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近期制定三年期股东回报规划后,格力电器迅速推出了2021年中期分红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元(含税),预计合计派发现金股利约55.37亿元。
据披露,格力电器202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8.88亿元(未经审计),截至2021年6月30日,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596.71亿元(未经审计)。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共计派发现金股利55.37亿元。
追溯来看,格力电器2020年半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最终每10股派发现金10元(含税)不送红股,当期派发现金约59.22亿元,相比,2021年半年度格力电器分红规模同比有所缩减。不过,在家居行业板块,格力电器分红力度长期居首。据统计,上市以来格力电器累计分红金额高达843亿元,分红率高达44.2%。
近期,格力电器还披露了《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2年-2024年)》,格力电器将在2022年至2024年每年进行两次利润分配,即年度利润分配及中期利润分配;另外,在现金流满足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的前提下,公司将在上述三年内每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
对照过往股东回报来看,格力电器提高了分红频次和比率:2016-2018年公司曾规划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在没有重大投资计划支出前提下,现金分红比例应当不低于60%。
受到地产周期下行拖累,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加大,家电板块利润承压,格力电器在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约14%,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61.88亿元,同比下降15.66%。
根据产业在线预测数据,2022年家用空调行业内销出货量将下滑2.1%,整体需求预计将延续疲软态势;外销方面,受到出口高基数及海外渠道库存增加等因素影响,预计出货量将下滑3.7%。内销方面,格力实现出货量3165万台,同比分别增长6.8%,表现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依旧保持领先地位。
机构预计格力电器盈利改善可期。自去年三季度以来,铜、铝等原材料价格环比持平略有下滑,成本端压力逐步缓解;另外,考虑到公司渠道改革持续推进,经销商升级转型加快,预计公司经营效率提升,整体盈利有望改善。此外,格力电器在探索“第二增长曲线”,开拓冰洗等其他家电产品业务,布局智能装备、精密模具、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领域。
从市场表现来看,去年格力电器股价累计下跌约37%,不过从去年11月以来,公司股价有所反弹,截至最新收盘上涨约10%。公司也多次推出回购护盘,据统计,格力电器自2020年以来累计实施的回购金额约270亿元。
更多阅读:
1月24日晚间,格力电器(000651.SZ)公告了未来三年的股东回报规划(2022年至2024年)。
格力电器介绍称,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每年计划进行两次利润分配,即年度利润分配和中期利润分配;在现金流满足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的前提下,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
未来三年里拿出不低于一半的净利润进行现金分红,当得上是大手笔的分红,近三年来,格力电器每年的净利润均超过220亿元。在格力电器的股吧里,股民们大多对股东回报规划乐见其成,有人评价格力电器“是良心公司,可以长期期待”,有人称格力电器此举是在给“白马股打个样”,也有人认为此举可以拉升格力电器的股价。
1月25日,截至记者发稿,格力电器股价为39.62元/股,微涨2%,市值为2343亿元。
尽管格力电器称,公司制定今次股东回报规划是为了建立科学、持续、稳定的股东回报机制,保护股东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理性发展,但在很多人看来,格力电器此时公告股东回报规划,跟市值管理有关。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格力电器的股价疲软,已从2020年1月下旬出现的最高价70.56元/股下滑至目前的不到40元/股,2021年下半年以来,股价一路走低。尽管疫情发生后美的集团的股价走势亦跌宕起伏,从2021年2月下旬出现的最高价108元/股下滑至目前的76.83元/股,但美的集团的市值保持在将近5400亿元,是格力电器市值的两倍多。
在行业人士看来,格力电器此时抛出可观的分红规划,还跟格力电器董事会的成员竞选有关。
“今年是格力电器董事会的换届选举年,2022年1月,格力电器第十一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此举(指格力电器推出的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可视为董明珠为谋求连任而做出的铺垫。”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称。1月24日晚间,格力电器同时公告了将在2月28日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该股东大会除将审议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外,还将选举第十二届董事会成员。在刘步尘看来,董明珠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当选格力电器新一届董事会的董事长。
值得指出的是,格力电器提出的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并不一定会真实落地。格力电器称,如果结合实际情况需要调整回报规划的,公司可在不违反公司章程确定的利润分配政策情况下提出调整方案,调整方案需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发表独立意见,本次规划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还需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才能生效。
在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落实现金分红的号召下,上市公司提出分红规划的情况并不少见,投资者可以对上市公司做出的分红承诺进行监督。
1月24日晚间,格力电器(000651.SZ)公告了《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2年-2024年),其中提到,2022年至2024年每年将进行年度利润和中期利润两次利润分配,每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
受此消息影响,格力电器1月25日高开,开盘报39.01元/股,其在早盘一度涨超3%,但午后有所回落,收盘报38.89元/股,仅涨0.1%,成交额28.01亿元,总市值2300亿元。
时代财经梳理发现,格力电器在2012年、2016年公布的《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中,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现金分红总额均不低于近三年可分配利润的30%。
巨额分红,谁受益?
每年拿出净利润的50%用于分红,这在上市公司中并不常见。
格力设置这一分红比例的前提是,现金流满足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该规划时,则需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
在格力电器的小股东看来,这次大手笔分红无疑是“利好”。有股民在股吧发帖称,“一半的身家都压上了,涨跌随意,比存银行强多了,先吃一年的分红看看”,还有网友称赞“格力是最良心的上市公司”。
投资者既将巨额分红解读为利好,为何格力电器今日仅收涨0.1%?
根据财报,格力电器2020年实现净利润223亿元(2021年业绩未披露),若按照50%的现金分红比例计算,则其中超过110亿元用于股东回报。
不过,百亿红包到底给了谁?
“作为主导推动分红的大股东,也会是分红政策最大的受益者。”香颂资本董事沈萌1月25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董明珠及其一致行动人珠海明骏合计持有格力电器9.46亿股,持股比例15.74%;高瓴资本持有格力电器434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0.72%;其中,珠海明骏由高瓴资本实控,持股比例近90%。
2019年,高瓴资本通过珠海明骏参与格力电器混改,以46.17元/股的价格购入9.02亿股股份,斥资超416亿元,以15%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一大股东。但苦于格力电器近年二级市场表现不佳,高瓴资本这笔投资也尚未获得回报。
时代财经查阅格力电器近年的权益派发方案,2020年、2021年分别以每10股派22元、每10股派30元。按照高瓴资本2019年的入股总价计,截至1月25日收盘,这笔投资账面价值350.79亿元,浮亏超65亿元。而根据格力电器2020年、2021年的权益派发方案,高瓴资本累计获得分红46.9亿元,仍浮亏18亿元。
“高瓴资本和董明珠都是格力电器的大股东,而高瓴和董明珠联手控制格力电器后,格力电器的股价始终表现不如预期,与此同时,格力电器的成长也没有达到更好的水平”,沈萌向时代财经分析称,“因此格力电器通过资本支出撬动高成长的空间有限,所以将净利润高比例分红,可以让高瓴和董明珠回收一定资金。”
沈萌认为,对格力电器来说,高瓴虽然是最大股东,上市公司却控制在董明珠手中。
“董明珠作为销售出身的管理者,不具备带领格力电器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能力,而其推动投资收购的银隆新能源、半导体等项目也都难以为格力电器贡献更好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成长基础”,沈萌表示,“此外,分红还有一层原因,董明珠参与和高瓴一起受让格力电器原国资股东的股权也需要补充资金、缓解压力。”
股价近一年跌30%
截至2021年9月末,格力电器A股股东户数为88万户,较前一季度的71万户上涨24%。
对于88万股东而言,格力电器股价长期不振已经成了“心病”。
因此,有投资者对于百亿分红并不看好,“一般利润分红,股价上行用什么维持?不就是公司的每股收益,都拿去分红了,股价还怎么涨?”
Wind数据显示,近一年格力电器跌幅为-31%,区间内超过130个交易日处于下跌。去年4月2日,格力电器冲高至63.5元,随后再无“高光”;去年11月10日,格力电器盘中触及34.1元低点,当日跌幅2.61%。截至今年1月25日收盘,格力电器自最低点反弹幅度为20.56%,但距离最高点跌幅超过43%。
对小股东来说,分红并不一定是“利好”。
“巨额分红对散户真正的意义,是分红后股价能够快速填权填息,这样长期持有就像债券一样每年稳定拿到利息。”
那么,上市公司为何要抛出巨额分红计划?
在马靖昊看来,巨额分红的公司一般有几个特点,首先是现金流良好、利润质量高。不过,将现金投入现有经营中很难获得可观回报,意味着行业潜在产能充足、没有成长性。
第二,公司资金利用水平太低,无新增投资项目,未来资本开支逐年降低,现金多到没处用;第三,释放积极信号,有利于维持市场持信心,为今后再融资等奠定基础;第四,从股权结构来看,巨额分红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也相对较高,分红的大头都给了“娘家人”。
关于行业发展潜能,1月25日,产经分析师丁少将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也指出,格力目前的主要挑战是多元化经营和公司治理,格力在空调市场高增长的时候并不突出,一旦空调市场开始下行,(这两个)就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丁少将补充说,“分红本身没什么问题,这也是格力一直以来的做法。现在大家担心的是,格力有没有钱继续大手笔分红,实际上是对公司发展状况的一种担忧。”
2020年财报显示,格力电器空调产品收入1179亿元,同比下滑14.99%;空调毛利率下滑2.8%至34.32%;生活电器、智能装备产品营收也分别下降18.91%、63.06%。
主业遭遇瓶颈,缩减了格力电器的整体盈利。2021年第三季度,格力电器营收471亿元,同比下滑16.5%;实现净利润61.88亿元,同比下滑15.66%;现金流净额为-48亿元。
与此同时,格力电器的基本每股收益也比去年同期下降超过10%,为1.1元/股。而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其货币资金为119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