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宜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宜州区2021—2023年松材线虫病
疫情防控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直各有关单位:
《宜州区2021—2023年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方案》已经区一届人民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池市宜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月12日
宜州区2021—2023年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方案
目录
前言…………………………………………………………………5
第一章编制依据…………………………………………………6
第二章基本情况…………………………………………………8
2.1自然地理概况………………………………………………8
2.2森林资源概况………………………………………………8
2.3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9
第三章目标和任务……………………………………………11
3.1总体目标……………………………………………………11
3.2年度目标……………………………………………………11
3.2.12021年年度目标…………………………………………11
3.2.22022年年度目标…………………………………………11
3.2.32023年年度目标…………………………………………12
3.3任务…………………………………………………………12
3.3.1制定防控方案……………………………………………12
3.3.2清理疫木…………………………………………………12
3.3.3疫情监测普查……………………………………………13
3.3.4防治松褐天牛……………………………………………13
3.3.5检疫封锁…………………………………………………13
3.3.6联防联治…………………………………………………14
3.3.7宣传培训…………………………………………………14
第四章防治区划………………………………………………15
4.1疫情除治区…………………………………………………15
4.2预防区………………………………………………………15
第五章防治措施及技术标准…………………………………16
5.1防治措施……………………………………………………16
5.1.1疫情除治区………………………………………………16
5.1.2预防区……………………………………………………16
5.2技术标准……………………………………………………16
5.2.1监测普查…………………………………………………16
5.2.2疫木清理…………………………………………………22
5.2.3监测松褐天牛……………………………………………24
5.2.4检疫封锁…………………………………………………26
5.2.5宣传培训…………………………………………………27
第六章防治监管………………………………………………28
6.1建立监管制度………………………………………………28
6.2山上疫木监管………………………………………………28
第七章除治质量验收及绩效评价……………………………29
7.1除治质量自查………………………………………………29
7.2检查与评价内容……………………………………………29
7.2.1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29
7.2.2疫木清理质量验收………………………………………30
第八章经费预算与资金筹措…………………………………33
8.1经费预算……………………………………………………33
8.2资金筹措……………………………………………………33
第九章保障措施………………………………………………34
9.1组织管理……………………………………………………34
9.1.1机构设置…………………………………………………34
9.1.2各成员单位职责…………………………………………34
9.2保障措施……………………………………………………38
9.2.1政策保障…………………………………………………38
9.2.2组织保障…………………………………………………38
9.2.3技术保障…………………………………………………39
9.2.4管理保障…………………………………………………39
第十章档案管理………………………………………………41
10.1纸质档案…………………………………………………41
10.2电子档案…………………………………………………42
10.3广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GIS信息库……………………42
为科学开展疫情防控,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严重发生和扩散蔓延的势头,切实提高疫情防控整体成效,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新修订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的通知》(林生发〔2018〕110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重新修订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的通知》(林生发〔2018〕11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印发2020—2022年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方案及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林防治〔2020〕3号)精神,结合宜州区松材线虫病发生和防治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修订);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2〕5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办发明电〔2014〕26号);
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15〕113号);
5.《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全国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疫区管理办法〉的通知》(林造发〔2018〕64号);
6.《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新修订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的通知》(林生发〔2018〕110号);
7.《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新修订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的通知》(林生发〔2018〕117号);
8.《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的通知》(林生发〔2019〕55号);
9.《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质量抽查评估方法〉的通知》(桂林营发〔2019〕16号);
10.《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检验鉴定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林规〔2019〕5号);
1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印发2020—2022年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方案及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林防治〔2020〕3号);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LY/T1123—93);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松木包装
材料处理和管理(GB/T20176—2006)。
第二章基本情况
宜州区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位于广西中部偏北,地处东经108°4′11″—109°2′44″之间,北纬24°0′10″—24°5′25″之间,东及东北部与柳州市的柳城县、柳江区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连境,南部及西南部与忻城县、都安瑶族自治县毗邻,西与金城江区接壤,北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交界。宜州区下辖庆远镇、三岔镇、洛西镇、怀远镇、德胜镇、石别镇、北山镇、刘三姐镇、洛东镇、祥贝乡、屏南乡、福龙瑶族乡、北牙瑶族乡、同德乡、安马乡、龙头乡等16个乡镇,辖区内有广西拉浪林场、河池市庆远林场、宜州区流河林场、铁路林场等4个国有林场。
根据2019年二类调查数据结果,宜州区土地总面积385765.04hm2。林地面积235316.3hm2,占宜州区土地总面积的61%;森林覆盖率为64.52%。其中有林地108796.39hm2,占林地面积的46.23%;疏林地26.43hm2,占0.01%;灌木林地114706.5hm2,占48.75%;未成林造林地1869hm2,占0.79%。宜林地等无立木林地面积6823.93hm2,占2.9%;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189.98hm2,占0.08%。宜州区活立木蓄积8764153m3,其中,松林蓄积3313384m3,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37.81%;散生木、四旁树蓄积231796m3,占2.64%。
宜州区马尾松松林面积27832.4hm2(41.73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34.25%。马尾松松林分布面积分别为:德胜镇4.49万亩、刘三姐镇3.89万亩、福龙瑶族乡3.36万亩、屏南乡3.23万亩、石别镇2.18万亩、庆远镇2.16万亩、安马乡1.88万亩、祥贝乡1.76万亩、三岔镇1.62万亩、龙头乡1.62万亩、怀远镇1.03万亩、洛西镇0.75万亩、同德乡0.66万亩、北牙瑶族乡0.58万亩、洛东乡0.24万亩、北山镇0.1万亩;广西拉浪林场3.89万亩、河池市庆远林场4.39万亩、宜州区流河林场3.76万亩、铁路林场0.14万亩。(详见附件1)
2020年9—10月,宜州区开展秋季松材线虫病专项普查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涉及2个乡镇、7个村、9个屯、8个林班、10个小班,面积共623.85亩,病死松树954株。在疫情发生小班中,松树零星分布,周边大多是桉树、果园等,马尾松所占比例不大。其中,庆远镇岭坪村岭底屯4林班19小班发现病死松树34株49.3亩,洛岩村李主屯1林班5小班发现病死松树100株11.06亩,宜畔村岩口屯1林班39小班发现病死松树30株24.79亩,宜畔村莫村屯7林班19小班发现病死松树140株193.87亩,龙村寻坭屯2林班8小班发现病死松树175株87.23亩、2林班1小班发现病死松树110株50.67亩,叶茂村怀龙屯5林班9小班发现病死松树95株98.23亩、叶村屯5林班4小班发现病死松树100株58.56亩;怀远镇谭村村荣山屯2林班14小班发现病死松树85株26.27亩、塄达村新塘屯1林班13小班发现病死松树85株23.87亩。经自治区调查组到宜州区进行溯源调查,疫情传入原因疑为通讯设施施工过程中所带的松木包装箱以及电缆、光缆架设过程中的松木包装材料携带松材线虫传入。
第三章目标和任务
2021年,通过采取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普查、清理病死木、防治天牛、检疫检查等综合治理措施,及高强度择伐疫情发生小班中所有松树,清除疫区内不明原因枯死松木,争取1年内实现无疫情;2022年清除疫区内不明原因枯死松木,保持无疫情,拔除疫区;2023年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确保松林恢复正常生长,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安全。
对宜州区松林进行全面监测调查,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率100%;高强度择伐,彻底清除疫情发生小班内的松树(马尾松)及疫区内不明原因枯死松木,病死木清理合格率100%;喷洒药物、挂放诱捕器等防治天牛,降低传播媒介——松褐天牛虫口密度,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实现基本无疫情。如有新发生疫点,应当立即进行详查、除治,力争1年内实现无疫情。
对宜州区松林进行全面监测调查,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率100%;彻底清除疫区内不明原因枯死松木,病死木清理合格率100%;喷洒药物、挂放诱捕器等防治天牛,降低传播媒介——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实现连续两年无疫情,拔除疫区。
对宜州区松林进行全面监测调查,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率100%;喷洒药物、挂放诱捕器等防治天牛,降低传播媒介昆虫虫口密度,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根据宜州区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情况,以及森林资源、地理位置、林地用途等情况,由区人民政府组织制定2021—2023年疫情防控方案,经专家组评审后逐级上报河池市林业局、自治区林业局备案,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并组织实施。2021—2023年,每年年初还应制定本年度实施方案。
1.山上疫木清理。一是高强度择伐,即将疫情发生小班内所有松树伐除,面积623.85亩;二是择伐,连续除治3年;清理预防区内不明原因死亡的松树,采伐的松树枝干和伐桩均进行除害处理,防止新的疫源传入,除治面积0.77万亩,3年累计除治2.31万亩次;清理预防区内不明原因死亡的松树,防止新的疫源传入,预计3年作业面积122.93万亩次。
2.山下疫木清理。清理疫情除治区及周边居民家中的松材(柴)及松木制品(不含松木类旧家具),按疫木除害处理要求烧毁或粉碎(削片),预计2021年除害处理300m3,2022年、2023年分别除害处理100m3,3年累计除害处理500m3。
1.建立网格化监测体系,加强日常巡查。建立松材线虫病监测工作群,将生态护林员纳入监测体系,由生态护林员对松林区进行监测,发现有疑似病死松树及时反馈,宜州区有松林分布的村共195个,共有生态护林员197人;每人每月对所负责的松林区进行巡查至少一次,3年不少于36次。
2.专项普查。每年5—6月和9—10月分别进行春、秋季松材线虫病专项普查,制定普查方案,踏查路线56条,完成春、秋季普查报告,作业面积42万亩,连续普查3年。
1.化学防治。对辖区内较连片的松林进行喷药防治,每年2次,每次防治面积1万亩,连续防治3年,累计防治面积6万亩次。
2.诱捕监测。在松林中挂设诱捕器诱捕松褐天牛成虫,用于监测,每年挂诱捕器10套,连续挂诱捕器3年,需挂诱捕器30套。
1.加强检疫执法。在宜州区范围内对木材加工企业、涉木单位和使用木材的个人、企业进行检疫检查,对违法违规使用、加工松木及其制品的行为进行查处没收及处理,每个季度1次。
2.复检。对外来松木及其制品进行复检,严防新疫源传入。
1.建立联防机制,与周边县、区开展区域间联防联治。每年召开1次联防联治会议,开展1次松材线虫病检疫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2.加强区域内各部门间合作,共同防控疫情。宜州区松材线虫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年召开1次松材线虫病防控联席会议,并签订松木源头管理和使用协议。
1.加强宣传。通过召开会议、网络、报纸、电台、电视台、宣传车等开展宣传工作,制作告示牌10块,印制宣传图册(单)1000份、宣传袋1000个。
2.加强培训。每年举办1期松材线虫病防控培训班,培训人员不少于100人。
第四章防治区划
为确保综合治理成效,根据疫情发生情况、疫情发生林分情况,把宜州区的松林区划分为疫情除治区和预防区。
把疫情发生小班(庆远镇岭坪村4林班19小班、洛岩村1林班5小班、宜畔村1林班39小班、7林班19小班,龙村2林班1小班、2林班8小班、叶茂村5林班4小班、5林班9小班和怀远镇谭村2林班14小班、塄达村1林班13小班)面积共623.85亩,以及以疫情发生小班边缘为基准向外延伸2000米范围内的松树小班划分为疫情除治区,共涉及庆远镇、怀远镇等2个乡镇14个村39个林班480个小班,松林面积约为8333.25亩。(详见附件2、附件5)
把宜州区疫情除治区之外的所有松林区划为预防区,松林面积为41.75万亩。主要涉及庆远镇2.16万亩、怀远镇1.03万亩、三岔镇1.62万亩、洛西镇0.75万亩、德胜镇4.49万亩、石别镇2.18万亩、北山镇0.1万亩、刘三姐镇3.89万亩、洛东乡0.24万亩、祥贝乡1.76万亩、屏南乡3.23万亩、福龙瑶族乡3.36万亩、北牙瑶族乡0.58万亩、同德乡0.66万亩、安马乡1.88万亩、龙头乡1.62万亩以及广西拉浪林场3.89万亩、河池市庆远林场4.39万亩、宜州区流河林场3.76万亩、铁路林场0.14万亩。
按照分区治理、分类施策、突出重点的原则,对第四章划分的两个松材线虫病防治类型区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以高强度择伐、清理病死松树为核心,采取疫情监测普查、媒介昆虫防治(包括化学防治)、检疫封锁等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疫情监测普查和检疫执法,清理不明原因枯死松树,进行媒介昆虫防治。
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新修订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的通知》(林生发〔2018〕110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重新修订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的通知》(林生发〔2018〕1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LY/T1123—93)》执行。
1.专项普查
(1)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覆盖宜州区辖区范围内全部松林,重点调查区域包括疫情除治区,国道、省道、县道公路、铁路沿线,车站,新修建的通信基站、电网、通信线路和农网改造线路的架设沿线等,木材集散地和加工厂周边,房地产开发、道路、铁路、水利、旅游等建设工程施工区域附近,风景名胜区、公园,城区、乡镇、村屯、民房周边的松林。
(3)调查路线
根据宜州区松林分布特点,设计出可观察全部林分的总踏查路线56条。(详见附件8)
(4)调查方法
①踏查
通过地面巡查与无人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沿调查路线查看有无枯死松树,或是松针变色如针叶褪色、黄化、枯萎、呈红褐色等症状的松树。若发现松针变色、不明原因枯死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取样鉴定,确认是否含有松材线虫。一旦确认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调查取样须有GPS航迹、航点记录,数据记录要齐全。
②详查
根据踏查结果,若发现新疫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查清疫情发生的详细情况,包括:疫情发生地点(乡镇林班、小班);寄主种类;发生面积(以小班为单位统计,不能以小班统计发生面积的以实际发生面积统计,四旁松树的发生面积以折算方式统计);枯病死松树数量(统计时,将疫情发生小班内的濒死和枯病死松树一并纳入枯病死松树进行调查和统计林分状况);分析传入途径和方式等情况;对枯病死松树进行精准定位,绘制疫情分布示意图和疫情小班详图。
按时、按要求完成春、秋两季专项普查报告,提交宜州区林业局和自治区林业局。
③取样
取样对象:抽取尚未完全枯死或者刚枯死的松树,不应当抽取针叶已全部脱落、材质已腐朽的枯死树。参照以下特征选择取样松树:
——针叶呈现红褐色、黄褐色的松树;
——整株萎蔫、枯死或者部分枝条萎蔫、枯死,但针叶下垂、不脱落的松树;
——树干部有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虫的产卵刻槽、侵入孔的松树;
——树干部树脂分泌少或者无松脂渗出的松树。
取样部位:一般情况下在树干下部(胸高处)、中部(上、下部之间)、上部(主干与主侧枝交界处)3个部位取样。其中,对于仅部分枝条表现症状的,在死亡枝条与树干交叉处取样。如在树干内发现媒介昆虫虫蛹的,优先在蛹室周围取样。注意,不要在割松脂的部位取样。
抽样数量:对需调查疫情发生情况的小班进行取样时,总数在10株(含10株)以下的要全部取样;总数在10株以上的视其分布情况,先抽取10株进行取样检测,如没有检测到松材线虫,应继续取样检测,直至全部取样检测为止。
④检测鉴定
鉴定:由宜州区林业局自检或送样品到自治区林业局确定的检测鉴定机构检测鉴定,新疫情的确定必须由自治区林业局确定的检测鉴定机构出具检测报告。
鉴定方法有两种:形态学鉴定或分子鉴定。
形态学鉴定仅适用于雌雄成虫,以雌成虫为主。将制作好的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判别是否为松材线虫。若分离的线虫为幼虫,需培养至成虫后再进行鉴定。
分子鉴定:通过DNA检测,实时荧光PCR判别是否含有松材线虫。
(5)档案材料
(6)质量要求
要求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7)组织形式
2.日常监测巡查
建立“区级技术员+乡镇测报员+村级护林员+专业公司”四维模式为主的网格化日常监测体系,对辖区内松林进行日常巡查,确保监测网络全覆盖,全面掌握宜州区疫情范围和发生发展动态。
(1)监测员
村级护林员:宜州区16个乡镇、4个国有林场中,有195个村(社区、分场)有松林分布,每个村(社区、分场)设1名监测员,负责本村(社区、分场)松林的日常监测工作,若发现松树异常死亡,应及时向乡镇林业站汇报,并协助进行取样。目前,宜州区共有197个生态护林员,覆盖所有村屯,可把松材线虫病日常监测纳入其职责范围,要求每月至少巡查一次。
区级技术员:宜州区林业局工作人员为区级监测员,负责收集各级监测员上报的信息,若有松树异常死亡情况,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取样。非疫情发生乡镇(林场)的样品若检测含有松材线虫,要及时报告宜州区林业局,并协助专家进行重新取样检测鉴定,确认是否有新疫情。每月月底前完成日常监测工作情况报告,并上报河池市林业局。
(2)建立监测信息群
建立各乡镇松材线虫病监测信息群,乡镇测报员负责收录和汇总村级护林员上传的信息,并向宜州区林业局汇报。
建立宜州区松材线虫病监测信息群,区级监测员负责收集和统计各级监测员上传的信息。
(3)每月巡查
聘请专业公司,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监测员提供的信息,每月按照专项普查的调查方法进行巡查,每月编写巡查报告或总结。
1.山上疫木清理
本辖区范围内的松树只能进行除治性采伐。采伐所需限额由宜州区林业局优先安排,当地采伐限额不足时可按程序申请增加。禁止开展除治性采伐以外的其他疫木采伐活动。
(1)清理范围及对象
疫情发生小班内所有松树623.85亩;疫情除治区枯死松木,预计3年清理2.5万亩次;预防区内不明原因枯死的松树,预计3年清理122.74万亩次。
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底前集中清理,5—7月清理春、夏季新枯死的松树。
(3)采伐
当日采伐当日现场就地处置,即采伐量按照当日除害处理能力确定,确保当日采伐当日除害处理完毕。
(4)枝干除害处理
对采伐的松树树干及1厘米以上的枝桠全部烧毁或粉碎(削片)处理。粉碎(削片)处理的粉碎物粒径不超过1厘米(削片厚度不超过0.6厘米),以上两种处理方式应当全过程摄像存档备查。
(5)伐桩除害处理
伐桩除害处理有三种方法,可选其一:方法一,伐桩高度不得超过5厘米,以上坡方向高度为准,在伐桩上放置磷化铝1—2粒,用不低于0.8毫米厚度的塑料薄膜覆盖,覆盖泥土四周压实塑料薄膜;方法二,将伐桩全部连根挖出烧毁;方法三,用直径大于0.12毫米、网目大于8目的钢丝网把伐桩罩住。
(6)监管
枯病死木除治性采伐实行全过程现场监管。枯病死木清理在宜州区林业局的有效监管下实施。
(7)数据记录
采伐的松树须记录具体地点(乡镇、村、林班、小班、经纬度)、胸径、采伐日期、砍伐人员、除害处理方式、监管人员等信息,并拍摄照片及录像,影像资料及原始记录表存档。
2.山下疫木清理
宜州区林业局组织人员在每年上、下半年各清理一次,第一次在2月底前完成,第二次在8月底前完成,对疫情除治区周边居民点房前屋后松材(柴)及松木制品(不含松木类旧家具)进行排查。对发现的松材、松木制品(不含松木类旧家具)等进行除害处理,防止带病松材及松木制品成为疫源,造成疫情扩散。
每年1—2月和7—8月。
(3)除害处理
按病死木除害处理技术要求进行烧毁或粉碎(削片)。
1.诱捕松褐天牛
(1)使用范围
非疫情发生乡镇设置少量诱捕器,用于疫情监测。严禁在疫情发生区和非发生区交界区域使用。
3—11月均可使用。
(3)使用方法
每30亩设置1个诱捕器,每个之间的距离约150米。用卫星定位系统定位,绘制位置示意图,并将诱捕器编号,详细记录诱捕器挂设点的基本情况,包括诱捕器编号、地理位置、经纬度、海拔、寄主种类、林分年龄等信息。(诱捕器分布情况详见附件4)
诱捕器要设置在林中相对开阔且通风较好区域。诱捕器应当垂直悬挂,下端距地面1.5米左右,并定期更换诱芯。
注意:古松树周边10米内禁止挂设诱捕器;不要把诱捕器挂在健康的松树上。
(4)数据收集
①收集天牛。每隔15天记录1次诱捕到的松褐天牛数量,原则上为每月1日、16日记录诱捕数据,按诱捕器编号填写《松材线虫病普查诱捕器记录表》(附件6)。及时清理诱捕器杂物。
②捕杀天牛。每次检查诱捕器时,若发现诱捕到松褐天牛活成虫,除了需要采集标本和进行松材线虫分离鉴定外,应就地人工杀灭,防止其逃逸。需要带走活虫的,应将其装入密封的容器中,确保其不能逃逸。
③疫情监测。每年春、秋季至少选取2批次捕获的松褐天牛活虫,送到自治区林业局确定的检测鉴定机构进行线虫分离检测,确定是否携带松材线虫。若对松褐天牛的分离检测发现松材线虫,应在诱捕点周围100—300m范围内对枯死或濒死松树进行取样分离鉴定,确定疫情发生地点。
2.化学防治
(2)药剂
使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推荐的药物(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缓释型药剂),如噻虫啉微囊悬浮剂。所使用的农药要求“三证”(农药生产许可证、企业标准和农药登记证)齐全。
用直升飞机低容量喷雾。
1.复检
2.检疫执法
在辖区范围内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行动,通过开展检疫执法检查,规范检疫执法行为,整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严厉打击违法调运、加工利用松木及其制品行为。停止疫区内松木商业性采伐,加强检疫执法巡查,建立电网、通信、公路、铁路、水电等建设工程施工报告制度,加强辖区内涉木单位和个人的监管,严防疫情传播扩散。
领导小组召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各村(社区)、各涉松木单位、企业等负责人召开宜州区松材线虫病除治专题会议,传达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精神及要求,安排部署本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
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和预防除治工作的紧迫性,使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松材线虫病的危害、防治基本知识,增强忧患意识,自觉遵守有关规定,支持并参与防治工作,全面提高松材线虫病对松树危害的警惕性,增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意识。
第六章防治监管
第七章除治质量验收及绩效评价
按照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分为春季检查和秋季检查,自查要覆盖所有疫情发生小班。
1.踏查检查
是否按监测普查方案进行调查;踏查线路是否有GPS航点航迹;是否全面统计枯死松树,并进行枯死原因分析;若发现疑似松材线虫病感病松树或不明原因枯死松树,是否按要求进行取样;样品是否进行分离检测,是否出具检测鉴定报告。
是否按时完成监测普查任务,是否形成监测月报告和春、秋季专项普查报告并按时上报。
2.诱捕器监测检查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质量抽查评估方法〉的通知》(桂林营发〔2019〕16号)执行。
1.组织形式
采用抽验和核验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1)抽验
(2)核验
2.查验内容
(1)松木清理查验
查验内容主要包括除治区内皆伐疫点小班疫木清理数量、伐桩除害处理、枝干除害处理、除治区内及周边民房松木(柴)存放情况、除治作业或施工监管情况、枝桠焚烧是否彻底、主干运输是否有遗漏、粉碎物粒径是否达标、粉碎是否彻底等。
除治区疫点小班林缘往外延伸2000米范围内和预防区范围内枯死松树分布情况、疫木清理数量、伐桩除害处理、枝干除害处理、除治区内及周边民房松木(柴)存放情况、除治作业或施工监管情况等。
(2)林地清理查验
查验内容主要包括除治区内倒伏松木、风折松木,松木制材料、制品[包括松木质包装材料、光(线)缆盘等]清理情况,树桩处理情况等。
(3)督查查验
3.查验标准
查验采用百分制计分方法。
4.查验结果
(1)监督报告
(2)查验报告
查验完毕须形成查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①疫木清理工作基本情况,包括计划任务、组织实施形式、资金筹措等。
②疫木清理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数量、伐桩和枝干除害情况等。
③监管情况,包括监管结果、通报情况和整改情况。
④分析评价,采用百分制计分,按监管和查验各占50%计算,80分为合格。
⑤存在问题和建议。
⑥有关附件、附图及数据库。
5.防治质量验收和绩效评价不合格的处理措施
评价不合格的须限期整改,施工单位整改完毕后向宜州区林业局提交整改工作报告,并申请二次查验,宜州区林业局收到申请后组织开展二次查验,直至验收合格为止。
第八章经费预算与资金筹措
2021—2023年松材线虫病防控经费预算906.92万元,其中2021年578.94万元,2022年172.75万元,2023年155.23万元。
多渠道筹措资金,防治经费尽量争取中央、自治区、河池市资金支持,宜州区财政视财力情况逐年解决。同时,建议广西拉浪林场、河池市庆远林场所需的经费单独核算列出,并向其主管部门争取资金或自筹资金解决。
第九章保障措施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遵循有利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有利于森林保护的有效管理、建设方针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原则,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
成立宜州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宜州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宜州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宜州区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和宜州区林业局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副组长,成员由各有关单位领导组成。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河池市关于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除治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落实防控除治工作责任,完善政府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协作配合机制,促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提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除治工作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重点,组织推进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除治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宜州区林业局,办公室主任由邱东强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兰有洵同志兼任。
1.区林业局:指导、组织宜州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除治工作;负责松木及松木制品监测、调运检疫和复检;负责指导成员单位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
3.区财政局:负责筹措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监测、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资金。
5.区交通运输局:配合林业主管部门在疫区及周边地区设立临时检疫检查站;交通工程建设和使用中加强松木、松木制品及松木包装材料的管理,按规定程序妥善处理废弃松木及松木制品;配合林业主管部门做好检疫工作。
7.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向林业主管部门提供涉木加工、销售市场主体的信息。
8.河池市宜州生态环境局:负责协助林业主管部门对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过程中的疫木清理烧毁工作进行监管。
10.中国邮政宜州分公司:负责督导邮政企业加强包裹检查,严禁邮政包裹使用松树疫木包装材料,凭《植物检疫证书》承寄松木及松木制品,防止疫情通过邮政包裹进行传播扩散。
14.各国有林场:负责本辖区内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除治工作。
15.各乡镇人民政府:推进组织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除治工作,宣传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除治知识及政策,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确保防控除治工作顺利进行。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条例,建立和完善有关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制度,如《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松材线虫病防治资金内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完善《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制度》《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报告制度》《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及除害处理管理制度》《松材线虫病防治档案管理制度》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森林保护工作真正步入法治化、正规化道路。
成立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专家组,专家组以各级森防机构、科研院所森保专业的专家为主,实行专业防治。认真贯彻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引入防治专业队承包防治工作,提高防治工作质量。
针对松材线虫病防治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吸收引进和消化国内外先进适用的除治和监控技术,提高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科技水平。
开展技术培训,把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寄主、症状识别、传播方式、防治技术等基础知识传授给基层干部群众和防治专业队,提高防治业务水平。
1.资金保障
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健全内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实行专户管理。加强疫情防控资金审计和监督,禁止挤占、挪用疫情防控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在资金使用方面,为确保国家和地方政府资金的正常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和公平交易,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遵守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独立及接受行政监督的原则,对符合招投标条件的项目依法依规进行招投标。监测普查、疫木清理、化学防治和设备用具购买等,拟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
2.监管保障
为确保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工作的质量和除害效果,可请第三方对疫木清理、松褐天牛的防治进行全程监管,并要求其在工程结束后出具监管报告。
第十章档案管理
宜州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档案由宜州区林业局专人管理、存放,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广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GIS系统平台信息库,分年度、分类建立档案保存。
纸质档案分为六类:
第二类:方案,包括3年综合防控方案、监测普查方案等。
第三类:政府采购和防治经费。包括招标文件、合同、经费收支情况等;
第四类:总结、报告类,包括松材线虫病防治成效检查验收、工作总结、春季普查报告、秋季普查报告、月度监测报告、工作总结、验收意见等。
第五类:督查监管类,包括辖区内检疫检查、涉木企业及个人登记备案等情况,以及检疫检查记录表、督查记录表、督查报告、整改通知书、监管记录表及监管报告等。
电子档案包括纸质档案的电子版、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现场图片、影像等资料。
附件:1.宜州区各乡镇松林面积统计表
2.疫情除治区面积汇总表
3.宜州区2020年秋季普查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情况
统计表
4.宜州区松褐天牛诱捕器设置数量统计表
5.宜州区疫点周边2公里范围明细表
6.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用表
7.宜州区森林分布图
8.宜州区松材线踏查线路图
9.宜州区疫点小班及周边2公里范围小班分布图
附件1
宜州区各乡镇松林面积统计表
乡(镇)
树种
面积(万亩)
面积(公顷)
庆远镇
马尾松
2.16
1441
湿地松
1.53
1021
三岔镇
1.62
1082
0
洛西镇
0.75
498
0.15
99
怀远镇
1.03
689
0.30
198
德胜镇
4.49
2996
0.43
287
石别镇
2.18
1454
1.46
970
北山镇
0.10
69
0.46
304
祥贝乡
1.76
1173
0.03
21
刘三姐镇
3.89
2596
0.29
196
屏南乡
3.23
2154
0.94
628
洛东乡
0.24
162
0.42
280
福龙瑶族乡
3.36
2240
0.35
236
北牙瑶族乡
0.58
390
3.14
2094
同德乡
0.66
442
157
安马乡
1.88
1252
0.28
185.8
龙头乡
1079
0.88
586
河池市庆远林场
4.39
2928
1.36
907
宜州区流河林场
3.76
2504
0.18
121
铁路林场
0.14
90.8
广西拉浪林场
2592.6
0.09
61
合计:16个乡镇、4个林场
54.26
36184.2
其中:马尾松面积
41.73
27832.4
湿地松面积
12.53
8351.8
附件2
疫情除治区面积汇总表
乡镇
村
林班
小班
面积(亩)
疫情发生小班
合计
14
39
480
8333.25
10个发生小班
城障村
3
62、108、118、123、117、120、113、109、146、148、65、45、50、43、37、27、36、35、134、33、30、137、20、21、18、15、12
279.9
300—62
4
232、221、186、183、315、166、159、157、136、313、102、320、318、317、124、137、149、140、134、151、224
144.15
2
20、71、80、77、79、76、23、42、81、33、73、47、45、53、51、62、75、65、64、66、63、68、61、60、58、48、50、78、40、35、30
359.4
大新村
31
18.3
李主村
92、133、93、48、26、24、28、43、149、150、68、53、90、154、16、61、62、74、137
237.9
1
47、43、80、27、28、31、36、24、26、16、14、13、4、88、10、8、6、9、1、93、91
220.35
93、90、100、102、101、96、120、57、45、44、33、18、36、26、123、22、119、117、35、39、63、28、71、24、31、122、41、46、80、84、59、86、81、121、51、38
973.35
宜畔村
7
7、46、34、66、107、74、78、49、48、64、62、53、27、41、39、36、23、6、42、100、15、30、38、21
410.7
700—7700—53
27、28、17、16
32.4
37、44、28、21、18、22、8、37、7、13、6、25、10、3
164.4
32、15
39.9
龙村村
22、23、33、8
58.05
100、94、112、106、99
47.85
大网村
8
64、61、44、30
27.45
岭坪村
93、72、73、87、94、59、54、42、38、92
119.25
400—93
6
17、24、23、10、9、7、4、2、5
174.6
98、115、94、73、159、77、59、44
136.65
庆远林场
15、5、6、14、10、4
229.05
7、17、15、8、16、20
172.5
44、54、55、46、45、33、40、27、41、37、36、35、21、29
631.2
101、105、96、97、93、95、92、91、90、89、85、80、79、83、87、88、86、82、81、75、74、69、70、59、121、57、71、53、63、49、46、39、23、40、50、33、120、36、122、26、119、24、18
414
200—49200—23
4、72、67、68
叶茂村
45、41、44、46、42、25、34、37、32
115.5
5
66、74、69、73、72、70、55、63、60、56、67、54、58、64、61、57、46、43、44、23、40、41、28、32、31、24、27、29、37、45、59、47、36、38、34、18、13、9、17、5、3、2、8、14、71、15、12、7、56
517.35
500—66500—9
25.05
71、87
4.35
10、9
31.95
87、84、72、53、41、24、145、27、20、18
220.05
北斗村
79、77、70、46、40、43
104.4
塄达村
86、106、97、93、98、102、101、72、62、63、60、51
245.4
100—86
39、40、31、25、15
385.05
24、18、17
73.35
13、4、5、14、19、18、20、24、33
286.2
70、62
67.05
谭村村
45、49、36、25、20、15、13、31
331.65
200—31
55
163.2
73
9.45
45、48、50、56、61、60、87、83、134、78、68、65、92、76、71、84、34、55、39、40、33、132、22、14、10、4、66、93、98、100、105、110、114、35、44、11、12
691.5
101、106、104、113、95、94、90、115、66、43
101.4
附件3
序号
屯
样地编号
09版林小班
09版面积(亩)
18版林小班
18版面积(亩)
经度
纬度
枯死木数量(株)
岭底屯
011样地001
4—19
49.3
4—93
54.75
34
洛岩村
李主屯
008样地005
1—5
11.06
3—62
34.65
100
岩口屯
010样地004
1—39
24.79
7—7
10.95
30
荣山屯
002样地003
2—14
26.27
2—31
43.2
85
新塘屯
002样地001
1—13
23.87
1—86
33.3
莫村屯
010样地003
7—19
193.87
7—53
13.2
108°34′53.6662"
24°29′02.0288"
140
寻坭屯
011样地002
2—8
87.23
2—49
108°33′14.6515"
24°30′29.4122"
175
013样地001
2—1
50.67
2—23
44.85
108°33′13.5145"
24°30′33.9795"
110
9
怀龙屯
013样地003
5—9
98.23
5—66
66.3
108°33′08.1303"
24°30′38.8635"
95
10
013样地005
5—4
58.56
13.5
108°33′27.8975"
24°31′02.9853"
10个
7村
9个屯
623.85
353.7
954
附件4
地点
村数
(个)
松林面积(亩)
(马尾松)
诱捕器数量
备注
619.35
洛漏分场
200.55
宜畔村、龙村村
327.75
龙桥分场
1324.5
共8个村
附件5
是否疫情发生小班
45
67.8
49
37.8
36
29.7
25
24.45
20
14.85
70
44.1
15
48.15
13
65.7
62
22.95
41.1
12.9
31.8
6.15
19
75.6
18
15.9
11.55
24
33
57.9
5.4
48
20.1
50
2.1
56
3.3
4.2
60
1.95
87
6.45
83
134
55.2
78
1.35
68
65
125.4
92
76
10.65
71
5.1
84
22.65
18.15
11.1
40.95
40
11.25
17.55
132
70.95
22
46.35
18.6
66
4.05
93
6.3
98
7.2
105
114
31.65
35
27.6
44
8.85
11
12
101
5.7
106
104
4.65
113
1.8
94
12.75
90
115
9.6
2.25
43
45.45
是
47
23.1
42
80
4.5
27
28
2.55
9.15
9.3
11.7
26
3.75
232
7.65
221
186
16.65
183
315
166
6.75
159
8.25
136
5.25
313
108
3.45
102
320
12.6
318
317
124
137
15.6
149
2.7
118
123
8.1
151
16
28.5
117
12.15
120
109
133
24.75
19.5
35.1
13.05
5.85
7.05
3.6
96
7.8
26.4
10.35
150
7.35
53
19.95
10.2
57
27.3
74.25
11.4
20.7
38.1
28.65
23.55
106.2
8.7
119
80.7
130.5
95.85
63
3.15
4.8
10.05
25.8
122
41
16.2
46
51.3
16.95
59
30.45
86
81
8.55
12.45
51
6.9
15.75
77
42.6
79
19.8
23
9.9
47.55
154
40.65
38
7.95
74
2.85
10.5
88
9.75
5.55
91
75
146
64
148
61.05
27.75
13.8
58
37
1.5
2.4
11.85
18.9
224
107
24.9
36.6
21.6
37.95
16.5
20.55
10.8
40.5
14.25
17
3.9
16.8
20.25
32
29.85
21.3
7.5
38.4
112
21.45
106.8
28.8
85.05
147.15
1.2
148.35
54
52.5
23.7
13.35
109.5
191.7
128.25
20.85
29
18.45
84.9
72
8.4
266.4
63.3
17.4
41.7
97
57.45
24.15
13.95
21.15
17.85
21.75
40.8
31.05
1.05
17.1
89
19.65
82
35.55
1.65
24.6
28.35
67
71.1
49.2
52.05
28.05
145
119.1
附件6
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用表
表6—1松树枯死木踏查记录表
(林场)乡镇(分场)GPS航迹名称:里程(km):
踏查点
踏查点地理坐标
松树枯死数量(株)
采样数量
(株/号)
小计
感病
其他原因
不明原因
注:踏查点为踏查中发现松树枯死地点。
表6—2松材线虫病普查诱捕器记录表
编号
悬挂地点
坐标点
捕获松褐天牛
采样分离数(只)
分离鉴定结果
数量(只)
松材线虫
无
表6—3松材线虫病记镜检记录表
样本号
样本采集地点
经纬度坐标
采样人
取样部位
鉴定结果
镜检
材料
上
中
下
拟松材线虫
其它线虫
无线虫
填报人:填报日期:年月日
注:镜检材料指松木或松褐天牛活体。
表6—4松材线虫病普查统计表
填报单位:填表日期:年月日
行政区名称
松林面积
(万亩)
调查面积
死亡松树数量
(株)
取样株数
是否检出松材线虫
填表人:审核人:
表6—5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汇总统计表
填表单位:填表日期:年月日
发生疫情的
发生面积
病死松树
发生小班数量(个)
疫情发生乡镇
数量(个)
名称(疫情发生小班数量)
注:1.发生面积按小班统计;
2.若为当年新发生,请在区、乡名称后用※注明;
3.“名称(疫情发生小班数量)”填写格式如“六王镇(9个)”;
4.病死松树指疫情发生小班内的感病松树、枯死松树、濒死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