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标准中对于爬电距离的定义

1、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2、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3、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4、一次电路:一次电路是直接与交流电网电源连接的电路。

5、二次电路:二次电路是不与一次电路直接连接,而是由位于设备内的变压器、变换器或等效的隔离装置或由电池供电的一种电路。

二.从GB4943-2001中2.10条款定义理解:

在GB4943;2.10条款中指出电气间隙的尺寸应使得进入设备的瞬态过电压和设备内部产生的峰值电压不能使其击穿。爬电距离的的尺寸应使得绝缘在给定的工作电压和污染等级下不会产生闪络或击穿(起痕)。由此可以看出,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防范对象和考核目的不同。电气间隙防范的是瞬态过电压或峰值电压;而爬电距离是考核绝缘在给定的工作电压和污染等级下的耐受能力。

从对一次电路二次电路的名词定义可以看出,二次电路可能是安全可触及的,也可能是危险带电的;一个设备内可能同时存在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例如预定与电网电源直接相连使用的电源适配器;一个设备也可能本身就是二次电路,例如采用一台发电机或电池供电的设备。在理解和区分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的基础上,也就理解标准中为什么二次电路中也有对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等的电气间隙的要求。

具体测量步骤步骤如下:

一、电气间隙的测量步骤:确定工作电压峰值和有效值:

确定设备的供电电压和供电设施类别;

根据过电压类别来确定进入设备的瞬态过电压大小:确定设备的污染等级(一般设备为污染等级2);

确定电气间隙跨接的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

二、确定爬电距离步骤

确定工作电压的有效值或直流值;

确定材料组别(根据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其划分为:Ⅰ组材料,Ⅱ组材料,IⅢa组材料,IIIb组材料。注:如不知道材料组别,假定材料为Ⅲb组>确定污染等级;

确定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要求值:

组材料。注:如不知道材料组别,假定材料为Ⅲb组>确定污染等级;

电气间隙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GB4943;2H和2J和2K,60065-2001表:表8和表9和表10)检索所需的电气间隙即可决定距离;作为电气间隙替代的方法,4943使用附录G替换,60065-2001使用附录Ⅰ替换。

爬电距离根据工作电压、绝缘等级及材料组别,查表(GB4943为表2L,65-2001中为表lI)确定爬电距离数值,如工作电压数值在表两个电压范围之间时,需要使用内差法计算其爬电距离。

*GB4943中只有功能绝缘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可以减小,但必须满足标准5.3.4规定的高压或短路试验。

THE END
1.市电输入的电子产品,PCB设计时关于爬电距离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十、设定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的基本步骤 1、确定电气间隙步骤 确定工作电压峰值和有效值;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06272/answer/2820592358
2.直流1500v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标准TS 1057-1972 空气中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YU-JUS,关于直流1500v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标准JUS N.K0.010-1979 低压控制设备.间隙和爬电距离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直流1500v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标准GB/Z 43963-2024 确定额定电压在交流1000V以上至2000V,直流1500V以上至3000V间设备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数值以及对https://www.antpedia.com/standard/sp/928584.html
3.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标准一般来说,爬电距离规定的标值比电气间隙规定的标值要大,走线时需另外达到这二者的规定(即要考虑到表层的距离,也要考虑到室内空间的距离),打槽(槽宽应超过1毫米)只有提升表层距离即爬电距离而不可以提升电气间隙,因此当电气间隙不足时,打槽是不可以处理这个问题的,打槽时要留意槽的部位、长度是不是适合,以达http://yg68.net/html/28/2138.html
4.绝缘配合第1部分:基本要求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GB/T 32350.1-2015轨道交通 绝缘配合 第1部分:基本要求 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pdf,ICS45.060 S04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 — GBT32350.1 2015 轨道交通 绝缘配合 : 第 部分 基本要求 电工电子设备的 1 国家标准?可打印?可复制?无水印?高清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616/5034004042002304.shtm
5.国家标准国家标准 指导性技术文件 现行 国家标准《确定额定电压在交流1000V以上至2000V,直流1500V以上至3000V间设备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数值以及对固体绝缘要求的指南》 由TC417(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主要起草单位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常熟开关https://std.sacinfo.org.cn/gnoc/queryItemInfoPlat?projectId=1011151&type=GB_INFO
6.安规标准确定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电气间隙和电压对照表在布局PCB时遇到了强弱电的距离问题,搜索后简单总结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概念,梳理一下我们平时的项目中可能用得到的安规标准。 简单地讲,爬电距离是: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的现象。此带电区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是指: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https://blog.csdn.net/xingsongyu/article/details/88285086
7.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电气安全距离的区别和标准安全工程师电气安全距离是指电气设备上的带电部分与人体或其他物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以确保人体或其他物体不会受到电击或电弧的危害。标准方面,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通常遵循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而电气安全距离的要求通常遵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https://www.bkw.cn/angcs/ask/1720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