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源题库一、选择题1.描述同步网性能的三个重要指标是(B)。
A、漂动、抖动、位移B、漂动、抖动滑动C、漂移、抖动、位移D、漂动、振动、滑动2.基准时钟一般采用(B)。
A、GPSB、铯原子钟C、铷原子钟D、晶体钟3.基准主时钟(PRC),由G.811建议规范,频率准确度达到(A)。
A、TS0B、TS1C、TS16D、TS305.在SDH中,SSM是通过MSOH中(A)字节来传递的。
A、S1B、A1C、B2D、C26.如果没有稳定的基准时钟信号源,光同步传送网无法进行(C)传输指标的测量。
A、误码B、抖动C、漂移D、保护切换7.在SDH网络中传送定时要通过的接口种类有:2048kHz接口、2048kbit/s接口和(C)接口3种。
A、34Mbit/sB、8Mbit/sC、STM-ND、STM-08.通信网中,从时钟的正常工作状态不应包括(D)。
A、自由运行(FreeRunning)B、保持(HoldOver)C、锁定(Locked)D、跟踪(Trace)9.在SDH网络中,其全程漂动总量不超过(B)微秒。
A、10B、18C、20D、2510.SDH同步网定时基准传输链上,SDH设备时钟总个数不能超过(C)个。
A、10B、20C、60D、9911.SDH同步网定时基准传输链上,在两个转接局SSU之间的SDH设备时钟数目不宜超过(B)个。
A、10B、20C、60D、9912.由于时钟内部操作而引起的基准时钟输出接口(2048kHz或2048kbit/s)相位不连续性都不应超过(D)。
A、1UIB、1/2UIC、1/4UID、1/8UI13.对输入定时信号的规定:当以电缆连接BITS输出至业务设备的同步输入时,BITS输出至业务设备输入间的传输衰减为:对2048kb/s信号在1024kHz频率点不应大于();对2048kHz信号在2048kHz频率点不应大于()。
(B)A、5dB,5dBB、6dB,6dBC、7dB,7dBD、8dB,8Db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时钟源说法正确的是:(ABD)。
A、PRC、LPR都是一级基准时钟B、PRC包括Cs原子钟C、BITS只能配置Rb钟D、SDH的外部定时输出信号可作为BITS的参考信号源2.定时基准的局间分配可以对相互连接的各同步网节点提供同步。
在一个同步区内,定时基准局间分配采用分缀树状结构,传送定时基准的方式是(ABC)。
A、利用PDH2048kbit/s专线;B、利用SDHSTM-N线路信号;C、利用PDH2048kbit/s业务电路;D、利用SDH2048kbit/s业务电路。
3.符合基准时钟源指标的基准时钟源可以是(AB)。
A、铯原子钟B、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C、铷原子钟D、PDH2M支路信号4.我国的网同步方式包括以下几种(ABC)。
A、主从同步方式B、互同步方式C、准同步方式D、交叉同步方式5.SDH网同步方式中属于正常同步工作方式的是(AB)。
A、同步方式B、伪同步方式C、准同步方式D、异步方式6.以下是抖动产生的原因有(ACD)。
A、设备内部噪声引起的信号过零点随机变化B、由于昼夜温差产生C、时钟自身产生D、传输系统产生7.以下关于指针调整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4.PRC和LPR都是二级基准时钟。
(√)6.LPR(区域基准时钟源)由卫星定位系统+Rb原子钟组成的。
(√)7.BITS是指大楼综合定时供给系统,其内部配置的振荡器为二级时钟,即Rb或晶体钟。
(√)8.通信网中从时钟的工作状态有自由运行(FreeRunning)、保持(HoldOver)、锁定(Locked)。
(√)9.从时钟的锁定状态是从时钟的非正常工作状态。
(√)13.数字同步网定时信号只能采用2Mbit/s方式。
(√)16.因SDH电路会使定时信号的漂移不断积累故此利用SDH网络传送定时信号会有距离限制。
(√)17.同步网的两个BITS间隔中的SDH网元最多为20个网元。
(√)18.通信网所说的同步是指时钟信号频率的相等。
(√)19.保护、自动化专业所指同步一般是定位和定时。
2.通信支撑网包括信令网、同步网和管理网。
4.在数字网同步中的“同步”包括比特定时和帧定时两层含义。
5.GPS中文全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国防部组织建立并控制的卫星定位系统。
6.当SDH定时信息从接收的STM-N信号中提取时,定时方式还可细分为通过定时、环路定时和线路定时方式。
8.漂动和抖动都是指信号的相位变化,根据其变化频率划分,10Hz以下的称为漂动,10Hz以上的称为抖动。
10.G.803对SDH传输网定义了4种同步工作方式:同步、伪同步、准同步和异步。
11.在同步传输或准同步传输的数字码流中,由于缓冲存储器的读和写的速度不一致造成一组比特丢失或重复插入的现象,称为滑动。
产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写时钟间的频差或相差。
12.混合同步网和全准同步网都有可能使SDH网处于伪同步工作方式。
13.自由运行状态是一个从钟的运行状态,此时时钟的输出信号取决于内部振荡源,并且不受外参考信号的直接控制和间接影响。
14.同步系统中的SSM是同步状态信息(SnchronizationStatusMessage)的缩写。
15.设备能根据S1字节来判断时钟信号的质量。
S1的值越小,表示相应的时钟质量越高。
五、简答题1.同步网由什么组成?答:由同步网节点设备(各种级别高精度的时钟)和定时链路组成。
2.说明同步网各节点频率准确度要求。
3.说明PRC、LPR、BITS的概念及其关系。
答:PRC和LPR都是一级基准时钟。
PRC(基准时钟源)由Cs原子钟组成。
LPR(区域基准时钟源)由卫星定位系统+Rb原子钟组成的。
BITS是指大楼综合定时供给系统,其内部配置的振荡器为二级时钟,即Rb或晶体钟。
4.BITS有何功能?答:接收上一级定时参考信号,分配给通信设备使用。
由于内置高精度时钟,对于定时信号在传输中引起的抖动有过滤作用,对漂移有抑制作用。
5.通信网中从时钟的工作状态有几种?答:3种:自由运行(FreeRunning)、保持(HoldOver)、锁定(Locked)。
其中锁定状态是从时钟的正常工作状态。
6.说明有关时钟性能几个参数的含义:频率准确度、频率稳定度、牵引范围。
牵引范围包括牵引入范围和牵引出范围,前者是指从钟参考频率和规定的标称频率间的最大频率偏差范围,在此范围内,从钟将达到锁定状态。
后者是指从钟参考频率和规定的标称频率间的频率偏差范围,在此范围内,从钟工作在锁定状态,在此范围外,从钟不能工作在锁定状态,而无论参考频率如何变化。
7.传送定时基准的方式有哪些?答:PDH2M专线电路,SDHSTM-N线路信号,PDH2M业务电路。
同步时钟设备和SDH设备时钟对于抖动具有良好的过滤功能,但是难以滤除漂移。
SDH定时链路上的SDH网元时钟将会增加漂移总量,随着定时信号的传递,漂移将不断积累,因此定时链路会有距离限制。
10.根据SDH传送定时的网络参考模型,两个BITS间可间隔的SDH网元为多少?答:20个网元。
11.通信网所说的同步与保护、自动化专业一样吗?答:通信网中所说的同步是指频率的相等,保护、自动化专业所指同步应用一般是故障定位和定时。
虽然都是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但卫星接收机有所不同。
12.数字网的同步方式有哪几种?答:准同步方式,全网范围的脉冲塞入同步方式,主时钟同步方式,主从同步方式,互同步方式。
13.同步的概念?答:所谓同步就是要求和建立系统的收发两端工作的协调一致。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涉及到的同步主要有:位(时钟)同步、群(码组、帧)同步和网同步。
14.数字通信系统为什么要求网络同步?目前有几种同步方式?答:网同步是数字网所特有的问题,它的目标是使网中所有交换节点的时钟和相位都控制在容差范围内,以使网内各交换节点的全部数字流实现正确有效的交换。
否则会在数字交换机的缓存器内产生信息比特的溢出和取空,导致数字流的滑动损伤,造成数据出错。
目前的同步方式基本有两种:即主从同步方式和相互同步方式公共部分题库1.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管理人员、临时工等),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能单独工作。
4.安全管理“四个凡事”指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5.电力生产事故调查“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6.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用“三铁”反“三违”,杜绝“三高”的内容是:“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杜绝“三高”(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基层员工高枕无忧、规章制度束之高阁)现象。
7.特大人身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10人及以上者。
8.重大人身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及以上,或一次事故死亡和重伤10人及以上,未构成特大人身事故者。
9.一般人身事故是指未构成特、重大人身事故的轻伤、重伤及死亡事故。
10.电网事故分为特大电网事故、重大电网事故、一般电网事故、电网一类障碍、电网二类障碍。
11.设备事故分为特大设备事故、重大设备事故、一般设备事故、设备一类障碍、设备二类障碍。
12.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电气设备:对地电压在1000V及以上者;低压电气设备:对地电压在1000V以下者。
1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中所谓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14.《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规定,安全带的腰带和保险带、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材质应有耐磨性,卡环(钩)应具有保险装置,操作应灵活。
15.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和抑制灭火法。
16.《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指停电,验电,接地,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
17.通信电缆沟应与一次动力电缆沟相分离,如不具备条件,应采取电缆沟内部分隔等措施进行有效隔离。
18.单项通信工程的验收工作一般包括随工验收、阶段性(预)验收、竣工验收三部分。
19.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应当坚持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原则,保障电力监控系统和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
20.各单位要加强通信及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确保通信畅通,信息准确,事故处理及时。
2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516-2006)中对自动化系统数据传输通道比特差错率的要求:基于光纤的SDH通道,比特差错率要求小于10-9;基于微波的SDH通道,比特差错率要求小于10-8;基于微波的PDH通道,比特差错率要求小于10-6。
2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由子站设备、数据传输通道、主站系统构成。
24.整个电力二次系统原则上分为两个安全大区:生产控制大区、管理信息大区。
25.调度管理系统(OMS)功能包含信息发布和查询、数据的交换与处理、生产(管理)流程的控制、各专业的专业管理等。
28.“电力二次系统”是指用于监控强电(一次)系统的弱电系统。
其主要包括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电力通信及数据网络等。
29.为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重要线路和设备必须坚持按双重化配置互相独立保护的原则。
30.纵联保护的通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电力线载波通道;微波通道;光纤通道;导引线电缆。
31.继电保护的四项基本性能要求是快速性、可靠性、灵敏性、选择性。
32.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能反应电气设备的故障状态并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借助断路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保证无故障设备继续正常运行,从而缩小事故范围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最大限度的保证用电安全、连续供电。
33.电力系统常见的故障主要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两相接地短路和断线;单相接地故障最常见。
会议电视系统题库一、判断题1.目前会议电视基本框架标准为H.320、H.323和SIP。
(√)2.H.320、H.323、MPEG-II都是视频会议的呼叫标准族。
(√)4.H.261在低带宽(小于256K)情况下使用时,强于H.263。
(√)6.双视传送是指会场可以把两路活动图像合成一路,类似画中画,在不需要额外线路带宽的情况下传到远端会场,远端会场看到的是两路活动的图象。
(√)7.会场声音变调是因为发送音频电平太高,高于终端LINE输入所能接受的电平。
(√)10.音频G.728标准的优点是低时延,是ISDN视频会议系统的推荐语音编码标准。
(√)11.H.261编解码器支持的信源格式有CIF、QCIF、4CIF。
(√)13.H.264是ITU提出的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
在相同图像清晰度的情况下,采用H.264算法压缩产生的码流占用的带宽是H.263压缩算法的1/2。
(√)14.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清晰度至少是720p或1080i。
(√)二、选择题1.开会时一般要求会场上麦克风离电视机保持(C)米以上的距离,且不要正对扬声器。
A.0.5B.1C.3D.52.会议电视业务对信道的误码特性有一定的要求,标称速率为2.048Mbit/s的国内会议电视的比特误码率应小于等于(C)A.10-4B.10-5C.10-6D.10-73.(多项选择题)H.261编解码器支持的信源格式有(AB)A.CIFB.QCIFC.4CIF4.(多项选择题)会议电视终端设备的传输接口常用的有(ABCD)A.E1B.以太网C.双/单V.35D.RS-449专线5.根据传输媒体的质量不同,MPEG-2中定义了两种复合信息流,他们是(AD)A.传送流B.数据流C.视频流D.节目流6.某会场终端声音有噪音或者杂音可能是因为(BD)A.该终端音频采样率与其他会场不统一B.本会场电源系统不统一C.本会场话筒灵敏度太高,离音箱太近D.本会场音频线缆接头或音频设备接口接触不良7.终端图像有横纹或斜纹滚动干扰可能是因为(CD)A.图像色饱和度设置不对B.视频处理模块故障C.显示设备与终端电源、地线不一致D.视频线缆阻抗不对8.目前在数据传输中,主要有三种差错控制方法。
在H.320会议电视系统中,多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对图像信号和系统控制信号的差错控制。
(B)A.自动请求重发B.前向纠错C.混合纠错9.MPEG-4不仅仅着眼于定义不同码流下具体的压缩编码标准,而是更多地强调多媒体通信的(BC)A.清晰度B.交互性C.灵活性D.实用性10.电视会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ABC)。
2.高清晰会议电视是一种多点双向通信多媒体业务,多点控制在会议电视中是采用通信信令机制来完成的。
3.会议电视中的交流电源系统要按三相五线制设计,即系统的交流电源的零线与交流电源的保护地线不共用且应严格分开。
4.一个H.323网同一个H.320互通处理采用模拟信号连接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网关来实现。
5.会议电视系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它们是多点控制单元、终端和传输信道。
6.影像画面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会场四周的景物和颜色以及桌椅的色调,一般忌用黑色和白色之类的色调。
7.基于H.320的视频会议是通过电路交换网络进行连接,H.323的视频会议是通过分组交换网络进行连接。
8.H.261标准规定的视频信号数据流分为四层,分别为图像层、宏块组(GOB)、宏块(MB)和块(BLOCK)。
9.采用H.320体制的MCU组网时,要求全网统一在较高等级的时钟上进行网同步。
11.MPEG-4编解码技术标准是MPEG委员会在1998年11月颁布的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的编解码(算法)标准。
12.MPEG-2是一种宽带视频通信编解码技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
13.据编码方式的不同,音频编码有三种编码方式:波形编码、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
四、简答题1.MCU的作用是什么?答:MCU是会议电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是实现各与会终端之间信息交换和控制的主要设备。
MCU的作用是实现多点的呼叫连接和对输入的多路会议电视信号的切换。
2.MPEG-4标准与MPEG-2标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MPEG-2和MPEG-4都是处理运动图像的编解码技术标准。
MPEG-4的不同之处在于分别对一幅图像中的各个对象(如:背景、人物、各个物体、各种声音等)分别编码,对这些对象如何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也进行单独的编码。
所以,MPEG-4又称之为“对象编码”技术。
3.高清晰会议电视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有那些?答: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高保真音频编解码技术、呼叫信令、高清摄像机、议管理以及协议标准等技术环节。
4.会议电视的终端设备组成有哪几部分?答:视频输入/输出单元,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呼叫处理单元,视频编解码器,音频编解码器,多路复用/信号分接单元,通信接口单元。
5.简述MCU的功能模块及其作用。
答:1)控制单元,提供系统控制,即MCU到终端或MCU间控制功能,MCU包括MC和MP功能。
MC提供系统控制,MCU到终端或MCU间控制功能;MP提供多点会议处理;2)用户/网络接口,提供终端到网络的必要的连接;3)信源复用解复用单元,按照视频协议传送流的格式将要发送到每个终端的图像、语音、数据码流集成到单一的媒体流中,而将收到每个终端的媒体流数据分解为图像、语音和数据码流。
4)数据单元,负责处理T.120数据信息的广播;5)视频交换单元,将广播的终端视频交换给会议中的其他终端;6)混音单元,将会议中所有终端的语音进行混音处理。
6.音频编解码器中为什么要加延时电路?答:由于在视频编解码器中会引入较大的延时,从而造成发言人语言与唇部的动作不协调,唇部的动作落后于语音。
因此,必须对编码的语音信号加入适当的延时,保持音、视频信号的同步。
7.在会议电视系统中,接地是比较重要的问题,控制室或机房、会议室所需的地线有什么要求?答:地线宜在控制室或机房设置的接地汇流排上引接,如果是单独设置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也可以与其他接地系统合用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3欧姆。
如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保护地线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的第五根线,与交流电源的零线必须严格分开,否则零线不平衡电源将会对图像长生严重的干扰。
8.音视频分别有哪几种编解码方式,主要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分别又有哪些?答:音频主要有波形法、参数法和混合法,主要的音频编解码标准有G.711,G.722,G.728,G.723.1,G.729。
视频主要有预测编码、交换编码和混合编码法,主要的视频压缩编解码标准有:H.261,H.263,H.263+,H.264等。
新技术带来了较高的压缩比,同时大大提高了算法的复杂度。
H.264的主要优点包括:1.在相同的重建图像质量下,H.264比H.263+和MPEG-4(SP)减小50%码率。
2.对信道时延的适应性较强,既可工作于低时延模式以满足实时业务,如会议电视等;又可工作于无时延限制的场合,如视频存储等。
3.提高网络适应性,采用“网络友好”的结构和语法,加强对误码和丢包的处理,提高解码器的差错恢复能力。
4.在编/解码器中采用复杂度可分级设计,在图像质量和编码处理之间可分级,以适应不同复杂度的应用。
10.会议电视通信系统的组成有哪几部分?答:终端设备、用户/网络接口、多点控制设备(MCU)、系统控制。
11.会议电视终端设备的组成有哪几部分?答:视频输入/输出设备、音频输入/输出设备、信息通信设备、视频编解码器、音频编解码器、多路复用/信号分接设备。
12.H.261编解码器支持的信源格式有哪两种?答:公共中间格式CIF(352*288象素,Y:U:V=4:1:1)、1/4公共中间格式QCIF(176*144象素,Y:U:V=4:1:1)13.H.261编码器的核心算法是什么?答:预测+离散余弦变换(DCT)+量化+变长编码。
14.多点控制设备(MCU)的作用是什么?答:相当于一个交换机,对图像、语音、数据信号进行数字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