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披露当日,小熊电器股价大幅下挫7.72%,收盘价为38.85元/股,相较2020年高位下跌76.03%。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林平实习生周国锐佛山报道
昔日备受市场追捧的“创意小家电第一股”,如今营业利润连续五个季度同比下滑。
8月29日,小熊电器(002959.sz)披露2024年中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1.31亿元,同比下降8.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32.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40.4%。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发现,小熊电器二季度利润下行幅度尤大,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13.62万元,同比下降85.89%;营业收入9.37亿元,同比下降14.01%。
8月29日,小熊电器股价大幅大跌7.72%,报收38.85元,相较2020年高点162.10元,累计下跌76.03%。8月29日小熊电器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卖出1541.75万元,深股通净卖出1099.15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0.14万元。不过,8月30日,小熊电器微涨0.59%,报收39.08元。
证券商相继下调对小熊电器的目标价。8月29日,华泰证券调低小熊电器2024~2026年预测EPS(每股收益)为2.56、2.81、3.07元(前值3.13、3.51、3.93元),对应目标价48.64元(前值68.86元)。天风证券将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值,从分别为4.8亿元、5.4亿元、6.2亿元调低到3.8亿元、4.2亿元、4.6亿元,并下调“买入”评级。
事实上,在小家电行业需求平淡的大背景之下,受累于费用及规模拖累,小熊电器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短期经营增长承压。那么,出海与深度布局个人护理小家电,是否能助力小熊电器走出“增长困境”?
(小熊电器季报单位:万元)
不过,随着2024年以来国内消费环境偏弱、可选小家电需求承压的背景下,小熊电器的销量和股价双双下跌。
事实上,厨房小家电对整体销量的影响凸显。根据上半年财报数据,今年上半年,小熊电器厨房小家电总营收为15.93亿元,同比下滑13.5%,占总营收比重为74.77%。
从分产品来看,厨房小家电毛利率有所下滑。今年上半年,小熊电器毛利率为36.7%,比上年同期减少1.01%。其中壶类厨房小家电毛利率为30.61%,比上年同期减少6.39%;锅煲类厨房小家电毛利率为33.30%,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5.64%;电动类厨房小家电毛利率为39.53%,比上年同期减少1.36%。
此外,2020年厨房小家电销售“火爆”,或提前透支了部分消费需求,同时带来了较高的基数压力。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2023年,国内厨房小家电市场规模同比下滑9.6%,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下降0.6%。
在今年上半年营收下滑的同时,小熊电器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了6.55%、772.49%和35.08%。小熊电器解释称,财务费用上升系本期利息收入减少所致。管理费用上升主要是系职工薪酬、折旧与摊销增加所致。
尽管今年上半年小熊电器的销售费用同比下降9.03%,但其18.66%的销售费用率仍处于偏高水平。对照可比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苏泊尔、九阳股份、新宝股份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0.39%、16.39%、18.66%。
小熊电器亦出现短期内频繁更换财务总监的现象。6月18日,小熊电器发布公告称,财务总监冯勇卫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冯勇卫于2023年12月任职小熊电器财务总监,离职时仅上任半年左右。
在消费信心承压的大背景下,可选消费属性的小家电行业面临“内销不旺”的挑战。
出海能否成为小熊家电走出“增长困境”的方向之一?
根据上半年报告,小熊电器国内销售金额为19.59亿元,同比减少11.17%;国内销售金额占营收比重为91.91%,去年同期占比则为94.19%。相对地,小熊电器国外销售金额为1.72亿元,同比增长26.66%;国外销售金额占营收比重为8.09%,去年同期占比为5.81%。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23年厨房小家电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4.3%。或许是过于依赖以线上销售为主的国内销售,一直以来,小熊电器外贸占比都较低。
不过,小熊电器在回应中仍表示,公司目前海外业务占比较小。现阶段没有迫切在海外扩建产能的需求。公司已经到东南亚地区如越南、印尼等地方进行考察,为公司未来海外建厂做一些前期的准备。
在厨房小家电增长放缓的同时,今年上半年,小熊电器生活电器和其他小家电同比增长2.11%、11.14%,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
不过,面对低迷的股价和估值,如何快速打造新增长“故事”?深度布局个人护理小家电(简称“个护小家电”)能否成为另一个突破的方向?
7月18日,小熊电器发布公告称,罗曼智能已完成股权转让手续,正式成为小熊电器控股子公司。而小熊电器在收购公告中表示,罗曼智能主营业务为个护小家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与公司具有显著的互补和协同效应。本次收购后,公司将深度布局个护小家电产品,通过整合、赋能后,公司逐步将个护小家电业务做大做强。
据介绍,罗曼智能连续15年深耕于个护小家电行业,建立了全品类个护小家电产品完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代工业务拥有竞争优势,代工客户来自日本、欧洲、美国、南美、中东地区等地,荷兰飞利浦、日本松下、日本雅萌、法国赛博等全球知名品牌商均为其客户。
小熊电器坦言,作价现金1.54亿元、溢价109.23%收购罗曼智能控股权,目的之一是借助罗曼智能海外ToB客户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公司海外市场市占率;目的之二是扩充个护小家电产品品类,提升公司个护小家电产品市场份额和销售占比,重点布局更有增长潜力的新兴功能小家电产品如电动牙刷、高速电吹风等。
不过,根据收购公告,2022~2023年,罗曼智能分别实现营收5.03亿元、5.05亿元,实现净利润1750.17万元、-372.46万元;截至2023年末,其资产总额为4.48亿元,负债总额为3.28亿元,净资产为1.2亿元。
为避免损失,小熊电器与罗曼智能签署了“对赌协议”:根据交易协定,罗曼智能将在交割后3月内剥离自主品牌业务,预计其后经营业绩将得到显著改善。
罗曼智能控股权转让方承诺,罗曼智能在2024年度、2025年度、2026年度分别实现的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孰低,以下称“年度目标净利润”)将不低于1500万元、2500万元、4000万元,业绩承诺期内合计实现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孰低)不低于8000万元。若罗曼智能累计实际净利润低于6400万元,则需向小熊电器承担业绩承诺补偿义务,若罗曼智能累计实际净利润高于9600万元,则由小熊电器承担业绩承诺补偿义务。
眼下,投资者关心的是:在小家电需求较为平淡的大背景之下,小熊电器能否打破盈利瓶颈,借助出海及深度布局个护小家电,走出“增长困境”,跻身“美苏九熊”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