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发展区块链等数字经济重点产业的重要部署,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牵头启动了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行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目前我省已有4家单位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并取得初步进展,其成果将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进一步呈现。作为数字峰会的预热宣传,网信福建围绕“‘区块链+’在福建”专题推出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来展望互联网时代区块链技术描画的新蓝图。
2022年2月,国投福建城市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福建资源)、福建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省高交所)以及多家技术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创办的“区块链+制造”研究院正式成立。从“区块链+制造”国家创新应用试点项目,到成立长期的科研机构并建立专家库和人才库,国投福建资源在区块链技术自主研发的探索之路越走越宽。
2022年2月“区块链+制造”研究院正式成立
今年1月
作为国投福建资源下属企业的
国投福州资源入选
国家“区块链+制造”创新应用试点
这是国内再生资源行业
唯一一家入选
国家“区块链+制造”特色领域
试点的企业
再生资源行业既是有多年发展历史的行业,又属于战略新兴产业。无论从节约资源还是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都将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但传统的线下回收模式效率低下,也不利于数据的采集,亟需转型升级。”省高交所党支部书记、监事会主席、院长张建福表示,区块链应用于再生资源行业,可以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追溯,解决信任缺失和数据缺失的问题,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降低行业经营风险和成本,带动行业往更加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自主研发,
实现区块链技术国产化
“专业回收旧彩电、空调、电冰箱、洗衣机……”踩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用喇叭喊着“收破烂”,是我们大部分人对再生资源行业的初印象,其实这只是再生资源行业的一个微小环节——回收。随着产业的逐步发展,中国再生资源行业目前已形成了从废旧物产生,经过回收散户或企业分类分拣、加工企业资源化加工,最终到再利用企业的完整流程。然而,原料高度分散、回收层级多、处理技术落后、产品标准缺失;消费者回收激励缺失,再生资源回收困难;回收渠道全流程数据缺失,回收链条低效、高成本,以及无法对业内企业进行精准补贴和扶持等现实痛点,也在限制着行业的发展。如何破解?
区块链,与再生资源行业具备天然的契合点。其技术的核心要素在于去中心化,一个可信、透明公开的网络,为可再生资源的管理、市场等方面建立了一个优秀的模型。区块链技术可以在没有传统中介机构参与的情况下,通过促进可靠的价值转移,从根本上加速交易,降低成本,构建再生资源新型协作生产体系和产能共享平台,提升供应链协作水平。
国投福建资源区块链核心技术国家发明专利(点击查看大图)
打造“环保闭环”,
提升再生资源利用价值
不论是环境监测、垃圾处理还是废弃有色金属、钢铁、塑料等的分类回收,再生资源行业在绿色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区块链公开透明、智能合约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既让参与各方都能了解整个运作流程和透明的利益分配,又能让用户的行为以及产生的奖惩由程序来执行而非依靠人为,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环保监管和处理的成本,这是一项造福于民的事业。
2019年9月,《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参考标准》发布,从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垃圾分类在全国全面推行,也成为当年的新闻热点。这一年,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国投福建资源以垃圾分类作为试点,开启了将区块链正式应用到行业发展的步伐。“结合自主研发的服务社区生活的区块链及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我们对投放的垃圾进行精准数据采集,为社区管理、规划决策提供可靠、精细的大数据支持。”在张建福看来,区块链可以解决以往垃圾分类对居民激励不足的问题。
垃圾分类智能柜
国投福建资源科研团队
建立专家智库,
助力区块链技术研发可持续
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方案》中就“区块链”技术方向提出:提升再生资源利用价值。加强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在再生资源领域的应用,助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效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而随着这项事业的深入推进,加强科研、不断创新是必由之路。
出品:网信福建融媒体工作室
原标题:《“区块链+”在福建④|国投福建资源:区块链技术描绘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