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家电连锁高调入华经营模式需再摸索

百思买“水土不服”退出中国市场,似乎说明了外来和尚难念经的至理。而随后日本山田电机天津店面的正式开业,却又引人深思。外资家电连锁品牌究竟能否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是否“水土不服”已经是一种必然,又或者,外资巨头该选择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来应对中国市场环境,从而取得长足发展?

看好中国市场外资家电连锁再现入华热

就在百思买难以继续经营、关店撤出中国的同时,又有两家外资流通企业高调布局中国市场。日本最大的电器连锁企业山田电机上月在天津开设了在华第二家新店,欧洲第一大电器连锁万得城也加快在上海的拓展步伐。苏宁控股的日本Laox计划五年内在中国开150家新店。尽管在短期内中国家电零售格局不易被改变,但外资家电连锁企业更为成熟的商业模式所蕴含的能量不可小觑。

外资家电流通企业前赴后继进中国,看好中国市场是最原始的动因。百思买在退出中国的时候就不无遗憾地说:“进入中国是必由之路。”

不同的消费体验——

1、商品陈列按品类陈设

凭借着与我国本土企业不同的经营方式,这些外资家电流通企业的进入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的消费体验。

坐落在上海淮海中路的万得城店,和在天津的亚玛达电器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所有的商品不是按照品牌来陈设,而是完全按照品类陈设,方便消费者比较选择。

2、商场导购不受品牌限制

山田电机的山田升会长表示:“和沈阳店一样,天津店拥有许多优秀的商场导购员,并设有商品选购咨询服务台,由专门的家电导购员负责。以消费者购买洗衣机为例,导购员在获悉消费者需求后,可不受品牌限制,为顾客推荐最合适的商品。”沈阳山田电机店走的是百货商店、多元化经营之路径。除了销售家电,还销售书、礼品、生活用品、药品等150万种商品。

3、真正的明码实价

不少人把百思买不允许讨价还价、实行明码标价,当成百思买退出中国零售业的原因之一。当万得城电器来到上海后,万得城的明码标价也成了人们质疑其会不会步百思买后尘的焦点。

对此,汤旺涛表示,当前家电行业价格战虽然十分激烈,万得城在中国第一家门店上海淮海店还是坚定不移地把欧洲经营理念带入中国,所有商品坚持明码标价,实价销售。

万得城的这一举措帮助企业取信于消费者,赢得良好信誉度和品牌口碑。据悉,在万得城淮海店的顾客中有三分之一顾客是认定明码标价的回头客。

出现的问题:

1、消费者可供选择品牌太少

业内人士也指出,产品品牌是否齐全,对于家电卖场十分重要。

2、促销商品不能及时送货

“这台电视正在做促销,较原价便宜了800元,不过现在买的话需要等一个月才能送货,但过几天却要恢复原价。”在亚玛达松下电视柜台,刘大爷向记者抱怨道。

昨天,记者以消费者身份选购冰箱时,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销售人员向记者推荐的3款促销冰箱都已经断货,而距离最后的促销期限却还有3天。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很多消费者也都遇到了促销商品暂时缺货的现象。一位消费者甚至抱怨道:“促销商品没有现货和没促销没有什么区别。”

3、只返积分不减钱

“购物返10%的积分,以后购物时一积分等于一元钱。”亚玛达销售人员表示。据了解,与传统家电卖场返券优惠方式不同的是,亚玛达电器主推送积分服务。且在以后购物时没有金额限制,积分在使用上较返券更加方便。

4、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记者在三楼销售卡西欧手表的柜台前滞留了5分钟,销售人员始终没有主动询问记者想要购买哪款产品,当记者询问一款手表的价格时,销售人员表示,“产品旁边都有价签”。

记者在店内走访看到,二、三楼的销售人员相对比较少,长长的两三条柜台前都没有或者只有一两名销售人员,当记者询问是否销售iPad时,一名日籍员工与记者根本无法沟通,最后在另一名员工的协助下,简单的问题才得以解决。

此外,店内不少销售人员对产品性能也并不是特别了解,在销售电视的区域,当记者询问关于产品性能的问题时,销售人员只是大概进行了介绍,对具体差别等问题并未能进行详细解释。

外资家电连锁未来发展:不能照搬国外经营模式也不能照搬国美苏宁模式

除了国美、苏宁的提前布局外,没有适应中国市场的运营模式更是海外连锁企业在中国水土不服的重要原因。以百思买为例,虽然它复制了美国的商业模式,但是由于销售规模受限于门店数量,商品售价较高,仅靠差异化经营和管理方式来支撑高端定位在中国似乎并不受消费者的热捧。

百思买全球执行副总裁唐思杰(KalPatel)则在事后总结说,“我们得到的教训是,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价格很重要。另外,即便少数消费者喜欢这个商业模式,也不代表它是成功的。”

刘步尘也认为,外资家电连锁企业若想在中国本土化成功,首先要杜绝的就是完全照搬国外模式。

另外,由于市场环境不同,尽管外资家电连锁和供应商之间关系更为和谐,但是在中国供应商更在乎的仍然是销售规模。“在很多地方,供应商对卖场交纳入场费已经成为惯例,但是海外有不正当竞争法,进入中国的外资家电连锁企业应该‘弯道超车’,既不能完全照搬美国、日本的模式,也不能照搬国美、苏宁的模式。”刘步尘说。

由此可见,外来和尚究竟想要念好经,首先要虚心取经,充分借鉴中国家电连锁机构的成功案例,适当调整自身经营战略。

THE END
1.国际市场需求回暖上半年中国家电出口态势向好沿线地区出口额稳步提升,其中对拉美市场家电出口份额增长明显,增速高达37.7%。此外,得益于“补库存”效应,我国对北美、欧洲(含欧盟)及大洋洲等发达地区家电出口态势亦有所回暖。各大家电品类及家电零件出口势头亮眼,呈量额齐升的良好态势。空调、冰箱、冷柜、洗衣机等大家电累计出口增速均在20%以上。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8320375259731015&wfr=spider&for=pc
2.外资品牌在华发展三十年的成功样本:博西家电穿越历史周期用创新赢未11月26日,博西家电迎来在华发展30周年纪念。在家电行业,有很多企业都有20、30年的历史,有的企业甚至已经迈过了40年的门槛。但是在外资家电品牌里,像博西家电这样,一直能够成为外资家电品牌在华代表的企业,却如凤毛麟角。在我们记忆里,曾经叱咤欧美、高高在上来到中国经营的很多外资家电,如今却已连行业前20都进入不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3804303736848896/
3.海外家电市场规模及格局分析问答集锦北美家电市场量价保持小幅提升,冰洗及大厨电占比接近6 成。欧睿数据显示,2023 年北美家电市场零售规模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0946974692684
4.全球家电版图重绘:国内品牌的崛起与挑战全球家电版图重绘:中国品牌的崛起与挑战 家电,作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行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中国家电行业在国内外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不断探索、前行,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从国内市场的日渐成熟到海外市场的积极拓展,中国家电行业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https://m.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3386.html
5.中国小家产业电江湖风云录这场战争在中国乃至世界产业界绝无仅有,空前绝后。这场战争的结果是美的、格兰仕牢固地占据着全球微波炉市场90%以上的份额,可谓两强并峙、超级垄断。LG、三星、惠而浦、三洋等外资品牌,在微波炉产业一败涂地,退出战斗。中国家电产业在一个单品上,第一次打败了外资品牌,并且形成了垄断。 https://www.jianshu.com/p/5f9ce7005ee6
6.外资家电品牌国内受阻的背后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家电下乡的契机,让一批国内家电品牌在三、四线渠道得到了突飞猛进的锻炼和增长,借助地利的优越性和对于国内市场的领悟,让在一、二线渠道为渠道拼得头破血流的品牌,找到了踹气的机会,发现了新的突破点。在渠道的覆盖深度和广度上,已经甩下外资品牌一大截。 https://m.ceconlinebbs.com/BLOG/209960/
7.西门子美的海尔,电器巨头的洗碗机之争重要的是洗碗机在我国市场渗透率低、挖掘空间大,是家电品牌公认的增量市场。网络数据显示,洗碗机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依旧较低不足3%,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洗碗机占有率高达70%,其增长潜力不言而喻。 洗碗机技术升级、市场需求推动、家电品牌助力,洗碗机市场迎来热销潮,同时也引发国内外家电品牌新一轮“爆款产品之争”。 https://36kr.com/p/1448971081784578.html
8.2022中国家居产业发展报告家居报告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地板企业沉下心来做好产品品质,勇于创新,在材料、工艺等领域潜心大胆钻研,在本土市场上赶超国外品牌,未来走向国际市场并非天方夜谭。在如今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行业背景下,地板企业唯有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胜!http://www.smile2012.com/html/2023/jiajubaogao_0314/1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