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2.0贯标认证咨询辅导数字化转型补贴政策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2.0形成了以价值效益为导向、数据为驱动、新型能力建设为主线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体系架构和方法机制,构建完善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法论,依据数字化转···...

一、两化融合贯标是什么?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可参照执行的数字化转型方法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把握信息时代发展新趋势和新规律,总结提炼了几十年来我国优秀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最佳实践和管理经验,参考国际各类管理体系标准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机制和方法,企业可以参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通用要求,构建适合自身实际的管理体系、运行制度和操作规范,引导企业顺应数字化发展规律,以数据为驱动、能力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稳定获取转型和创新成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我国首个覆盖两化融合全局、全要素、全过程的管理体系标准。T/AIITRE10001-2020《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T/AIITRE10002-2020《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参考模型》、T/AIITRE10003-2020《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要求》、T/AIITRE20001-2020《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建设指南》、T/AIITRE20002-2020《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分级指南》的发布实施,标志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入以新型能力分级建设为主要特征的贯标2.0(升级版)时代。

根据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工作安排:自2021年7月15日起,所有的初次评定、监督审核、再评定,各个评定机构不再受理单独按照GB/T23001-2017要求进行的评定申请,仅受理按照GB/T23001-2017和T/AIITRE10003-2020要求进行的分级评定申请。

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2.0)介绍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一套保障战略、业务、技术、管理等统筹推进的体系框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聚焦于提升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GB/T23004-2020《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生态系统参考架构》为企业全面认知和系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供参考架构,GBЛT23000-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对企业两化融合的战略部署、领导和管理机制、实施过程、评测与改进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框架内容和具体可操作的要求,确保企业战略、业务、技术、管理等各条线具有共同话语体系,促进工作一致性和协调联动,避免片面追求技术先进性,以及按照不同的专业领域和职能分工各行其是、资源浪费、过程效率低下、总体成效不明显等问题,促进整体协同效应的发挥,

1、相对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0,2.0主要致力于提出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程服务,从聚焦转型、分级分类、突出能力、全程服务四个方面,解决具体执行和逐级提升过程中方法工具支持、解决方案实施、管理机制落地、成效跟踪优化等问题,从而支持企业获取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和效益。

2、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2.0让企业明确目前所处的两化融合水平等级,了解两化融合的效能效益,让企业自发自主推动贯标;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2.0对咨询、评定机构监管到人,提高咨询服务质量,让服务更有水平。通过跨界合作、交流培训让贯标实施更落地。

3、研制《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价值效益参考模型》、《信息能力建设指南》等3个指南和5项团体标准作为本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2.0的有效落地,并将借鉴优秀企业的贯标过程,进一步补充完善数字化转型知识图谱架构。

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2.0的核心内容包括:(1)分类新型能力:从价值维度在1.0的6类新型能力基础上发展成6大类、13个子类新型能力,能力更加细化,分类更加精准;(2)新型能力分级:从要素维、过程维、管理维对新型能力进行定义,将能力分成了A级初始级、AA级单元级、AAA级流程级、AAAA级网络级、AAAAA生态级。

5、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2.0相对于1.0的评定流程无较大变动,但评定的内容更加细化,开展分级评定,在五个新型能力的基础上,每个等级分为三个水平层次:相应等级-、相应能力、相应能力+。

6、分级贯标的主要环节将细化实施过程中要素维、过程维、管理维打造的数据、文件,与申请新型能力的类型与级别相对应。

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2.0的主要推进方法包括: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活动,培养高质量服务团队;打造新型能力示范试点,做好工具方法的支持;组织专题培训和技能测试;推进分级采信模式。

当然,两化融合贯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去策划→实施→测评→改进→策划的一个循环过程。并不是说贯标完了就放弃这个管理机制。而是要以战略目标为前提,打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2.0)办理条件

T/AIITRE10001-2020《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T/AIITRE10002-2020《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参考模型》、T/AIITRE10003-2020《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要求》、T/AIITRE20001-2020《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建设指南》、T/AIITRE20002-2020《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分级指南》的发布实施,标志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入以新型能力分级建设为主要特征的贯标2.0时代。

贯标1.0初步提出了以能力为主线的理念框架,主要致力于理念和方法导入,解决企业共识形成和机制建立的问题,支持企业合理、规范、有效地推进融合。

贯标2.0形成了以价值效益为导向、数据为驱动、新型能力建设为主线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体系架构和方法机制,构建完善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法论,依据数字化转型的先进性和成熟度,分级分类开展以新型能力建设为主线的分级贯标和分级评定,研制系列方法工具,提供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数字化转型全程服务,支持企业围绕数字化转型有效开展创新活动,稳定获取转型价值。

两化融合在今年刚刚更新换版2.0版,把证书分为5个评级,分别是:A、AA、AAA、AAAA、AAAAA,机构会根据到现场审核的情况把企业分级,级别越高审核人日越多,认证费就会递增,级别的区别在于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以及ERP系统的信息化投入程度。

1A满足的条件

具备进销存或者产供销加财务模块的系统

2A满足的条件

系统ERP或其他软件原始数据的录入-起点销售(销售订单,有订单合同价格等信息)-生产-物料清单(非人工的系统自动核算功能)-自动核算库存-采购清单-财务应收应付-系统的流程化自动化有源头有系统数据自动提取

3A满足的条件

多系统存在ERPMESWMSPDMCRM等两化融合最终审核是打造的新型能力,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通用的信息化系统包括: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不对内部管理和负责,对于生产负责,生产损耗效率效益等、生产调度、设备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需要涉及到生产模块的使用)、PLD/PDM(企业产品设计研发生命周期管理的软件)、设备安全管理软件(煤矿,化工行业安全保障,设备管理类型的软件)、外贸订单销售管理(出口工厂专门用来进行销售管理的软件)、企业特有的能提高生产力,降本增效的各种信息化系统。当然最理想的信息系统是工业控制系统,生产设备可以互通互联,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来进行所有设备管理。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2.0的核心内容包括:

(1)分类新型能力:从价值维度在1.0的6类新型能力基础上发展成6大类、13个子类新型能力,能力更加细化,分类更加精准;

(2)新型能力分级:从要素维、过程维、管理维对新型能力进行定义,将能力分成了A级规范级、AA级场景级、AAA级领域级、AAAA级平台级、AAAAA生态级。

四、两化融合贯标的好处

1、国家支持项目,是“中国制造2025”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落地版的第一个体系,是衡量企业是否具备信息化资质的体系;

2、是企业从“传统企业”走向“现代企业”,甚至将来实现“工业4.0”的必经之路;

3、两化融合贯标证书是一个资质荣誉,是招投标加分项、也是某些行业上市的加分项;

4、是上游公司对下游供应商的要求,目前宇通汽车、海尔电器、华为、美的等要求其供应商要有通过两化融合体系认证,并取得证书;

5、对于企业自身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工业成本,可以实现零库存、产品溯源等,同时也是企业与市场直接沟通的一种能力。

五、两化融合贯标的常见问题

问1:我的企业才成立才1年,是否可以做两化融合贯标?

答:成立满1年的企业。

问2:两化融合贯标对企业纳税有没有什么要求?

答:一般来说,规上企业才适合做两化融合贯标,纳税多少对拿证没有影响,不过在很多地区,想要拿当地的补贴对纳税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问3:两化融合贯标对机房投资和所用ERP是SAP、QAD、金蝶或者是用友有没有规定?

答:一般来说最低要求有服务器(可以在云端),对客户端要求最低是3个用户,对所使用的ERP的品牌没有要求,要求最低使用3个模块,如果是单机版只有财务模块的ERP则不行,要联网才行,且需增加销售、采购、仓库、生产等其中2个模块。

问4:我听说两化融合贯标有几级,会不会要求很高?

答:通常来说,目前我们实施的是两化融合1.0版本的认证,实施初始级,涉及到两化融合2.0版本有五个级别,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也只是向上推进1-2个级别,最高级目前还没有企业达成,也还没有大面积推广。

问5:我的企业只有10个人,是否可以做两化融合贯标?

答:一般工厂规模要求不低于20人,对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的企业不限人数

THE END
1.楼宇科技助您无忧旧改!热泵免税额新政策美的集团以旧换新不用愁,美的楼宇科技助您无忧旧改!,无忧,热泵,旧换新,免税额,新政策,楼宇科技,美的集团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EB5N3I0534BDMA.html
2.美的裁员风波事件引人回顾美的数字化转型之路美的集团数字化转型的动因 1.提高产品竞争力、突破发展瓶颈 2011年之前,我国家电行业发展迅猛,一方面受益于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成品房销量连年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受益于国家相关补贴政策频出,大力拉动市场需求。 各品类家电销量连年上升,其中白色家电最为明显,连续三年增长率都保持在30%左右。在此期间,美的集团因为https://www.keycourse.com/webArticle/webArticleDetail/10448
3.美的获以旧换新领军品牌称号,80亿补贴再掀换新热潮面对这一变革趋势,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多个省份陆续发布了实施方案或操作细则,明确了补贴标准和流程。今年4月,广东省以“‘旧’要换新 粤享消费”为主题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正式启动,浙江,山东、上海、湖北、河南、宁夏等全国各地也有相关政策落地。 在“以旧换新”的家电市场上,美的坚持以创新为驱动,打造了扩大消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187982
4.工厂:5G全连接实现高效自动化生产,引领家电行业数字化转型2023年,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将成为全球首家家电制造领域5G全互联工厂,实现“每15秒一台洗衣机下线”的产能。线下发行率翻倍的同时,库存减少了50%。 ,单台人工成本下降50%,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家电行业数字化转型前列。 在新发布的2024年湖北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15个典型案例中,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打造M.IoT工业互联网http://m.qiye108.com/h-nd-371197.html
5.08专题: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为促进储能商业化进程,仅依靠国家层面的鼓励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实质性的补偿机制。因此全国多个省份纷纷出台新型储能补偿政策:①从补贴政策发布的区域看,浙江、广东、江苏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台补贴政策数量较多;②从补贴金额最高额看,重庆、长沙储能补贴最高金额均高达1000万元,其中,重庆市引导新能源配储是为了提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lhtk/2024_03/202401/t20240115_475372.htm
6.家电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策略研究——以美的集团为例家电制造企业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美的集团作为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丰富,从企业内部办公数字化到生产制造和销售的现代化,美的逐渐成为中国智造的代言人.因此,本文结合美的集团两次数字化转型过程,研究发现,美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从战略转型、研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61761bcdb61817d299389eb0.html
7.最高奖励500万元太原重奖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而设立的一种重要财政支持政策。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本,激发其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7月17日,《太原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https://www.3oh2lnsk.com/xiao-jia-dian/42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