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还将继续吗?

有接近政策方的家电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目标设定看,本轮家电以旧换新、提振消费会是长效举措,预计相应的鼓励和财政支持政策至少会持续至2027年。不过,国家会以年度作为一个财政周期进行结清,进而调整优化下一年度的落地方案。2024年作为换新政策落地第一年,各种情况可能很复杂,各地落实情况都需要观察;而国家会根据当年的观察结果,以及投入资金的拉动效应,调整第二年的政策方向,进而实现政策效果的重新优化。

在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透露出换新国补有望持续的一些苗头。会上提及,国家后续将公布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加力提效实施宏观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大助企帮扶力度等内容。会议还提到,未来国家将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而家电产业或将有望从中分得“一杯羹”。

不过,在2024家电国补过程中,也的确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包括部分入围国补商家的骗补套补行为,以及部分未入围商家反馈“违背市场公平原则”,造成其“经营困难”等,如何查漏补缺对于政策的优化和完善至关重要。

近日,就有经销商向中国家电网反馈了一起某家居家电卖场如何将一台价值3万余元的冰箱“一单拆三单”骗取政府补贴的行为,而据他表示,这种骗补或仅是冰山一角。

另外,便是一些中小经销商的反馈和呼吁。如来自浙江的一位家电经销商提到,“以旧换新补贴对于家电行业整体而言是一场盛宴,国补政策之下大厂家机器都干冒烟了,但中小品牌有些玩不转。家电作为标准品,有国补确实便宜了,消费者不傻,有国补的商家4季度销售很可观,但对没国补的个体小商户而言简直雪上加霜。从自身利益出发,不同群体对于明年国家是否继续补贴的期待泾渭分明。”

另外,一些经销商虽然也期待国补的拉动效果,但也希望能加快补贴回款速度。有重庆经销商提到,“这两年市场艰难,国补至少调动了消费热情,现在咨询以旧换新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努力一点可能就会多一点收获。不过,目前我们给消费者的补贴都是门店垫付,到现在还没拿到垫付的国补款,资金一天不到位,心里便很忐忑。”同样,来自潍坊的一位经销商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最近与部分同行聊天,大家对于垫付资金能否拿得回来有所担忧,因而现在的一种做法是先拉高价格,保证自己不亏。”

不过,对于上述经销商所提的拉高价格再补贴出货的做法,中国家电网提醒,这可能涉及骗补套补行为,一旦被回追倒查,不仅会被取消国补资格,相应违法所得也将被追回。当前,诸如湖北、四川等地已存在对违规行为商家开出罚单的记录,对于销售凭证存疑、无法提供相应出货安装记录、无完整财务制度以及虚开发票先涨价后折扣的商家,进行了处罚。

THE END
1.如何申请碳中和认证?附碳中和补贴政策,最高1000万!(碳中和专委会碳中和认证对企业的作用巨大,不仅可以获得政策补贴,更具有五大意义: 首先,可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获得碳中和认证可以证明企业已经采取了积极的环保措施和社会责任,加强了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可,提高了企业品牌形象和价值。 第二,推动企业碳减排 申请碳中和认证需要提交企业的碳减排项目计划和实施情况等资料,促使企业更加注https://www.meipian.cn/508qkgjq
2.2024年家电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内外双韧,补贴出口延续下的白银但如仅以 一期补贴为计,至 12 月 31 日即是截止,是没有后续政策增量的折现预期的,因此仅一 期节奏至 10 月底 11 月初家电板块的补贴右侧逻辑就结束了。至此探讨是否有二期补贴、 多大规模的补贴就成为核心要素。 (二)2025 年内销的情景假设 11月上旬中央对促进家电以旧换新表态积极,提振市场对明年政策延续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209153050b6f19ba3f6c7d77af.html
3.2023年3月汽车行业政策动态跟踪11. 合肥发布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政策最高补贴5000元 3月15日,合肥发布消息,依据《合肥市“提信心拼经济”若干政策措施》第三条“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条款和细则,2023年2月4日-6月30日个人消费者报废或出售本人名下在合肥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非营运性乘用车,并且在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的汽车销售机构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19277233284710927
4.鼓励补贴便利回收!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来了财经原标题:鼓励补贴、便利回收!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来了 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4月12日对外发布。要点梳理如下: 阶段目标 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 力争到2025年,实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加快淘汰,高效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废旧家电回收https://www.workercn.cn/c/2024-04-13/82208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