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独家获悉,手机维修O2O服务商“加速度”已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盈信投资集团领投。本轮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供应链渠道建设和市场拓展。此前加速度曾获紫牛基金、创大资本领投的500万元天使轮融资。
加速度称,目前平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六个城市设立了分公司和直营门店,维修工数量超100个,累计维修设备约30万台,注册用户约120万,月单量约1万单,手机维修客单价约350元。
创始人黄松炳向36氪透露,虽然O2O大浪淘沙一番过后,行业形势严峻,但加速度已在去年年底实现盈利。此外,随着订单密度的上升,平台在渠道方议价能力会有所提升,物料采购成本下降。因此在客单价不变的情况下,半年内平台的毛利会上浮10%左右。
关于盈利,黄松炳认为,加速度的核心打法在于获客。一些玩家会耗资在百度上推广,但转化效果不尽人意。加速度获客具体方式如下:
说到底,手机维修O2O依然是门低频、客单价不高也不低的生意。关于低频,黄松炳认为,解决办法是以维修服务作延伸,找到用户的高频需求点。加速度目前在做一款类似Boss直聘的新产品,连接维修工程师和手机用户。用户的手机出现问题后,可以使用该产品直接与维修工程师沟通,沟通比维修更高频。此外,黄松炳称,智能手机厂商的售后服务成本很高,这一产品可以承接一部分售后职能。
目前国内一些头部公司都推出了手机等3C产品的维修服务,如京东的京东快修、58同城的上门维修、顺丰寄修服务等,流量加持之下,这些公司似乎有更强的话语权。对此,黄松炳表示,大平台有流量,加速度有供应链和服务,和大平台的关系可以是合作而不是竞争。同时,加速度还打算在线下开设更多门店,获客引流。
创客猫消息6月5日,上门手机维修公司加速度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圳盈信资本。此前,加速度曾获得由紫牛基金、创大资本、海汇资本500万天使轮融资。加速度创始人黄松炳告诉创客猫记者,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市场拓展、B端渠道合作和产品研发三个方面。
放弃年营收过亿的实体店,转型O2O上门服务
2007年入行手机维修市场,2014年已经做到拥有13家门店、年营收过亿的规模,黄松炳坦言,创业至今,做过最难的决定就是砍掉所有线下门店,将业务转移到线上。“我要全力以赴地做好加速度这个平台,线下跟线上的打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所需要的团队也是不一样的,要全力以赴ALLIN到线上,所以只能2选1放弃实体店。”
加速度现在也设有线下体验店,跟以前的线下店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以前是位置优先,租金成本非常高,所依赖的也是线下的人流;现在基本是设立在写字楼或是核心商圈。黄松炳告诉创客猫记者:“我们现在的线下体验店是为上门服务做支撑的,有一些问题是上门服务解决不了的,比如机器进水或者是涉及到主板更换,我们会联系客户让他到最近的门店,或者我们的维修师傅上门取机回来修好再送回去,维修师父的培训和配件的供应链都是在门店上完成的。”
解放天下维修手艺人,坚持原品质配件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国内手机年出货量超过5亿部,按照国产手机平均15%以上的返修率计算,每年需要维修的手机接近1亿部,市场规模超2000亿。另外,与国外手机售后服务收入占销售收入6%的数据相比,这个数字在中国只有2%-3%。但手机线下维修存在很多问题,监管不到位、自造故障、偷换原装零件、虚高报价、欺客宰客现象泛滥。而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透明、及时、高效,这三点都是线下的痛点,所以这个行业可以结合互联网来呈现新的模式。
“我们的核心团队目前有50个人,有来自互联网和传媒行业的优秀人才,加上和我一起创业走来的老员工,我们都认为,前期目标不在盈利,而是打好基础。”黄松炳认为,在手机维修这个领域,如果只是做B2C,前景可能不是太好。加速度的核心逻辑就是赋能给手艺人,让手艺人去把行业做好。
在选择维修师傅方面,黄松炳表示,他们有着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技术过硬,并且要有服务精神。平台给每一个维修师傅配备了摄像头,要求上门服务时全程录像;还设有神秘客户的服务机制,神秘客户会反馈大量的细节信息给到平台,但维修师傅并不知道哪一个服务对象是神秘客户。加速度还组建了客服团队,客服团队会主动收集每一位用户的反馈信息,根据服务视频对维修师傅进行星级评分,这个评分直接关系到维修师傅的薪酬和去留问题。黄松炳表示,加速度只会留下最优秀的维修师傅,宁愿前期发展慢一点,也要打好基础。
维修师傅和供应链是把维修服务做好的核心,黄炳松说,坚持使用原厂配件,看起来是提高了成本,但是在给用户好的体验的同时,也降低了返修率,实际上是减少了服务成本。“我们现在的返修率低到0.1%,在手机维修行业十年的经验,给到我的就是获取原厂配件的优势,我们有稳定的供货关系和不断增大的需求量,我们始终坚持低价、高效、高品质的输出服务。”
黄松炳告诉创客猫记者,新一轮的融资将会用在加快速度去输出加速度的服务模式到更多的城市,争取到今年下半年,把直营的城市范围扩大到10-15个,另一方面,未来会颗粒度更细地给维修师傅划分区域,让每一个师傅的负责范围缩小,这样就解决了城市人力资源调配的问题,加大了每个人的服务能效。“我们提出了‘城市合伙人’和‘一城一店’的计划,希望未来能把加速度的服务范围扩大到100个甚至更多的城市。”
2009年的一个下午,21岁的黄松炳在广州市天河区步行了很久,他竟然没有找到一家手机维修店,他决定自己做一家。
于是他将手中的三万多块钱倾囊而出,这是他打工两年多存下来的钱。三年之后,他在广州拥有了13家线下门店、150多名员工,主营手机维修、买卖和周边配件服务。从那一年开始,每家店每天平均营业额达到2万,公司全年销售额超过一个亿。
那一年,黄松炳24岁。
黄松炳认为创业者最大的能力是“预判”,就是你要比其他人更早的发现机会、发现市场并且果断的投入资源去执行。市场报告显示,被称为“中国智能手机元年”的2010年全年手机销售量达到了2.4亿部,这给整个手机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利好发展,当然也直接影响了黄松炳所在的手机维修行业。
虽然公司2012年到2014年连续三年营业额都在一亿元以上,但市场嗅觉敏感的黄松炳却开始转型了——他计划关闭他最擅长的线下门店业务,成立一个名为“加速度手机维修”的移动互联网项目。和其他生意一样,近年来全行业的业务流量都受到了电商的巨大冲击,一线城市感受最为强烈。
当时摆在黄松炳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业务下沉,进军市场尚未饱、受电商影响较小的二三线城市,二是换一种方式继续发力一线城市市场。
丨加速度创始人黄松炳丨
适逢京东在美国上市、O2O项目彼时风头无两,黄松炳便毅然选择了后者,他决定基于移动互联网为客户提供上门手机维修的服务,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自己更大的商业梦想。
从线下转到线上,从传统企业转型做互联网,从原本舒适的环境和业务进军陌生的领域,黄松炳很快便在思维上、产品上、业务上遇到了很多困难。而他处理了困难的方式超越了大多数同龄人——高薪招人。
引进人才加入公司是很多年轻创业者都不愿意选择的方式,因为这会给创业者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创始团队老员工的质疑、人才的真实操盘能力和忠诚度、和创始人观念不和及价值观不同都很容易让后进入的人才缺乏信任感。
但黄松炳坚持高薪招聘人才,“加速度”挖来了拥有更多互联网经验的京东、联想等公司的人,他说,创始人的格局直接反应在用人上,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引入专业的人才,如果你不相信他们,那公司就会走的很慢,而对于互联网来说,慢就是死。
黄松炳说,做线下门店和做互联网,最大的不同是,之前要追求位置最好的店铺,现在是要追求能力最专业的人才。
因为团队既懂互联网、又有业务本身行业经验,项目上线以来的运营数据又非常不错,在参加一次电视台路演比赛之后,“加速度手机维修”获得了傅盛、张泉灵所在的紫牛基金以及创大资本、海汇资本等机构的500万天使轮投资。
前央视主持人、紫牛基金合伙人张泉灵事后谈及投资“加速度”的四点原因:
一是,产品抓住了非常核心的点,手机碎屏率本身很高;
三是,手机里面有很多隐私,当面维修做到公开透明,并且维修全程都录像,给客户一种安全感;
四是,创始人有着非常成功的行业经验,而且原配件都是合格的供应链提供,性价比足够高。
黄松炳在此之前从未想过融资,他本身在此前的线下业务经营中攒足了创业资本。但这次成功融资后带来的收获确实超过他的想象。除了资金支持,创业者更要看重资金之外的其他资源。
黄松炳说,紫牛基金的投后管理做的非常好,一是帮助项目介绍资源、对接合作,二是在定战略、定运营策略、推广渠道上都给予创业者指导和帮助,三是在后续融资上给予支持。
在资本和资源的助力下,加速度手机维修发展迅速,目前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开通了线下维修体验店,其中的8个城市可以提供上门服务。从线下到线上,再从线上到线下,似乎大多数O2O项目的发展路径都是如此。黄松炳认为,尽管都是“线下”,但在思维上有很大不同。
他说,之前做传统的门店业务,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一个好位置,寸土寸金,而如今在手机端获得大量客户再做线下门店,更多的是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对位置的要求就少了很多。希鸥网将黄松炳的看法概括为,虽然都是线下业务,却有流量思维到服务思维的巨大转变。
黄松炳介绍,加速度手机维修目前在各个城市采取的是直营模式,因为平台与维修人员是合作关系,因此模式较轻、系统支撑非常全面,“三四个人便可以开发一个城市”,“冷启动非常快”。而B端合作是指除了服务C端消费者之外,加速度会加大与企业级客户的合作,如目前已和百度、58赶集集团的部分分公司合作,提供优惠的有保障的上门手机维修服务。
黄松炳非常认可“创始人是项目的天花板”这句话,他认为创始人要有危机感、要在认知层面保持领先、要有预判性,并且要把预判性转化为可行的、可实际操作的目标,带着团队朝着目标一起努力。他说,市场在不断变化,如果创始人不能跟着变化就意味着失去竞争力。
21岁开始创业者,24岁拥有150名员工和一家年收入过亿的企业,29岁完成数千万PREA融资,黄松炳在商场上的经验要远超很多同龄人。被问及“为什么这么早下海”,黄松炳告诉希鸥网,“因为创业基因”。
黄松炳是闽南泉州人,这个不大的城市走出了安踏、361、鸿星尔克等很多知名品牌。黄松炳说,“家乡那边的小工厂很多、私营企业很多”,“我们那边的人一生下来就是想着怎么做生意、怎么去赚钱”,他从小便受到了生意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黄松炳说自己有非常强烈的赚钱欲望,因此高中毕业后便南下广州寻找机会。开挂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渐入佳境的黄松炳正在加速度向前!
本文为希鸥网原创内容。希鸥网是国内领先的创业社交社群媒体,平台拥有15万创业者会员和千位投资人。
怎么少得了给大家发福利呢
近日,国内知名上门维修手机平台“加速度”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圳市盈信投资集团。该公司CEO黄松炳表示,平台将通过此次融资增加产品研发、B端渠道建设、城市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布局。
以“解放天下维修手艺人”为使命的“加速度”
2016年,国内手机年出货量超过5亿部,按照国产手机平均15%以上的返修率计算,每年需要维修的手机接近1亿部。另外,再加上手机回收、以旧换新等业务,手机维修市场规模将轻松突破2000亿大关。然而,与国外手机售后服务收入占销售收入6%的数据相比,这个数字在中国只有2%-3%。
“行业普遍存在夸大故障、自造故障、虚高报价、偷换原装零部件等问题,换听筒、喇叭或者外壳等小配件所获得的利润甚至能超过成本的30倍。”拥有10年手机维修经验的加速度CEO黄松炳指出,实际上手机维修的准入门槛并不高,行业就业缺口巨大,主要是因为用户对于手机维修的过程和质量的担忧所致。
此外,目前大多数手机维修手艺人还处于传统的“守株待兔”的状态,自主获客能力较弱,也让外界对从事手机维修行业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有鉴于此,加速度严格培训考核资深手机维修工程师、与平台注册工程师进行订单分成,通过共享经济的模式让资深手机维修手艺人为广大手机用户服务,结合统一价格采购的配件,解决手机维修市场“黑,慢,乱”等问题。
目前,平台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等城市成立直营门店,手机维修工程师百余人。未来,加速度将在条件较为成熟的城市持续拓展业务。在黄松炳看来,“解放天下维修手艺人”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全面革新的加速度
加速度创始人兼CEO黃松炳
加速度的这一做法,也被外界视为平台对手机资源重塑的理念创新之举。有分析认为,研究循环利用可用手机资源的做法一旦成行,按照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该领域的业务量能让加速度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甚至叫板当前回收行业领先者“爱回收”。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维修效率,加速度给每位维修手艺人配备了全新设备。黄松炳赋予了这套装备一个全新的概念:移动维修区。这套设备的创新之处,在于加速度独自研发的“防静电垫子”和“防静电手环”。
黄松炳介绍,“防静电垫子”可释放人体静电,使人体与台面上的ESD镊子、工具、器具、仪表等达到均一的电位,使静电敏感器件(SSD)不受静电放电现象产生的干扰,从而达到静电防护的效果有效缓冲,避免器件受损。而“防静电手环”则是一种用于释放人体所存留的静电,以起到保护电子芯片作用的小型设备。
“希望通过研发先进的设备,增加人们对上门维修的信心,给维修手艺人带来更多的订单。在最大限度地调动维修手艺人的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平台用户的忠诚度。”黄松炳说道。
投资方眼中的加速度:团队深耕行业,平台有能力成为行业佼佼者
“希望加速度日后能够成为用户的智能设备管家,只要他们的智能设备出现问题就会想到加速度。”黄松炳说,除了手机回收、依旧换新等已经开展的业务外,未来加速度也将开拓维修电脑、平板、机器人等多条产品线。而实现这些愿景,需要资本的助力。
公开资料显示,加速度此前已完成500万元天使融资,投资方为紫牛基金、创大资本和海汇投资。紫牛基金联合创始人、前央视知名主持人张泉灵表示,项目团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极低的获客成本是他们投资加速度的主要原因。“手机维修的坑在哪、赢利点在哪、供应链怎么搞,他们都非常清楚。这个创业团队最让人欣赏的特质在于看到了机会,还能认真刻苦的去把握机会。”张泉灵说道。
黄松炳与林劲峰合影
而作为本轮的投资方,盈信投资集团创始人兼CEO林劲峰先生也给出了自己投资加速度的几个理由:
三、以维修手机的商业模式作为切入点,平台可以寻求一些更加高频的点给用户提供线上服务,持续拓展产品的宽度。
四、创始人具有坚韧不拔、不怕失败的意志,创业激情非常饱满。
总体来看,林劲峰认为,上门维修行业市场规模较大,且业内独角兽尚未出现。加速度以手机维修为切入点,手机回收、以旧换新等垂直细分领域的发展潜力十分可观,加速度成为行业内佼佼者的可能。因此,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盈信投资集团本轮投出的数千万元并不算贵。
公开资料显示,盈信投资集团成立于2003年,深圳十大创投机构之一,也是目前国内著名且为数不多的价值投资机构,累计投资企业上百家,创始人林劲峰投资过的案例包括茅台集团、朗诗地产、上坤集团、西凤酒、中国银联、长江电力等知名企业。
在传统维修行业中,官方维修价昂贵、非官方的小维修站点漫天要价、隐私泄露、维修技术参差不齐等问题,总的来说“黑、慢、乱”问题比较突出,让手机用户对手机维修商的信任度逐渐降低,也让有真材实料的维修店和维修师父得不到应用的尊重。
而O2O浪潮的兴起,缓解了用户信息不对称的窘境,也让上门维修的业务开始兴起,颠覆传统手机维修的弊端,加速度便是抓住这次机会的企业之一。相比传统手机维修“等客上门”的用户体验,维修手艺人主动上门提供服务让用户感受到被尊重。
不过,为了确保服务质量,加速度也会对平台的维修手艺人的行业经验有严格的把关考核,另外会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达到提高和警醒的目的,同时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体验的最有力保障。
目前国内O2O行业颇为成熟,上门维修这个细分领域的竞争者也有好几家,模式和组建思路比较类似的。另外,包括京东、58这样比较大的平台都有涉足此方向,所以行业竞争还是比较激烈,此轮融资意味着加速度成功进入下一轮的比拼。
2016年,三星GalaxyNote7手机发布后在世界各地发生多起爆炸和起火事故,因此三星电子决定停产Note7并召回超250万台Note7国行版智能手机,"三星电池门"风波一度得到平息。
时隔两年,美国亚利桑那州梅萨市的玛丽埃塔莫拉维兹女士(MariettaMoravetz)本周又遭遇了三星手机爆炸事件。当时莫拉维兹女士正在家中休息,床头柜上的GalaxyS7手机突然冒烟并爆炸。三星方面表示需检测后才能确定爆炸原因,目前已向莫拉维兹女士寄送一部新手机作为赔偿。
爆炸发生当日,莫拉维兹女士正在家睡觉休息,她的三星GalaxyS7手机就放在床头柜上。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将莫拉维兹女士从美梦中惊醒。她醒来后只见一旁的手机散发出滚滚浓烟。
万幸的是,莫拉维兹女士家里仍留有座机,于是她用座机拨打了911求助。消防员到来时浓烟已充斥了整间房屋,随后火势被迅速扑灭。
面对爆炸后仅存的手机残骸,莫拉维兹女士不免有些后怕。"消防员说,如果爆炸发生时手机正好在我的包里,后果将不堪设想。"回想起去年(2017年)买手机的经历,莫拉维兹女士表示,当时她已听说多起三星手机爆炸事件,因此对三星手机质量十分不放心。"但销售人员说,Note7已是过去时,S7的质量没有问题。"但就是这样一部"没有质量问题"的手机,在未连接电源充电的情况下发生了爆炸。
爆炸之后,莫拉维兹女士表示她损失的不仅仅是一部手机。"我的脸书账户登不上了,通讯录保存的联系方式没有了,照片也找不到了。"显然,这场意外之后,莫拉维兹女士对智能手机不再像之前那般信任。"人们总想当然地认为,智能手机十分安全,他们无需再使用座机了,但意外总会发生,座机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
如今,手机和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多个人信息,银行账号,支付应用等都存储或绑定在自己手机上,因此大家对于手机安全性也格外看重。而指纹验证无疑是给我们的个人隐私以及财产安全增加了一道防线。因为将机主的指纹信息采集录入后,每次只有机主本人将自己的指纹验证通过后,才能解锁开机或者进行电子支付。然而这道看似安全的防线真的安全吗?
指纹触摸键被摔裂任何人都能解锁
而在前不久,来自安徽的小许,由于手机摔到地上,导致指纹触摸键出现了裂纹,令他诧异的是,之后其他人居然都可以用指纹解锁他的手机。不仅如此,小许手机里的一些需要指纹识别才能使用的支付应用,陌生的指纹同样可以通过验证并使用。
随后,小许立即与手机厂商进行了联系,商家为小许屏蔽了指纹功能。苏州一家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看到网上视频,了解到此事后,在实验室模拟出手机指纹触摸键裂纹的图案,经过多次试验,他们发现即使手机在没有任何损坏的情况下,经过一些处理后,仍然可以破解指纹锁,哪怕是用一块橘子皮也可以通过验证。
指纹贴上做手脚可破解手机指纹锁
这种情况是否是因为手机被摔受损,而导致了指纹验证出现了误判?而用一块儿橘子皮就能通过指纹验证解锁开机,是否能说明指纹验证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漏洞呢?
记者联系到了这条信息的发布者,在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演示了这一破解过程。
技术人员:我先用这个手机录一个指纹,我左手的拇指录入完毕了。现在可以看到这里面只有一个手指(指纹记录),只有我左手的拇指可以开锁。换一个人试一下。
记者:我解不了这个。
在经过一些处理后,之前并没有录入指纹的记者,竟然能够解锁开机。随后,技术人员又将目前市面上一些主流品牌型号的手机逐一试验,记者在没有提前录入指纹的情况下,都一一将这些手机用自己的指纹成功解锁开机。
除了指纹开机,利用指纹验证进行支付转账也是很多人目前经常使用的应用。记者拿出了自己的手机,打开了指纹支付这一功能。之后技术人员对记者的手机进行一些操作,接下来除了记者本人能用指纹转账之外,用桂圆、橘子皮甚至餐巾纸等物品代替指纹也同样能够验证通过。
技术人员说,他们根据网上视频反映的手机指纹触摸键裂纹这个线索,通过在实验室里模拟裂纹图案,并进行了多次试验,发现破解指纹验证的关键在于指纹触摸键上的图案。于是技术人员拿一小块儿胶布或市面上流行的指纹贴,背面用导电笔涂抹形成图案,贴到手机指纹验证的部位。只要机主的指纹触碰到这块胶布或者指纹贴,成功解锁开机几次后,别人便都可以随意开机了。
技术人员李扬渊:裂痕本身会在传感器上形成一些图案,而贴上的膜(胶布或指纹贴),膜上的导电介质,都会为传感器形成一定的图案,因为这个图案是挡在手指前面的,它就会替代了指纹。这样的话最后的软件系统,它收到的时候已经有了这些图案成分的图,它收了这个图,它认证也是个图,所以它也会过。
技术人员认为,指纹传感器接收到的信息包含指纹贴上的导电涂层,并不完全是机主手指的指纹。而在进行指纹比对时,只要部分信息相同就能通过验证。因此只要经过处理,其他人的指纹同样能够验证通过。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冯建江:早期的指纹识别技术,像身份证用的,考勤用的,还有公安刑侦破案用的,原理是看手指上面的一些细节特征点,但这个技术现在不是手机上普遍采用的,主要是因为手机它传感器面积特别的小,信息很少,所以说就这个行业界就开始采用一种新的方案,它是利用图案本身。
应用指纹贴多领域产品解锁成功
如今,指纹验证不仅在手机上使用,在一些型号的笔记本电脑,甚至防盗门的电子锁上,都采用了指纹验证的方式。那么在这些领域里,指纹验证又是否存在这样的漏洞呢?
在一款笔记本电脑上,技术人员将指纹贴背面用导电笔进行涂抹,然后贴到指纹验证的触摸键上。随后,机主在这台电脑的系统里设置了指纹开机,并录入自己的指纹。接下来,由其他人打开这台电脑,用指纹试了几次后,同样能通过验证并开机。
随后,技术人员又对某款门锁进行了试验,发现了类似的安全隐患。
专家提示,虽然这个漏洞涉及到了不同领域的不同产品,但如果您的指纹触摸键没有受损或贴指纹贴,就可以正常使用,不必过分担心。同时,专家也提醒大家,如果对于安全性比较在意,尽量不要使用指纹贴。另外在使用指纹验证前最好先检查一下触摸键上是否贴有其它异物或图案。
自打iPhone的降速门,苹果道歉并承诺将为出现降速的手机用户进行电池更换,因此,近期的换电池人数激增,国外也由此频频曝出iPhone电池爆炸的消息。日前,国内也发生了一起iPhone电池爆炸的消息,原因却让人捏了一把汗。
男子咬iPhone电池测真伪顿时火花四溅
据悉,国内一名男子日前前往柜台更换iPhone手机电池,竟将电池直接放入嘴中,想通过咬一下来辨别真伪,顿时火球迸发,电池表面由于被咬破,造成了爆炸,周围的人从监控中看,显然被吓得不轻。所以大家在日常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使用安全,毕竟电池不是黄金,咬一咬并不是辨别出真伪。
现在人们对手机功能的应用需求越来越高了,不少基友经常边看电视边聊天或者边聊天在做些别的事情,现在华为手机分屏技巧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了。
打开技巧
首先,我们打开一个应用(如图所示)
然后在按住屏幕右下方(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选择要打开的应用即可
完成上述步骤后就要可以多任务同时使用了。
客官你学会了吗?
相信不少的朋友在生活中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手机通话时因为周围环境太差导致,根本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面对如此令人懊恼的情况下,使用华为手机的小伙伴们只需开启华为手机的一个小功能,以后面对再喧闹的环境,你也不怕被影响了。
首先我们点击拨号键,然后点击右下角的设置,进入后再战虚拟高清通话,开启即可大功告成。打开该功能后,当下次再遇到信号不好的环境下才会有所改善。
1-充电
手机充电时,手机的温度会迅速上升。在充电的过程中,电能需要转化成化学能,途中损失的能量又会以内能的方式释放,从而加速手机升温。
2-暴烤暴晒
3-高耗能的app
高耗能的APP也会导致手机升温,这些高耗能APP在运行时会占用大量的CPU,让CPU负荷过重,从而让CPU发热明显。
4-多个app的运行
CPU的处理性能是有限的,多线路的APP会占有大量的CPU空间,在CPU超过自身的承受值之后就会发热。
5-一边充电一边玩
大家都知道一边充电一边玩儿手机会损害手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电池要执行两个工作:充电和放电。在这个过程中,电流的活动量很大。。电池和充电器大负荷运作,会产生很多的热量。
教你几招如何给手机降温
1-不时给手机放个假
2-充电不玩手机,玩手机不充电
充电时不玩手机,不仅可以减缓手机升温的速度,还能有效的保护手机电池。
3-手机不使用时记得关闭你的WIFI热点
用手机开过wifi热点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手机作热点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点。
4-关掉后台运行APP
正如过多运行APP会加热手机一样,结束掉后台的APP程序同样会给CPU减负,减少手机升温的概率。
5-终极大招:
使用大师的【手机降温】啊,这可是夏天手机必备利器啊,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你要是还不给手机降温,那我还能再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