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发电容量回收机制的国际经验比较
二、国际经验对我国发电容量机制建设的适用性分析
01
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适用性比较
表1各类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的特点对比
02
我国实施稀缺电价机制可能面临的问题
03
我国实施容量市场机制可能面临的问题
04
容量补偿机制适合当前阶段发展需要
容量补偿机制能够保障容量电价长期稳定(行政确定)、对终端电价影响可控、实施成本和风险较低,主要缺点是“市场化”程度不足,但这与我国处于电力市场建设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此外,现阶段我国电改措施从出台到落地,还需要一定的行政性措施保障,容量补偿机制正是一种行政性较强的机制。从国际实践上看,近十年智利容量电价波动范围在7~13美元/千瓦月之间,基本保持长期稳定。实施容量补偿机制,有利于我国实现从计划到市场的平稳过渡。该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激励发电投资,提高发电企业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保证电力市场长期稳定运行,实现在市场化机制下推动可再生能源更好地消纳和发展的目标。从当前部分省份的实践来看,煤电长期备用补偿机制是对容量补偿机制的重要和有益探索。
三、“十四五”时期我国发电容量补偿机制方案设计
计算(折算)可补偿容量
可补偿容量是指能够按照核定的容量补偿标准(容量电价)获得补偿的发电容量,其物理意义相当于自然(铭牌)容量中能够确保系统可用的容量(有用容量)。可补偿容量需分电源类型核算,计算过程分为三步。
确定容量补偿标准(容量电价)
结算容量电费
与其他电价机制的衔接
原标题:张冠华、陈大宇:适应“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设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