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支持铜陵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这标志着这项试点工作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也意味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城市发展模式,正在逐步打开铜陵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2019年4月,铜陵入选全国首批“11+5”“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县区政府、铜陵经开区、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围绕“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铜工业基地”试点城市定位,通过构建“无废城市”建设制度体系、市场体系、技术体系、监管体系,建设一批“无废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广泛开展创建“无废城市”细胞工程,全市固废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显著提升,工业固废、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处置利用能力大幅攀升,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富成果,并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特色模式,有力助推了铜陵市产业变革和绿色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可持续性。
上峰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詹俊摄
产业协同减废
秸秆产业化利用收储运一体化
坚持把“无废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农业绿色生产、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秸秆综合利用纳入民生工程,着力构建秸秆产业化利用收储运一体化模式。政府推动,落实秸秆利用奖补政策。制定了《铜陵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细化资金奖补、申报、管理要求。多方合作,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鼓励企业采用“公司+收储站+农户”的集约型收储运模式,实行分散收集、统一储运管理。项目带动,拓展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依托万华绿色分布式大家居智造产业园(铜陵)平台,形成一条以秸秆为主线的完整产业链,年消耗利用稻麦秸秆等农林剩余废物22万吨。铜陵枞阳海螺水泥公司建成国内首套秸秆替代燃料项目,年利用各类秸秆15万吨。此外,还建成畜禽粪污、秸秆沼气发电工程、秸秆(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工程、秸秆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菌等多个秸秆产业化利用项目,秸秆综合利用率由试点前的88.86%提高到92.44%。
垃圾分类全链条闭环管理
“物联网+”废矿物油回收
废矿物油是危险废物,也是回收后可再加工利用的资源,产生源主要来自工矿企业和机动车维修行业(含4S店)。“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市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针对废矿物油产生源特别是小微企业产生源多且产生量小,废矿物油收集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引进了“物联网+”废矿物油回收新技术,推动废矿物油从产生、收集、运输到贮存全过程可视化、信息化管控。截至目前,市“物联网+”废矿物油智能管控平台已注册135家废矿物油产生单位,实现废矿物油收集、运输、贮存全过程可视化、信息化管控。废矿物油经营单位通过平台或手机APP可以实时掌握智能终端废矿物油收集量,及时安排收油车转运,并对转运过程全程实时监控,有效预防废矿物油的违法收集、转移、处置利用行为发生。
万华绿色分布式大家居智造产业园。汪华君/摄
普农集团“无废农场”建设
普农集团拥有耕地8万亩,主要农作物品种有水稻、小麦、大豆等。围绕“无废农场”建设,该公司聚力发展稻渔共生生态循环农业,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努力将农场打造成国家级现代农业庄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成3万亩稻渔(虾鱼鸭鳖鳅)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通过秸秆过腹还田、稻渔共生(“稻—虾(小龙虾)—甲鱼”、“稻—澳龙”、“稻—鸭”共生),实现农业生产闭合循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面开展秸秆粉碎还田、离田作业,建立农作物秸秆还田示范区1.2万亩,“五化”利用量3.9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2.86%。农业投入品废弃物统一回收处理。对农药、化肥、农膜、育苗盘、滴喷管带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按每亩5元进行补贴,并设置农业废弃物回收点17个,临时收储点23个,集中点收储点4个,所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由公司统一回收处理。通过“无废农场”建设,该公司实现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当季使用和当季回收,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置,稻渔共生、绿色防控,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70%以上,带动农户亩均增收1000元,并获国家级健康养殖(稻虾综合种养类)示范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称号。
“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
为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秩序,铜陵市引入“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提高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成立回收郎联盟,向全市个体回收户介绍了回收郎物联平台及手机APP功能,免费为回收个体户发放印有回收郎标识的服装和手机。广泛宣传引导,深入学校、社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集贸市场、城市大型活动场所开展回收郎物联平台宣传,引导广大市民利用回收郎手机APP发送废弃物品回收需求,让绿色回收方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加强执法检查。印发了《铜陵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规定了回收经营者“8个不得回收”和“6个禁止行为”,回收经营场所“8个禁止行为”,对符合标准的回收站点加挂统一标识牌,推进了行业集约化发展和标准化管理。目前,“回收郎”平台已有注册用户2000多人,合作个体回收户200余户,末端处理企业21家,居民利用回收郎手机APP在家就可实现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