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21年度(第十八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于15日在北京正式发布,包括腾讯、长虹在内的44个中国品牌入选。
今年也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周年,随着中国入世后不断扩大开放,持续改善经营环境,崛起的中国品牌正在用实力与世界对话,在此期间,也涌现出了诸如长虹这样的民族品牌龙头企业。
搭乘时代快车,长虹加速海外发展
数据显示,加入WTO后,仅仅十年,我国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接近30%,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全球资本的强力磁场和投资高地。
回看过往,长虹的国际化进程,也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加入WTO之后,长虹就适时提出“将长虹打造成世界级企业”的战略目标。
在长虹的2001年年度报告中,也曾提到要“强化国际市场运作,扩大海外营销的规模,实现两条腿走路,完成从国内市场营销到实施国际化战略顺利对接”。
2004年,长虹提出了“四个走出去”海外发展战略,即产品走出去、人员走出去、投资走出去、品牌走出去的策略,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海外投资项目,不断完善海外布局,做到步步为营,稳中求胜。
从1998年开启海外业务到如今,长虹业务已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各国客户和用户的喜爱。长虹的营业收入也从2001年的95.15亿上升至2020年944.48亿,今年更有望突破1000亿。
软硬实力兼具立足国际市场
在中国,家电业是充分竞争行业,这个行业也是最早参与全球竞争的行业之一。想要在行业站稳,必定得具备过硬的实力。长虹获得海外市场青睐的核心竞争力便是源于坚持技术创新、先进制造,注重产品力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同时,人才队伍建设、渠道建设和供应链的稳定也为长虹在海外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目前,长虹海外的技术、研发、制造、营销、管理等专业人才,超过6000人;有较高的人才本土化水平。今年年初正式开通的中欧班列,则为长虹打通了中欧之间的物流壁垒,加速了其海外业务的发展。。
通过以上种种软硬实力的保驾护航,长虹在对原有家电主业智慧终端产品的迭代升级之外,围绕主业上下游价值链,将触角伸向冰箱压缩机、轨道交通电源、物联网模块等更多B端产业,形成近十项中国冠军甚至世界冠军,用能力向国际证明了中国品牌的实力。
科技创新赋能,铸就长虹智造
经过多年发展,长虹的“硬科技”实力已不容小觑。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深耕工业互联网的长虹,正依托5G+工业互联网智能平台,赋能企业的生产与销售。
无独有偶,近日,长虹新能源材料实验室消息称:实验室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研发,日前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该新型技术可使钠离子电池实现超级稳定、超长寿命、超高倍率。
据了解,该电池在小电流条件下(100mA/g)循环4个月容量无衰减,可保持约210mAh/g的正极放电比容量,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且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理论上可以无限循环;此外,该电池在20A/g(100C)的高电流密度下可输出142mAh/g的正极比容量,意味着~26秒可以充满~70%的电池容量,该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运用科技助力制造业务降低成本、提高业务效率、提高服务品质的同时,长虹还将各类创新科技成果深度应用于构建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采购、生产、销售到应用的无缝衔接。
由此,市场与用户已经逐步认识到长虹已经不再是传统家电制造企业。在家电之外,长虹的产业布局更广更新,并随时准备突破行业“天花板”,进一步做大做强IT业务,加速战略转型。
中国加入WTO已经20年,在这风雨20年里,连续多年获得世界品牌500强认可的长虹,通过汲取全球科学技术,取长补短,推动自身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发展,从传统制造逐步迈向高端制造,并成为中国智能制造的创新范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