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是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电气间隙的大小和老化现象无关。电气间隙能承受很高的过电压,但当过电压值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此电压很快就引起电击穿,因此在确认电气间隙大小的时候必须以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最大的内部和外部过电压(脉冲耐受电压为依据)。在不同场合使用同一电气设备或运用过电压保护器时所出现的过电压大小各不相同。因此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将过电压分为I至IV四个等级。爬电距离: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

5、离的防范对象和考核目的不同。电气间隙防范的是瞬态过电压或峰值电压;而爬电距离是考核绝缘在给定的工作电压和污染等级下的耐受能力。从对一次电路二次电路的名词定义可以看出,二次电路可能是安全可触及的,也可能是危险带电的;一个设备内可能同时存在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例如预定与电网电源直接相连使用的电源适配器;-个设备也可能本身就是二次电路,例如采用一台发电机或电池供电的设备。在理解和区分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的基础上,也就理解标准中为什么二次电路中也有对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等的电气间隙的要求。具体测量步骤步骤如下:一)电气间隙的测量步骤确定工作电压峰值和有效值;确定设备的供电电压和供电设施类别

6、;根据过电压类别来确定进入设备的瞬态过电压大小;确定设备的污染等级(一般设备为污染等级2);确定电气间隙跨接的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二)确定爬电距离步骤确定工作电压的有效值或直流值;确定材料组别(根据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其划分为:I组材料,II组材料,ma组材料,mb组材料。注:如不知道材料组别,假定材料为mb组)确定污染等级;确定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要求值:电气间隙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GB4943:2H和2J和2K,60065-2001表:表8和表9和表10)检索所需的电气间隙即可

7、决定距离;作为电气间隙替代的方法,4943使用附录G替换,60065-2001使用附录J替换。3从GB8898-2011中13条款定义理解爬电距离根据工作电压、绝缘等级及材料组别,查表(GB4943为表2L,65-2001中为表11)确定爬电距离数值,如工作电压数值在表两个电压范围之间时,需要使用内差法计算其爬电距离。*GB4943中只有功能绝缘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可以减小,但必须满足标准5.3.4规定的高压或短路试验。在GB8898-001中13条款中电气间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电压,查图9来确定。(对和电压有效值在220-250V范围内的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零部件,

8、这些数值等于354V峰值电压所对应的那些数值:基本绝缘3.0mm,加强绝缘6.0mm)。GB8898-2001具判定数值等于电气间隙,如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加强绝缘可减少2mm,基本绝缘可减少1mm。1.这些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会受外力而减小,但它们不处在外壳的可触及导电零部件与危险带电零部件之间;2.它们靠刚性结构保持不变;3.它们的绝缘特性不会因设备内部产生的灰尘而受到严重影响。*注意:但直接与电网电源连接的不同极性的零部件间的绝缘,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允许减小。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即使不满足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只要短路该绝缘,设备仍满足标准要求,则是

9、可以接受的(8898中4.3.1条)。4关于GB19212.1-2016中26条款的理解GB19212.5-2011、GB19212.7-2012、GB19212.18-2006,GB19212.1-2016作为通用要求和试验,在26条款中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主要考虑因素为电压类别、污秽等级,绝缘材料组别。对于采用浸渍、灌封或者使用粘结胶带覆盖绕组来进行隔离的变压器,如果能满足GB/T16935.1-2008的4.1.1.2.1的试验,爬电距离可有有相应的减小值,但应当按适用的情况进行附加的试验(见26.2条中a),b),能通过相应的介电强度试验。5关于GB15092.1-

10、2010中20条款的理解电气间隙的测量主要考虑因素额定电压、电压类别和污染等级,对基本绝缘、工作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三种断开状态分别加以说明,另外对于基本绝缘及附加绝缘有必要时可进行附录M脉冲电压试验以验证电气间隙经得起规定的瞬时过电压。爬电距离的测量主要考虑因素为正常使用中预期会出现的电压、污染等级、材料组别。对基本绝缘、工作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三种断开状态也分别加以说明。6四份标准对测量路径的考虑一)X值的选取1)GB4943,GB19212.1,GB15092.1中从污染等级的角度规定了的X宽度是相同的。污染等级X宽度10.25mm21.0mm31.

THE END
1.隆基绿能取得一种光伏组件专利,通过间隙实现电池片连接隆基股份知金融界2024年12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光伏组件”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090035 U,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属于光伏组件技术领域。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池串和第二电池片,所述第一电池串电连接于所述第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KTSBPH0519QIKK.html
2.光伏组件用接线盒12 DB13/T 2253—2015 表14 检验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项目 外观 尺寸 标识耐久性 盒盖耐用性 防触电保护 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 耐压强度 耐腐蚀性 低温下的机械强度 抗老化性 湿热 温度循环 湿冻 耐候性 阻燃等级 灼热丝可燃性 湿漏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f8e6fdd0a61ad5d18c2a8c1aad816fed
3.《GBT20047.1200610 GB/T 20047.1-2006/IEC61730-1:2004 月g 舌 GB/T20047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第 1部分:光伏组件安全鉴定:结构要求; —第2部分:光伏组件安全鉴定:试验要求 本部分为GB/T20047的第 1部分,等同采用IEC61730-1;2004《光伏组件安全鉴定 第 1部分: 结构要求》(英文版)。 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104/5324232131001344.shtm
4.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额定电压常见问答有时,在查找针对个人或系统保护的电气操作电压的相关信息时,你可能会感到困惑。一般来说,设备的最小绝缘距离即可为保护提供最佳信息,特别是在设备发生故障时。适当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有助于确定额定电压。 电气间隙 电气间隙是指两个导电元件之间穿过空气的最短距离。 https://www.digikey.cn/zh/forum/t/topic/447
5.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是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 2、电气间隙(air clearance)的定义: 电气间隙是指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https://blog.csdn.net/weixin_38345163/article/details/125289875
6.电力考试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讲解3、从GB8898-2011中13条款定义理解 爬电距离根据工作电压、绝缘等级及材料组别,查表(GB4943为表2L,65-2001中为表11)确定爬电距离数值,如工作电压数值在表两个电压范围之间时,需要使用内差法计算其爬电距离。*GB4943中只有功能绝缘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可以减小,但必须满足 标准5.3.4规定的高压或短路试验。 https://m.sigedu.cn/nd.jsp?id=2182
7.ENIEC61730光伏组件测试&认证详解9 Creepage and clearance distances 9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0 Field wiring compartments with covers 10.1 General 10.2 Wall thickness 10.3 Internal volume 10.4 Openings 10.5 Gaskets and seals 10.6 Strain relief 10.7 Sharp edges 10.8 Conduit applications-Metallic 10.9 Conduit applications-Non-metallic 10 https://www.gaomengce.com/newsinfo/2361149.html
8.光伏接线盒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简析4.15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4.15.1电气间隙 基于额定电压,带电部件与可触及表面之间的电气间隙应根据表2确定其尺寸。 基于工作电压,接线盒内部的电气间隙应根据表2满足基本绝缘要求。 表2额定脉冲电压和最小电气间隙 4.15.2爬电距离 4.15.2.1概述 对于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导电部件与可接触及表面之间的爬电距离,应根据https://www.abpv360.com/a/1260
9.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定义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怎么测量电气间隙是指介质中导体之间的最小边缘距离。在高压设备中,为了防止闪络放电等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电气间隙的大小。电气间隙常用定距法、剖面率法、毛细管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2.爬电距离的定义和测量 爬电距离是指介质表面沿着介质表面弧长方向或者直线方向的等效路径长度。在高压设备中,为了防止闪络放电等问题,需要https://www.eefocus.com/e/509580.html
10.开关电源的“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是怎样计算的?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一般来说,爬电距离要求的数值比电气间隙要求的数值要大,布线时须同时满足这两者的要求(即要考虑表面的距离,还要考虑空间的距离),开槽(槽宽应大于1mm)只能增加表面距离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8377552896569
11.CNCA/CTS00162015并网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8.11 汇流箱内正负极间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178.12 逆变器安装集中度,机房的安装位置,通风条件和建设质量178.13 变压器的类型、安装位置和安装质量https://www.dq123.com/resources/detail/78804
12.新换入轨枕,单线线路直线地段以右股看齐曲线地段以上股看齐《光伏发电站汇流箱技术要求》“技术要求”6.10.2规定,最小爬电距离不应小于空气中的最小电气间隙。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热机安规 “总则-厂区布局及工作场所” 3.2.26条规定,冬季室外作业采用临时取暖设施时,必须做好相应的防火措施,高处作业的场所必须设置防风措施。 A. 正确 B. 错https://www.shuashuati.com/ti/176531bf13e24f4bbc87ab61ca4e52e4.html
13.什么是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应用规范是什么?工控课堂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对电气产品的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电气产品中带电部件与外壳之间距离过小,很容易短路或漏电,使外壳带电,危害人身安全;不同电位的带电部件之间的距离过小,也容易造成极间短路或极间漏电,引发火灾或绝缘功能的失效,使电气产品的绝缘性能下降。因此 ,在安全检验中,需在熟悉电器产品内部结构的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7234828.html
14.GB9706.12020与GB9706.1爬电距离定义为两个导体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如果最小的爬电距离小于最小的电气间隙,那么最小电气间隙值应作为最小爬电距离。影响爬电距离的因素:有效值工作电压或直流电压值、污染等级和材料组别等。 两重对操作者的防护措施的最小爬电距离是表16中规定的一重对操作者的防护措施的限值的2倍。当http://www.xmzjy.org/zhjzhl/60797.htm
15.什么是爬电爬距(泄漏距离)爬电比距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所以根据定义,爬电距离任何时候不可以小于电气间隙.当然对于两个带电体,是无法设计出爬电距离小于电气间隙来的。 4、例子 测量爬电距离 (点击看大图) 输入150V-300V电源最小空气间隙及爬电距离 点击看大图 相邻端子间爬电距离:11.35mm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22/12/3994164_1503361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