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爬爬电电距距离离和和电电气气间间隙隙测测量量方方法法实实用用解解析析摘摘要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结合典型情况与实际测量项目,分析汇总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测量方法和要点。关关键键词词:X值80路径AAnnaallyyzzeetthheeMMeeaassuurreemmeennttooffCCrreeeeppaaggeeddiissttaanncceessaannddCClleeaarraanncceessAAbbssttrraacctt::
2、Analyzeandsummarizebothmethodsandthekeypointsofmeasurementwhichusedtofigureoutthecreepagedistanceandclearancefromtwoaspectsofmacrocosmandmicrocosmwiththetypicalcasesandtheactualmeasurementprocedure.KKeeyywwoorrddss::X80path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属于电工电气产品安全距离的两种形
3、式,在灯具、信息技术设备、音视频设备以及家电类产品的安规检验中均不可或缺。由于涉及到对产品的结构性认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诸多困难。本文主要研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定方法以及测量中的难点,所以涉及到实验过程中的环境要求以及标准判定不做讨论。一一、基基本本概概念念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沿空空气气测量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沿绝绝缘缘表表面面测量的最短距离。两者概念上的区别在于沿介质(攀爬介质或者写“沿介质”)的不同,电气间隙是沿空气测量,爬电距离是沿绝缘表面。而两个概念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在遇
6、连通的,而A、C、E三点中任意一点与B、D、F中任意一点在该状态下都是开路的。第二步,由于其整体结构是对称的,实际需要讨论的是ABBEADCD四组分别沿空间与沿绝缘面的距离:电气间隙:显然AB与CD间的距离相对较小,但因测试状态为螺钉拧至最底端的情况,AB段要长于CD段,最终电气间隙确定测量CD段的距离。图3爬电距离:ABBEADCD四组路径如图4所示(此为示意图,并不是最终测量路径),四组路径的长度有着明显的区别,最终确定CD段为测试路径。图4第三步:通过使用爬电距离测试卡和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了CD间的爬电距离与电气间
7、隙,测试路径如图5所示。图5小结:该样品的测试过程较为简单,不同路径的长短差异大,确定路径方便,但对于其他产品,通常需要建立几何模型和多次测量比对,才能确定路径。还有测量过程必须与被测样品的工作状态相对应,例如该例中端子在不接导线、螺钉拧至最底端的工作情况,如果测试状态改为在接到线,螺钉锁紧的情况下,测试结果将完全不同。三三、测测量量范范例例:以下的11个例子,是在测量过程中常见的用于路径确定的范例。四四、测测量量难难点点在上述范例中,反复出现的X值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X值即为最小几何尺寸,在遇到凹槽时,如果凹槽宽度小于X值时,爬电距离路径即可
8、不必沿凹槽,可以直接跨越凹槽计算,对照典型情况分析的例1、例2即可直观了解。典型情况分析中的X值是根据相应污染等级规定的最小值:污染等级尺寸X的最小值(mm)10.2521.031.5如果有关的电气间隙小于3mm,则尺寸X的最小值可减小至该电气间隙的1/3。在这里X值其实可以理解为爬电距离的最小短接值,但同时又提出了一个问例1与例3相比,是否存在一个平面角度界限可以应用X值?那么在其他例子中涉及到沿直角确定爬电距离路径是否正确?这在标准中都没有做解释。并不是所有的凹槽都是一个矩形槽,可能存在着V型,梯形等种种情况,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