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过去奢侈的“三大件”如今已走入寻常百姓家,“双燕牌”电冰箱却因为诸多原因,逐渐消失在市场上。但它曾经刮起的“绿色旋风”,创造了一段销量辉煌,成为了成华家电的“骄傲”。
背景,转型下的积极探索
上世纪50年代,成发集团(420厂)落户双桥子。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作为军工企业的420厂,因国家战略调整,缩减了军事开支,军工订单骤减,面临着军民融合转型。
转型生产什么呢?420厂发现,在传统的“三大件”中,电冰箱的市场比洗衣机好,而且在当时,我国几乎还没有电冰箱生产厂,于是,选定电冰箱为转型产品——双燕牌电冰箱因此诞生。
▲420厂区旧貌
确定转型方向后,1984年2月,420厂派出一支考察队前往当时冰箱生产比较发达的日本考察,并选定了一家合作厂——夏普,引入了两条生产线。1985年,首批产品——双燕牌单门冰箱面世。首批电冰箱一投放市场,就受到空前欢迎,1900台冰箱很快售罄。
“双燕风”刮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同时也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1988年,420厂冰箱生产达到巅峰,年产十七万台,纯利润达三千万元,销量位列全国第二。
消逝,以“再出发”应对市场变化
按理说,这样红火的生意应该是不难做的,可是仅仅几年,九十年代初冰箱生意就开始亏损了。亏损原因很多,有体制的问题,有产品质量问题,还有售后服务跟不上的问题……在红火几年之后,90年代中期,双燕牌电冰箱退出市场,420厂冰箱业务因此陷入窘境。
420厂面对困难积极应对,1997年联合广东科龙公司,双方以3:7的比例,成立合资厂成都科龙,生产冰箱和配套零部件,以图将420厂陷入困境的业务嫁接到行业优势企业,通过引资引智,盘活资源。随后科龙生产的容声冰箱在1992年产量突破百万台,其全国销量领先的态势持续到2001年。有了科龙加入的420厂有了新的生机,老厂工人重新上岗,工资也有所提升,消失的双燕冰箱,以新品牌新产品“再出发”。
前锋热水器与双燕冰箱,不仅是在某个时代家电销量独树一帜的担当,也记录了军工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际的突破和困惑,还展示了面对时代、市场、环境变迁,积极拥抱、勇于求变的开拓奋斗精神——以求变应对变化,方能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