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网红”按摩仪后却被诊断为脑梗死(动脉夹层),高血压3级(极高危);用完“网红”美容仪却引起脸部肌肤的低温烫伤;平时使用的“网红”LED台灯在风险监测中频频起火、爆炸……
随着2020年线上消费大火,小家电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500亿元增长为2020年的近4500亿元。与此同时,小家电单价低、周期短、免安装的产品属性与线上渠道高度适配,充分满足当下人们碎片化的生活场景需求。在线上渠道变革加速,对零售“人”“货”“场”三要素影响力增强的当下,小家电整体的快消品属性得到强化,整体产品质量也在快速下滑。这不仅体现在其频发的产品事故中,还体现在其华而不实的功能上。
家电中的“小罐茶”
有行业人士表示,小家电投诉量增长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方面,小家电市场扩大吸引到了大量玩家,但其中更多的是侧重营销,通过推广和包装树立起品牌,产品本身则乏善可陈,且售后问题也逐渐增多;另一方面,虽然小家电行业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是发展比较混乱,其市场的细分线和产品线比较多,还不断地衍生出新的品类,很多企业在发售新产品时,并未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售后问题;最后,小熊、初普等这些网红小家电品牌重营销轻服务路线的成功,让整个小家电行业更加轻视对产品的研发和质量保障,撞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能卖一台是一台。
小家电的“网红”逻辑
同样,如今的小家电也在努力地使自己变为“网红”:外观小巧可爱、简约时尚;产品省空间、易操作、分量小来贴合当下“懒人经济”与“单身经济”的需求;与各类美妆博主、美食博主等网络红人搭配,为产品添加时尚、潮流等属性。那么,这些营销策略是否为企业带来收益了呢?
不过,有业内人士质疑称,由于技术门槛低,产品更新迭代快,网红小家电缺乏技术、标准等条件约束。且网红小家电往往是营销为上,很多产品看似和某些拥有技术积累的大品牌产品“一样”,但实际上没有牢靠的技术支撑,产品质量难以保障。持续的质量问题,只会打击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而对于同样重营销的小熊电器,这条路似乎也开始遇到坎坷。在小熊电器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报告》中预计2020年全年净利润仍可保持50%以上的增长,但与2020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对比来看,第四季度的增长远未达到预期。虽然小熊电器方面解释为受新冠疫情影响,同时结合实际发展的战略需要,公司对费用投放节奏进行了战略调整,但是专家分析却认为,小熊电器轻研发无法筑起技术壁垒,品类趋近饱和,其擅长的品类创新、高颜值设计等手法极易被模仿,缺乏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在小家电行业拥抱“网红”逻辑之前,国内小家电普及率还不到10%;在“网红逻辑”到来后,小家电普及率一直持续增长。但是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网红”逻辑也同样为行业带来重营销轻质量的不良风气。小家电厂商应了解到,作为一个企业应承担起为消费者提供合格产品的义务,更是要为消费者提供实用、好用的产品。若想走的长且远,小家电企业就必须要开始学着自己走路,在产品研发实力与售后维护处加大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