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近日海南省澄迈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2024年1月1日起,允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向同一变电台区的符合政策和条件的电力用户直接售电,电价由供用电双方协商,签订能源服务协议,电网企业负责输电和电费结算,光伏发电项目应对就近用电用户予以电价优惠。
就在今年4月9日,全国首个分布式光伏“隔墙售电”试点项目之一——苏州工业园区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项目,已在苏州正式投运。该项目由普洛斯集团旗下普枫新能源、中方财团旗下中鑫能源以及苏州物流中心联合投资,利用苏州普洛斯物流园和苏州物流中心的仓库屋顶,铺设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光伏总装机约12MW,预计年均发电量1,223万度。
据了解,该项目也是全国首个“一对多”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项目,所产生的清洁电力,可直接出售给同在一个110kV变电站内的用电企业,实现就近消纳。
此次海南澄迈县也正式发文”允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向同一变电台区的符合政策和条件的电力用户直接售电“,全国第二个分布式光伏“隔墙售电”试点项目是否很快就会诞生?值得期待!
”隔墙售电“优势
可谓”万众瞩目“的隔墙售电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好处?
“隔墙售电”=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前者是后者的通俗说法。就是允许分布式光伏电站通过配电网将电力直接销售给周边的电力用户,而不是先低价卖给电网,再由用户从电网高价买回。
1、隔墙售电意味着光伏项目发电量不再绑定一个用户,可以有更多种选择,对光伏行业来说是重大的利好消息。
2、当前新能源装机一拥而上,随之而来的就是消纳问题,而“隔墙售电”是加快新能源消纳的重要突破口。
3、隔墙售电可以看做是一种自用的形式,据测算,在“全额自用”的模式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IRR可达到19%,投资回收期约为6年;而在“全额上网“模式下,IRR为12%,投资回收期约为11年。因此,隔墙售电有望显著提升企业微电网项目整体经济性。
4、对于屋顶面积大而用电量小的业主而言,隔墙售电模式可以更科学地利用屋顶资源,有利于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价值。
“隔墙售电”的推进历程
我国对分布式发电项目“隔墙售电”的布局历时多年:
早在2017年10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就印发了《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1901号),标志着“隔墙售电”启动。这一文件为“隔墙售电”的铺开明确了三个方面:一是分布式发电项目的规模限制,确保发电量在接入电压等级范围内就近消纳。二是分布式发电的三种交易模式,分别为“直接交易”“委托交易”和“标杆价收购”。三是明确了“过网费”暂按照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级差的核定原则。
2019年公布了首批26个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名单,容量共计1470MW。试点项目的交易电量仅执行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接网及消纳所涉及电压等级的配电网输配电价,免交未涉及的上一电压等级的输电费。对纳入试点的就近直接交易可再生能源电量,政策性交叉补贴予以减免。
2021年以来,国家多次发布重要政策文件,鼓励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项目参与市场交易,包括与周边用户直接交易。
2022年9月,浙江通过了《浙江省电力条例》,提出“允许分布式发电企业与周边用户按照规定直接交易”,标志着双碳目标下的首个允许“隔墙售电”的政策在工商业光伏第一省浙江落地,意义重大。
2023年9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的通知。这是我国首个国家层面正式发布的、用于指导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和规范市场规则编写的文件。通知指出:推动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储能和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交易。是推动分布式“隔墙售电”的又一重要文件。
多地“摩拳擦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浙江、江苏苏州和海南澄迈以外,还有多地也在”摩拳擦掌“,积极为推进分布式“隔墙售电”做准备。
山东
12月19日,山东省印发《山东省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分工方案》,《方案》提出:健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鼓励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主体与周边用户直接交易,山东分布式光伏项目“隔墙售电”或迎来突破。
浙江
12月12日,浙江省关于印发《浙江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2023年修订版)》的通知发布。其中提到,市场成员包括各类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电力交易机构、电力调度机构、电力用户、储能企业等。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散式风能发电等电力生产企业与周边用户原则上按照本规则参与直接交易,也可通过聚合形式参与交易。
此前3月27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浙江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推进风电光伏项目与用户直接交易或使用。按照有关规定尽快明确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过网费”标准。编制并发布适用于风电光伏项目与用户直接交易的市场规则与标准合同范本,大力支持风电光伏项目与电力用户开展直接交易,鼓励双方签署长期购售电协议。
2月22日,浙江省金东区人民政府发布2023年金东区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关于光伏,2023年发展目标及重点工作如下:探索自贸区“光伏+储能+隔墙售电”试点建设,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交易,努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上海
12月初,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上海市促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在临港新片区建设涵盖风、光、储、氢等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储能发展模式,开展隔墙售电新模式的先行先试。
广东
2月20日,广东省能源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和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发布《广东省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将探索在县域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等建设多能互补、源荷互动的综合能源系统,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运营模式,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村集体等多方参与,建设新能源高效利用的微能网,为用户提供电热冷气等综合能源服务。完善配套政策机制,推动增量配电企业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发展新能源直供电、隔墙售电等模式。
湖南长沙
2月27日,湖南长沙市发改委发布关于《长沙市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保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按照有关规定尽快落实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过网费”标准,有序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就近开发利用,积极争取“隔墙售电”工作落地。优先在工业园区、大型生产企业和大数据中心等周边地区因地制宜开展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适时推进风电光伏项目与电力用户开展直接交易,鼓励双方签署长期购售电协议。
加快项目落地,政策体系仍需捋顺
另一方面是输配成本的分担问题。当前的电网(输配电)投资是按照用户的最大负荷设计的,虽然“隔墙售电”交易双方减少了网购电量,但电网投资并没有减少。因此,“隔墙售电”实际上造成了电网企业收入的缺额。按现行政策,此部分缺额通过电价调整解决,这也意味着未参与“隔墙售电”的用户将分摊更多的输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