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和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6.5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34.8万元。其中,网络消费、预付式消费、装修建材、汽车消费、保健品消费居于投诉量前五位;产品价格和质量、售后服务、合同争议、虚假宣传问题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占投诉总量的八成以上。统计、综合全年消费者投诉情况,3月14日,市市场监管局、市消协公布平顶山市2021年消费投诉热点:
网络购物、直播带货问题热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主播对商品进行不实描述,夸大产品功效;低价推销劣质商品,销售商品货不对板;承诺的优惠、赠品不兑现;不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不履行三包义务。
预付式消费问题维权难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办卡前未告知重要条款,实际消费限制多;设置不公平格式条款,办卡交费容易退款难;宣传与承诺不符;商家转让、关门不告知,债权债务不妥善处理;以低价优惠为诱饵,诈骗钱财,卷款跑路,造成消费者经济损失。
装修建材消费堵点多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装修合同对装修标准、建材规格、质量、价格、付款方式、施工期限等约定不详;建材质量难保障,有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情况;装修质量难保证,装修完毕后短期内就出现质量问题;保修义务难履行,有些家装公司对保修责任左右推诿,不履行质量承诺,甚至无法取得联系;诱导消费者签单交订金,退款难。
汽车类消费投诉热度高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隐瞒销售车辆的真实信息,二次销售事故车、问题车;强制搭售商业保险、代理挂牌,加价销售紧俏车型;不履行合同条款告知义务,订金索回难;强制加收金融服务费、续保押金;合格证与车辆不同时交付;不落实汽车三包规定,问题车辆退换难。
坑老陷阱“套路”老年人
校外培训机构侵权风险大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培训机构停业闭店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追讨费用难度陡增;培训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与合同约定不符;不按规定收费,一次性收费超过3个月,不开具正规发票;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加重消费者责任,免除经营者义务,造成消费者退款难。
美容保健纠纷多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美容效果差,消费者使用后有的出现过敏现象,有的被灼伤,达不到实际效果;夸大宣传、承诺不兑现,不按约定标准提供商品或服务,产品质次价高。关门停业,玩失踪术,导致消费者难以退款。
家用电器类投诉居高位
涉及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承诺不兑现,不执行三包规定,推诿扯皮规避责任;维修质量不高,多次维修无法解决问题;未明示收费项目,虚报零部件价格,故意夸大产品故障多收费,维修更换的配件以旧充新,厂家自行检测不公正,山寨维修消费者受损失等。
服装鞋帽投诉量不减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做工粗糙存瑕疵,服装面料没有规范醒目的洗涤说明,造成洗后串色、缩水、褪色,羊毛衫、西装起球等问题;脱皮、脱线、脱胶、裂口等存在质量问题;售后服务跟不上,消费者退换货难。
洗涤行业纠纷引不满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衣物洗涤后,出现缩水、变形、破损和掉色、染色、洗掉标识等问题,干洗店不承担责任,消费者难以拿出证据,导致问题解决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