欧盟成员国内进口商,如远程销售或线上购物。
对生产者规范的责任,则必须对于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应负回收、再生或处理的责任。并对于废旧电子电器设备,单独集体建立最有效的处理、回收及循环再造技术体系。并应支付自己产出的新WEEE的回收、处理、回收再利用和合乎环保要求的处理费用,为他们自己WEEE的管理费用提供经济担保。
至于分销商的范畴则包括将电子电机设备产品卖给消费者的销售商(如零售商),并有责任将自己卖出去的电子电器产品予以回收。
而欧盟拟出的新化学品政策,其目的则是建立单一监管制度,就化学物质的危害和用途提供充分的资料,同时将进行化学品测试和风险评估的责任,由政府转至业界承担,并设立危险化学品审批制度。
在镉指令方面,主要是为保护环境限制镉的使用。镉的限量要求包括:再相应PVC产品中的稳定剂(100ppm),如电线的绝缘体层、包装特定塑料的着色剂。液体油漆:包括溶剂及水基(100ppm)、高锌含量的液体油漆(1000ppm)。另外,某些行业的生产设备和机械不能使用含镉电镀。
包装和包装废物指令,已自2001年6月30日起,所有包装和包装组件所含铅、镉、六价铬和汞的总量不超过100ppm、「包装部件」是包装最小部分,可以用手方便的分离、通过检测或基于从包装材料重金属检测计算出的结果显示对指令的符合性。2004年2月11日包装废弃物指令被修订,其中除了澄清包装中的一些模糊或边缘案例外,并允许在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的10个国家延迟达到包装废弃物目标。
报废车辆指令,在200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标是达到车辆的再生,包括材料的再利用和回收,最终使用者无须负担处理费用,减少报废车辆的废弃物。其中在报废车辆的重金属要求上,铅最大的容许浓度为0.1%,豁免部分则为电子电路板的焊钖(60g/台的总量限制)。镉最大的容许浓度为0.01%,豁免部分则为电动汽车用的电池。六价铬最大的容许浓度为0.1%,豁免部分则为防腐涂层(2007年7月1日以后禁止)。汞最大的容许浓度为0.1%,豁免部分为放电灯。
1、对于ROHS如何把一个整机拆分,必须拆分到什么程度?
这个问题会是许多企业较为普遍的问题,简单讲,目前欧盟有害物质要求是基于均质材料的,很多人做安规测试做了很久,始终认为测试应该是针对成品的,但是在做ROHS方面和做安规不同,RoHS做的是一种材料分析,还是要把它进行拆分的,拆分到什么程度呢,尽量拆分到均质材料的程度,什么样的材料叫均值材料呢?欧盟原来的定义是指用物理的方法不能再进行分拆的程度,视为均质材料,比如说一根电源线,电源线上面有些油墨,如果做测试来讲,要把油墨取足够的量来测试的话,这个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这种没办法用物理方法把它分拆的情况下,則把油墨的成分和塑胶皮当成一个材料一起做测试,对于绝大多数产品来讲,如果都按照均质材料进行检测可能费用会非常高,除非是小家电企业,在国外买家强烈要求下需要提供成品报告,而对通常成品而言不建议去做,否则企业测试成本压力大,大家可以假设将一个电视机按照欧盟的均质材料的定义进行拆分,可能会有上千个均质材料,所以具体做法还是要把测试成本分摊到整个供应链中,由各级供应商来分别进行测试,按照欧盟要求分到均质材料中去做,绝大多数知名企业也按同样要求去做。
2、目前有许多企业有ROHS检测,如何保证其批量元器件ROHS检测合格性。
国际性大企业逐渐把RoHS管控的重点从检测转到企业内部系统建立上面,其实可以想象一下,作为测试公司来讲,所做的检测主要针对样品的负责任,企业所生产的一批产品,檢測公司只是对提供给的数据或产品负责,同时测试也只是监控的一种手段,很多企业经常错误地认为测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必须转变思想,那么怎么去保证整批产品的合格性呢?应该说,企业既要求提供检测报告同时采购部也必须对其提供产品作一定量的抽查,用这种方法去降低风险,如果说每个产品都要做检测的话,做的越多,消耗越大,需要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比较科学的样品抽查监控制度,用这种方法来监控提供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同时企业内部也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争取从系统的方面保证品质的稳定。
3、请问在欧盟ROHS指令付诸实施后,它对采购人员的工作会带来哪些明显影响?应该如何应对?
最大的影响就是责任会大,等于说这个企业ROHS方面做得好与坏,采购部这边要担当很大责任,尤其是一些材料,一旦采购进来以后,再放到生产线开始生产的时候,当发现问题时很难把这些材料撤回来,对采购人员来讲圧力会比较大,建议从采购来的产品进入公司开始就应该对材料(元器件)进行标记跟踪,就是要知道这些材料要用到哪些产品上去,如果说没有任何标识,每一款料进来以后就放到生产线上,真的出现问题就会给企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因为要去清查所有材料,这样做不太实际。
4、对于SGS、INTERTEK等测试机构之测试报告是否是长期有效?大部份客户都要求提供有效期为一年的测试报告,超过一年则要提供新的测试报告,对于此要求要如何应对?
关于测试报告的有效性问题,其实所做的测试报告本身只是基于对产品的分析,所以报告本身就是没有有效期的,但是这个有效期是从哪里来的呢通常是由客户制定的,比如国际性知名企业,它在采购产品时会要求提供的报告必须一年有效,或者是半年有效,或者是有些韩国公司要求三个月有效,它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什么呢?是为了持续地去监督供应商的产品的稳定,这个完全取决于买家的要求。但是一旦发现产品有了变更,比如说生产流程变更,生产工艺变更,或者说供应商的变更,就要求去重新检测,这些都是企业保护自己的做法,但随着ROHS将来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企业都能符合这个要求的时候,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可能这个测试频率会降低,这是需要长期的合作和信任才行。
5、如果采用ROHS标准可能意味着成本会增加,意味着要购入相应的检测设备?
这个要视乎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有些检测设备可以进行简单的测试分析,就像在华南区一些公司买了检测设备,有五、六十万的价钱,还有一些抽检也可以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来进行检测,这也是检测的一种方法,不一定要去买设备。
欧盟已经于2005年8月18日正式公布了6项有害物质在均质材料中的含量限值,镉不超过0.01%铅,汞,六价铬,阻燃剂PBB,PBDE各不超过0.1%。
7、电源线上的油墨字它是否是属于欧盟的检控范围?
电源线上的油墨如果把它分开做检测的话,通常厂家提供电源线的长度可能会非常长,所以通常把油墨和电源线合在一起做,同时为了确保安全性,还希望电源线生产厂家要求他的油墨供应商提供检测报告,这样可能会比较好一些。
8、ROHS指令要求在汽车电子方面有什么影响?
欧盟颁布的指令通常有一个原则:不互相干扰,原来如果有一个指令在管控汽车方面,那么后面颁布的指令就不再去覆盖原来的指令要求。那么在汽车这一方面,在2000年的时候,欧盟已经颁布了一个关于废旧汽车、报废汽车的一个回收指令,那么这个指令的内容有点类似于WEEE和ROHS指令。它也是要求汽车生产企业要担负起在欧洲将自己的废旧汽车进行回收,并且限制里面有害物质内容。而ROHS不涵盖汽车电子,它主要针对的是家用电器。
9、生产电子产品企业,所有原材料都外购的,如果采购中所买的,原料都基于符合ROHS要求,那么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还需要检测吗?
供应商已经提交报告了,企业还有没有必要去进行抽查,其实还是有必要去做一些抽查,供应商报告只是针对提供给测试机构的样品的一个报告,并不代表整批货物的情况,企业要进行适当的科学的抽查,同时当原材料买回来以后,到了企业也要有一定的加工过程才生产成最终的产品,在这个生产过程当中,企业是否保证其中没受到污染,没有添加一些具有有害物质的添加剂,比如清洗剂、润滑油等等。所以这些都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定,如果企业觉得没问题,也可不去做检测。检测的目的本身只是一种控制的手段,并不是为做检测而去做检测。但很多企业把做检测拿报告作为本企业符合ROHS的绝对目标,其实最终目标应该是企业卖的或买的这个产品是符合ROHS要求的。
10、整机的RoHS标准是如何实现的?消费者可以明确看出区别吗?
欧盟提出的PPM概念其实是一种材料的浓度,不能相加。很多企业把材料PPM值相加没有意义,欧盟不会对成品作具体到含多少克铅等要求,而是成品上的所有原材料只要达到欧盟限定要求就可以了,是这样一个概念。
消费者是很难看出区别的,除非有明确的标志或标签,但是现在还没企业针对RoHS提出环保标签,如果要看也是欧盟当地官方机构去做一些抽查,从防范角度去测量某种材料的含量。
11、欧盟新的两项环保指令对空调OEM厂商的影响是怎样的?
这个应该说是对所有生产电器厂商影响,根据这三年的情况,这方面的投入会非常大,其实测试只是很少一部分,举个例子,比如松下、索尼这些知名国际性企业,他们在整个ROHS符合性管理中投入的人力物力是非常大的,有几百人在做这样一件事情,这不只是一个检测的费用,包括企业内部生产设备的更新,包括人员的投入,包括策略等。可以说这两个指令的出台对家电企业来说是非常严峻的考验。如果欧盟在这方面查得非常严,部分企业生存的空间就会小点,这就是为什么如此多的企业这么重视两大指令,它带来一定的成本风险,所以企业宁可投入很多的金钱也要努力达到环保要求。
12、如何鉴别,现在社会上利用对两指令的培训而进行诈骗的行为?
其实这几年社会上有这种现象,很多培训机构认为两指令培训是非常好的赚钱机会,非常热衷于这方面的培训,但是这两个指令的培训要比ISO9000等培训复杂很多,里面涉及到很多专业的技术,欧盟各国指令实施情况的跟踪,国际知名企业的实施的方案等,即使作为国际上权威检测机构都不敢讲100%做到。其实很多公司做培训也只是做ROHS指令基本内容的介绍,企业如果留意指令本身的内容即可,其实这个完全可以自己看得懂,没有必要去找培训机构了解,真正要了解的是应对的方法,以及指令发展的趋势,竞争对手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生产工艺如何转变,产品质量如何控制,以及生产注意事项,这个可能是最关键的,所以企业在选择这些方面培训时应该更谨慎一些。
13、几家知名权威检测机构报告精确度是否有可比性?
首先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测试方法还没有最终的统一,估计要到今年年底或明年才能出台,所以各个机构的测试方法都是基于大的国际买家的测试要求,有的时候买家的要求不一样,可能测同一物料要求不一样,测试结果自然不一样。但企业在选择测试机构的时候,还是要去选择一些权威性测试机构,一方面这些国际机构具有很好的品牌,客户的认知程度较高,另一方面他们有很好地国际网络,随时可得到第一手的测试方面的要求。
14、WEEE指令对十大类物质中的九大类确定了回收目标,唯独对医疗设备和系统没有确定回收目标,这是什么原因?
主要是因为医疗设备和监控设备功能的特殊性,它的用途比较特殊,它适用的人群比较特殊,所以还没定出一个明确的回收目标,但应该很快有相应的目标,由产品特性和使用特性去决定。
如果机械加工零件没有什么特殊的话,是可以提供检验报告的,客户可以把样品寄给检测公司看一下,是否能够检测,如果产品真的不能做检测,则要提供产品的物料清单,还有它的加工工艺过程,用这个方法来判断它是否符合ROHS要求的,同时不排除有些材料的不可测量性。
16、最终是由谁来检查企业的产品是否符合ROHS要求,是否有针对每个产品的最终认证,谁是认证的测试者和证书提供者?
很多企业在国外的买家,不见得说都是一些生产电子电器产品的专家,很多是零售商,他往往对技术方面不是特别了解,但是他希望看到这个产品是符合要求的,所以检测机构会基于所做的特殊结果,向这类企业提供这样一个Mark,就是一个标志,证明企业产品上所有的材料是符合要求的。
18、是否要经过认证才能把WEEE垃圾箱标志印在包装上,如果标志印在包装上以后,企业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垃圾箱的标志是不需要认证的,它是要求客户即时去粘贴的,同时这个标志也不是贴在包装上面的,它的要求是贴在产品本身上面,这个标志本身的含义和CE或安规认证是不太一样的,因为它不需要做测试,这个目的主要是为了提示消费者不要把废旧电子电器垃圾去随意丢弃,所以最好是把它印到产品本身上去,通常看一些企业把垃圾箱的标志印在安规标志的附近,和CE、UL也很近,其实大家如果仔细留意一下,手机电池上通常也会有这个一个垃圾箱标志,起提示作用而已,不是一个认证的标志。
19、发ROHS证书的机构是指定的吗?
现在好像没有指定任何公司在发ROHS证书,绝大多数都是在提供ROHS检测报告,所以原则上来讲,欧盟是没有指定任何一个实验室来做这个事情的,选择一个测试机构是由企业自己来决定的,凡是符合国际标准ISO17025的实验室都是可以去做ROHS检测的,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出于种种考虑,如实验室网络,实力,知名度等,愿意选择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实验室来做。
20、电镀加工的五金件如何符合RoHS要求?
其实关于电镀的测试方法到现在欧洲委员会还没有一个最终的统一口径,过去对金属电镀层六价铬的测试很多是用EPA3060A的方法,这个方法实际上是美国环保署针对于淤泥当中的铅含量而做的测试的方法,但是很多大的国际性企业并不认为它是一个最好的测试方法。现在通常推荐使用ISO3613方法,这个方法由于结果所表达的方法和欧盟所提交的PPM不太一样,所以现在是没有一个定论方法。
现在还是建议由企业自己选择测试方法,如果企业要求用ISO3613的方法来做这个测试,在测试前企业要提供电镀层的表面积,重量等等一些信息,才能把它换成PPM的概念。
21、电子电器的WEEE和ROHS有什么联系,该怎么应对?
22、关于ROHS所要求6种有害物质对每件产品来说是否都要检测呢?
在2002年日本某公司刚开始提出环保要求时是很混乱的,很多厂家不知道对产品零件上哪些需要做,哪些不需要做。其实到目前为止也不能给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有一个是可以参考,在陶瓷、玻璃、金属当中,这几种材料是不可燃烧的,所以不可能燃烧的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可能添加阻燃剂,所以在金属材料,主要做4个重金属含量分析就可以了。对于塑胶材料,尤其是电源、机壳、变压器等,这是非常有可能将阻燃剂加入其中,所以对塑胶材料建议企业做6项测试。对于有易燃可能性的材料要求做6项测试,对于不易燃的材料要求做4项。
24、纸箱中使用的金属封箱钉如何处理?
金属封箱钉应该是属于包装材料的一个部分,只要它符合欧盟对包装材料的关于有害物质禁止使用的要求就可以了,它是要求在每个材料当中四种元素:汞、镉、铅和六价格的总含量<100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