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认为,科学具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进步阶序,科学发展有赖于学者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不断推进。但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认为,科学的历史并非线性进步,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其中充满了断裂。
在《科学精神的形成》这部经典作品中,巴什拉用精神分析的方式呈现了科学精神的明与暗:一面是被科学家奉为正统的“科学史”,另一面则是在科学活动中仍有影响力,却被否定或压制的“非科学”因素。通过打捞出被正统科学史压制的无声知识,巴什拉让读者看到,在貌似客观中立的“科学”中,来自语言、文化、历史的偏见,会以“认识论障碍”的形式一直影响人类的心灵。
东方出版中心orientpc
野兽与主权者(第二卷)
Séminaire,Labêteetlesouverain:VolumeII
[法]雅克·德里达著
王小姣译
西北大学出版社
作为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的重要作品,本书聚焦于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世界—有限性—孤独性》和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以及从中延展出来的诸多话题之上:关于人与动物所共享的世界,也关于二者迥异的存在于世的方式;关于人或者主权者的孤独,也关于这种孤独背后作为他者的动物或野兽;关于暴力,也关于让暴力戛然而止的死亡,等等。“野兽”和“主权者”这两个德里达借以思考“他者”的核心概念,表面看折射出的是文明与野蛮的分野,但同样是德里达对康德以来启蒙哲学作出的当代呼应。
西北大学出版社xibeidaxuechubanshe
总体屏幕:从电影到智能手机
L'écranglobal:Ducinémaausmartphone
[法]吉尔·利波维茨基[法]让·塞鲁瓦著
李宁玥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折射集
2022年8月
“在屏幕前工作再也不同于下到矿底,但工作时的痛苦从未像今天这般引起共鸣……”
在高科技的助推下,人们迎来了总体屏幕的时代,见证了屏幕的膨胀和爆炸、影像的饱和及其过度供应。当我们穿梭在小屏幕与大银幕之间,我们看到了什么?在电影—生活之中,我们如何存在?
南京大学出版社njupress
保罗·利科论翻译
(附:本雅明《译者的任务》)
Surlatraduction
[法]保罗·利科著
章文孙凯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学术通讯sdx_xueshu
导读德里达《声音与现象》
Derrida'sVoiceandPhenomenon
[美]弗农·W.西斯尼著
孔锐才译
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拜德雅paideia2015
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
彭国翔著
上海三联书店
儒家传统的中心议题是“成人”和“如何成人”。“成人”,即成为具有高度智慧去面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生和宇宙的理想人格。“如何成人”,则是成为那种理想人格的种种方法。而对于“如何成人”的反省和思考所形成的理论,用儒学自身的术语来说,便是“功夫论”。“功夫论”是儒家传统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古往今来历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对“功夫论”都有各自的阐发。本书即是在一个中西比较的广阔视野之中,以坚实的文本分析为基础,对儒家传统功夫论的专题考察。
本书不仅在总体上将儒家传统功夫论的一般特征概括为“身心修炼”,指出这种“身心修炼”具有身心交关、不脱离日常生活以及以道德意识、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为中心这样的特点,更是通过对儒学历史不同时代最重要的人物、思潮和问题所各自彰显的功夫论的个案考察,尽可能展示了作为身心修炼的儒家传统功夫论的丰富内涵。上起先秦,下迄清代,涵盖了儒学传统的主要历史阶段。既分别探讨了先秦、汉代和宋明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子、阳明和阳明后学如王龙溪等人,也有像鲜为人知却颇能代表清代中后期广大士人阶层的汪霦原,还有对诸如儒家静坐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对于整个儒学传统而言,本书的考察既见“林”的整体,更通过在林中的穿梭往来,以见林中诸“木”的种种细致和曲折。
上海三联书店sjpc1932
自由的进化
FreedomEvolves
[美]丹尼尔·丹尼特著
曲娇译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工作室
然而在这样一个决定论性质的世界里,人类却可以做出种种选择,似乎拥有自由意志。决定论和自由意志,这两个看似势不两立的概念,却在这个宇宙中和平共处。一直以来,思想家们都在试图调和两者间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中信新思thinkrlab
晚明佛教考:
从僧俗互动的视野展开
王启元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2年1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guji
元伦理学:
当代研究导论
Metaethics:
AContemporaryIntroduction
[美]马克·范·罗伊恩著
张鑫毅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元伦理学所要探讨的问题来自几乎所有的哲学领域:形而上学、心灵哲学、语言哲学、道德心理学和规范伦理理论。由于元伦理学具有内在的研究价值和工具价值,因此可以帮助读者认识伦理的本质。元伦理学以一致且融贯的方式,回答伦理的本质是什么。
《元伦理学——当代研究导论》阐述了大多数元伦理学都要处理的一系列难题,可以给高年级本科生研习元伦理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些难题涉及道德分歧、指称、道德认识论、形而上学和道德心理学。
思想剧场renwen303
最深切的感觉:触觉文化史
TheDeepestSense
[加拿大]康斯坦丝克拉森著
王佳鹏田林楠译
从最轻柔的爱抚到最严厉的打击,触觉是我们体验世界的核心所在。现在,这种最深层的感觉首次成为广泛的历史探索的主题。《最深切的感觉:触觉文化史》这本书通过探索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基于触觉的生活经验,充实了我们对于过去的理解。这种亲密而感性的历史研究方法使我们有可能重新发现历史文化的触觉基础及其塑造社会的特殊方式。
克拉森在书中探讨了各种触觉领域,包括中世纪城市的感觉;圣人遗物的触觉吸引力;痛苦、快乐和感情的社会历史;人类和动物之间的触觉联系;摔跤和比武等运动的剧烈刺激;消费文化的感官吸引力,等等。她深入研究了一系列重要问题,从社会交往中触觉的使用和禁止到现代国家对身体的约束,从城市景观的感觉变化到现代性中触觉的技术化。通过康斯坦丝的描述,我们发现历史远不是一个枯燥无味的主题,它能在顷刻之间触动(TOUCH)我们。
乌托邦十讲
郝春鹏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我思2022年9月
《乌托邦》代表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某种期待,是一个源自近代早期但深刻影响现代社会的思考方向。本书脱胎于郝春鹏副教授主持的上海高校重点课程“《乌托邦》精读”,用十讲的形式解读了近代西方哲学和政治学的重要著作《乌托邦》,以及由之产生的“乌托邦”概念和思想。
本书从《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和成书背景讲起,到乌托邦的历史地理、生产生活,再到乌托邦的教育、婚姻、战争、宗教等,以易懂的语言、清晰的结构呈现乌托邦的核心内容,条分缕析地梳理乌托邦思想的历史源流、与现实的关系、对近代世界的影响,以及与反乌托邦思想的辩证关系,是一部容易掌握且能启迪思考的经典导读作品。
广西师大出版社我思Cogito-Lego-Sum
图斯库路姆论辩集
Tusculanaedisputationes
[古罗马]西塞罗著
顾枝鹰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图书
《图斯库路姆论辩集》是古罗马思想者、政治人、修辞家西塞罗在公元前45年撰写的一部散文体对话,分为五卷。五卷的主题分别涉及死亡、痛苦、忧愁、情绪和德性:“由图斯库路姆论辩组成的相同数量的书卷彰显了就幸福生活而言最是必需的[五个]主题。因为,第一卷论蔑视死亡,第二卷论忍受痛苦,第三卷论缓解忧愁,第四卷论灵魂的其他紊乱,第五卷包含那个最大程度地照亮整个哲学的话题——因为[这个话题]教授的是,德性就幸福生活而言自足。”(西塞罗《论预言》2.2)
顾枝鹰译注本基于“托伊布纳希腊罗马文献丛刊”(BibliothecaScriptorumGraecorumetRomanorumTeubneriana)中珀伦茨(M.Pohlenz)的拉丁语校勘本,参考了其他几种英译本和德译本,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牛津古典大辞典》中文版翻译”(项目批准号:17ZDA320)的阶段成果。
六点图书vihorae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诠释:
阐释学处境的显示
PhnomenologischeInterpretationenzuAristoteles
[德]海德格尔著
[德]京特·诺伊曼编
孙周兴译
商务印书馆
2022年6月
商务印书馆shangwu1897
大学之理念
DieIdeeDerUniversitat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
邱立波译
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大学之理念》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际,当时的德国大学刚刚经历了最为深重的内外灾难的洗礼。但在时代的危机前,雅斯贝尔斯坚持认为对高等教育的反思,要着眼于长远未来的需要。他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对高等教育进行考察,勾勒大学之理念,分析大学的制度,提出大学是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是一个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探索真理、教授真理的地方。在大学中,全面的精神生活无疑是大学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此外,雅斯贝尔斯探讨了大学的制度与学科、师生关系以及大学所依赖的国家与社会的力量。他对高等教育的思考,给后代的学生与教师留下了诸多启示。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shangwusd
论家用电器
汪民安著
艺文志eons|新行思
上海文艺出版社
《论家用电器》是汪民安教授的一部探讨物的文化理论随笔集。本书将家用电器作为传记的对象,探讨了洗衣机、电冰箱、手机、电视机等电器在家庭生活中所展现的空间权力结构。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家用电器是如何驯化、改造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脑洞大开的宅家感悟,层层解剖家用电器的肌理和骨骼,透析家居空间的文明结构。在物的世界,开启对物的全新思考。用思辨视角审视个体经验,用诗性语言重建寻常生活。拆散“理论文本”的铜墙铁壁,铸成端得起放得下的锅碗瓢盆。呼唤已久的经典再版。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汪民安探讨家居空间与家用电器的随笔集全新上市。作者巧妙地将理论视野与散文书写相结合,既充满了洞见,也糅合了作者的当下生活感受与情怀。
艺文志eonseonsbooks
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
TheRoutledgeGuideBookto
Kierkegaard'sFearandTrembling
[英]约翰·利皮特著
郝苑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问
本书为“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是了解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的重要入门书籍。《恐惧与颤栗》探究了信仰的本质,是克尔凯郭尔影响最广泛的作品之一。本书为《恐惧与颤栗》经典导读,开篇即概述了克尔凯郭尔的生平及思想,介绍了克尔凯郭尔的方法论;而后依照原著的写作顺序,对其主要思想进行逐一的阐释;最后围绕学界历来对《恐惧与颤栗》这一文本的多元化阐释展开讨论,梳理其接受史,并记述其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影响。文本细读的方式与清晰易懂的阐释,使得本书成为哲学专业学生和其他初次接触克尔凯郭尔的读者们的理想导读。
雅书品iReadyashupin
黑格尔论自我意识:
《精神现象学》中的欲望和死亡
HegelonSelf-Consciousness
[美]罗伯特·皮平著
马晨译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黑格尔论自我意识》依据作者罗伯特皮平在2009年阿姆斯特丹大学举办的斯宾诺莎讲座扩充整理而成。在《精神现象学》第四章里,黑格尔提出一个重要论断:“自我意识就是欲望本身”,而且这一欲望只有在另一个自我意识中才能获得“满足”。本书对此提出了颇具开创性的解释,一边追溯其康德哲学的根源,一边显示它们对当代思想的持续意义。
本书表明,黑格尔认为,康德关于意识的自觉性质的论述,必须被理解为实践哲学中的一种主张,我们因此需要从全然不同的观念去看待人的感觉、看待我们认识世界的条件,以及主观性和规范性的社会性质。皮平证明,《精神现象学》第四章应被视为后来大陆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种种批判理论传统的基础。他还将自己对黑格尔哲学的解释,与哲学家约翰麦克道尔及罗伯特布兰顿对这一章的影响深远的解释进行了对比。
经典与解释HX_claissic
从民本到民主的转型:
黄宗羲诞辰四一〇周年纪念文集
吴光主编
浙江儒学学会辑
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文集收录了截至2020年黄宗羲研究的前沿成果19篇,辅以1篇研究综述,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当前黄宗羲研究的各个方面。黄宗羲是我国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也是博学多才的学问家,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生著述宏富,仅专著诗文集即在三百多万字以上,涉及的学科有政治学、哲学、史学、文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文字学等门类,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份可贵的财富,对于其人及其学说思想的研究蔚为壮观。2020年正值黄宗羲诞辰410周年,本论文集作为阶段研究黄宗羲思想的一个展现,对于黄宗羲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上海辞书出版社shanghaicishu
开端:面向青少年的哲学
(第1辑:科学技术与伦理)
杨国荣主编
武娟、刘梁剑编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智慧研究院组编
中西书局
《开端:面向青少年的哲学》是系列哲学科普读物,旨在引领青少年进行哲学思考,成为青少年接触哲学、尝试哲学思考的开端。本书为该系列第1辑,着眼于对科技哲学与伦理学的经典问题的思辨,以及对科学技术进行伦理反思,兼论哲学基本问题。
中西书局zhongxibook
本期书单,由以下出版单位联合发布:
商务印书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信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中西书局、南京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拜德雅图书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