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格力海尔,美的为什么被称为无冕之王?

在最新公布的2022年新财富500富人中,美的集团何享健家族以1890.1亿财富位列全国第7,在2021年排名第5。

何享健家族是如何发家致富,美的集团又是如何做到连续多年霸占国内家电行业龙头地位的?今天我们就来“解剖”一下这家耳熟能详的家电巨头公司。

1968年,在广东顺德,何享健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街道干部,为了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召集了23位村民,凑齐5000块钱,当时五千算不少的,开始了一去不回头的创业之路。

他带领村民创办“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生产塑料盖和机电配件,在当时计划经济的档口这个生产小组也属于灰色地带了。

没成想,还真让这群年轻人做出来了,到了1975年,初始5000块本金已经变成了10万块,8年翻了20倍,“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也顺势更名为“顺德县北滘公社塑料金属制品厂”。

到了1978年,改革春风吹满神州大地,何享健成功地抓住了这次国家改革想要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机会,以电风扇作为切入点,推动工厂加入改革大军队伍,并在1980年顺利更名为“顺德县美的风扇厂”。

这里先说一个机会。

标的特性:第一、该股前期属于翻倍大牛,目前调整接近历史最低价拉升!第二、目前均线呈多头趋势,且筹码双峰密集,目前放量上涨。第三、底部两次涨停搭台,上攻趋势,目前再次走出。第三次涨停复制趋势。第四、目前属于潜伏期,一旦突破上方3年平台压力,即可打开上升空间,进入主升浪。该股属于低位低价潜力新星,目前符合中期模型,现在就是建仓的最佳时机!

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一经问世,就受到消费者哄抢,第一年销售额直接突破300万,第二年就突破了700万,这个销售额相当于现在的7000万不止。

1981年,注册“美的”商标,标志着美的品牌的诞生。随后几年,美的成为了当时风扇行业的龙头,并在1990年投资超过1个亿建了首个高端工业园。

之后的事情更能看出何享健非同一般的眼光和审时度势的能力。

1992年国务院决定选择少数优质股份上市,公开发行股票。

当时国内比美的规模更大的家电企业如小天鹅、容声、万家乐等,都持观望态度,何享健却看出了门道,主动提出申请。

1993年,作为股份制产权改革的试点企业,“顺德县美的风扇厂”成为了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并取名美的电器(000527),当时募集到了12亿的发展资金。

已经顺利上市了,大概会觉得已经到达了巅峰,可是上市后几年却出现了业绩下滑的局面。1997年公司业绩下滑,面临被兼并。

面对此危机,何享健决定引入日本松下公司的“事业部制”,按照产品、业务划分事业部,为现代化组织管理架构定基础。

在2001年美的股改结束后,何氏家族实现了对美的电器的绝对控制权,何享健也实现了个人财富与公司市值的挂钩。

与此同时,何享健积极完善多元化布局,先后收购了日本三洋磁控管工厂、合肥荣事达、广州华凌、春花吸尘器等企业,把公司的产业布局发展到了家电行业的上下游。

在完成这些产业布局以及对公司股权的控制之后,2012年何享健正式辞去美的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仅作为美的集团控股股东存在,美的集团另一个关键人物方洪波登场。

方洪波可以说是打工界的天花板。且不说每年薪资1106万,在整个家电行业都名列前茅,而且截至近日,方洪波持有美的集团1.17亿股,市值60亿。

成长期的美的还得益于国家的家电下乡政策,收入规模迅速增长,从2006年的212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931亿元,并在2008年美的电器收入规模超越格力电器。

2013年美的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并着手开始进行数字化改革。

在成为家电巨头后,美的并没有躺平,而是继续寻求转变。

2016年收购东芝家电与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80%股权,2017年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94.55%股权和以色列高创公司79.37%股权,正式进入机器人与自动化行业。

2020年改组业务板块,向科技集团转型。

现如今划分为五大事业群,分别为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创新。

美的覆盖全产业链、全产品线的家电及暖通空调系统。据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1年美的集团在25个主要家电品类中,家用空调、干衣机、电饭煲、电风扇、电压力锅、电磁炉、电暖器等7个品类在国内线上与线下市场份额均排名行业第一,其他品类也均位列前三。

首先从五大事业群着手来分别了解公司的产品框架:

主要是家用电器,涉及到的品牌包括COLMO(理念:SimplyExtraordinary);东芝(TOSHIBA),1875年成立于日本,此后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财富500强品牌。

2016年美的收购东芝旗下家用电器业务,强化了美的在日本和东南亚市场的家电业务;

小天鹅(LittleSwan),成立于1958年,从1978年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的诞生到2015年品牌价值达200亿元,连续多年全国销量位居行业前列,产品出口至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进入到美国、日本等高端市场;

小天鹅洗衣机是我家用过的第一台洗衣机,质量真是出奇的好,怎么用也用不坏,用了很多年,所以在我看来,小天鹅本来很优秀,就是因为把产品质量做得太好了,后面才做不下去了,本来是消费产品,用不坏人家怎么换?

当然这只是半开玩笑的一个原因,倒下去的原因很多。

“小天鹅”曾经是中国洗衣机行业的绝对王者,从1996年开始,连续11年市场销量第一。

同时也是中国洗衣机第一股,1996年、1997年,小天鹅先后在深交所挂牌B股和A股。

但就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洗衣机品牌,进入21世纪后就发展得极为坎坷,期间控制权几经易主。

2008年,美的注资小天鹅16.8亿元占股24.01%,成为了大股东,此后几年,小天鹅一步一步地被美的蚕食,被美的控制。

到了2018年10月,美的以143.83亿元全资收购小天鹅。随后,小天鹅正式退市并摘牌,黯然收场。

华凌(WAHIN),瞄准年轻市场,面向互联网时代做出的年轻化转型变革,在设计、研发、制造、售后环节均与美的为同一团队;

酷风(Comfee),美的高品质的家用中央空调;

MasterKitchen,高端定制家电,诞生于意大利,主要有油烟机、燃气灶;eureka(优瑞家),1990年创立于美国,百年来一直专注清洁领域。

主要是家电、汽车、工控领域,涉及GMCC美芝、Welling威灵、Hiconics合康(合康新能(300048))、Sunye日业、Servotronix高创、Dorna东菱、MR美仁半导体、MSCT美垦、Toshiba东芝等多个品牌。

产品覆盖压缩机、电机、芯片、汽车部件、电子膨胀阀、变频器、伺服及运动控制系统、减速机和散热部件等高精密核心部件产品。

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美的中央空调事业部,产品覆盖多联机组、大型冷水机组、单元机、机房空调、扶梯、直梯、货梯等以及楼宇自控软件和建筑弱电集成解决方案。

涉及品牌有美的;Clivet,成立于1989年意大利贝卢诺,欧洲知名中央空调品牌,美的于2016年收购其80%股份;美控智慧建筑;菱王电梯等。

涉及品牌有库卡(KUKA),德国工业4.0的象征,于2016年加入美的集团,专注自动化、数字化解决方案;瑞仕格(swisslog),KUKA集团成员,自动化物流领域。

在商业模式变革中孵化的新型业务,包括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软件服务、无人零售解决方案等。

涉及的品牌有很多,不过产品大多比较小众。

将以上5大事业群针对客户类型,分为C端和B端产品。

C端产品主要是家用电器,2021年美的集团空调、洗衣机、冰箱国内市占率分别为33%、30%、17%。与此同时,积极拓展厨电、小家电、扫地机器人等领域。

一提到空调,首先想到的就是董小姐的那句“好空调,格力造”。

其实作为家用空调界的两位大佬,都收获了一批死忠粉。不过从2019年开始,美的空调的销售均价开始降低,对格力形成明显的价格优势。

相较于海尔,美的在高端线路上花了不少力气。当下洗衣机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根据奥维云网数据,一方面洗衣机平均容量全渠道提升,2021年波轮、滚筒单洗全渠道容量分别为8.3KG、9.6KG。

另一方面洗衣机的烘干功能受到消费者青睐,洗烘一体机线上、线下份额分别为35.0%、49.8%。

同时,在洗衣机保有量接近一户一机的情况下,美的的干衣机能有效发挥优势。

目前干衣机正处于培养消费认知的阶段,未来市场可期。

美的于2008年收购小天鹅,旗下品牌COLMO更是科技感十足,能够通过智感模型精确判断衣物面料和调整转速,同时能够针对不同面料智能匹配洗涤程序。

目前冰箱市场进入存量时代,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美的和海尔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美的的科技转型能否助力冰箱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可以拭目以待。

2020年我国吸油烟机城镇每百户保有量为82.58台,农村为30.89台,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21年美的吸油烟机、燃气灶内销量份额为10.52%,位列行业第三。

美的于2017年加入集成灶市场,美的、华凌双管齐下,美的负责中高端市场、华凌负责中低端市场。

另外目前消费者对于洗碗机的接受程度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城市里上班一族加班情况比较常见,更愿意选择能解放双手的洗碗机,不过美的洗碗机目前还是出口为主,之后国内市场估计也会慢慢扩大。

1993年成立美的电饭煲公司就算是踏进了小家电行业,尤其是小型厨房家电,像豆浆机、电磁炉、榨汁机、电饭煲、电压力锅等市占率达到20%以上,行业地位显著

2022年3月美的S8扫地机器人上市,洗拖一体,功能升级,相比行业内知名的科沃斯、石头科技更具性价比。

B端产品在2021年占美的营收的21%,包括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及自动化、数字化平台,前三者2021年的营收均接近200亿。

这四个业务板块都分工明确,其中GMCC压缩机、威灵电机、美仁半导体的家电芯片对家电零部件负责;威灵车用压缩机、EPS电机、电子水泵负责汽车零部件;合康新能变频器负责工控部件;合康新能光伏发电负责绿色能源板块。

商用暖通空调为基础,再依托菱王电梯、楼控系统。这块业务是美的的新业务,因为国内的楼宇暖通和电梯基本上是外资主导的,根据前瞻产业院数据,2020年电梯行业

前六(奥的斯、迅达、通力、蒂森、日立、三菱)合计市占率70%,再加上近几年国产替代也是大的方向,符合美的一向的跟着政策走的思路。

机器人及自动化:库卡2016年加入美的,2021年扭亏为盈,不过对于库卡在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还是拭目以待。

数字化平台:包括美云智数、美智光电、万东医疗,其中美云智数提供“咨询+产品+实施”的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美智光电主要用于照明;万东医疗主要负责医疗器械领域

2021年营收3412亿,同比增加20.06%,净利润259亿,同比增长5.34%,经营现金流净额351亿,同比增长18.7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09%,同比下降0.86%。

2021年的营收相对近几年来说,增长是比较多的。

如上图所示,从近五年来看2017年的表现非常好,营收2419亿,同比增长51%。

但是随后增速就开始放缓,2018年营收2618亿,同比增长就大幅度下滑到只有8%。

2019年营收2794亿,增长依然只有7%。

2020年几乎没怎么增长,仅仅多了63亿。

2021年增速有所提高,增长了20%。

净利润倒是每年稳定少量的在增长,但是2021年没能跟上营收的增长幅度,增收没怎么增利,并不乐观。

业绩分析方面选取海尔智家、格力电器进行比较分析。

从近三年营业收入来看,美的集团,同比增长分别为6.71%、2.27%、20.18%。

海尔智家同比增长分别为9.05%、4.46%、8.5%,格力电器同比增长分别为0.24%、-14.97%、11.24%。

这里面格力电器每年的增长是最弱的,尤其是2020年还出现了下降,而美的集团在去年增长是最好的,达到了20%,在这三家里,美的集团的体量是最大的,一年还有20%的增长,不得不给个大拇指,希望继续保持。

从近三年扣非净利润来看,很明显海尔智家的扣非净利润是远低于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的,而格力电器的扣非跟美的集团却是不相上下。

虽然海尔智家的销售毛利率是最高的,并且还在逐年提高,而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毛利率都在逐年下降。

但从三家公司的销售费用就不难看出,格力电器在销售方面是有很大的优势的,较低的销售费用直接反映在扣非上,而海尔智家的销售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也就造成了它虽然毛利率在这三者中最高,但扣非净利润却远低于其他两家。

格力电器却是在销售费用这块狠狠抓住了眼球,毕竟这是美的和海尔都没能拥有的神奇能力,莫非是董小姐真起到了代言作用?

当前传统家电行业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家电巨头们纷纷开拓海外市场。从外销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来看,最高的是海尔智家,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在全球业务趋于分配上很相似。

从以上指标来看,美的集团有规模优势,体现在营业收入明显高于另外两家,盘子大,也跟美的集团一直在创新开拓各个领域业务有关系,近两年销售费用相比2019年也在下降。

但相比销售费用更低的格力集团仍有一段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美的集团每年营业收入在增长,但销售毛利率却逐年下降。

从近三年分红来看,美的集团每年保持110亿左右的分红金额,格力电器分红总金额最高,近三年达到了465.04亿。

海尔智家分红最少,内里最虚,近三年分红总额相较另外两家只有85.82亿。

空调相较于冰箱洗衣机等必选消费来说,它的销量会受不同国家地区气候影响,比如英国主要是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湿润,这样就不太好打入市场。

再看热带季风气候的印度和热带沙漠气候的非洲,气候炎热,就会对空调产生很大的需求,但是这类国家经济发展并不好,对于空调的消费空间也需要慢慢挖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空调消费能力不足的国家的经济发展,空调的空间也会相应扩大。

属于必选消费,各个发达国家渗透率在90%左右,以印度、菲律宾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渗透率稍低,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属于可选消费,大部分区域的市场已趋近饱和状态。只有人均GDP比较低的国家,像印度、泰国、菲律宾等仍有提升空间。

总的来说,家电市场在发达国家都趋于成熟,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增速较快,也慢慢趋向于成熟。而像人均GDP较低的印度、泰国、菲律宾等国家,仍然有进一步开拓的空间。

新冠疫情开始,全球各大央行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放水,接着就是铜、铝、钢等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另外,因为疫情,生产、运输难度加大,导致价格不断上升,增加了商品生产成本。

举个例子,2021年年初,全球现货铝价格在15000元/吨左右,到了2021年年末涨到了23000元/吨的水平,全年现货铝均价达到了18946元/吨,同比涨了33.5%。

上游的不断涨价,最终引起下游制造业商品涨价。

3月16日起,美的集团就陆续开始上调各类家电价格,让原本进入疲软期的家电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像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的百户居民拥有率均已接近或者是超过了100%。

说明我国居民家用电器的普及度已经趋于完善,家电市场已经告别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博弈时代。

因此,对于美的集团这么大个盘子来说,想要再现辉煌,高速增长,是不太可能的了。

存量时代,美的集团的科技转型或许也能起到关键作用。

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之后,房地产去杠杆效果明显,直至今天地产行业接连暴雷,都体现出了中央调控房地产行业的决心。

这无疑也给家电行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新房对家电的需求是刚需。

自2013年美的开启科技转型以来,发展和收购了不少公司,也开拓了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化创新业务。

这四项其实就已经占了美的五大事业群中的四席。根据2021年财报数据,剔除内部交易的美的B端业务共创造营收约750亿元,占比总营收达22%。

在C端业务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B端无疑能够添砖加瓦,但B端前期投入较大、成长慢等缺点也不容忽视。

以KUKA(德国库卡机器人)为例,这是美的第一次涉足B端业务。

2015年美的开始持股KUKA,直至今日美的集团已经持有KUKA94.55%的股份,并于今年5月17日在年度大会上正式私有化了KUKA。

从操作流程上来看,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是从数据上来看,这个耗时7年,耗资300多亿的项目短期内并没有产生很大的效益。

2021年,KUKA给美的带来272.8亿营业收入,这个数字相较于前几年并没有很大的提升,甚至在2020年还出现了8.98亿元的亏损。

并且2021年,美的的账面商誉价值278.75亿,占比净资产达到了22.49%,其中仅272.8亿就有205.4亿,在A股市场中仅次于中国电信。

当然,库卡机器人的商业潜力很大,在未来肯定可以为美的带来相当的超额利润,但就目前看,这次B端业务的尝试还是让人身心俱疲。

另外,前几天,现任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交流会上说,“未来三年行业将面临比较大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寒冬,美的集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确定性,要稳字当头。”

最近也有消息指出,美的集团未来三年内将裁掉50%的员工,其中2022年预计裁员25%-30%。

截至2021年底,美的集团员工总数为16.58万人,如果上述消息属实,按照较低比例25%计算,裁员总人数也将达到4万人左右。

2021年年报显示美的集团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是320亿元,每个职工平均是20万元,裁员4万人可节省80亿元的人工费用,而去年美的集团全年的净利润为285亿元。

如果真的省下这笔钱,对业绩又会有多大的影响?

所以假设真的进行的裁员,那么美的集团2022年的财务数据就又成了大家的期待。

总的来说,从美的集团的发展史及现如今的行业地位和所处现状来看,是一家实打实的好企业,。

美的肯定是一家好公司,产品覆盖面也很全面,品牌形象都不错。

按我的计算,未来三年每股平均收益大概在4.5元左右,理想价位46元,到92元就很高了可以减持。(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THE END
1.家用电器十大品牌排行榜西门子家电SIEMENS 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 西门子家电SIEMENS,属于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创于1847年德国,享誉全球的家电生产商,2015年西门子家电成为博世集团旗下品牌。 品牌招商京东旗舰店天猫旗舰店 查看品牌 5 苏泊尔SUPOR 苏泊尔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苏泊尔SUPOR,成立于1994年,压力锅行业标准https://www.chinapp.com/paihang/jiayongdianqilei.html
2.国内家电行业排名,中国十大家电企业有哪几个在全球白色家电领域,海尔正在成长为行业的引领者和规则的制定者。2、海信Hisense 品牌创立时间:1969年海信创立于1969年,是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也是家用电器十大名牌排名之一,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家电、通讯、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生产的产品品质优越,在国内市场有着极高的占有率。3、创维SKYWORTH 品牌创立时间:1988年http://www.jiebohui.com/znjd/jdwd/209902.html
3.2024名称:2024-2030年中国家电行业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编号:1933085 ←电话咨询时,请说明该编号。 价格:电子版10000元 纸质+电子版10200元 优惠价:电子版8900元 纸质+电子版9200元 可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 电话: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邮箱:KF@Cir.cn 订购协议:DOC / PDF 提示:如https://www.cir.cn/5/08/JiaDianShiChangQianJingFenXiYuCe.html
4.《家用电器行业科技创新力排名解析》:谁将是四连冠王者,谁能成下家电“以旧换新”成为风暴潮,激发消费热情。国内已有70家电上市企业进入榜单,其中美的、海尔、格力占据前三。未来三年,家电行业或将有更多独角兽企业涌现。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份额第二的石头科技(688169.SH)在过去一年的战绩不容乐观。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家电市场也受到了全球市场的巨大影响。根据最新的数据,截止目前,https://www.shbaike69.cn/redian/232880.html
5.小家电上市公司排名前十小家电上市公司排名前十:沁园QINYUAN (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行业:家电 品牌优势:浙江名牌,净水器行业标准参编单位,业内较早生产饮水机专用净水器,国内水处理技术的领航企业。 品牌介绍: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民用水处理设备、工业成套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膜等系列环保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创新型试点https://www.chinabgao.com/enterprise/10750.html
6.2023中国最具价值家电品牌排行榜2023中国家电品牌价值排行榜→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3胡润品牌榜,共有300个最有价值中国品牌入选,其中,家电行业共有13个品牌入选。在2023中国最具价值家电品牌排行榜中,美的排名最高,排名全国第41,品牌价值为345亿元;其次是海尔,排名全国第47,品牌价值为265亿元。以下小编整理了2023中国家电品牌https://www.cnpp.cn/focus/40200.html
7.数据家电行业数据家电行情家电销售排行数据为您提供最新的家电行业零售数据、家电行业新闻、家电上游资讯、家电国际市场资讯,是您了解国内外家电行业动态,家电市场数据的第一网络平台http://info.cheaa.com/index_5.shtml
8.家电行业排名前十的营业额有哪些某品牌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满足消费者新需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某业某财产品截图 家电行业排名前十的营业额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品牌实力、市场策略、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家电品牌需要在各方面不断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https://h.chanjet.com/ask/288eb192db1ed24220.html
9.上海电器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占上海电器行业 历年招聘职位量占比 说明:上海电器行业硕士发展前景怎么样?有前途吗?好找工作吗? 2024年硕士招聘职位133个,占上海电器行业3.55%,曲线越向上代表市场需求量越大,就业情况相对较好。数据由各地招聘网站统计而来,仅检索职位名称。 上海电器行业人气公司排名(工资待遇) 电器 家电 家用电器 小家电 https://www.jobui.com/salary/shanghai-all/ind-dianqihangye/
10.2023年中国家电行业全景图谱2、 家电上市公司营收排名:美的集团排名第一 2022年上半年,A股家电上市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达到7006亿元,同比增长3.67%。美的集团营收达到1826.61亿元排名第一,海尔智家营收达到1218.58亿元排名第二,格力电器营收总计952.22亿元排名第三。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http://m.xincailiao.com/news/app_detail.aspx?id=620900
11.9月9日家电行业龙头股排名前十:格力电器兆驰股份跌超2%9月9日午盘,家电行业板块出现小幅下跌,截至目前下跌0.76%。据数据显示,板块内的海信家电跌超3%,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兆驰股份跌超2%,石头科技、科沃斯、四川长虹跌超1%,苏泊 尔下跌0.62%;三花智控上涨0.96%。 家电行业龙头股排名前十股票一览表(总市值): https://m.cngold.org/stock/xw9485218.html
12.中国家电行业全年度报告(2021)中国家电行业全年度报告(2021) 前言 2021年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第二年,疫情对全球经济格局带来深远影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既有威胁也有机遇,对我国的家电产业的影响也是利弊共存。2021年是疫情常态化的第一年,全球疫情持续,生产活动受到影响,大宗原材料价格上升;国内疫情时有发生,防控意识不能松懈,部分区域出现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325/10194823.shtml
13.格力电器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2022年,家电行业的外销和内销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2022年家电行业国内销售规模为7,307.2亿元,同比下滑9.5%。家电出口受到全球通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中国家用电器产品出口额有所下降。2022年家用行业出口规模为5,681.6亿元,同比下降10.9%https://stock.stockstar.com/IG20230429000010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