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物质电企戴环保帽子骗取财政补贴:白天烧秸秆晚上偷烧煤能见度澎湃新闻

武汉光谷蓝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建告诉记者,生物质能源虽然被国家列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是因为行业鱼龙混杂,一些生物质燃料并没有达到清洁能源的标准,并不环保,最终导致行业都受牵连。

“生物质能源到现在还没有标准化,好端端一个利国利民的产业就这样发展得乌烟瘴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研究员陈勇提起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感到十分痛惜。

“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极其丰富、数量巨大。如果发展得好,在农村,可以避免秸秆露天燃烧;在城镇,可以替代燃煤。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保护环境,一举多得。”陈勇说,“生物质能源和风能、太阳能都是我国大力发展的三大可再生能源。然而,十多年来,风能和太阳能都发展得有声有色,唯独生物质能源完不成‘十二五’目标已基本成定局。”

“以生物质压块燃料为例,压块之后焚烧需要投入较高的配套成本才能达到洁净能源的效果,然而一些企业揣着明白装糊涂,一边拿着清洁能源的补贴一边偷工减料污染环境。”熊建表示,“之前国家出补助政策,生物质成型燃料每吨秸秆补助140元,行业内一些企业收秸秆拿补贴,但实际生产的生物质燃料达不到环保要求,对生物质能源的技术和产业进程没有起到正面的作用。”

广东省环保厅2014年在督办检查中发现,由于缺乏强制性生物质成型燃料质量标准、污染治理技术指引和专门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排放标准,各地出现了燃料质量参差不齐、锅炉改造不规范等问题,表示不鼓励推广应用生物质成型燃料。

因为日益边缘化,生物质成型燃料甚至在北京等地被列为高污染燃料。生物质能源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生物质燃料的排放本来完全可以达到甚至优于清洁的天然气锅炉,但因为不合理使用和锅炉配套监管不到位,燃料本身受到牵连,影响行业名声。”

富德集团分管能源副总裁岳国告诉记者,相对于其他能源产业,生物质能源的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小公司、作坊式也能生产,使用排放不达标的小锅炉、掺烧其他不合格燃料等现象时有发生。

在湖北安陆,安能(安陆)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排放的烟囱黑烟以及原料堆放不当产生的异味,引起周边多个小区居民的长期抗议,被称为“批着环保外衣的污染企业”。

弄虚作假套取国家补贴

“本来国家在大力关闭小电厂,现在一些小电厂借生物质能源的名声又冒头了,检查的时候,库房堆满了秸秆,可实际它哪儿来那么多秸秆?”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掺烧煤炭是一些生物质直燃电厂业内公开的秘密,白天烧秸秆,晚上偷烧煤,目的是套取国家电价补贴。

为了推进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2008年,财政部印发《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一政策实施之后,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产量由2007年的不到100万吨增至2012年的550万吨。

然而,在此过程中,经营不规范的小规模企业过多,以假发票、做假账及虚假销售等手段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行为屡见不鲜。因而,2013年,财政部暂停了秸秆能源化利用补贴政策。

“有补贴的时候,行业内来开会的有几百人。补贴一停,最后就只剩下几十人了。一些企业唯利是图,出什么政策干什么事情,只是为了补助而已。有的拿了补贴,干都不干就跑了。”身兼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副会长的熊建说。

岳国说:“生物质能项目一度是‘先补贴后建设’,至于拿到补贴之后,干了没有,干成了什么样,缺乏监督监管,因而一些人看有补贴,大家就一哄而上,没有利益了,就一哄而散。”

这一现象在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马隆龙看来并不意外。生物质发电的概念很好,但扣除财税补贴、土地优惠、电价政策外,能够真正实现盈利的企业寥寥无几。生物燃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补助。与常规能源相比,生物燃气转化、处理成本较高,并不具备投资上的效益,如果不能够实现商品化,必然会因为国家政策的转移而衰退。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些所谓的秸秆发电项目基本上都是购买木材、建材废料等充当原料,每年只是象征性收一下秸秆。有的甚至直接用煤炭发电,套取国家对秸秆发电的补贴。“不这么干,很难存活。”

根据湖北省能源局统计,农林生物质原料价格从初期的200元/吨已上涨到目前的300到350元/吨,若制成生物质成型燃料,市场价格目前约为900元/吨左右,远高于煤炭价格,且单位重量的生物质燃料燃值也比煤炭要低许多。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陈汉平告诉记者,稻草麦草体积大、热值低,跟竹子等林业材料比,产值要低很多。企业从经济账来算,更宁愿用林业材料。陈汉平认为,虽然这与政府期待多消耗农作物秸秆的愿望之间有差距,但毕竟仍然属于农林生物质的范畴。与之相比,更恶劣的是掺煤造假。

“有些企业在锅炉房里堆着生物质燃料,实际上是在烧煤,生物质能源只是企业的挡箭牌。”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的一位专家说。

两头挤压成本居高不下

成本高是生物质能源发展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原材料分散在广大农村,收集储运费用贵,人力成本上涨,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如果用来发电,与火电比,即便有补助,也只能挣扎在盈亏平衡线上。

岳国告诉记者,发电厂需要很大规模才能降低单位成本,才有价格竞争力,但是生物质能源是分布式能源,集中的成本巨大,有可能陷入越生产越亏损的局面。

因为两头挤压,不少生物质能源企业放弃了这一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力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风能、太阳能新增装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却不断走低。

2014年,国电集团旗下港股上市公司龙源电力发布公告称,鉴于旗下生物质发电项目亏损严重,公司决定“十二五”期间不再发展生物质发电。作价一元转让其所持国电聊城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52%权益,另两个项目也择机转让。

在市场方面,生物质资源的季节性、分散性与生物质能利用的连续性、集中性的矛盾突出。在煤炭价格优势明显的挤压之下,市场接受度低。

湖北省能源局副局长董宏彬说,湖北建成并运行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20余个,热负荷约500蒸吨/小时,仅占全省锅炉总量的1%,其中重要原因是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价格为280元/蒸吨,尽管比天然气锅炉低,但是比煤炭锅炉190元/蒸吨高。在企业趋利下,没有政策倾斜,难以竞争过低廉的煤炭锅炉。

依靠科技力促市场化发展

受访人士认为,虽然国内各项政策为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但这并无法有效提高生物质能产业的盈利能力,改善其生存状态。生物质能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仍需要从内部入手,依靠科技进步和市场化发展,解决关键问题。

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农业部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全国认为,生物质能源通过技术上的创新,生产成本完全是可以控制。生物质的原料比较蓬松和分散,但一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热值与一吨原煤的热值差别不是很大,成型燃料的热值还要高于褐煤。问题在生物质原料多了一道收储运的工序,这是许多企业感到成本难以控制的地方。

熊建认为,生物质能源不能过度集中,要打“游击战”,可以给农民发放机具,可以同时完成粮食收割和秸秆回收两道作业。在农村,生物质能源可以采取就近收集、就近使用、辐射周边的分散模式。

在武汉光谷蓝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鄂州项目部,记者了解到,村民把秸秆送到公司就可以换燃气,一吨秸秆可以换150方气,能满足普通人家4个月的能源供应。目前这个项目已辐射周边5300多用户。

在科研院所,还有很多秸秆转化利用新技术正走出实验室,进入市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肖波将秸秆制成“微米燃料”,利用粉尘爆炸的原理,将秸秆处理成微米级的粉末,放进燃烧装置中能达到1400多度的高温,相当于石化能源燃烧的温度,从而解决了秸秆作为燃料的低效率问题,可大大拓宽秸秆工业化利用范围。

THE END
1.骗国家补贴有什么后果专家导读 骗取国家补贴属于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价值阶段分为三部分,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https://mip.64365.com/zs/1298153.aspx
2.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补贴处理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补贴处理 2小时前 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补贴是一种违法行为,其处理方式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方式和法律依据: 一,处理方式 行政处理: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对于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2215575767977320228.html
3.审计署2016年第31号公告:审计署移送至2016年底已处理的违纪违法审计发现,2006年至2015年,湖北省麻城市11个单位涉嫌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粮食补贴、林业油价补贴等财政资金。2016年,审计署将上述问题移送湖北省麻城市人民政府调查处理。至2016年2月,11名责任人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党内警告、行政记过等党纪政纪处分,骗取的资金490.56万元已全部追回。 https://sjj.xuancheng.gov.cn/News/show/111850.html
4.民政部总参谋部解答2014年度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处罚方式主要是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的,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对企业按照涉及退役士兵人数乘以当地上年度城镇职工平均工资10倍的金额处以罚款,并对接收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 127.退役士兵弄虚作假骗取安置待遇的,怎么处罚? https://rwb.ncu.edu.cn/zcfg/29454.htm
5.警情研判报告范文6篇(全文)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中,或虚报退耕还林面积,套取国家退耕还林资金;或虚报承包土地面积,骗取国家粮食直补及综合直补资金;或弄虚作假,私分土地征用补偿款、青苗补偿款、安置补偿款;或串通招投标环节从中收受贿赂,此类案件的查处,应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二、涉农领域职务犯罪特点分析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gw1sj9q.html
6.调查研究基层腐败和不正之风因·果·治从查办案件情况看,坑国家集中表现为套取、骗取国家补贴。调研发现,基层干部直接贪污侵占、截留挪用现金补贴现象有所减少,而随着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和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套取项目补贴的腐败行为逐步增多。围绕产业振兴这一乡村振兴的“重头戏”,有的干部与企业主相互勾结,不管有没有“鸡”,先把“鸡舍”建起来,用空厂房、假https://www.hubpd.com/detail/index.html?contentId=144115188076106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