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风雨,几多精彩,几多辉煌!从只有电视冰箱到一应俱全的各式家电,中国家电业走过艰苦的创业历程,在其辉煌的背后,铭刻着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和几代人的心血与汗水。
新中国百废待兴,在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里,四大件已经是奢侈品了
这也是当年娶妻彩礼之一:上海牌手表
娶妻四彩礼之二自行车。飞鸽或永久的
娶妻四彩礼之三:半导体收音机
第四大件:缝纫机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电视遍地开花成全了百姓的“夜生活”
家电行业的全速发展期从某种意义上说,家电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并购史,综观我国30年的家电业的发展,80年代前家电业一直处于缓慢发展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推进,中国家电业开始迅速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到掌握自主尖端技术的几次飞跃。也许没有哪一部记录片能够将其完整的讲述清楚,但是人们生活中每一代更换的家电产品却是每一段发展历程的默默见证者。
家用电器工业局从五金电器工业局独立。全国涌现出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全国掀起洗衣机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热潮,大约引进技术60多项。并引进冰箱压缩机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广州和北京建成年产百万台的冰箱压缩机厂。这两个冰箱压缩机厂对保证发展冰箱国产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届“全国家用电器展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并拉开了中国家电业会展文化和会展经济的序幕。
第一台国产分体壁挂机诞生,开启了中国家用空调行业的一个新时代,迎来史上第一个高峰。
北京建成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公司,该公司是中国第一个被认证向美国出口的显像管生产企业。
海尔电器早已声蜚海外,但是谁也不会忘记曾经的“海尔两兄弟”
家电行业的爆发时期:名牌效应显现行业并购加剧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期,这个10年是家电业发展的爆发期,同时也是家电业最为猛烈的并购时期的到来,经过第一轮的纷战,家电企业间你追我赶,扩规模、抢市场,诞生了一大批家电业巨头。在这10年的家电大革命中,家电巨头并购厮杀血腥浓浓,最为惨烈的要算彩电行业。家电业并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巨头拼杀:不断壮大起来的家电企业巨头分别祭起利器鏖战江湖,使得中国市场家电品牌的生成期基本完成。如果说彩电行业并购无限激烈,那么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行业在那段时期的并购也是火花一遍。海尔、科龙、小天鹅在不断的兼并中名声已经雀跃全球。
7月份,广东珠海压缩机厂生产的空调压缩机成功出口,这是中国压缩机行业首次打入国际市场。
青岛冰箱总厂上半年冰箱出口量达8万台,成世界级供应商、亚洲出口德国市场冰箱最多的厂家。
第一台全塑外壳全自动洗衣机、洗脱烘干三合一的滚筒洗衣机在海尔诞生。华日推出了模糊控制智能冰箱。
康佳电子组建。TCL与河南新乡美乐资产重组,长虹集团与长春电视机厂、南通三环电视机厂开展合作。
彩虹集团公司生产出中国首批40cm彩色显像管。98年年初,国产第一代全数字彩电投放市场。
21世纪消费升级造就家电长期走牛进入新千年之际,家电价格战如火如荼。家电业技术发展迅速,一股投资互联网的热潮在中国大地兴起,家电行业表现得甚为积极。海尔、美菱、美的、TCL、小天鹅、长虹等纷纷宣布介入互联网,进军电子商务。随着国内优势品牌新一轮的兼并扩张,外资家电品牌进入对国内家电早成不小影响。家电业的决赛在第三阶段已经鸣枪。进入21世纪,家电消费成了一种典型的消费。特别在消费中,价格高低不再是消费者购买家电的决定性因素,品牌意识、品质、环保、节能、精神文化和时尚的外观造型等消费升级因素,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导向的重要参考指标,成为消费的热点。
连锁专营商业资本不断发展壮大,国美、苏宁、三联为代表的家电渠道大鳄四处跑马圈地。
绝大多数家电产品开始实行CCC认证。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废旧电子电器再生利用分会成立。
DVD标准之争愈演愈烈,信息产业部批准EVD为中国的推荐性标准,长虹、夏新宣布支持HD-DVD。
10月,多部委联合发布的《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同月,第二批能效标识产品目录出台。
节能环保成为年度主题。1月,5部委联合签发的“禁氟令”7月1日正式实施。
第三批能效标识产品目录发布,相异步电动机等五类产品6月1日开始必须粘贴能效等级标识才可以销售。
在1989年,蛰居已久的长虹开始出招了:降价。这是电视机行业在中国的第一场价格战,降价幅度为600元。
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渠道终端太强大了,他们可以‘绑架’那些家电业的强势品牌。
渠道战长虹在1996年大降价之后市场占有率的迅速扩大,与当时和郑百文的合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的郑百文摆脱计划经济的供销社模式,以直营店方式迅速拓展开来。直到国美、苏宁渐成气候,一场渠道战引发的家电流通革命才真正拉开大幕。中国家电连锁业的快速发展是从2003年才开始,目前全国性的连锁企业以国美、苏宁、五星、永乐等为代表。苏宁截至09年上半年已在全国187个地级以上城市拥有连锁店847家;国美上半年关闭110家低效益门店,新开门店30家,门店总数仍有800余家。这一流通的变革,一开始就伴随着“伟大的博弈”。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供销社、到现在的家电零售连锁业,使流通环节缩短、配送效率提高、供需关系合理,是值得肯定的革命性变化。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大力推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企业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技术战然中国的家电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家电业的利润日益摊薄。以平板电视为例,目前中国市场虽然70%都是国产品牌,但80%的利润都被境外企业赚走了,未来几年的情形同样不容乐观。由于技术的提升,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黑白家电开始出现合璧趋势。在2008年年初的创维新品发布会上,创维首次推出了其以OEM形式生产的“创维”牌冰箱。至此,创维成为继海信入主科龙、长虹并购美菱、TCL联合东芝之后又一个切入冰箱业的中国本土一线彩电企业。无独有偶,靠微波炉起家的格兰仕在同期也宣布全面进军包括冰箱、洗衣机在内的国内白电市场,“转战”白电市场似乎成了中国家电行业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