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机构做了一项针对电商平台虚假交易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了调查了五个存在刷单现象的网上交易平台。研究人员发现,淘宝网中有1万1000家网店存在刷单现象。据了解,研究人员采样超过4000家拥有真实ID的网店,监控他们店铺评级的提升情况。存在虚假交易的网店提升店铺评级的速度比正常经营的网店快至少十倍,也就是交易平台上的排名更靠前。刷单一天所带来的效果相当于正常经营一年的水平。
研究还发现,在所调查的淘宝4109家存在虚假交易的网店中,只有89家受到淘宝的处罚,比如勒令关店或降低店铺评级,仅占2.2%。实际上,阿里方面一直致力于打击刷单现象。阿里巴巴表示,他们运用了复杂的手段来甄别虚假交易,并从大量的交易数据中进行分析。存在虚假交易的阿里巴巴网店,将会面临删除好评、店铺无法在搜索结果中显示,以及最高15万元的罚款和关闭网店等处罚。情节严重的将会交由司法机关处理。也就是说,刷单现象在阿里巴巴是被严格禁止的。
阿里副总裁余为民说,2013年淘宝网的120万卖家中,大约有17%的卖家存在虚假交易,虚假交易量超5亿笔,交易额超过100亿元。在接受采访时,淘宝客服的工作人员也向消费者解释了举报的流程和对刷单行为的处罚。
对刷单的买家,买家帐户有一个严重的具有严重处罚的直接封号,买家帐户会直接做一个封号的处罚,至于这种商家的话,商家方面的帐号会有一个商品下架,或者有一个帐权交易或者是有一些帐户交易机构这么一个整理的过程,当然淘宝网的话会有一个审核过程,就是关于现在做的过程虚假交易,它这个跟真的买东西一样,但是这个本身来讲还是虚假交易,淘宝网会有一些这样的审核,有一些数据,这些数据的话我觉得可能是不方便直接透露出去,也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监管,淘宝网会对这方面的消息做一个审核过程。
经济之声:3月31日,商务部公布了《商品流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表示,交易场所内"禁止经营者自行或通过他人虚构信用评价"。网购刷信誉、虚构信用评价等手段将违法。胡钢律师这在法律层面上讲这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刷单行为形成一个震撼?
中国消费者律师团律师胡钢:我想首先对这个商品流通法同时有一个个人浅陋的看法,第一个是商品流通法按照是国务院的2014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它前景是一个研究项目还要经过预备完成等立法步骤。
经济之声:您认为为什么会形成像刷单、刷信誉这样的一些现象,这是不是电商平弥补系统漏洞就可以避免的?
赵占领:应该说这回出现这种刷单刷信用的现象,其实它是跟电商领域的这种制度关系的,因为电商这种领域的这种竞争评级,实际上它最早出现的是主要为了解决网购中买卖双方店面,然后选择取得信任的问题,让它解决一个信任危机。那么在电商发展领域里面过程中它起到作用很大,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信用评级对于网购对于消费者如此重要,那么所以有很多的卖家就是通过一些虚假的手段进行刷单,但是也有一些是因为本身的漏洞导致的,比如说交易平台它的信息的规则特别简单,可以说它是一个消费者单方的好评,那这个好评应该说很多人伪造,就是说它消费者的好评应该对于卖家的评价是重要的因素,但它不是唯一的,应该说是需要对卖家的整体的商业信息进行评价的话是需要有一套综合的标准,也正是因为消费者的这个好评或者差评起到的作用如此重大,那么才会有这么多的卖家它通过一些第三方机构制定的刷单、刷好评。
赵占领:确实存在难度因为这种交易非常隐蔽,而且就是随着交易平台打击虚假交易,它们这种炒作性的机构,或者个人的,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也在不断的采取一些方法,包括刚才所讲到的,他制造这种虚假的货比三家的现象,因为以往制造虚假交易的时候,它比较简单,直接把详细的网址发给它们刷单的人,那这样的话,这样的交易平台他很容易判断出来。因为我们正常的购物的习惯就要先进到店铺,然后再有一个检索,寻找的过程,而它是一步到位,这个是很明显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这些刷单的人,这些刷单的机构,他们也在采取一些规避的方法,所以这样的话就要求就是说对于打击虚假交易,打击炒作信用,需要更多的从技术的手段来去判断。然后我们执法部门这块对它的执法实际上也是需要交易平台去配合,特别是从技术的角度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