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养老金,大家都熟知,但除了人以外,住房也需要养老吗?
所谓“房屋养老金”,是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日常维修以外的大、中修,更新改造的资金。同时也是保障居住条件,延长房屋使用寿命的必要保障。
对于这项房屋所需的“养老金”,该如何探索?住建部释放出了新的信号。
房屋养老金到底是什么?该制度的探索进展如何?钱从哪里来?
01探索和推出较为急迫
通俗来讲,房屋养老金是保障居住条件,延长房屋使用寿命的必要保障。
“在大量的房屋开始迈入‘中老年’的时候,例如出现外墙脱落、管线老化、楼道楼梯和电梯需要大修理,甚至建筑物本体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因此,探索和推出房屋养老金制度也是较为急迫的。”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同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房屋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研究建立房屋定期体检、房屋养老金和房屋质量保险等制度。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建议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探索破解房屋安全管理难题。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房屋养老金制度和房屋维修等概念有较强的关联,近期各地相继爆发出来的房屋漏水、房屋承重墙、加装电梯、燃气爆炸等问题其实都涉及到房屋管理内容,当前房屋养老金制度的提法正不断成熟。
02钱从哪来?
在面对房屋基础及结构修缮、外墙渗水修补、消防及电梯设施更新等较大规模的维修工程时,需要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高额维修费用。这些修缮、养护的费用从哪里来?也是房屋养老金制度所探索的问题之一。
“房屋维护得好,房价就能得到支撑,存量房贷的不良率也会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因此,金融部门推进‘房屋养老金制度’,也是为了更好地防范地产金融风险。”李宇嘉说道。
此外,在李宇嘉看来,房子是大多数居民*的财产,占到居民财富的60%-70%。未来,房屋的性能能不能维护好,关系到居民居住的舒适性,有助于更好地适应老龄化时代到来。同时,也关系到房地产存量信贷质量的好坏。
值得注意的是,时代周报记者留意到,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推进“房屋养老金制度”。
例如,宁波就将专项维修资金简称为“房屋养老金”。在宁波市政府发布的《宁波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中,规定了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设立、存储、使用范围、方式和程序、监督管理等内容。
除了城市开始积极探索和推行之外,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佘才高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曾建议,房屋养老金实行分类管理可以由公共账户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
而个人账户是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账户,按照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主要用于保修期满后住宅共用部位与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