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港股最大IPO要来了

近日,美的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据《南华早报》援引消息人士报道,其拟募资10亿美元。

若能成功上市,十年前整体登陆深交所主板的美的集团,将成为继海尔智家后“A+H”两地上市的又一国内家电巨头,且以其目前A股市值来看,有望成为近年港股最大规模IPO。

但在二级市场上,这个难得的港股巨无霸IPO却没引发太大水花,甚至可以说相当冷淡。在公告拟赴港上市计划及正式递交招股书后,美的股价均迎来小幅下挫。眼下,其市值已从8月9日发布公告的4042亿元跌至11月9日收盘的近3688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于55岁高龄冲击二次上市的美的,能否让其在资本市场表现更美的?

科技公司美的?

没人能想到,1968年,在顺德北滘镇带领23个村民、只凭着5000元集资的农民何享健,能成为现在世界级的家电大王;那个连厂房都没有的“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能成长至现在年营收规模超3000亿元的美的集团。

漫长的岁月中,美的前身的命运经历了数度改写,从生产塑料瓶盖,到做五金制品、汽车配件,再到上世纪80年代自研生产的第一台风扇上市即热销、抓住空调市场机遇,自此才一脚跨入家电领域,并渐渐拓展了更多业务,长成了现在的模样。

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美的全年收入为3457.1亿元,净利润298.1亿元;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达1978.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近15%达185.3亿元。

从收入规模和盈利来看,美的大幅领先于另外两大白电巨头格力与海尔智家。今年上半年,格力营收为997.9亿元,净利润126.7亿元;海尔智家营收1316.3亿元,净利润为89.6亿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去年收入和销量计算,美的是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

不过比起家电,美的如今更希望外界给自己贴上“科技”的标签。

从其业务来看,美的确实跨界甚广。在空调、洗衣机、冰箱、厨电及其他家电的白电业务外,美的集团已涉足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及数字化供应链等创新业务。其所服务的对象也从C端的普通消费者,渐渐深入到如医院、车企、商业地产更多的B端企业客户。

美的集团业务布局。图/美的招股书

具体而言,美的新能源及工业技术业务包括大型储能、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智能电网、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以及家电压缩机、电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的生产;智能建筑科技业务主要包括商用空调、电梯及楼宇控制软件等;机器人与自动化则是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制造系统等满足新能源、工业、医疗、物流等细分市场企业的特定生产需求;创新业务则为企业提供数字化供应链软硬件服务。

美的的营收结构也随之变化。近三年来,面向C端的智能家居业务虽仍是美的收入的绝对主力,占比却已经从2020年的73%,降低至2023年上半年的66.9%,面向B端的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占比则不断提升。

美的两大业务板块营收情况。图/美的招股书

业务拓展的同时,美的全球化布局也在不断加深,2023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已超40%。招股书显示,美的目前在全球设有31个研发中心,其中16个在海外,40个主要生产基地中21个位于海外;总计19万名员工中,海外员工超3万人。

家电市场见顶

不过在多点开花的另一面,是占美的营收近七成的家电业务正在进入缓慢增长期,成为未来发展的业绩隐忧。

具体来看,2022年,美的消费电器营收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营收同比减少3.4%,全年总营收同比增长也只有0.68%;今年上半年,该业务虽然恢复增长,但增速仅2.5%。

这是整个行业正在面临的困境。“中国国内家电市场总的销售额和总的市场容量连续下跌了三年”,梁振鹏介绍,“中国家电市场已经进入比较激烈的存量竞争阶段,极度饱和,产能严重过剩”。

《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家用电器内销零售额7307.2亿元,同比下滑9.5%;出口额5681.6亿元,同比下降10.9%。

同时,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强调,虽然美的、格力、海尔三大白电巨头的增速都有所恢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家电行业形势好转,“这只能说明他们的竞争力变强了,把别人的蛋糕抢了过来,整个市场正在加速洗牌”。在今年5月的业绩说明会上,美的集团总裁方洪波也直言,未来三年家电行业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寒冬。

梁振鹏认为,在这样的现状下,中国家电企业若要继续做大规模,需要到海外市场要份额。

一方面,海外家电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像印度、东南亚、中南美洲、非洲等地区,家电市场远未达到饱和的程度,对家电产品的采购需求比较旺盛;欧美、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市场对高端家电也有相当程度的需求”,梁振鹏介绍。

这或许也是美的在招股书中不断强调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原因,给投资者更多信心。

不过据刘步尘分析,国际品牌选择退出家电领域的原因,一是发达国家人力、原料等成本高,产品的竞争力确实在变弱;但更重要的是,家电本身不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高度竞争之下,不如聚焦核心资源转向其他行业,譬如核电、医疗等高增长、高利润的领域。

以美的为例,其家电业务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8%;作为对比,其所收购的影像类医疗器械企业万东医疗上半年毛利率超40%。

这其实也给了国内家电企业另一个重要启示,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在家电之外,用其他业务撑起公司更长远更宏大的未来。

诚然,美的的出海与多元化布局早在市场出现颓势前便已推进,但随着国内家电市场天花板日益临近,海外市场和非家电业务不仅是美的更重要的增长支柱,也是美的更为迫切的生存选择。

赴港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的业务扩张和全球化进程,伴随着的是一系列的大手笔“买买买”,这也是其布局海外市场的主要方式。

1998年,美的将东芝万家乐60%的股权收入囊中,借此成为国内第一个掌握空调压缩机技术的家电企业;2016年短短半年内,美的分别收购东芝家电业务(即东芝生活)、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以此在家电、商用空调、工业机器人方向获得被并购企业的品牌、技术与市场;2020年收购的电子制造企业菱王、今年收购的科陆电子,则为美的在楼宇与储能领域进一步扩张提供了弹药。

“通过收购的方式,不用建新的工厂与销售渠道,可以直接拥有核心技术,产品也已经在市场中有一定份额,这能帮助国内企业更快地进入海外市场和其他领域”,张彦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同时梁振鹏指出,相比国内家电品牌,海外成熟的品牌也更能得到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市场认可,经营得当可以更快提高国内企业在海外的市场占有率。

但收购毕竟是重资本运作,对市场的判断及收购后企业间的磨合考验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真金白银的大投入。

这也就解释了美的此番赴港二次上市的原因。

一方面,美的二次上市的主要目的一定是募资。“美的现在还处于一个扩张期,它还想要把自己做大,如果不进行融资的话,仅凭自己的积累速度会慢一些”,张彦斌介绍。

另一方面,美的在H股上市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全球投资者。“国内上市公司与国际上市公司,在海外融资及影响力上还是会有一定差距的”,多位受访者均表示,“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更方便外资进入”。

根据美的招股书,其此次在港股上市募资的用途包括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研发、智能制造体系的持续建设(尤其是海外产能的拓展)、全球销售渠道和网络的完善,以及运营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等。

表面上看,美的并不缺钱,其半年报显示账上共有货币资金717亿元,外币货币性项目也达到500亿元级别。但以美的目前在海外大手笔“买买买”的扩张方式,可以用来收购海外标的的外币货币性资产并不充足,且截至今年6月末,仍大幅低于外币负债,在海外市场扩张中,海外资金相对缺乏。

在近六成营收源于国内市场的当下,美的依靠港股上市弥补外币缺口显然更为方便。

目前来看,资本市场对美的赴港上市的情绪并不高涨,可一旦美的成功上市,便意味着可以备上更充足的弹药向全球化更深地走去,也就拥有了更多面对挑战的底气。

THE END
1.报告称2025年中国家电行业销售额仍会保持低速增长报告称,2025年中国家电出口将保持较高增速,外部环境对中国家电出口的影响较为可控。具体而言,以中东、东南亚及非洲等地为主的新兴市场国家对中国家电存在较大需求空间,家电渗透率将持续提升。2025年,中国头部家电企业依托供应链优势及持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将进一步抢占全球份额,带动家电出口保持较高增速。报告分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64328264177863&wfr=spider&for=pc
2.2024上半年中国家电销售额市占率排名(奥维云网)$海尔智家(SH600690白色家电以空调、冰箱和洗衣机为主,各主流厂商分别围绕三大核心产品已形成稳固且集中的行业竞争格局。 凭借中国品牌厂商完善的海外渠道搭建及产品的高质价比,白电出口成为中国厂商发力的重点,目前美国、日本和俄罗斯是主要出口国,但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速较快。 https://xueqiu.com/4774493504/304712864
3.家电行业发展趋势展望分析问答集锦中国家电市场规模第一,但海外市场拓展空间仍然很大。Statista数据显示,中国是 全球最大的家电市场,2023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3713203475260
4.中国家电行业深度分析与未来趋势展望报告在当前的家电市场中,几大巨头占据了主导地位,不仅在国内市场拥有高份额,也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海尔、美的、格力等品牌,它们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成熟的营销网络、创新的产品研发,以及完善的服务体系,长期保持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以下是一个简化的市场份额表格,展示了部分领先家电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2869687/article/details/142621703
5.2023中国家电线上市场零售额市场占有率根据第三方数据公司的数据,2018年中国家电市场的线上零售额达到了5490亿元,占家电市场零售额的27.3%。根据目前发展的趋势,2023年中国家电线上市场零售额的市场占有率会相应增高,因此,本文将对2023年中国家电线上市场零售额市场占有率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由于新技术的进步,家电行业的发展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投资量https://www.sgpjbg.com/info/71f613a66d90e3468720eb1471989bcd.html
6.艾美特32年3次转型背后:一部宝安产业发展史南方+在政府扶持以及自身努力下,艾美特及早实现了转型,转为自有品牌生产商,其研发体系包括商品开发、工业设计、机构设计、电子设计、模具设计与开发、资讯工程设计开发等,研发人员近400人,配件自给率达到95%,拿到了中国驰名商标,且市场综合占有率常年在20%以上。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8/21/c8014965.html
7.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哪些?土巴兔装修问答平台为网友提供各种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哪些?问题解答.1海尔Haier(始于1984年,国际著名的白色家电品牌,中国企业500强,以生产冰箱起步的家用电器企业集团,海尔集团公司) 2SIEMENS西门https://m.to8to.com/ask/k3459410.html
8.2024年节能家电市场前景分析预测中国节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3年版),节能家电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随着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择能效等级高的家电产品。目前市场上,节能家电涵盖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多个品类,这些产品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https://www.cir.cn/R_JiaDianJiaJu/05/JieNengJiaDianShiChangQianJingFenXiYuCe.html
9.这些年,中国收购的海外技术公司索尼在图像传感器领域的崛起,必然会有牺牲者和失败者,那就是在2011年还排在图像传感器全球份额第一的美国豪威科技公司,在被索尼超越后,豪威科技的市场占有率在2015年跌到了16%左右排名世界第二,三星15%世界第三。到目前豪威已经滑落到了全球第三,被三星超越,全球市占率12%左右。 https://www.guancha.cn/TMT/2018_01_08_442194.shtml
10.中金:美国IRA法案对电动车产业链影响几何?1)需求方面看,中国已经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大市场。2019年12月,公司上海工厂正式投产并开始交付国产的Model 3,而后2021年初Model Y也实现了国产化;Model 3/Y两个畅销车型带来的鲶鱼效应显现,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加速,不仅在供给端如比亚迪汉、小鹏P7等畅销车型多点开花,2021年以来新能源渗透率也快速突破10%,中国新能源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70591
11.定义“规模化”高端——老板电器的品牌之道广告频道它就是中国厨房电器行业的领导品牌——老板电器。中怡康2013 年度油烟机行业数据显示,2013 年老板大吸力油烟机的平均单价高于市场平均单价近1.5 倍,而且在3 500 元以上的吸油烟机市场,老板电器以33.72% 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 老板电器在高端品牌运作上究竟有何独到之处?是什么让老板电器能够历经35 年的风雨磨砺,https://1118.cctv.com/2014/10/20/ARTI1413814540094975.shtml
12.AIoT系列:AI赋能物联网,探索AIoT发展新趋势(上)产业新闻我们认为,虽然当前实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终端品牌商目标仍以自身为中心打造生态,且在部分细分领域已经形成了多个相对封闭的生态圈,平台层市场的竞争也更为多样化,但行业发展的瓶颈将助力各企业打破封闭,推动生态的互联互通,最终实现“统一大平台”的建立目标。https://www.ziota.org/index/article/info.html?cate=31&id=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