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业现“马太效应”中小企业最后阵地告危

家电业现“马太效应”中小企业最后阵地告危

当需求透支遇上需求低迷,2014年家电市场显现疲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龙头企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以“价格战”形式消化高库存,同时下沉抢夺三四线市场。在大企业的挤压下,市场留给中小企业的蛋糕越来越少。

今年来,全国各地家电中小企频频传出倒闭重组或停工停产的传闻。日前,记者获悉,曾经大出风头的中意冰箱已经关闭了生产线,目前由奥马电器OEM生产,中意牌洗衣机的产量也削减了一半。政策红利已经消耗完毕,这些中小家电企业如何在行业洗牌中寻得出路?

2014年,美的、格力等家电龙头纷纷大打“价格牌”消化高库存,渠道也不断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域扩张。同时,中小企业也不断有停产或者倒闭的消息传来。

中怡康品牌总监左延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4年1~10月家电行业零售额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四大领域排名前10名的企业占据了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留给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不到两成。

以冰箱市场为例,行业排名20名后的中小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不足1%。以彩电业为例,“国产五虎”海信、TCL、创维、长虹、康佳、海尔已经占据了四级市场78.88%的份额,一大批中小企业正在逐渐失去他们的“根据地”。

多家中小企业停产或倒闭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研发设计中心品牌总监苏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年的家电下乡政策,诞生和盘活了极多新品牌和小品牌,然而前几年的需求透支以及今年楼市的低迷,直接导致国内冰箱市场的萎缩,不少家电中小企业都处在停工停产状态,“相对于其他家电,冰箱因为没有明显的技术革新,萧条来得更早一些。”

今年来,全国各地家电中小企频频传出倒闭重组或停工停产的传闻。据《经济参考报》7月30日报道,宁波宝洁电器有限公司、宁波丹鹤电器有限公司、宁波波特兰电器有限公司,已经同时宣布破产重组。

依靠家电下乡一度“回春”

2008年起,财政部、商务部开始在3个试点省份启动“家电下乡政策”;2009年6月起,商务部在部分试点地区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该政策2010年推广至全国。

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由于2010年两大补贴政策共同作用于家电市场,使得当年整体家电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0.5%的历史高位的同比增速。

“以旧换新”政策于2011年底告一段落,家电下乡政策持续至2012年。2012年6月,财政部补贴推广高效节能平板电视和节能空调的“节能惠民”政策启动。后来,补贴产品大类拓展至冰箱等五大类。2013年5月31日,“节能惠民”政策落下帷幕。

据中怡康统计,2009~2013年的家电市场规模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1%、20.5%、12.4%、-4.8%以及18.8%。奥维咨询白电事业部总经理何金明表示,家电下乡政策品牌参与门槛较低,当时确实盘活了不少中小品牌。

2009年底,全国范围内的家电下乡第一批中标品牌确定,2010年企业投入生产销售;第二轮家电下乡中标品牌则是在2010年确定,2011年投入生产销售。据奥维咨询统计,2011年,空调、冰箱以及洗衣机前五名的市场占有率罕有地一致下降,中小企业迎来春天。

奥维咨询数据显示,2009年家电下乡中标入围企业冰箱有98家,洗衣机119家,空调46家,大量的中小企业参与其中。

“以旧换新政策将需求提前。”何金明表示。

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结束,中怡康市场总监彭煜认为,在2013年18.8%的高增速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今年才是真正难熬。“大企业抢夺增速,小企业再抢也抢不了,因为平均增速达不到那个水平”。彭煜表示。

中高端产品价格战围剿

整体家电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大企业通过价格战的方式,一步步压缩了中小企的空间。

今年9月26日,坚持20年不打价格战的格力电器发布“敬告书”,表示“格力电器20年首次发动价格战”,“如因此触及您的利益,我们深表歉意”。随后,多家企业公开表示迎战,今年“十一”,家电行业引发“史上最大规模”的价格战。

据了解,“十一”期间,格力空调推出了“最高直降5000元”的大幅优惠。涉及的产品不仅包括人气机型,还包括一些高端人气产品。其中,小一匹节能空调1599元,高端柜机I系列降幅突破5000元。

11月20日,格力电器推出以旧换新政策,“定频换变频,立减1000元”,再掀“变相价格战”。随后的11月22日,美的空调宣告“周一见”,称“美的1度电空调史上最大优惠,优惠不止1000”进行应对。

除了显性价格战外,线上隐形价格战也悄然进行。“现在,对开门冰箱已经卖到了2999元的最低价,这是很不可思议的。”苏亮告诉记者。

“中小企业原本具有灵活、性价比高的优势,如今大家都在抢这块的市场,中小企业势必受到挤压,经营压力也会增加,因为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相比,在供应链上还是有差距。”彭煜表示。

中小企业或将失去三四线市场

家电下乡政策后,部分家电中小企业定位基本被限定在三四线市场。如今,行业巨头为保证业绩增长,也瞄上三四线市场,中小企业正在逐渐失去自己的“根据地”。

白电巨头美的集团今年将“下沉三四线城市布局旗舰店”作为集团重要战略之一。“旗舰店的定位很明确,是美的重要的战略渠道,90%以上的旗舰店建立在县级市场和欠发达地级市。”美的集团副总裁、国内市场部总监王金亮对旗舰店的清晰定位,也体现了美的集团进攻三四线市场的决心。

今年以来,美的集团旗舰店的增长已经达到年初制定的“1400家”目标,随后将今年目标上调至1800家。

本身在三四线市场有一席之地的黑电巨头创维集团,亦在谋划加码进一步提升三四线市场的占有率。

目前,创维在国内市场拥有3800家社区店,2万个终端销售点。“明年创维社区店将增至4000家左右。三年内,要建设5000家县乡全产品旗舰店。利用我们的4000家社区店和我们5000家县乡全产品旗舰店,连接未来庞大的O2O渠道,打造创维的网状销售结构。”创维集团副总裁、彩电事业部总裁刘棠枝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左延鹊表示,中国家电市场多次成功实践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尤其是三、四级市场。“随着80后、90后农村新生代的成长,他们代表了城镇市场的未来,他们的消费是向城市看齐的,虽然购买力不足,但在品牌趋同上已经与一二级市场相差无几。”

根据中怡康统计,以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彩电业为例,“国产五虎”已经占据了四级市场78.88%的市场份额。“这直接导致其他中小品牌在四级城镇市场难有作为,只能艰难支撑。”左延鹊如是说。

奥维咨询预测,2014年中国家电零售规模(不含3C)年增长率为1.8%的微增长,2015年的增长率为5.3%。

苏亮认为,家电市场整体品牌多、产能高、市场需求萎缩,洗牌会先从中小企业开始。

企业个案

中意冰箱关闭生产线降成本改为OEM模式

每经实习记者陈鹏丽发自湖南

2009年~2013年,以家电下乡政策为首的系列刺激消费政策曾在家电行业掀起一阵狂潮。不过,在这场起起伏伏的淘汰赛中,30多年来一直与中国家电产业风雨同路的老品牌——中意冰箱几经浮沉,最后也无奈“没落”。

12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赴湖南长沙实地调查获悉,湖南华良电器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良电器)已经关闭中意冰箱的生产线,目前中意冰箱由奥马电器OEM生产,中意牌洗衣机的产量也削减了一半。

生产线已关闭超半年

华良电器营销中心总监唐晁向《每日经济新闻》证实,目前公司的冰箱生产线已经全部关闭,洗衣机的产量也减产了一半,“但‘中意’这个品牌还在,只是我们换了一种生产方式,产品到外面OEM,市场销售是不受影响的。”

记者从华良电器两名员工口中获悉,中意冰箱的生产线已于今年4月底关闭,5月1日正式停产。华良电器人事行政管理中心总监蒋国民告诉记者,公司此次生产调整,关闭了1条冰箱生产线,辞退了200多名公司员工。

唐晁告诉记者,公司关闭冰箱生产线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成本太高。停产之后,公司将转型做贸易。“我们有品牌优势,有市场优势,制造就交给有制造优势的企业来做。OEM的生产方式至少能为中意减少5%~8%的生产成本。我们可以将(节省的)这些钱投放到市场推广上。”

唐晁坦言,今年的冰箱市场比较淡,公司月销量比往年下滑了30%~40%。据唐晁介绍,中意冰箱集中在三四线市场销售,售价在1500元左右。中意品牌目前在全国仅剩下200多个代理商。“终端销售点我们没有统计,大概有几千个。”目前,中意因为产品种类少,并没有自己的专营店。

蒋国民告诉记者,去年中意冰箱的年产量还有10多万台,今年冰箱月销量已不足万台。“关闭生产线主要是因为市场疲软而不是冰箱的质量问题。”蒋国民告诉记者,目前中意冰箱由奥马电器代工生产。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奥马电器副总裁姚友军的证实。“他们认为自己在农村还有点市场,舍不得丢掉。具体年产量数据我没拿到,但按照他们规划,应该也是一年不到10万台的产量。”

对于中意冰箱未来的销售,唐晁表示,中意冰箱将把销售渠道延伸至线上,“实体为主,电商为辅。”

据了解,华良实业除了家电业务外,还有涂料、房地产、旅游开发等诸多产业。9月27日,华良在宁乡与湖南一家房地产公司合作开发的“钓鱼台九号”楼盘开盘销售,该项目总面积为14万平方米,共11栋住房。

三十年来几经沉浮

中意冰箱诞生三十年来,可谓历经波折。公开资料显示,老中意于1983年转产冰箱,1986年引进意大利技术,第一台中意冰箱投产。1993年,中意冰箱迎来发展巅峰,当年它以湘中意的名称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湖南第一家上市的国有企业。1994年,政府将工厂附近两条路以“中意”命名。

不过,很快中意冰箱的经营就遭遇了“滑铁卢”。1996年,中意冰箱不得不与伊莱克斯合资经营。2000年,伊莱克斯“吞下”中意冰箱的全部股权。

对于为什么老中意在1993年达到巅峰后迅速衰落?“老中意人”各有各的说法,但都绕不开“产品质量出了问题”。

“1995年左右,中意冰箱在产品更新换代的时候,出了质量问题,造成经营困难,”蒋国民告诉记者。

蒋国民则告诉记者,伊莱克斯后来完全将中意品牌架空,生产伊莱克斯品牌冰箱。现华良实业老板是中意冰箱以前的员工,2002年他回长沙宁乡创立生产基地公司,之后开始跟伊莱克斯租用中意的品牌,贴牌生产洗衣机。2004年,买下中意品牌的其中2个商标,继续贴牌生产洗衣机。2008年,华良设冰箱生产线以及洗衣机生产线,自己生产中意产品。

2008年金融危机后,伊莱克斯逐渐从中意冰箱抽离资金,2009年华良实业公司从伊莱克斯手中买下老中意整个工厂,接手经营中意冰箱,更名“华良(中意)电器有限公司”。

但好景也不长,不到两年,华良就关闭了暮云镇老工厂的生产线,将物业租赁给木材、家俬、仓储等公司使用。老中意员工宿舍则以内部价卖给了职工。

此后,中意冰箱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淡出人们的回忆。

“家电下乡”难挽回颓势

几经易手的中意,在家电下乡潮中迎来了一次转折。

2009年6月,伊莱克斯与华良实业完成资产交接。2009年底,中意冰箱中标“家电下乡品牌”。2010年,华良实业暮云镇老基地投产,欲借政策红利在家电行业翻身。

2010年年底,中意冰箱再中标国家第二轮“家电下乡品牌”。“生产线数量和产量跟第一轮一样。”

唐晁告诉记者,家电下乡政策期间,“公司一个月能卖几万台,2010年中意冰箱的销量将近40万台。”

蒋国民透露,2011年5月份,生产完二批家电下乡产品后,华良就彻底关闭了老工厂的生产线。

“2011年关闭暮云镇老工厂生产线,当时走了500多员工。”蒋国民表示,“2010年年产量30多万台,但2011年整年,我们年销量是10多万台。(冰箱业务)2011年后一直亏损至今。”

“现在冰箱利润很薄,10来万台(的年销量)不但没钱赚,还会亏本。”他告诉记者,目前中意冰箱销量不足万台,而洗衣机的月销量则为3万~4万台,“洗衣机还能赚钱,冰箱亏损。”

“产量和销量太低,成本就增加。”对于未来华良实业是否再重启中意冰箱生产线,蒋国民表示,“主要还是要看市场情况。”

THE END
1.美的变频空调和格力变频空调市场占有率谁更大?哪个牌子更好一些美的、格力都是国内知名品牌,从变频技术上来说,美的是处于领先位置的,1992年美的就投入了变频空调的https://m.to8to.com/ask/k5363718.html
2.市场研究:千亿规模的东南亚小家电赛道科沃斯成立于1998年,201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旗下拥有科沃斯、添可两个品牌,目前已构建起以地宝(地面清洁)、窗宝(擦窗)、沁宝(空气净化)为代表的家用服务机器人产品线,科沃斯地宝在中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市场占有率超40%。 根据2022年公司年报,总营收达15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7.11%,线下渠道营收占比35.9%。https://letschuhai.com/shichangyanjiuqianyiguimodedongnanyaxiaojiadiansaidao
3.从美的海尔格力最新财报,解读中国家电危与机根据《暖通空调资讯》发布的数据,2021年格力中央空调是中国中央空调行业销售规模唯一超过200亿元的品牌,实现中央空调市场“十连冠”,其中在多联机中,格力以超20%的占有率稳居民族品牌首位;在单元机中,格力更是以34.8%的占有率遥遥领先于第二名。 骄人的空调业务只是格力扎实稳固的基础,但其未来新的增长点,还在于以下https://www.tmtpost.com/6113243.html
4.中国家电行业深度分析与未来趋势展望报告在当前的家电市场中,几大巨头占据了主导地位,不仅在国内市场拥有高份额,也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海尔、美的、格力等品牌,它们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成熟的营销网络、创新的产品研发,以及完善的服务体系,长期保持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以下是一个简化的市场份额表格,展示了部分领先家电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2869687/article/details/142621703
5.“家电三巨头”业绩企稳营收7794亿增2.5%美的市占率第一格力成百在国内市场,据产业在线的2022年度数据显示,美的中央空调国内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其中在多联机市场领跑国内品牌,市场份额超过18%。 营收构成中,2022年,美的集团暖通空调实现营业收入1503.35亿元,同比增长6.17%。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美的全球首台R290新一级能效空调产品生产下线,产品全年性能系数(APF)达到5.29,超https://zlsq.hvacr.cn/Pages/ArticleDetail.aspx?aid=26594
6.美的集团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2021年,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厨卫家电零售额为1,748亿元,同比增长4.3%。随着洗碗机在国内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洗碗机零售规模已接近百亿元,线上、线下市场均分别实现同比增长11.9%和12.4%,同时产品持续升级,“洗、消、烘、存”一体化功能提升,集成化趋势初现,嵌入式大容量的产品份额增长明显,https://stock.10jqka.com.cn/20220429/c638891873.shtml
7.改革开放40年我国家电业获益市场红利但标准滞后缺乏核心专利知识产权以维权周期为例,美的诉奥克斯“双贯流风道结构及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耗时一年半,格力诉奥克斯侵权案历经一年,虽然最终美的和格力胜诉,但跨越一到两个销售旺季之后,市场占有率已然受到极大影响。从赔偿金额看,在上述两个案件中,美的获赔万,与维权成本和研发成本相比,赔偿金额远不能弥补企业的损失。在以http://www.ce.cn/cysc/zgjd/kx/201812/03/t20181203_30928998.shtml
8.加速智能化转型中国家电抢滩全球市场市“近几年来,跨国收购是中国家电企业进行国际化的重要道路,通过收购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国际化发展,缩短企业的时间成本。比如GEA本身在美国市场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完善的销售渠道和现成的工厂。但企业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收购之后的整合问题,使被收购企业真正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刘步尘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家电企业这几年在http://www.cinic.org.cn/xw/schj/424126.html
9.美的第三家巴西工厂明年投产,中国厂商“逐鹿”南美市场今年3月底时,TCL实业负责人也对外透露,TCL近年来深耕巴西市场,与当地知名电器企业SEMP于2016年共同成立合资公司SEMP TCL,于2020年完成股权交割,成立TCL巴西分公司。2022年前6个月,TCL巴西公司电视市场占有率超过16%,同比增长34%,单月市场占有率还一度达到20%。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4/14/c7567775.html
10.打算家电“以旧换新”的你看过来,新政实施首日,6小时已成交5000单了正在美的品牌专卖厅房巡店的美的集团上海运营中心负责人何方龙对记者说,同3年前相比,因为技术进步加上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一级能效产品与二三级能效产品的价差在缩小。以美的空调为例,现在一级能效与三级能效的均价相差从原先的2000元缩减到1000元左右。“一台空调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5年左右,一级能效能比三级能效空调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732561
11.美的537亿日元收购东芝家电80.1%股权提升全球竞争力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说,日本企业的家电业务要有高利润比较困难,但是它们有良好的品牌、成熟的技术,值得购买。美的在全球白电市场的占有率目前处于第二位,收购东芝白电之后,东芝家电的研发、制造、销售将继续发力,双方都将因此而获益。 https://m.yicai.com/news/476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