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六七十年代的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都有上榜,然而到了如今的时代已经鲜少有人在使用这些物件了。
这说明了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进步。
想当年我国真的是穷的啥都没有,咱们的祖辈真的是尽心尽力建设咱们的祖国,让全国人民都在感受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让自己逐渐的过上了好日子。
若说起什么是好日子,想必就是不求大富大贵、不求奢侈迷醉,感受日常生活中的便捷与舒适吧,其实这样就已经很是舒坦了,不信你往下看。
就拿天气举例子,由于天空中大气层的被破坏、土地都变成了柏油路、大量的树木被砍伐等等,如今我们的地球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
夏天40多度的高温很是常见,尤其非洲那边更甚,每年都会热死不少人,而冬天又特别的寒冷,很多人都说这是地球母亲在发怒。
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能看得出来空调真的是一项超伟大的发明,千万别小瞧这件电器,它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人都能用起的普通家用电器了。
它那小小的身躯,确确实实能帮上大忙,许多人都已经离开它不行了。
在我国家家户户安装空调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了,而且做到了只要你想安就完全安得起的地步。
因为空调不再是价格蛮贵的奢侈品,低的杂牌子空调只需几百,而品牌空调也仅需几千而已。
这里真的很想说一句题外话,我国是已经做到了空调遍布的国家,其他国家可是很多都还没有实现空调自由哦,夏天热,冬天冷,大家也只能自己想办法。
而作为空调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格力的名声可谓是响彻全国。我国足有14多亿人口,谁人不知格力的名号?
另外如果按照经济条件来划分的话,大部分的人都买得起格力空调。
所以当年一句“好空调,格力造”不知道让多少家庭都了解了格力、购买了格力、使用了格力、用好了格力。
如今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早已经成为新的四大件,代替了传统的老旧物件,那今天不说别的,就来详细聊聊空调。
中国制造的崛起
最初,人们购买家用电器还会考虑到外资的品牌力量,觉得外资进入国内的物品肯定是经过合格质检的,肯定能够用得住。
不过随着国产产品的迅速崛起,同样的性价比下,人们发现国产物件价格更加低廉优惠,于是许多人便将目光纷纷瞄准在了中国制造上。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龙头,老大在空调这个行业上,格力在前些年当属实至名归。
尤其是董明珠在晋升为董事长之后,一直尽心尽力的照顾着格力集团。
以至于说起格力,人们必然想到董明珠。说起董明珠,又人们必然想到格力。
仿佛这个人和这个品牌已经融合在了一起,所以格力这些年的收入一直都呈稳定趋势。
格力遇到了董明珠,如鱼得水
其实格力诞生之初并不是一帆风顺,它也经历了在这个行业内的浮浮沉沉,几经周折。
直到格力品牌发展了30多年,遇到了一个叫做董明珠的女人,她一心为品牌效力,直至将格力的名字发扬光大。至此,格力便一朝辉煌不落幕。
原本董明珠只是一名普通的销售员而已,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场人士,本不应该引起这么大轰动的。
但董明珠的奋斗历程真的是传乎其神,当然是离不开他多年的奋斗与努力。
董明珠出生于南京,父母养育有七个孩子,他是老末。
但正因为是老末,所以平时也备受哥哥姐姐和父母的宠爱。
董明珠这女孩儿从小学习就好,在当时人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中国,董明珠就已经拿到了自己的大学文凭。
顺利毕业之后,那时工作都流行包分配,几乎没有自己找的。
所以董明珠凭借着他的高学历,就被分到了研究院工作。
要说这份儿工作是真的好,平常不忙、工资还高,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钱多事少离家近吗?
任谁都愿意在这里工作一辈子的,那时的董明珠或许也是这样想的。
但她和其他人稍有不同的是,董明珠是一个乐于干活的人,对待工作她真的是一点不偷懒。
可是后来因为一场意外,董明珠的丈夫离世,他们的儿子不过才两岁而已,董明珠要一个人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
于是董明珠在36岁的时候重新选择了工作,他的眼光毒辣留在了海利空调厂(格力前身)做销售。
你敢想象他的个人营业额突破了惊人的5000万,这个数字可是占了格力总营业额的六分之一啊。
即便后来经历了梅雨时节等诸多可以让公司面临经济停滞的局面,董明珠也未曾放弃与退缩。
而是带着大家研究讨论该如何崛起,她不打降价策略,而是主张利分销商。
这一举动足足的体现出了董明珠在商业上的头脑与目光。
就这样,只有23人的销售团队一下子发展成了上千人的规模,营业额翻了整整7倍多,直达28亿。
这一番操作让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惊掉了下巴。
格力的品牌也由此打开,更关键的是,格力品牌空调的质量也让消费者看到了不一样。
到了2004年,在格力空调收购危机中董明珠再次没有退缩,而是又打了一场翻身仗。
似乎在董明珠的人生当中,遇到困难翻身做主人是她的常事。
美的的默默觉醒之路
董明珠曾经说过:“未来十年,格力都会是空调界的老大哥屹立不倒”,但任谁都没有想到,美的却成了超越老大哥的后起之秀。
美的创始人叫何享健,是广东人,他的少年经历和董明珠对比就是两个极端。
他没有董明珠那么好的学习成绩,他只有小学文凭。
生活艰苦的他,经常游荡在社会上面以谋得生存。
从小过惯了自由日子的何享健一点不想去打工,好在他有野心,也很敢干。
年仅26岁的他,拿着借来的5000块钱就去盖了一个塑料厂。
这个小厂子由于资金链比较狭隘,所以只能生产一些电子配件。
在营业额与支出较为平衡的情况下,这个小厂子硬生生的坚持了12年。
坚持到如此地步的小厂子的收益才逐步稳定,这就是美的集团的前身。
和格力的迅速崛起不同,美的的发展是属于稳扎稳打型的。
一直以来,它在电气中的名气都不显著,但是自身的商业版图和消费用户却在默默的扩张。
直到1973年的时候,美的开始增加五金产业,随后又引流了许多海外的东西。
直到1984年,美的才成功突破了1.2亿的市值。
而后开启的电商时代,最先入驻的那一批商家中就有美的,这一先进的目光让美帝直接占据了电商平台中的大片市场,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流量。
有好多当时颇具名气的品牌如小天鹅、荣事达等,被淘汰的工厂都被美的收入麾下。
至此美的也渐渐地被更多国人所熟知。
美的倒也是下得了狠本,缺技术就聘请技术人员,缺啥就补啥,只为了打造更好的品牌名声与物品品质。
到了2020年的时候,中国电器巨头的收入表中显示美的后来居上,格力老大的位置即将不保。
到了2023年的时候,美的开发了海外市场,这时美帝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3737亿元,优先于格力。
而在电商平台上,美的也已经站稳脚跟,拥有了许多90后80后的铁粉。
后来据准确的统计数据报道,2020年上半年的时候,在空调线下售卖对比上。
美的的市场份额是35.26%、格力的市场份额是31.64%。
在线上售卖对比上,美的是37.99%、格力是25.05%。
这是相当高的数值了,可见格力的销售实力是多么恐怖。
但最近有数据发现,连续占据空调产业24年的空调老大地位的格力,被美的抢走了第一的头衔。
夸张的是,美的不仅打败了格力,更有恐怖的进账营业额,甚至在上半年营业额就已经达到了1390.67亿元,约等于每天进账7个亿。
美的品牌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绝对是一点一点用心打造累积下来的结果。
格力失去了连续24年占据空调行业老大的地位,那么格力接下来的策略会如何呢?
新华社2017-09-08《董明珠的倔强人生》
人民日报2018-04-09《董明珠:格力空调是世界老大美的算老几》
新浪财经2024-04-30《去年营收达3737亿,美的集团二次递表冲击港股IPO》
云财经2024-04-30《创成立33年来最好业绩格力电器2023年营业总收入2050.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