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人们的文化市场有什么影响?(有喜、有忧)“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表现:①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精神生活;②它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表现:①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②有些文化产品迎合低俗趣味;③有些媒体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炒作“新闻”。
2、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带来的问题,从国家和公民角度看应该如何应对?国家:①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②加强法制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经营者素质,依法制裁取缔文化市场的混乱现象和违法行为,以保证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健康有序发展。②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③奏响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④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公民:作为公民,应当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既要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又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
3、当代人民大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什么特点及原因?这对文化建设提出什么要求当前我国文化需求的基本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但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4、什么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指的是“为大众的”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框题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5、多样化的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景观,拓展了文化视野,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然而,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6、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这些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7、为什么在我们国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1)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2)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8、什么是主导文化?
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有导向和示范作用。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9、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框题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什么?(先进文化的内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意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4、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单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5、在文化建设中,如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框题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为什么要建设精神文明?
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录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8、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1)发展教育事业
①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②怎样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发展科学事业
①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要求: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①原因:发展文化事业(公益性)和文化产业(经济性),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
②怎样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9、为什么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10、怎么样建设和谐文化?
①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充当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框题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原因)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特征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4、荣辱观的含义
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属于道德范畴。
5、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明辨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才能在全社会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③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在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既凝结着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又融入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既有先进性的导向,也有广泛性的要求。
6、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守纪律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框题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7、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8、什么是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科学文化修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9、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1)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
10、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11、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