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周刊海南6所高校新增22个本科专业新专业传递哪些新风向?

原标题:教育周刊|海南6所高校新增22个本科专业新专业传递哪些新风向?

■海南日报记者张琬茜

本科专业变化是国家战略、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的重要风向标,折射出国家、社会对关键产业与高层次人才的新需求和新期待。此次我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的背后传递出哪些新风向?这些新增专业将如何更好地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海南日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因势而变:

聚焦国家战略、海南自贸港建设

教育部此次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优化学科布局,引导和支持高校开设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新专业。我省高校纷纷“推陈出新”,新增一批本科专业——

海南大学新增9个专业,为省内高校最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新增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海南师范大学新增足球运动专业;三亚学院增设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工程、供应链管理等专业……

其中,三亚学院聚焦数字经济这一赛道,开设我省高校首个数字经济专业,这是我省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的生动体现。“该专业第一批计划招生80人,人才培养将突出国际化、数字化、产教融合化等特点,助推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亚学院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副教授徐超静介绍。

“此次学校新设的供应链管理专业,将指导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知识和技能,为海南打造超级供应链枢纽和自贸港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持。”三亚学院管理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系副主任卫静静表示。

产业需求催生高校新专业设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国际航海学院院长王明雨介绍,为加快补齐海南港航领域人才短板,该校全力构建航海类专业群,新设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海南紧缺的高素质港航人才,促进海南游轮游艇产业发展、航运枢纽建设等。

近年来,我省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保有量占比、车桩比等都持续处于全国前列。“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增设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将通过‘平台+主体+项目+人才’一体化部署,培养一批高质量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型人才。”三亚学院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学院智能汽车系副主任王良成说。

海南大学此次增设的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系我省高校首创。“构建与海南自贸港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体系,既是自贸港对外传播的需要,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的根本要求。当前,海南国际传播工作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急需在智力资源支撑与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点发力。”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传播学专业副教授秦艳说。

突出特色:

增强服务地方发展的“底气”

高校新增专业,绝非简单的数量“上新”,而是要围绕重点领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人才培养上体现学校鲜明特色。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印发的《海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动高校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海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协调机制。此后印发的《海南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指导意见》,指导各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目标及特色、发展定位和规划,研制“一校一案”。

“在筹备设置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时,我们就秉持立足海南、联通中外、放眼世界的原则。”秦艳表示,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多语种语言能力,近三分之一的专业课程计划以双语授课。

“海南拥有宜人的气候条件和优良的空气质量,正吸引越来越多职业球队前来训练,以及各类大型足球赛事落地。”海南师范大学足球学院副院长、教授黄振洲说,该校足球运动专业的设置,将为我省足球训练、举办赛事等提供优质的人才储备和人才服务。

结合办学特色,三亚学院也十分注重优化学校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亚学院教务处处长肖灿表示,该校新增本科专业将进一步加强学校“新文科”“新工科”“新商科”“新医科”建设,形成更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

“我校供应链管理专业每年计划招生120人,将结合海南发展实际,开展针对性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推动海南物流、贸易等行业快速发展。”卫静静说。

交叉融合:

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

记者梳理我省高校新增专业后发现,不少专业带有交叉学科特点。其中,数字经济就是一门融合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专业。

黄振洲表示,足球运动涉及多个领域。该校足球运动专业将根据学校特色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大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THE END
1.教育部:2024年新增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6日 20: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9月26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介绍,现在全国本科高校有1308所,本科专业包括12个门类、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全国本科专业布点数有6.2万个。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12年来,新增本科专https://www.chinanews.com.cn/shipin/cns-d/2024/09-26/news1001096.shtml
2.教育部:2024年新增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12年来,新增本科专业布点数2.1万个,撤销或停招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数1.2万个。开展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今年,教育部增设了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璐瑶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3e7ae4efdd.shtml
3.新增24种!高校专业调整如何服务国家战略?新专业服务国家战略 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 Flash Player插件未安装安装插件,如果已经安装请检查是否被禁用 此次新增的24种本科专业,将在54所高校进行布点,其中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新增了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智能海洋装备、电子信息材料、生物育种技术、生态修复学等专业。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5014545139761633256
4.华东理工大学2024年招生政策热点问题华东理工大学2024年招生政策热点问题 1.华东理工大学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地处人文荟萃、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上海,1952年建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有研究生院,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https://xxgk.ecust.edu.cn/2024/0524/c9670a167862/page.htm
5.教育部专场解读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向大家通报两个数据:12年来,我们新增本科专业布点数2.1万个,撤销或停招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数1.2万个。我们开展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今年,我们增设了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调整力度https://www.nbchs.net/37/5e/c2871a79710/page.htm
6.中共中央: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5182171545/134e1a99902001tvna
7.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来了!(2024年1月1日)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要https://www.meipian.cn/50mgo9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