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注塑机设备:龙头新品牵引,出海持续输出

竞争格局:中国供给端优势明显。2022年,据欧洲塑料工业协会数据,需求端来看,我国注塑机市场规模占全球近30%;供给端来看,中国企业提供全球超一半供给。1)整体市场格局来看,我们认为注塑机龙头研发、品牌、新品迭代优势明显,全球行业格局或进一步集中。2)电动机来看,全球市场中日本企业绝对精度控制优势明显,国产龙头持续奋起直追;国内格局与液压机相似。

全球市场:入源日本,出口东南亚。1)出口:中国包装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前五大出口地印度/越南/土耳其/俄罗斯联邦/墨西哥分别占比7.49%/7.39%/7.02%/6.70%/6.44%。不同市场特征不同,印度是我国第一大注塑机出口国,中资龙头在当地建厂享受红利;越南塑料来料代工出口到欧洲等市场,产业模式发达;墨西哥市场以汽车需求为主,机型均价最高。2)进口:2023年,德国/日本/美国注塑机进口额占比分别42%/33%/5%,电动机主要进口自日本,2024年上半年锁模力19吨以下的小机型及海外需求增长更加明显,与国内市场反映信息相似。

国内竞争加剧,出海进度不及预期。

引言:周期特征明显,随下游利润释放需求

注塑机具有明显周期属性,通常3.5年左右一个完整周期。2006年至今,以海天国际(2022年注塑机国内份额44%的龙头公司)为例,收入增速完整的生命周期为3.5年左右,1.5-2年向上/下周期。2H18到1H20经历了2年下行期,2H20-1H21国内疫情缓解叠加海外制造业产能向国内转移,国内需求迎来强劲复苏;海外滞后半年,于1H21-2H21开启复苏历程。1H22后国内/海外周期进入为期1.5年下行调整。1H23海外/国内依次开启向上周期,至1H24上行周期延续。

图表1:海天国际收入存在明显周期属性

图表2:海天国际股价随注塑机下游行业利润、资本开支、库存周期波动

内需政策持续指向推动消费品需求稳步复苏。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完满结束,会议指出“为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改善市场预期,我国财政政策需考虑加快国债发行和专项债发行,提高财政支出规模,以推动消费需求复苏”。6月18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及设备更新取得良好开局,1-5月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增长超过80%。我们认为推动消费品复苏政策号召下,或持续拉动下半年注塑机设备需求。

注塑机行业:发展阶段成熟,中国企业供应全球超一半产能

注塑机分类:二板机、电动机渗透趋势显著

注塑机工作原理与注射器类似,其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入闭合的模腔内,经由冷却固化定型后脱模,最终取得塑料制品。

注塑机主要由注射单元、合模单元、驱动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四大部分构成,其中①注射单元负责原料的塑化,料筒附带加热装置,塑料颗粒被加热至熔融状态后,由螺杆旋转带动或柱塞推动注入模腔;②合模单元保障模具的开合,确保模板始终紧密闭合;③驱动系统提供整机的运作动力,包括为注射过程提供推力及为合模过程提供锁模力;④电子控制系统负责控制驱动系统等各部件的运行,是提高整机运作精度不可或缺的装置,需配合各类软件应用。注射单元和合模单元是注塑机关键装置,提供设备运行过程中主要功能。

图表3:注塑机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

图表4:注射及合模单元是注塑机的关键部件

注塑机是我国塑料机械中产量最大、产值最高的设备。据中国塑料机械协会数据,2023年塑料成型机械(主要是注塑机、吹塑机、挤塑机)产值占塑料机械总产值比重达80%以上,其中,注塑机占塑料成型机械总产值40%左右,吹塑机和挤塑机合计占比约为40%。我们认为注塑是目前最主要的塑料加工方法,据华南理工大学等研究团队调研,近年我国约83%塑料制品采用注塑成型。

分类一#: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电动式及电液复合式

图表5:注塑机按照驱动方式分类

分类二#:按照锁模结构可划分为二板机和三板机

二板注塑机采用直压方式锁模,三板注塑机则采用曲轴方式锁模。大吨位设备中二板机较三板机具有绝对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整机结构更加紧凑、运行更加精确灵活、开模行程更大。在大机型(>1200t)市场,现阶段国外厂家多选用二板机,而国内市场由于技术差距仍以三板机为主,海天国际等龙头逐渐突破大机型二板机市场。

图表6:注塑机按照锁模结构可以分为二板机和三板机

分类三#:按锁模力可划分为小机型(0~100t)、中机型(100~500t)及大机型(>500t)

小机型(0~100t)、中机型(100~500t)及大机型(>500t)中,目前中小机型合计占比大于70%。锁模力是模塑过程中为了保持模具闭合而施加到模具上的力,体积较小的产品一般仅需要锁模力较小的注塑机,如电脑键盘和积木等;体积大的产品往往需要锁模力较大的机器,如汽车仪表板和保险杠等。

产业链:上游零部件对外依存度低,中游设备企业提供全球60%供给(2023年)

产业链上游:机械类零部件成本占比60%,高端液压件/丝杠依赖进口

注塑机零部件主要可划分为机械类、液压类及电气类部件。我们对比多家上市公司2023年报数据,分析认为注塑机成本结构较为稳定,其中,机械类零件采购成本占比最高,约为60%;液压类部件成本占比10%;电气类部件成本占比10%;控制系统成本及其他占比10%。

生产模式重组装调试,核心零部件依赖外部采购。注塑机生产流程依次包括零件采购、机加工、部件装配、整机总装和调试等。行业企业主要外购核心零部件,进行整机加工组装,部分企业会将热处理、表面处理(如镀锌、发黑等)和铸件机加工等工序外包,属于中度资本开支密集行业(厂房、部分机加工设备)。

我国高端液压件及电子器件技术尚不成熟,部分依赖进口。据《佛山市塑料加工及注塑机械产业链供应链调研报告》(佛山市工商联,2021),现阶段国产注塑机液压系统中的液压阀90%依赖进口。

图表7:博创智能原材料成本结构(2021年)

图表8:泰瑞机器原材料成本结构(2023年)

产业链中游:国产化率较高,成熟供给全球60%以上注塑机

2022年全球注塑机市场规模153.3亿美元。据GrandViewResearch估计,2022及2023年全球注塑机市场规模分别达153.3及159.9亿美元,同比增速稳定在4%左右。我们判断全球注塑机行业已步入成熟发展阶段。

2022年中国注塑机市场规模263.5亿元。2017-2022年,中国注塑机市场规模CAGR为3.79%。往后看,结合中国塑机协会观点,我们判断中国注塑机行业未来5年整体增速将稳定在0-4%区间。

图表9:2023年全球注塑机市场规模预计达159.9亿美元

图表10:2022年中国注塑机市场规模同比持平

2022年,需求端,中国注塑机市场需求全球占比近30%;供给端,中国注塑机企业提供全球70%供给。1)需求端,欧洲塑料工业协会2023年行业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塑料生产总量为4亿吨,其中中国、亚太(除中国及日本)、北美及欧洲产量占比分别为32%、19%、17%及14%,该结构与注塑机区域消费结构相近;2)供给端,按销量计算,我们估计2022年中国企业占全球注塑机总销量60%-70%;按销售额计算,我们估计中国企业占全球注塑机总销售额40-50%。

图表11:全球注塑机供给分国家情况(按销量,2022年)

图表12:2022年全球塑料产量结构,海外占比约七成

全球市场海天国际份额领先,产品技术向第一梯队迈进。注塑机全球高端市场需求由欧洲和日本企业占据,代表企业包括奥地利恩格尔、德国克劳斯玛菲、德国阿博格和日本住友等。欧系品牌优势在于大型液压注塑机;日系品牌则精于小型电动注塑机。

图表13:2023财年全球注塑机行业主要厂商营收状况

图表14:国产品牌集中分布于中低端市场

图表15:我国注塑机行业竞争格局长期稳定

图表16:我国注塑机行业平均毛利率整体稳定

2022年国内电动注塑机CR3为58.2%。全球范围内,全电动注塑机核心厂商主要包括发那科(全球电动注塑机销量第一)、住友重机械、日本制钢所、阿博格和芝浦机械等,2022年全球电动注塑机CR5为58.97%。国内电动注塑机市场来看,2022年头部厂商海天国际、伊之密和泰瑞机器的市占率分别为46.8%、8.0%和3.4%。

图表17:日本注塑机海内外月度订单情况

图表18:国内全电动注塑机市场竞争格局(2022年)

产业链下游:汽车、家电主导需求,二季度以来需求修复

塑料制品是注塑机下游主要制成品,2024年二季度迎来需求回暖。2000-2023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CAGR为9.0%,近年增速放缓甚至转负。2024年1-5月,我国塑料制品产量累计同比增长2.3%,增速由负转正,我们认为或由欧美民生消费品补库存需求拉动(5月塑料制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长8.6%),我们预计塑料制品二季度补库存需求达到高峰,三四季度或回落正常水平。

图表19:2000-2023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CAGR为8.98%

图表20:2024年5月中国塑料制品产量为651.7万吨,同比+3.4%

塑料制品下游行业主要包括汽车、家电。据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2021年前四大应用领域依次为通用型塑料(28%)、汽车(26%)、家电(25%)及包装(12%)。

图表21:2021年我国注塑机下游需求拆分

全球视角看海外:贸易顺差加大,东南亚持续发力

2021年疫情后,注塑机贸易顺差快速提高。据海关总署,疫情影响,2021年后贸易顺差迅速扩大,2023年全年注塑机出口金额为17.3亿美元,进口金额则收缩至4.5亿美元。我国注塑机国产化率维持较高水平,中资厂商海外扩张势头强劲。

图表22:我国注塑机月度进、出口概况

出口地区分布稳定,印度、越南、土耳其为主要市场。中国包装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前五大出口目的地为印度/越南/土耳其/俄罗斯联邦/墨西哥,占比分别7.49%/7.39%/7.02%/6.70%/6.44%,前十大目的地占比合计占比53.4%。2023年,中国对俄罗斯联邦及印度出口额增速分别达84.0%及67.4%,此外增速为正的国家还有土耳其、阿联酋、墨西哥和泰国。

图表23:2023年印度占我国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出口额的7.49%,为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图表24:2023年我国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对俄罗斯/印度出口额同比增速为84.05%/67.41%

德国、日本为注塑机主要进口国。2023年我国注塑机进口金额同比下滑26.4%至4.48亿美元,主要进口国为德国和日本,当期两国进口额占比分别为42.0%和32.9%;美国在我国注塑机进口国中跃居第三,占比达5.2%,对我国注塑机出口额同比增长303.5%。

图表25:2023年德国/日本是我国塑料加工专用设备主要进口国,占比分别为42.0%/32.9%

图表26:2023年美国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对我国进口额增速为303.5%

出口第一大市场:印度市场(7.5%)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塑料生产国,是我国第一大注塑机出口国:

下游需求旺盛: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国、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第四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五大乘用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汽车、电气、通讯等行业使之成为世界塑料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1990-2022年其塑料消费量CAGR达10.5%。以消费电子行业为例,2023财年苹果印度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50%,德勤公司预计到2026年,印度将拥有10亿智能手机用户。

人均塑料消费量提升空间大:目前印度人均塑料消费量仅为8kg/人,对比2015年美国93.8kg/人,西欧84.5kg/人,日本63.8kg/人及中国57.9kg/人增长空间广阔。

国际局势变化推动印度承接塑料产业的转移: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刺激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向印度搬迁,世界塑料产业巨头如巴斯夫、科思创、索尔维、利安德巴塞尔、沙特阿美等多家企业相继在印度投资布局。

中资注塑机厂商均建立当地生产基地,我们预计海天国际当地份额超20%。目前,中资注塑机厂商中海天国际、伊之密、富强新、震雄集团、泰瑞机器等均已在印度开展业务布局,其中,伊之密、海天国际和富强鑫等企业已实现本地生产。印度市场由米拉克龙占据主导地位,其在当地建厂后,迅速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此外,海天国际在印度市场份额我们预计超过20%。

美洲代表性市场:墨西哥市场(6.4%)

墨西哥市场是拉丁美洲地区第二大塑料消费市场,承接较多美国塑料制造需求。

大型机为主导致产品价格更高:我国出口至墨西哥的注塑机均价维持在5万美元/台以上,高于其他地区,我们认为主要系墨西哥市场加工更多以汽车需求为主。

承接供应链转移:考虑到美墨加协定(USMCA),墨西哥关税优势明显,促使其成为供应链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之一。墨西哥市场是国产品牌重要出口目的地,海天国际、伊之密为融入墨西哥汽车产业集群已积极布局当地产能。

图表27:2023年墨西哥汽车总产量达400.2万辆

图表28:我国出口至墨西哥注塑机均价高于其他国家

东南亚市场(16.5%):越南(7.4%)、印尼(5.2%)、泰国(3.9%)

东南亚市场高端注塑制造以欧美系为主,日系品牌在电子电器类产品上占优势,而普通生产型市场则主要以国产品牌为主。当地注塑机市场竞争格局与国内相似,国产品牌在当地以经销模式为主。

越南:越南塑料产业原料进口,成品出口。该国塑料行业近4000家塑料企业中90%为中小企业,大部分采用家庭作坊生产模式,从事出口代工。2024年1-5月,越南塑料原料进口量达329万吨,同比增长28%;同期,越南塑料制成品出口额42.1亿美元,同比增长86%。据越南工贸部统计,越南塑料制品主要应用于包装、家用、日用品和建筑等行业。

印度尼西亚:印尼已发展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市场。GrowthMarketReports数据显示,2022年印尼塑料制品市场规模达86.3亿美元,GrowthMarketReports预计2031年可扩大至145.8亿美元。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近年经济发展迅猛,其国内汽车、家电、3C等行业发展迅速,其注塑机下游行业主要覆盖包装、日用品、建筑、电子电器、汽车和医疗行业等。

泰国:原材料可实现自产,下游应用80%内销。泰国塑料制品80%供应国内市场,覆盖了包装、电子和电器、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以及医疗器械和用品这五大领域;20%销往海外,大部分用于包装。据第一数据,截至2022年,泰国共有3,262家塑料加工商,其中88.5%为中小企业。从行业分布来看,51.8%的企业从事包装行业,家用品行业及电子电器行业占比分别为12.3%和8.7%。

进口国日本:全球范围行业景气度指标

我国注塑机进口额33%来自日本,其订单数量是衡量全球注塑机景气度的重要指标。日本产业机械工业会统计数据显示,5月日本注塑机订单总量1,148台,超过景气指标1,000台,同比增长59.0%,实现了连续五个月的增长。其中,海外订单892台,同比显著增加69.9%;国内订单为256台,同比增加29.9%,与中国注塑机订单趋势相同。

图表29:日本注塑机海内外月度订单情况

图表30:日本注塑机分机型海外订单同比增速

小机型订单增势更加明显。据日本产业机械工业会的月度披露数据,截至2024年5月,1)锁模力19吨以下、20-99吨及100-199吨的小型机订单同比增幅最大,我们推测主要得益于汽车电装品、电子部件、连接器及民生类等需求增长。2)500-999吨和1,000吨以上的大型机、超大型机订单增加了1.5倍以上,主要用于汽车车身等大型部件生产。

风险提示

1)国内竞争加剧: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或影响注塑机企业售价与盈利能力,导致利润端短期承压。

2)出海进度不及预期:注塑机企业海外市场开拓空间广阔,出海进度不及预期或影响公司海外收入增长弹性,导致短期收入利润端增长承压。

本文摘自:2024年7月25日已经发布的《注塑机设备:龙头新品牵引,出海持续输出》

王梓琳分析员SAC执证编号:S0080523080005

郭威秀分析员SAC执证编号:S0080521120004SFCCERef:BSI157

刘中玉分析员SAC执证编号:S0080521060003SFCCERef:BSP722

THE END
1.行业风向!2023年电工机械专用设备行业现状分析与挑战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行业规模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势头。2.2 行业结构分析 2022年中国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中,按照产品类别划分,电线电缆制造设备占比为28.6%,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设备占比为26.4%,电机制造设备占比为23.7%,电池制造设备占比为21.3%;按照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1271318610202549&wfr=spider&for=pc
2.自动化设备电气占成本比例约多少电气工程师通常自动化设备电气成本占总成本的10%-20%。具体比例视设备复杂程度和行业标准而定。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https://www.bkw.cn/angcs/ask/4611261.html
3.理工光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不超过1,4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 (二)预计发行股数: 25.00% (三)每股面值: 1.00 元 (四)每股发行价格: 13.91元 (五)预计发行日期: 2016年10月21日 (六)拟上市的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七)发行后总股本: 5,566.854万股 1、公司控股股东烽火创投承诺:自公司股票 上市之日起 36 个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101900000004_53.shtml
4.汽车招商证券:汽车迎来景气回升周期,细分板块多点开花就规模效应的影响而言,当量产规模从1000套提升到10000套时,一套燃料电池的系统成本下降至6775美元,成本下降7710美元,降幅达53.2%。在产量为1000套时,电堆占到燃料电池成本的65.8%,当产量到10000套时,电堆占成本的比重为51.7%。随着规模的进一步增长,电堆的成本占比逐步下降到50%以下,这说明随着规模的增长,电堆的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11237
5.碳中和碳达峰系列研究之总述篇——双碳下的“双新”趋势以电力为代表的能源行业在我国碳排放结构中占比高达41.6%,而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应用,正是我国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的重中之重,同时也可以为部分行业的电气化改造提供基于“低碳”逻辑的合理性。 我们认为在现有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可预见的技术发展前景下,我国具备大规模推行建设新能源发电产能的条件,在此我们将分别从发电系统https://www.esmchina.com/marketnews/34413.html
6.公司食堂的成本控制食堂成本主要有五方面构成: 一是原材料及调味品; 二是人工成 本; 三是燃料成本; 四是水电气成本; 五是低值易耗品成本及设备维修成本; 一、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为60%多,是最大的一块成本构成,也是控制点最多的部分。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http://www.gzttxps.com/gs/129.html
7.重庆市江北区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江北区促进民营通过积极灵活的方式供地,有效减轻企业用地成本。 (二)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建筑面积占比最高可达20%。(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联系方式:023-67635380) 33.新建工业项目的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可根据区域规划确定,原则上不超过20%。http://cgj.cq.gov.cn/rdzt/hdyszcb/qxwj/202308/t20230809_12226796_wap.html
8.建筑陶瓷行业未来可用能源分析据《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2021),电能将逐步占据终端用能的核心地位,电气化率不断提升,2025年约为30%,2050年超过50%,2060年有望达到70%。 建筑陶瓷行业,2020年电能在综合能耗中的占比为10%-15%,提升空间很大。建筑陶瓷行业电气化率提升的关键在于窑炉设备的电气化。窑炉用能占比约60%,目前主要能源是煤制气http://www.cbcsa-china.cn/news/detail?id=1047555580111093760
9.“SHMET周报全球可能很快面临铜供应短缺,碳酸锂期价剧烈波动”与上海钢联11月铝锭现货均价18967元/吨对比,全行业盈利2929元/吨。成本上涨叠加铝价下降,带动电解铝11月行业平均利润环比下降234元/吨,环比跌幅约7.4%。电解铝各成本项中,电力成本和氧化铝成本环比涨幅相近,阳极成本有所下降。 11月俄罗斯铝注册仓单占比下滑https://www.shmet.com/news/newsDetail-2-881066.html
10.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业内新闻实现碳中和目标,关注清洁能源、电气化、节能以及碳捕集技术四大方向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为碳排放主要来源的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仍占多数。根据IEA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能源供应结构中,原煤占比61.9%,原油占比19.1%,天然气占比7.2%,而可实现碳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如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占比仅为11.http://www.zjypxzx.com/c/2021-09-09/4913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