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下看到的工业软件,万一有用呢。
周末公社内热议的新型工业化,其实周五盘面上精伦电子也给出了方向,看看周一是否有预期的大单一字,节前了不搞个百万封单工业化这块大家谁敢上啊。要是想上车的韭友,找找小市值的,带华为概念的,创业板的,兴许当天回报率会更高;无脑冲的韭友谁TM竞价开的最高怼谁也不见得错。
华为新品发布会马上来了,看看资金是兑现还是理解为超预期,反正捷荣技术抱团了,走走九安医疗的老路也挺好,不起码涨个5倍都对不起各大抱团的资金,就算短期熄火,只要回调的很慢,就要小心资金继续做第二波。
历史的经验就是国庆节前很难做,提前收收子弹,多修修自制力其实也挺不错,看准了再出手其实就是实力的一种,祝公社韭友中秋国庆玩的愉快,休息的棒,节后账户长红!
工业软件指专用于或主要用于工业领域,为提高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生产管理水平和工业装备性能的软件。工业软件是对工业技术和知识的程序化封装、复用,是工业化的顶级产品。在实际工业场景中,如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人们获得了诀窍、技能、经验,通过程序化、算法化、模型化等手段,封装成了工业软件。工业软件能够控制生产设备、优化制造和管理流程,提高生产率。通过将生产技能的技巧、诀窍、经验等内容,进行结构化、模型化、算法话和代码化,最终形成工业软件,应用到汽车、船舶、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气等等领域。
1、研发设计类
三大基础设计软件:CAD/CAE/CAM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包括CAD、CAE、CAM、PLM、BIM、EDA等。其中CAD、CAE、CAM分别是三大工业基础设计类软件,功能分别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求解复杂工程和分析计算、生产准备到生产制造。
PLM(ProductLifecycleManagement),即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可以看做是CAD、CAE、CAM、PDM(ProductDataManagement)的集成,帮助扩展型企业整合数据、流程、业务系统以及人员信息,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创意、设计、制造到维修)的信息进行管理。
“基础科学”+“行业深耕”,工业软件很硬核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需要四大科学知识:工程、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知识。因此,仅靠软件工程师是无法编写工业软件的,工业软件的开发需要软件工程师和工业领域的专家共同合作。
根据工业软件应用的领域大小和行业范围,其所需的技术知识也略有差异。例如达索的CATIA(CAD/CAE/CAM一体化软件)是基础通用型工业软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消费品行业。因为CATIA需要适用于大部分的工业产业,所以需要集成各大行业的基础知识。REFORM-3PC则是专门应用于烃蒸汽转化炉模拟,辅助氢,氨,羰基合成醇的生产。
“3C”应用场景广泛,制造业和重工业偏多
CAD、CAE、CAM应用广泛,目前主要在制造业和重工业应用较多,例如建筑设计、工程机械、能源化工等行业。根据达索官网信息,目前达索的软件已经覆盖了11个行业,下游客户包括雷诺、波音、克拉斯、安联保险、爱立信、宝洁、潘多拉、法国电力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国铁路设计集团、美敦力等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
EDA:“芯片之母”,我国“卡脖子”关键技术之一
EDA(ElectronicsDesign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仿真、验证等流程的设计方法,由CAD、CAE、CAM衍生而来。EDA是集成电路产业的上游关键模块,对集成电路行业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产品技术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芯片设计大致可分为前端设计(逻辑设计)和后端设计(物理设计),从功能定义一直到版图生成和验证。
2、生产制造类
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包括生产控制类(DSC、SCADA、PLC等)和制造执行类(如MES等),主要是在工业产品生产和制造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决策,负责生产管理、物料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能耗管理等。
根据ISA-95(企业与控制系统集成标准),生产控制过程分为五个层级,从实体设备(工业设备/传感器)到底层控制系统到监控系统到生产系统一直到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其中,底层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和生产系统这三个层级都会应用到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
DCS主要由三站一网构成:工程师站(综合控制站)、操作员站(值班子系统站)、现场控制站和系统网络。工程师站主要负责对DCS进行离线的配置、组态工作和在线的系统监督、控制、维护;操作员站主要处理一切和运行操作有关的人机界面功能,例如HIS、OI、MMI;现场控制站是DCS的核心,对现场I/O处理并实现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网络是连接各个站的桥梁。
DCS的特点主要在于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目前DCS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发电、建材、冶金等重工业产业。
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SCADA主要分为管理端和场站端,管理端包括SCADA应用和前端采集,场站端包括PLC控制柜和工控机。一般来讲,SCADA主要有三个功能:数据采集和存储、数据分析和过程报警功能。另外,基本上SCADA还会支持多种触发形式的脚本,用户可扩展系统功能。
MES:制造执行系统
MES主要是用来连接计划决策层和生产执行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ERP软件,下启PLC、DCS、SCADA等软件,实现了设备和工装工单派发、人员派工、质量管理、在产品管理等功能的集成应用,打通制造环节的信息流通。
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市场呈现出四大特征:第一,行业壁垒较高,用户粘性强;第二,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信息化程度低;第三,收集的数据利用率较低;第四,缺乏产品线或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3、经营管理类
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包括传统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财务管理(FinancialManagement,FM)、营销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等传统经营管理类,也包括办公自动化(OfficialAutomation,OA)等协作办公软件。
其中,ERP是目前用到最多的传统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ERP软件提供集成、连续、及时的业务流程数据,管理整个业务流程,包括供应链管理、会计管理、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和控制等。一个完整的ERP软件还可管理企业绩效,包括财务规划、财务预算、财务分析等。
目前,ERP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行业已经进入了低速稳定增长期。
4、运维服务类
MRO:维护维修运行管理
MRO(Maintenance,RepairandOperations)是专门生产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的系统,最早源于航空领域,目前普遍应用于航空、军事、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域。
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PHM(PrognosticandHealthManagement),即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通过采集数据和信息,然后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与推理模型实现装备运行状态的监测、预测、判别以及管理。相比于传统的维修系统,PHM最有特点的是预测能力,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维修记录的分析来预测故障、使用寿命、性能趋势等。
目前,PHM主要用于对安全和可靠性更看重的关键领域,例如航空、轨道交通、石油开采等。
工业软件市场规模
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全球占比较小,但发展潜力较大。
1、市场规模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相互融合。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以及稳经济接续政策的落地生效,产业链、供应链将恢复到通畅运行,制造业市场有望进一步回暖。今年以来,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工业软件的发展稳中有升。工信部近期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软件产品收入6058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全行业收入的比重为24.8%。其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595亿元,同比增长12.5%。
IDC近期发布的《IDCMarketForecast:中国核心工业软件市场预测,2022-2026》报告中,预计从2021年到2026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软件市场规模将从1533.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3361.4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7%;其中核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从201.4亿元人民币增长到515.6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20.7%。制造业整体软件市场云化部署的比例将从2021年的22.9%上升到31.5%,五年期年复合增长率为26.4%。
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同比增速相比于下游工业波动率更低,更为稳定。工业软件虽然和工业紧密联系,应用于工业中,但不论是中国还是全球市场,市场规模增速波动性低于下游工业,更加稳定。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工业软件相比于工业生产设备,工业企业需求相对柔性;另一方面,工业软件目前渗透率和价值量仍在快速提升。
2、收入规模
2022年,全球经济深受地缘政治和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实体产业不断承压。工业软件作为实体产业的关键支撑,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2022年,我国软件产品收入26583亿元,行业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07亿元,占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