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差点遗忘一家公司,我以为它的半年报已经说过了。
格力电器,
是我仓位最重的一家,这样都能忘记,我也是服了我自己。
是不是我对它太放心了?
它是我持仓中要分析的最后一家了,
不是说格力有多好,主要是因为我对它的了解远胜过其他公司。
它的缺点和优点我基本了解。
对格力的思路很清晰。
1、有息负债有没有降低
2、线上销售情况如何
3、格力钛的情况怎么样了
4、生活电器的情况有没有好转
5、海外有没有进展
先来看一下上半年的业绩情况吧:
格力电器上半年营业收入997.83亿元,同比增长0.55%;净利润141.36亿元,同比增长11.54%;扣非净利润138.64亿元,同比增长14.9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51.22亿元,同比减少83.40%。
我不得不吐槽:为什么这么多的企业净利润的增长率远大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呢?
如果不是假的,说明降本增效都做得不错。
上半年毛利率30.47%,同比增长1.72个百分点;净利率13.92%,同比增长1.47个百分点。
净利率看似只增长了1.47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基数大,所以,净利润增加就不少。
像格力这种增速已经放缓,那么想要达到净利润的增长,只有降本增效这种手段了。
1、有息负债
上半年短期借款38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03亿元,长期借款281亿元,共计有息负债870亿元。
2023年末,短期借款26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06亿元,长期借款390亿元,共计有息负债860亿元。
有息负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0亿元。
看来,是我一厢情愿了,格力根本不想在这方面努力,从来不想减少这个负债。
它可能认为这种杠杆一点风险也没有吧。
报告期内,i传媒旗下的《暖通空调与热泵》发布《2024H1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格力中央空调以15%的销售规模继续位居行业首位。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格力空调线上零售额市场份额为24.15%,排名行业第一;空气能热水器线上零售额市场份额为17.23%,排名行业第二;电风扇线上零售额市场份额为13.25%,排名行业第二。
其他的信息就没有了。
不说的就是不行。
为什么这样说?
它说中央空调第一,说明家用空调没有第一了。
为什么不能说空调第二呢?实在是拉不下这个脸吧。
董明珠一直吹自己的空调怎么样怎么样,现实呢?
自己说好,多厉害有什么用?
怕就怕一直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起不来。
格力现在拿得出手的除了中央空调就只有电风扇和空气能热水器了。
问题是等到中央空调都没有第一的时候该怎么办?
格力钛已经变成全资子公司了,不会单独进行披露。
不过,我们基本上可以从分产品的绿色能源板块大致看出一些端倪。
上半年营业收入19.8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99%,同比减少31.84%。
绿色能源板块在年报中可以得知,分为光伏(储)空调板块、新能源板块,而新能源板块就是格力钛的业务。
无法区分到底占比是多少,也就无法知道格力钛的盈利与否了。
除了空调业务外,就是生活电器业务,包括小家电、电冰箱、洗衣机,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10.68%。
这是一个好的征兆,至少已经上涨了。但是还没有回到2019年的水平。
上半年内销751.19亿元,同比增长9.01%,外销148.25亿元,同比增长15.64%。
问题是占整个营业收入的比例还是太小,不能成为支柱。
只能说稍微有点起色了。
错误
在报告中的第7页和第10页,竟然有这样的错误:营业收入不相符,第7页是99,783,116,496.59,第10页是1,002.87亿元。
相差近5个亿的营业收入是怎么回事?
公司的工作认真态度真是堪忧啊。
总结
到现在为止,格力反映出来的还是那个格力:
空调为主,多元发展不顺利。
海外发展不行,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只有14.78%,难以和海尔的52.22%,美的的41.75%相比。
格力我现在有种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优势不明显,缺点越来越多。
以前我可以看在董明珠的份上,模糊格力本身存在的缺陷。
但是现在不管是格力本身,还是董明珠本身都无法覆盖缺点了。
我怕自己对格力产生谈恋爱的心理,无视它的缺点,只对优点锲而不舍。
现在我还是清醒的,空调长期来看还是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国内还有一波更新换代的红利期。
国外发展中国家空调的普及率还很低。
所以,如果格力在未来几年内还不能打开国外市场,那么等到国内市场饱和之后,不要说增长,必将进入衰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