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求新

2024-10-1416:39发布于北京中国经济周刊官方账号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过去的“造不了”到“造得出”再到“造得好”,不仅中国制造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如今,在面向未来的新征程上,中国制造也正在续写崭新的精彩故事。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深入制造业一线进行采访调研,为读者呈现那些中国制造的新故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侯隽石青川|珠海报道

“格力最大的魅力和自豪是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制造,认可中国可以造出世界顶级的、领先的产品。中国的企业家,如果想要受人尊重,也要有一个使命,就是通过我们的中国制造,让世界了解中国。”

董明珠曾在很多场合如是总结格力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在她看来,格力电器从营收规模1000万元发展到2000亿元,从零利润到去年创历史新高的利润290亿元和税收贡献176亿元,重要的驱动力就是这一份使命与担当。

但发展之路岂会只有坦途,能够穿越周期和熬过一个个艰难时刻的格力,制胜秘诀就是一直求新求变。

经过多年发展,格力的家电龙头地位已经深入人心,很多人习惯了在朋友家里、路边餐馆里看到格力空调,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在深中通道、中国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主航站楼这些“超级工程”里,在华为、阿里巴巴、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大型数据中心项目里,甚至在煤矿、铁矿、金矿的地下矿井里,也有格力的身影。

今年8月,董明珠在河南格力2025年度营销峰会上宣布,格力渠道变革在全国各省份基本到位,格力经销商可以直接在网上系统下单,改变以往向地区销售公司拿货的模式,减少了流通成本。

弗若特沙利文调研机构向格力颁发《市场地位确认证书》,认定格力“全国中央空调领军者”市场地位。目前,格力中央空调已连续12年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根据8月30日格力电器(000651.SZ)发布的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002.87亿元,同比增长0.5%;归母净利润141.36亿元,同比增长11.54%。

从“好空调、格力造”到“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再到“格力让天空更蓝大地更绿”,再到现在的“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近些年格力宣传语的演变也折射出企业规模、志向一步步求新求变的奋斗历程。

格力智能制造车间

“变松弛”的董明珠和强增长的格力

“都上来,挤一挤一起坐电梯,你们都是苗条的靓女,不要担心报警超重。”在珠海格力电器办公楼一楼的电梯上,董明珠招呼《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和员工们一起搭乘一部电梯。

“我是今年4月入职格力的,我观察到她和我们说话的时候,一般都是笑嘻嘻的,很少板着脸。可能之前她身上标签太明显,让人们忽视了她温柔的一面。”珠海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最近几年,董总脾气确实温和了不少,当然她还是很直,有错一定直接说,但是她也经常开开玩笑还经常发表情包,用你们媒体的话来说,就是‘变松弛’了。”在格力电器工作了20多年的副总裁方祥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董明珠在经销商大会上为优秀经销商颁奖

2024年大学生见面会

格力电器公司里的年轻人

握住“两新”政策机遇,发展是拼来的

“没有啥‘至暗时刻’,更没啥焦虑,这都是外界说的,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又怎么,不能用这个当借口就不好好服务了。格力电器的发展从1000万到2000亿(营收规模),从零利润到去年的290亿,我们都在格力这艘大船上面,只有同心协力,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董明珠表示。

2025冷年首月(冷年:空调业行话,一般指从前一年的8月份开始到当年的7月份为一个冷冻年度),董明珠马不停蹄辗转石家庄、郑州、南京、合肥四城,出席区域经销商会议。

一月四城,70岁的董明珠还在市场一线拼搏,引起了家电行业的热议。

数据显示,2024冷年,国内空调市场表现不甚理想,市场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根据GfK中怡康推总数据,2024冷年国内家用空调市场零售量同比微增0.5%,零售额同比下滑3.2%。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王雷在日前举办的“2024—2025中国空调行业高峰论坛”上表示,空调作为现代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当下,其基本需求依旧强劲且稳定,这不仅是行业的基石,更值得业界持续不断为之努力。

显然,董明珠也看到了这一点。

“为什么要这么拼?不拼搏哪能行?!”董明珠反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但是不能焦虑,要用你们说的松弛对抗焦虑,要用拼搏战胜懒惰。”

在董明珠看来,经过多年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已超过30亿台,巨大的存量给家电以旧换新带来了空间。

“国家出台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即‘两新’)的一系列政策,格力十年以上的空调及家用电器已经有6亿部,这无疑给了我们一次非常好的发展机会。”董明珠表示。

董明珠对记者回忆说,正是上一轮的大规模促消费政策,让以格力为代表的空调企业实现强劲增长。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影响全球经济。格力电器年报显示,2009年格力电器的营收增速仅有1%。同年,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随着国家促进消费的政策落地,包括空调在内的家电产销量明显增长。

根据商务部2011年12月31日公布的数据,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9248万台,拉动直接消费3420多亿元。预计全年家电下乡销售1亿台以上,销售额超过2500亿元。而格力电器的营收增速也在2010年达到了42%,连续两年实现35%以上的增长,并在2012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

董明珠认为家电制造业企业一定要好好把握住这一轮的国家政策,一定要把真正的好产品推向市场。

向多元化与全球化要新发展

好的产品需要获得更广阔的市场与认可。要成为制造业巨头,多元化与全球化是任何企业绕不开的课题。

从多元化角度切入,近年来格力围绕“好电器,格力造”的核心发展战略,实现冰洗产品、厨房电器、环境电器及医美等系列产品全覆盖,产品定位健康化、智能化及个性化,并实施套系化布局。格力电器2024半年报数据显示,空调、生活电器、工业制品业务分别实现了同比11.38%、10.68%、13.01%的增长。

在全球化业务拓展方面,7月21日,格力电器首台出口中东洗护机成功下线,当天在格力电器(成都)有限公司的成品库现场,工作人员为即将远赴中东的306台如新热泵洗护机做最后的准备。随着发货指令的下达,一台台洗护机缓缓驶出成品库,踏上前往中东的旅程。

在海外布局方面,格力电器董秘邓晓博曾表示,公司坚持以自主品牌为中心,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一是生产基地全球化、本土化,目前在南美地区建有海外生产基地,优化产能布局;二是市场整体布局更聚焦,目前产品在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实现持续增长;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商用空调领域大力推广热泵产品、冷冻冷藏机组及屋顶机。开发满足不同消费层级的家用空调,推广中高端亮点产品。

2024年半年报显示,目前,格力产品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主品牌占出口销售总额近70%。报告期内,公司外销营业总收入为148.25亿元,同比增长15.64%。

2024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先后中标印尼青山工业园区、香港石鼓洲人工岛项目、克罗地亚PRIMORDIA酒店、匈牙利Pelikan购物中心等多个大型商用工程项目。截至目前,格力电器中标典型样板工程超130项,包括安哥拉罗安达新机场、巴基斯坦瓜达尔新机场、科特迪瓦阿比让体育馆等,遍及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

格力的未来属于年轻人

“我也是老人,70岁还没退休,你们要把接力棒接好。”8月22日,在河南格力2025年度营销峰会上,董明珠公开提及2025年有可能退休。

谁能把接力棒接好?对此,董明珠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在董明珠看来,无论时代怎样变化,不变的是对人才自主培养的坚定。董明珠认为,每个人都是人才,关键是企业能否提供一个人尽其才的岗位。

方祥建在格力就曾经历经“三下三上”。

彼时,刚刚大学毕业的方祥建青云直上,26岁就兼任质检部长和筛选分厂厂长,没想到2009年,一个“质量事故”导致他的部长职位被免,厂长职位降级。董明珠当时很生气,把方祥建写了二三十页的检讨甩在桌上,狠狠地批评。

方祥建告诉记者,董明珠多次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强调:“只要是国家需要的,我们就要去做。”目前格力电器的产业链已经拓展到智能装备、数控机床、机器人、精密模具、新能源储能等领域,以及冰箱、洗衣机、小家电等全屋智能产品,如今格力已从专业化的空调企业发展成为多元化、全球化的工业集团。

朱磊表示,董明珠某种意义上也折射着格力的品牌性格。“董总作为企业管理者的角色为人们所熟知,而同时,她作为‘中国杰出质量人’‘全面质量管理推进40周年卓越企业家’获得者的身份,却是许多人所不知的。她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格力采访发现,像这样规模的企业,一个技术部的主任下面就管了上百号人,而且格力管理层升迁的速度也非常快,选拔了非常多的“85后”“90后”干部,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在格力工作5年以上的员工,对企业非常了解,对董明珠的管理理念也非常认可,将格力“产品质量是第一位”的理念传递与执行。

2024年8月,在格力2024年新员工入职仪式上,董明珠对6019位新面孔说道:“成立33年来,一代又一代格力人脚踏实地、接续奋斗铸就了辉煌业绩。格力不仅关心年轻人的生活,更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在格力,升职不看年龄而看能力,格力的未来属于年轻人。”

格力“光储空”空调系统应用在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项目

布局中央空调、参与“超级工程”格力的新破局

艾肯网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中央空调整体市场容量同比下滑超过5%,但是格力电器成为2024年上半年出货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两个品牌之一,并继续保持出货规模第一的位置。

中央空调或成为家电行业破局新领域

“我现在可以很自豪地表示,我们颠覆了自己、创造了自己,用自己的技术实现了1300冷吨的大型离心机组。”董明珠说。

近日,格力研发出全球首台1300冷吨磁悬浮离心机,她特别提到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社会的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比如说我们在人民大会堂的中央空调,可以实现节能32%。如果你原来要用1000万的电费,我就给你节约了320万。”董明珠说。

《暖通空调与热泵》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格力中央空调已连续12年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根据测算,深铁12号线用了格力中央空调一年节约了近1500万元的电费,10年可节约1.5亿元。2024年1月30日,深圳地铁专门就格力中央空调节能效果发来感谢信。

格力很早就在中央空调领域进行了布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制冷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表示:“中国制冷空调行业正处在由大到强、从跟随模式向探索模式的关键转折期;行业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由大到强,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董明珠表示,格力要不断挖掘增量市场的潜力。2025冷年,格力依托战略和各行各业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加持,正在蓄力新一轮的突破。

格力电器工业制品展示

大家都知道格力在空调业的地位,但鲜为人知的是,格力是国内很多“超级工程”的重度参与者。

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这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大湾区又一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

深中通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是连接深圳至中山的跨海通道。该项目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全长约24公里,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深中通道的贯通,也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进入新的阶段,往后,深圳到中山缩短至30分钟,深圳与珠海1小时通达,从香港坐直通巴士前往中山最快仅需一个半小时,粤港澳正朝着“一小时生活圈”快速推进。

在深中通道开通的同时,由格力电器为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和管理中心供应的格力LMV系列变频风冷螺杆机组等中央空调设备也正式投入使用。

“我们是通过招标入选的。”深中通道格力方项目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西人工岛犹如一个海上风筝,展翅在伶仃洋海面上。但是它的工程难度很大,因为它除了承担桥隧转换的核心功能,同时还是集管理维护、消防救援、科教观光于一体的功能枢纽,被定位为大湾区中心的地标。因此,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和管理中心的中央空调配备尤为重要,既要满足舒适、安静、环保、节能的需求,同时还要能够应对伶仃洋上高温高湿气候环境,能够抵抗强风与海浪等极端环境。”该负责人表示。

“安全可靠是深中通道最核心诉求,格力LMV系列变频风冷螺杆机中央空调设备,压缩机采用设计寿命高达10万小时的高效双旋转齿型。整个空调系统寿命长,稳定可靠,运行安静。”朱磊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在朱磊看来,像深中通道这样的“超级工程”要求暖通设备运行稳定、性能突出、低碳节能,而频频中标重大工程彰显了格力的科技创新实力。

“超级工程对中央空调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近乎苛刻,极高的投资额和浩大的工程量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并存,而格力中央空调凭借稳定的性能和优异的质量获得了认可,作为格力人感到很骄傲。”朱磊表示。

“格力看重的不仅仅是财报数字优秀、销售数据好。”董明珠说,“格力的产品能够参与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主航站楼中,在首都新地标中国尊内、在飞架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畔,凭借过硬的品质成为这些超级工程供应的首选品牌,是格力的长期目标。”

“超级工程”背后是超级技术

“您知道永磁同步变频电机吗?”格力电器工程师梁工在与《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交谈时问道。

梁工主要负责离心机整机系统控制试验以及售后调试,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离心机是制冷量最大的设备,大型商超、大型机场、大型建筑等,例如中关村的高楼内部的制冷系统,都采用了离心机设备。

在离心机方面,格力采用的技术路线与国外完全不同。梁工透露,由于离心机需要高速运转,传统技术路线均使用电机对其进行加速,这其中传统三相异步定频电机需要用增速齿轮来增加转速,而格力使用的是自主研发的高速永磁同步变频电机。

“定频电机无法改变频率,而变频电机可以通过变频进行变速,因此变频电机可以优化掉增速齿轮这个零部件,加之永磁材料的运用,多方面提高了能源转化率。”梁工解释道,少了一个传动环节,无论是噪声还是整个离心机的体积都相应减小。

资料显示,2008年,格力在国内率先采用这种技术,这也为日后彻底摆脱离心机领域“卡脖子”窘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梁工介绍,压缩机中的重要部件——叶轮属于精密零件,它的设计影响整个机组的能效,对整个机组的重要程度堪比飞机发动机。过去中国无法制造出自己的压缩机,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国内无法自主设计叶轮,而且加工叶轮需要十分精密的机床,国内也没有这样的设备。“当时只能购买别人设计好的压缩机,整机就只能按照别人压缩机的设计来制造。”梁工说。

有了自己的电机技术,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电机自主设计叶轮。梁工表示,通过现在国内的数字化技术,收集离心机工作中的各项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融入叶轮的设计中来,最终实现自主设计叶轮,彻底打破了国外标准的壁垒。

据了解,在横琴供冷系统的建设中,用搭载高速永磁同步变频电机技术的离心机对国外品牌设备进行了替代后,成本几乎下降一半。

得益于格力内部研发成本按需投入,不设上限,最终格力掌握了这项离心机上的核心技术,摆脱了国外品牌的技术控制。

“超级工程”的新挑战

据格力电器商用空调业务部部长曹勇介绍,曾经很多国内大型场馆都使用国外设备,主流技术是定频机组,2012年格力推出了永磁同步变频电机,对不少使用场馆进行了国产替代。“因为同样的条件下,永磁变频的电机能耗更小。”曹勇说,节能的特点给了国家级工程国产替代的动机。

因为国外品牌在工程领域发展较早,国外品牌中央空调一直牢牢占据着大型项目中的应用,直到最近几年国产品牌才有替代的趋势。

在大型建筑上中央空调的应用较家用场景更为复杂,因此在该领域更需要技术储备与技术迭代。以压缩机为例,压缩机作为空调的核心零部件,存在多种形式,包括涡旋式、离心式、螺杆式等,而一台中央空调机组包含成千上万个这样的核心零部件。格力在2000年才开始发展该领域,为了掌握核心技术,每一项技术都要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个过程要从设计、选材再到工艺、制造,在这之中还要继续做创新。

尽管进入“超级工程”不易,曹勇依然表示,只要有“超级工程”,就一定会去拼,因为参与大型工程项目对品牌的价值增量是不可估量的。“这是对产品质量的认可,也是企业实力的体现。”

从高入云端到深入地下,开拓“空白市场”

目前,“超级工程”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技术展示的舞台。格力也在核心技术的加持下开拓出多个原本空白的市场。

格力商用空调经营部销售总监杨惠雄这几年的工作重心便是有关“东数西算”的项目。杨惠雄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随着国内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中心随之涌现,而数据中心能耗高,产生的热量也多,因此数据中心机房需要大量的冷却设备,同时对冷却设备有特殊要求。

“数据中心的空调需要365天24小时健康运行,因此过渡季节就要对设备进行调节,在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多利用自然资源,从而达到降低空调使用损耗的目的。”杨惠雄举例说明,室外温度较低时,主要机组就可以不开,利用内部的板式换热器,与室外冷却塔的水进行换热完成冷却任务。

从2018年开始,大型冷却设备机组开始出现国产替代风潮。格力也随之开始进入华为、阿里巴巴、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大型数据项目的采购名单。数据中心的技术迭代非常快,这也导致服务器升温速度越来越快,对能效提升和节约能源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数据中心机房的冷却机组中,国外品牌依然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国产品牌需要在技术上进行革新,使自己有足够的竞争力。

数据中心机房能耗比较高,将更多的能耗用在服务器上是所有机房追求的目标,国家在这方面也有规定,因此节能成为格力冷却设备的研究方向。

中央空调另一项应用场景则在地下,在煤矿开采的场景中,将矿井内的温度降低下来,给煤矿工人带来更好的工作环境。

煤矿的环境复杂程度远超地面大型建筑。一位河南省平顶山市煤炭工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地下矿井中,由于开采作业持续进行,井下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空气中有大量的粉尘,且地下温度很高。

曹勇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过去的技术体系是将地面的空气带入地下,热量置换后再将地下的空气排出,但这个过程成本较高。“我们通过自己的技术,将温度高的空气在地下进行处理,通过设备后使其相对新鲜,从而达到空调的效果。”

在煤矿应用成功后,曹勇发现铁矿、金矿等开采地也需要这样的设备,而这个市场之前完全空白,掌握核心科技的优势让格力抢占了先机。

THE END
1.简析格力电器格力电器,这个在家电行业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确实随着绿色消费理念的深入人心和“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家电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格力电器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家电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综上所述,格力电器凭借其强大的市场地位、卓越的研发实力、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以及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在未来家电行业的发展中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https://xueqiu.com/7103504788/300885819
2.格力电器上半年营收998亿:净利141亿董明珠身价超30亿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651,证券简称:格力电器)日前发布财报。财报显示,格力电器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997.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92.37亿元增长0.55%。 格力产品已遍布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主品牌占出口销售总额近 70%。报告期内,公司外销营业总收入148.25亿元,同比增长15.64%。 http://finance.sina.com.cn/tech/csj/2024-09-02/doc-incmuann1126011.shtml
3.业绩稳健上行!格力电器年报一季报营收盈利双增长市场地位不断巩固 作为格力电器业绩的核心来源,2022年,空调依旧为公司创造了超过71%的营收。年报显示,2022年,空调业务总计实现营业收入1348.59亿元,较2021年同比上升2.39%,贡献毛利率达32.44%,毛利率水平较2021年增加1.21%。 在家用空调板块,2022年格力电器着力完善产品线,持续开发满足不同消费层级的空调品类。高端线上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4292710418569.html
4.格力电器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2022年,家电行业销售整体承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新兴渠道渗透率持续增长,加速了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 格力电器的消费领域产品涵盖家用空调、暖通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厨房电器、环境产品等。2022年,公司在挑战与变革中砥砺奋进,不断夯实内功,进行产业升级,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持续为用户提供创新产品,实现整体https://stock.stockstar.com/IG2023042900001015.shtml
5.格力电器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docx格力电器面临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多元的发展机会。未来,格力电器应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力度,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五、格力电器面临的挑战(Threats)格力电器作为国内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尽管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地位,但仍然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家电市场的逐渐饱和,越来越多的国内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9229269.html
6.格力电器发展战略分析格力电器发展战略分析1.本文概述简要介绍格力电器的基本情况。格力电器是中国知名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专注于空调、家电和智能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成立于1991年,凭借其创新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客户服务,在国内外市场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阐述文章的目的和重要性。本文旨在分析格力电器的发展战略,探讨其成功的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638655239
7.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转型格力电器期待2015年成为转型年,但最近这段时间,董事长董明珠却因为转型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而压力巨大。在当前产业格局和市场消费环境,家电行业正面对着史无前例的困局。作为在空调行业占据领先地位的格力也陷入这一轮市场泥潭;2015年中报显示收入和利润也超出预期的下降;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的更是显示了逆势增长的发展态势;https://sxy.jxnu.edu.cn/2016/1003/c2079a89632/page.htm
8.格力举报奥克斯:挖人狂与专利战空调霸主地位难保格力电器认为,生产销售不合格空调产品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且销售金额巨大。格力电器指出,目前上述产品仍通过主流电商平台及实体卖场销售。 举报信称,格力电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实名举报奥克斯生产销售不合格空调产品的问题。 http://news.hnr.cn/xwtx/article/1/1335784439539699712
9.董明珠的格力“加时赛”:左手换届,右手分红随着董明珠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电器”,000651.SZ)任期结束日的临近,对其是否连任的猜测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而格力电器近日在交出2017年亮眼成绩单的同时,反常规地选择不分红,更让董明珠的连任之路众说纷纭。 2017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1482.86亿元,同比增长36.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https://m.cyzone.cn/article/179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