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很多厂商、消费者都感觉到已经有14个年头的“双11”似乎越来越拉胯,已没有当初那种用户翘首以盼、厂商血脉贲张的感觉,这究竟是为什么?
望博斋主||撰文
今年“双11”确实有些不同寻常。第14届“双11”收官,天猫与京东两大平台却都未公布具体成交总金额。天猫方面称,今年“双11”稳中向好,交易规模与去年持平。京东方面则表示,京东“双11”超越行业增速,创造了新的纪录。这与往年“双11”一结束就急切公布数据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能不说,不公布具体数据是今年“双11”最大的特点。
家电品牌仍然跃跃欲试
虽然,不论是阿里系还是京东平台,都没有公布家电“双11”具体数据,但是亿邦动力数据显示,天猫“双11”第一波售卖期内(10月31日20:00-11月3日24:00),大家电、生活电器均较去年有所增长。体现出家电这样的耐用消费品,在线上销售已经逐步被消费者所接受。
与以往“双11”不同的是,今年数据战报满天飞的情况有所缓解,不仅平台商淘宝、天猫没有公布具体数据,家电和3C企业也不再盲目追求排名。你争我抢晒战报火拼的氛围淡漠了很多。家电魂在12号梳理“双11”战报时发现,发布战报的家电厂商聊聊无几,仅有几家公布了“双11”战报:
美的系战报显示,“双11”美的系总销售额夺得了全网第一,品牌矩阵实现了多元增长,旗下高端家电品牌COLMO套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10%,零售额同比增长50%;东芝全网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6%,客单价同比增长65%;小天洗烘套装连续三年全网销量第一,洗衣机行业增速第一。
海信“双11”超级战报显示,选择海信的用户朋友超270万,旗下Vidda电视100吋尺寸段全网总销量TOP1,海信ULED电视销量同比增长12倍,海信激光电视销量同比增长120%。TCL的战报数据显示,TCL智慧家电双十一全品类GMV突破34亿元,同比增长60%。TCL电视电商全渠道销售额位居第一,同比增长60%。
理性参与重在经营质量
“双11”诞生至今的14年,一路见证着中国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水平的升级、消费需求之嬗变,乃至技术的发展与迁跃。从拼剁手到拼理性;从00后消费者崛起,到五环外消费力擢升;从国货、国潮大批“出海”,到全球好物来中国“上新”。一切的一切,无不展现在这场万众瞩目的商业盛事里。
“双11”虽然是阿里系淘宝、天猫创立的主场,实际上经过十多年的演变,已经成为全渠道的购物狂欢节。以家电产业来说,除了入驻天猫、淘宝平台外,线上还有京东、苏宁易购、拼多多外,现在又多了快手、抖音、B站、微视、小红书等直播带货平台。不限于此,线下门店其实在“双11”也没闲着,借助“双11”大促的市场氛围,通过走商、社交、咨询等方式,也参与到促销活动之中。
很多家电厂商之所以没有公布“双11”即时战报,就在于家电品牌在全网布局已经形成,要兼顾线上平台,还要顾及线下门店,同时还要抓住直播带货,现在的渠道形式已不再像十年前那么单纯。“双11”只是一个节点而已,没有必要把那么多精力放在一个渠道上。而新兴的直播带货是一个常态模式,什么时候需要都可以展开,为何一定要在“双11”这一个赛道较劲呢?
由此可见,家电行业不论是品牌商还是流通商,在行业增量市场进入到存量市场阶段和整体经济大环境不好的背景下,都比较务实,比较谨慎,不再愿意盲目跟风,不再急功近利。而是扎扎实实的做好市场,从产品和服务改善上赢得用户。长期主义是目前家电厂商普遍认可的发展道路,而不是急于一时鲁莽冲撞。
“双11”虽然落下了帷幕,但很多思考还在继续。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对消费者来说,“双11”已经不再那么新鲜好奇,低价格也不再是唯一。而让规则变得简单,服务变得贴心,体验更为快乐,需求真正满足。或许这才是消费者真正想要的“双11”。既往的已经成为历史,只能期待明年“双11”再有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