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的实施,市场主体准入变得越来越便捷。但个别企业或中介机构却利用了市场主体登记流程的简化,以提供虚假材料的方式为他人办理营业执照从中牟利,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最近,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成功查办一起虚假登记注册案。
一个地址注册了45家公司
但实际地址只租给了一人
事情要从今年8月中旬说起,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对杭州市上城区某处房屋进行现场检查中发现,该地址自今年5月以来竟然注册了45家公司、个体户。执法人员与该处房屋所有权人核实后发现,所有权人只将该地址租给黄某一人,同意其在该地址注册杭州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但并未同意转租给其他人注册更多的企业。
提供虚假资料进行注册登记
是违法行为
对此,上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解读,在该案件中,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反了《浙江省市场中介机构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市场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提供虚假信息、资料,出具虚假报告、证明等材料;……”的规定,属于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依据《浙江省市场中介机构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对当事人作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和罚款人民币10000元整的行政处罚。
同时,上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提醒,提供虚假资料进行注册登记是市场监管领域中严重的违法行为,破坏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上城区市场监管局也将持续加大打击虚假注册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企业注册登记信息是市场主体向公众公示的主要方式,作为企业开办申请人也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