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两头牵挂健康照护两手托住要闻

人均新增5元补助重点花在一老一小身上

做实老年人健康体检

做好健康评估和分类指导加强后续服务

强化儿童超重和肥胖预防

眼保健和近视防控等健康指导和干预

推动建立高血压

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分层分级管理机制

打通电子健康档案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3年内这样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一老一小有人照护做好社区配套服务

优化社区商业布局

摸清『有什么、缺什么』

研究『补什么、如何补』

在『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

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

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

鼓励建立社区护理站

鼓励家政、护理人员进社区

鼓励社区商业中心等场所发展嵌入式、标准化的托育点

发展平价托育服务

强化健康管理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发布通知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为89元

提升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质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称,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为89元,今年新增的人均5元经费重点支持地方加强对老年人、儿童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根据通知,2020年至2022年累计增加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继续统筹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疫情防控有关工作,重点支持做实做细新冠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加强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按照服务规范提质扩面,优化服务内容等工作。

通知明确,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种类和数量总体不变,各地要重点在巩固做实现有项目、改善群众获得感和感受度等方面加强工作。通知从5个方面明确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包括明确年度绩效目标,强化“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提升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质量,提高电子健康档案利用效率和质量,统筹做好基层疫情防控。

其中,在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各地要进一步摸清辖区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底数,建立并动态更新台账。要做实老年人健康体检,根据体检结果做好健康评估和分类指导,加强后续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

在儿童健康管理方面,做实0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和0至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强化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和咨询指导、儿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儿童超重和肥胖预防、眼保健和近视防控、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导和干预。

通知要求,各地要明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中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相应的经费额度,家庭医生(团队)要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为签约的重点人群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推进打通电子健康档案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据新华社

>>通知摘录

■明确年度绩效目标

各地要统筹把握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和经费执行进度,定期报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展,加强数据质量控制,确保半年度和年度任务如期顺利完成。

■强化“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

做好老年人健康体检报告分析和结果反馈,加强后续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各地要摸清辖区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底数,建立并动态更新台账。广泛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宣传,充分调动社区、家庭、辖区驻地单位的积极性,动员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主动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接受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对于未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健康体检的老年人,要指导辖区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结合其他渠道开展健康体检的结果做好相应健康管理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继续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服务,对筛查结果异常的老年人,指导其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复查。做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强化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和咨询指导、儿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预防、眼保健和近视防控、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导和干预。

■提升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质量

加强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推动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医院和二级医院或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上下联动、分层分级管理机制。对于血压、血糖控制稳定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和《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等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对于控制不稳定或不适合在基层诊治的,经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明确诊断并通过系统治疗稳定后,上级医疗机构要及时将患者转诊至常住地辖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后续的随访管理服务。对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团队内的医生,支持按照服务数量和质量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分配。对同时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要创新手段积极推进开展多病共管服务,提高健康管理协同服务、融合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提高电子健康档案利用效率和质量

各地要进一步推进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与区域范围内医疗卫生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及妇幼保健、免疫规划、慢病管理、地方病防治、老年健康信息等重点公共卫生业务系统的条块融合和信息共享,逐步提高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层级,有条件的省份要在省域内建设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各地要加强对电子健康档案的质量控制,提高信息录入的时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电子健康档案“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的理念,结合实际通过开展“晒晒我的健康账户”、“口袋里的健康档案”等形式,调动居民参与记录、更新、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的积极性。

■充分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各地要综合考虑当地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人口、地理状况等,科学测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明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中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相应的经费额度,支持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的重点人群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签约服务,落实医防融合的综合性服务,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在开展绩效评价后及时拨付相应经费。推进打通电子健康档案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据国家卫健委网站

鼓励建立社区护理站为患病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

商务部等13部门研究制定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7月12日对外发布,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开,推动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计划提出五方面实施重点,包括系统谋划设计,优化社区商业布局;改善消费条件,丰富居民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增强多元消费体验;推动技术赋能,提升智慧便捷水平;促进就业创业,提高社区居民收入。计划提出服务“一老一小”。鼓励按照适老化标准建设改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养老机构利用配套设施提供社区养老服务。

记者从商务部获悉,截至2023年6月底,前两批80个全国试点地区积极拓展便民生活圈覆盖范围,累计建设2057个便民生活圈,服务社区居民4201万人。据新华社

>>文件摘录

■实施重点

(一)系统谋划设计,优化社区商业布局。

(二)改善消费条件,丰富居民消费业态。

在居民“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端,让消费更便捷。在居民“家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让消费更舒心。

发展“一店一早”。支持特色化、多元化的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进社区,搭载代扣代缴、代收代发、打印复印等便民服务,提高便利化程度。以早餐店、小吃店、“便利店+早餐服务”“互联网+早餐服务”等为主体,构建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增加网点密度,丰富早餐品种,保障居民“吃得好”。

补齐“一菜一修”。支持菜市场(菜店)标准化、智慧化改造,拓展服务业态,提升环境、卫生和质量,促进放心消费、惠民消费。规范有序发展集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于一体的社区工坊,明码标价,提供平价维修服务。

服务“一老一小”。鼓励按照适老化标准建设改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养老机构利用配套设施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鼓励建立社区护理站,为行动不便的失能、残疾、高龄、长期患病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鼓励家政、护理人员进社区,拓展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各类消费场所应保留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支付方式和面对面人工服务,引导设立老年人、母婴专柜和体验店。鼓励社区商业中心等场所建设母婴设施并悬挂引导标识,发展嵌入式、标准化的托育机构和托育点,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计时托等平价服务。

(三)创新消费场景,增强多元消费体验。

改造传统商业载体。引导邻近居民区的传统商场向社区商业中心转型,拓展特色餐饮、生活零售、文化休闲、儿童娱乐、运动健身、社区食堂等服务功能。

发展新型商业模式。支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平台下单+就近门店配送,就近门店下单+即时配送),赋能实体门店,拓展服务半径。支持净菜进社区、进超市,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餐饮”模式,提升预制菜产品质量品质。

激发服务消费活力。鼓励健身房、游泳馆、多功能运动场、保健理疗店等进社区,促进健康消费。鼓励社区规范开展邻里节、美食节、团购节、家电家居及家政便民服务等促消费活动,繁荣社区商业。

促进融合协同发展。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与养老托育圈、文化休闲圈、健康健身圈、金融服务圈、快递服务圈等圈圈相融,营造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场景。

(四)推动技术赋能,提升智慧便捷水平

推广先进技术。鼓励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商品、门店、会员及供应链数字化,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发展智慧商店、共享书店、智能快件箱等业态,提供现场交互、无接触交易、智能结算、自助售卖等服务,提升数字化体验。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整合商户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利用大数据开展监测分析,精准补建网点,拓展服务功能,挖掘消费潜力。推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网点动态地图、“小修小补”便民地图,引导更多点位“进图”,让居民“找得到”。

(五)促进就业创业,提高社区居民收入

为居民在社区就业提供便利,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支持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从事即时零售、餐饮服务、线上培训等平台衍生业务。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从事创意经济、个性化定制化文化业态等特色经营,创新网红店、特色店、精品店。优先为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推荐低门槛、有保障的爱心岗位,服务社区居民。尊重退休人员意愿,发挥其在文化艺术、专业技术等领域专长,鼓励量力而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有再就业需求的退休人员提供服务。据商务部网站

THE END
1.维修人员管理制度维修人员管理制度 一、制度内容 1. 牢记一切以“生产为主”的方针,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设备的维修、 保养任务。努力做到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修理相结合。 2. 严格遵守分公司和车间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不擅离工作 岗位,外出工作应在留言板上注明工作地点。 3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执https://www.mayiwenku.com/News/p-54686903.html
2.家电维修学徒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是做什么的)说明:薪资一般与学历正相关,一般学历越高,工资越高。家电维修学徒工资按学历统计,中专工资¥4.8K,想知道其他学历工资,请点击查看 招聘经验要求:不限最多 家电维修学徒经验要求高吗?应届生占0.1%,1-3年占5.3%……想知道其他经验占比多少,请点击查看按https://m.jobui.com/gangwei/jiadianweixiuxuetu/duty/
3.家电维修招聘招聘网2024年家电维修招聘招聘信息猎聘2024年家电维修招聘招聘信息,海量高薪猎头职位等你来选,了解家电维修招聘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真实招聘信息,找高薪职位,上猎聘!https://m.liepin.com/zpjiadianweixiuzhaopin/
4.格力维修人员收费不成怒打消费者被指暴力服务更让胡文立气愤的是,找到上述工作人员所在的公司,不仅得不到一句道歉的话,一位张姓负责人更向其表示,打人的事是员工个人的事,公司管不了,也不负任何责任。 上门收费不执行标准规范,甚至对消费者产生人身威胁,制造事端,格力售后“暴力执法”匪夷所思,令人大跌眼镜。格力售后服务体系究竟是如何粗犷管理的,“上门打人https://www.ceweekly.cn/2013/0718/57694.shtml
5.MES系统软件客户可以查询订单生产进度,增加对工厂管理能力的认可。 大量的质量数据,方便品质人员快速处理客户投诉和处理的时间。 三、匠兴MES系统软件客户案例 1、某家电行业MES系统软件 某家电企业MES系统软件项目概要 智能化协同计划排程,实时数据采集、指令式供应商协同平台、智能协同仓储/物流、指令式生产作业、作业差异即时可视化https://www.hzjux.com/MESxitong/
6.kfz智能锁故障维修处理热线(kfz智能锁)锁打不开故障家电我们的维修人员将根据您的地址和问题的紧急程度,尽快进行上门维修售后服务。 kfz智能锁怎么初始化 kfz智能锁有两种初始化方式,如果有密码的话,进入菜单-用户设置-初始化设置,电机【确定】就可以了,如果不记得密码,在后锁面有一个初始化按键,打开电池盖子,这个需要在室内进行操作,需要手动长按(用笔尖或手机取卡针)后https://www.lansin.com/news/726565.html
7.金软ERP综合家电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doc基础管理系统 9 第一节 企业管理 9 1.1.1 企业基本信息设置 9 1.1.2 企业部门及人员管理 10 1.1.3 各种期限设置 13 1.1.4 系统奖惩定义 14 1.1.5 系统可登陆终端表 14 第二节 人员权限 16 1.2.1 用户组权限设置 16 1.2.2 操作员权限设置 18 第三节 基础数据 19 1.3.1 系统基本参数设置 19 1.3.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919/134383296.shtm
8.家电小病大修乱象不止大公司服务资源开放十年难有突破四川快益点电器服务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松平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直言,家电维修服务的乱象,反映了家电业生存环境的恶劣。在物价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上门提供家电售后服务人员按原有收费标准算,收入过低。 刘秀敏坦言,一直以来家电维修收费价格是厂家说了算。厂家说收多少就收多少,厂家让收就收,不让收就不能收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325107907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