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业执照虚假地址的表现形式和危害
2.市监局如何发现营业执照虚假地址的行为?
3.市监局对营业执照虚假地址行为该如何监管?
营业执照虚假地址的表现形式和危害
虚假地址是指在营业执照注册过程中,使用一个不存在或者不真实的办公地址,而将该地址作为公司的注册地址。虚假地址的行为不便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统一行政管理,扰乱了社会管理秩序。此外,提供虚假地址可能导致公司地址异常,而被纳入经营异常的名录,此时不仅会对企业信誉、正常经营(如无招投标资格)、税务等方面带来风险,严重的还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市监局如何发现营业执照虚假地址的行为?
1.实地考察
一般情况下,市监局觉得某家公司的地址存在风险,会派人实地上门考察,若查无此地址,那么直接被列入“地址异常名单”;如果发现办公室是存在的,但早已人去楼空,也有可能被定义为异常。
2.一址多照
正规的商务中心、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等适合“一址多照”,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址,如果在系统内已经显示被注册过,当事人虚假地址行为将被发现。
3.挂靠地址
4.异常名录
虚假经济普查后企业被列入异常名录,当事人提交解除申请后,进行上门核查,发现地址虚假,也是市监局发现虚假地址的一种方式。
市监局对营业执照虚假地址行为该如何监管?
1.注册登记时,认真审查
2.登记完成后,定期或不定期抽查
为了避免不法分子利用登记手续简化的便利冒用他人身份进行虚假登记或者当事人提供虚假地址等信息获得营业执照,在登记完成后,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检查是否存在虚报地址的行为,对检查出的违法行为,进行警告、责令改正,及时作出处理,对辖区内其他企业进行警示教育,让虚报地址的当事人主动、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作出更正申请,避免后续被行政处罚。
4.对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市场主体登记制度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提供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市场主体登记的行为,保护公众利益和维持市场秩序的稳定。此外,涉及代理机构违法提交虚假注册地址的,也要依法严肃处理。
5.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破除信息壁垒
案例1:余姚市某供应链商行利用虚假材料申办营业执照案
案例2.山西某公司虚假登记注册案
根据举报线索,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对山西某公司冒用中国黄金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名义进行虚假登记注册行为开展调查。经查,当事人在办理营业执照变更登记中,所提供的其股东中国黄金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公章系伪造。市场监管局依据《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40条和第44条的规定,撤销了当事人股东变更登记,并处罚款11万元。
案例3.陈某某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市场主体登记案
2023年1月18日,松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12345平台举报对陈某某立案调查,发现了当事人存在提交虚假材料的情况。经查,当事人申请办理变更经营场所时,未提供真实有效的经营场所地址,同时租赁合同为虚假合同,构成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市场主体登记的违法行为。,松山区市场监管局依据《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44条第一款之规定,对其罚款5万元。
案例4:福州市台江区某店注册时虚报登记住所被罚23万
经执法人员核查,当事人的登记场所被租用为仓库,在该店使用期限内,当事人并未有该场所的使用权。其提供没有实际使用权地址取得公司登记构成其他欺诈的行为,福州市台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公司法》第198条规定,对其处以罚款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