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们对高质量耐用消费品需求越来越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标准引领,规范以旧换新过程要求
“今年夏天,家里打算换一款智能空调,可以远程控制,参加以旧换新能领取500元补贴。”北京朝阳区居民孙桂香说。
《智能家用电器通用技术要求》等关键标准,推动了国内市场智能家电企业进行技术改造。2023年我国智能家电渗透率达4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智能空调渗透率达64.3%。
当前,消费品以旧换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堵点卡点,比如废旧数码产品回收有数据安全风险,消费者担心照片、通讯录、银行卡等个人信息泄露。
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动今明两年完成制修订294项重点国家标准,其中包括《二手电子产品信息清除技术要求》,为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曲宗峰说:“标准肩负着量化产品以旧换新关键指标、统一以旧换新过程要求、规范以旧换新主体行为的关键作用,有利于解决以旧换新过程中的堵点卡点,也是制定以旧换新激励政策的技术基础。”
在供给侧,标准拉动技术改造投资。
在需求侧,标准促进消费升级。
通过标准筑牢安全底线、提高质量水平,可以不断扩大高品质产品供给,加快升级传统消费,引领创造新型消费,以消费提质扩容不断激发内需潜力。
在回收端,标准畅通循环利用。
在循环经济领域,补齐标准短板可以引导厂商在设计环节就注重产品的易回收、可再生性,规范产品回收拆解再利用,打通资源循环利用的堵点。比如,我国已制定发布家电易回收、易再生设计标准,以及回收、拆解、再利用标准共计40余项,对促进家电绿色消费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至2022年我国已累计规范拆解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超7亿台。
政策保障,加大财政金融税收支持
“新的购车方案真是太实惠了。旧车折算,加上国家和厂家补贴、优惠的汽车金融服务,我只需要付4000多元首付款就能把新车开回家,5年期车贷月供只需要1000多元,负担真不大。”5月10日,福建厦门市民蔡先生在上汽通用五菱的经销商门店签下购车合同。
以旧换新政策出台以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针对不同车型推出专项以旧换新金融方案,全方位满足客户车辆置换需求。今年1月至5月,上汽通用汽车金融的五菱渠道完成增购复购合同超过1万个,同比上升超3%。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推广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做法”。4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资源回收企业“反向开票”具体措施和操作办法,企业只需要提交申请表和资质证明就可以申请开票资格,办理手续简单便利。
为支持汽车消费,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发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标准。消费者可以通过汽车以旧换新平台的网页端、小程序,提交申请材料,并实时查看进度。目前各地首批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已陆续发放。
统筹协调,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要激发市场的力量,调动生产企业、电商平台、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说。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需要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价格实惠的商品。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近期在全国多地启动家电、家具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集团执行总裁朱家桂介绍,政策出台后,行业标准更明确,配套政策更完善,有助于推动家具家电行业的绿色发展。
曲宗峰建议,新标准发布后,企业需要在优化管理方案、迭代产品类型、更新生产设备、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实现技术创新和升级换代,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平台企业直接连接消费者和市场,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和重要作用。浙江省平台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鼓励和支持平台企业推出“以旧换新让利特惠、打造一站式置换服务链路、提升便捷高效置换体验、严把以旧换新商品质量关”等举措。
盘和林认为,与传统线下实体零售相比,电商对接供需的效率更高,通过电商渠道推行以旧换新,能更快落地见效。
行业协会既要当好政府助手,也要做好企业帮手,从家电生产、流通、回收各环节助力家电更新消费循环。4月14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等共同发布“促进家电以旧换新,推动更新消费循环”倡议。
曲宗峰说:“在那些标准相对缺失的领域,建议发挥科研技术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制定团体标准等更加灵活高效的方式,尽快补齐短板。还要加强标准推广,增强标准宣贯和实施力度,真正做到政策采信、行业认可、企业认同、用户认知。”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17日01版)
办公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南大街112巷与黄河南大街辅路交叉路口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