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第十六个年头的双十一,在2024年开启了“史上最长”模式,较往年整体提前10天拉开大幕,目前进程已经过半。在当前国内消费需求仍显弱势的背景下,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联合品牌商推出百亿补贴、满减、优惠券等优惠,刺激大众购买欲。不少消费者也选择在各平台间比价、计算优惠、查购物攻略中度过这个双十一。
今年双十一的消费有哪些新特点?哪些商品品类最受欢迎?如何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南都近日面向全网发起双十一调研,力求在海量用户的购物比价单中窥见消费新趋势。最终调研结果显示:
1.有74.21%受访者完成第一单。这次双十一,“该省省该花花”“可以买贵的,不能买贵了”成为主流消费观。
3.受访者表示在踩过很多坑后百炼成“精”,47%的受访者会提前搜攻略,抄作业,其中PLUS会员超级补贴叠加满减和品类劵、国补叠加平台优惠、88VIP大额消费券叠加满减成为实用攻略TOP3。
该省省该花花,看重性价比、品质、不吃亏
今年双十一来得比往年更早,周期更长,主要电商平台早早进入大促预热,被称为“史上最长双十一”。随着大促逐渐日常化,商家更需要挖空心思撬动消费者购物欲、实现种草,提前锁定目标客户。同时,消费者购物心态也愈发理性,看重高质价比、刚需实用、物美价廉,不再盲目跟风消费。
在本次调研中,65%的受访者位于北上广深、省会或新一线城市,26~45岁占比近77%,他们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其中,51%受访者月收入在1万元以内,月收入在10000元-30000元的占比40%。数据显示,18.53%的受访者今年双十一没有固定预算,打算根据需求和情况买买买。有明确消费预算的消费者中,1001-3000元内的占比最多(25.6%),预算在3001-5000元的紧随其后(24.93%),合计来看,50.5%的消费者为双十一准备的消费预算在1001~5000元。
47%会提前搜双11攻略,40%组成购物搭子拼单
为了不踩坑,南都记者留意到,双十一大幕拉开后,各种以满减、凑单、薅羊毛、比价等为关键字的攻略就已满天飞,点赞和收藏量飙升。调研发现:高达47%的受访者会去社交媒体上搜双11攻略,发现还有“超级课代表”晒省钱公式表格;38%的受访者会卡点定时蹲点抢红包领券,或是手动分组、自动计算,整明白怎么买最便宜。
从年龄来看,交互数据显示,越年轻的受访者选择“拼体力”购物的比例越高,其中有28%处于25岁以下的受访者选择“定时蹲点抢红包领券。”中年消费者则更多属于“躺平”状态,其中36-45岁、46-55岁的受访者中,均有50%以上的人表示“太复杂的攻略做不明白,直接把目标产品在各平台放进购物车,直接对比结算价”。
有意思的是,今年双十一有些“新选手”“新现象”引发共鸣。例如,有高达60%的受访者感觉自己化身为“购物精”——即在踩过很多坑后犹如历经“九九八十一买”后炼成了“精”,火眼金睛、精打细算,力求每一分钱发挥到最大的价值。40%的受访者和亲友组成购物搭子——由于部分优惠券门槛太高,很多人开始寻找拼单,达到金额后使用。28.82%的受访者在各路优惠计算和蹲点中已经锻炼成“双十一课代表”,成了极限凑单的“高手”。12%的受访者觉得,这届双十一是对数学老师教学效果的集中考核,很多人可能会不及格。
双十一不该是只属于年轻人的购物狂欢。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便捷购物,有电商平台还推出了老年人专属客服系统——长辈客服,能够7×24小时为60岁以上老人解决各类问题,包括为独居老人代购、教老人在线问诊等等,解决问题的同时还陪唠嗑等。这一功能也受到欢迎,调研显示,21.44%的受访者为这一功能的推出点赞。从调研结果来看,处于25岁以下或56岁以上的受访者,选择长辈客服功能的比例较高,分别占22%和11.38%。这意味着,有部分年轻人帮助老年人解决网购等问题。
经历了多年的双十一,拒绝复杂的优惠套路,回归简洁明了的购物体验,是如今消费者最普遍的心声。根据已下单受访者晒出的购物攻略,53.63%的受访者认为,诸如有平台推出PLUS会员超级补贴+平台补贴券+品类券等,很划算,而且不用兑换不用领,自动发到账户里,最为优秀实用。47.67%的受访者认为,在购买大家电时,国家补贴+平台优惠+限品类优惠券叠加,优惠buff简直拉满。42.64%的受访者认为,有平台推出的88VIP专享大额消费券+平台跨店满减+品类券等,优惠券数量多,玩法丰富,也能够最大程度省钱。
今年双十一长达一个月,由于存在预售和正式开售等活动而分为多个阶段。为了提前通过价格优惠令消费者提前种草,早在9月,就已经有平台推出预热活动,联合企业提前进入大促期。调研显示,10月14日-10月23日,双十一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高达74.21%的消费者已经完成了第一单,还在准备第二波第三波购物。也有近20%的消费者尚未下单,东西正在购物车内,正观望最佳出手时机。
经历了多年双十一的消费者,为了买得实惠划算,有人在商家铺天盖地的营销阵势下冲动购物,也有人选择理性下单,并愿意为此付出更多耐心。对于双十一什么时期购物最便宜的问题,32.62%的受访者认为,第一周应该最便宜;27.62%的受访者认为第2~3周应该最便宜;22.19%的受访者认为最后一波应该最便宜,双十一当日下单最优惠。此外17.57%的受访者认为,商品品类不同,促销力度也不同,各品类促销日是最便宜的。
从性别维度进一步交互分析发现,女性消费者热衷购买日用品(56.76%)、食品(49.59%)、饮品(47.47%)、个护用品(47.71%)、美妆护肤产品(45.24%)、服饰鞋帽(41.72%)等等。值得留意的是,女性购买美妆护肤产品、日用品、服饰鞋帽类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受访者选择购买数码产品(53.26%)、家用电器(35.25%)、户外运动用品(26.37%)较多。
受访者晒出的美妆、个护家清等购物比价截图显示,京东在多个商品品类在价格上更优惠。
45%受访者多平台比价,快消家电服饰类比价受众多
双十一正在进行,比价方兴未艾。有第三方数据服务商监测统计显示,对比普通工作日,今年双十一开启后,比价类APP日均活跃度趋势显著提高,周均活跃度较普通一周提高了11.5%。对比好价格再下单,成为当代年轻人双十一购物的风尚。
从性别维度来看,根据调研交互数据,女性受访者对美妆个护类、吃喝日用类商品进行比价较多,分别占54.52%、53.94%;而男性受访者对数码电器类、汽车养护及周边产品比价更多,比例分别为63.62%、15.75%。
受访者晒千张比价单,超七成结果“京东更便宜”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回收了3029份有效问卷,受访者上传了1226张双十一期间购买商品的“比价单”。调研结果显示,882张比价单显示同款商品京东更便宜,占比超过七成。
受访者晒出的米面粮油等食品类产品比价截图。
受访者晒出的服饰类产品比价截图。
受访者晒出的家电类产品比价截图。
受访者晒出的美容美妆类产品比价截图。
受访者晒出的保健滋补类产品比价截图。
根据调研,3029位受访者在完成比价动作后,31%的受访者认为京东是今年双十一同款商品最便宜的平台,该比例位列几大主流电商平台之首,淘宝(28.03%)、拼多多(26.66%)分列二三位,三者排名差距并不大。这反映出现阶段各大电商平台在争取价格优势方面竞争激烈,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面对大众差异化的消费偏好,兼顾价格实惠、商品丰富、产品质量有保障等优势于一身的高质价比电商平台,更容易获得大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