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要改变2400万人几十年的习惯,谈何容易?但常开风气之先的上海,这一次又先行先试。
条例颁布一个月下来,统计结果令人欣喜,四十多个城市纷纷跟进,海外媒体也肯定“确有成效”。近日,《新民晚报》汇集了垃圾分类实践中涌现出的很多“金点子”,这“三十六计”既集中体现了上海市民的智慧,也是上海市民参与感、获得感的鲜活反映。
第一计
神器一出一秒破袋
发明这一“神器”的是虹口区爱家豪庭小区物业工程领班潘庆康。爱琢磨的他最近又发现了一种更有弹性的材料,4.0版本马上就会横空出世,到时只要往垃圾桶上一卡就行,安装起来更加方便。
第二计
钳钩在手分拣不愁
一把自制火钳、一柄轻巧钩子,“两件套”法宝在手,垃圾分拣不愁。“两件套”法宝出自虹叶茗园小区居民汪志源之手。火钳长约40厘米,用铝合金制成,钩子长度相似,用不锈钢制成。
第三计
酒桶妙用泔脚钵头
第四计
垃圾变气见证奇迹
专吃湿垃圾的“大胃王”处理机,你见过吗?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星城花苑小区,保洁员将一桶装满瓜皮菜叶、剩饭剩菜的湿垃圾倒进机器里。走近处理机,完全听不到噪声,用手一摸感受到微微振动,才知道它正在工作。机器里装有拌料的搅拌头,有点像家用搅拌机的放大版。24小时后,湿垃圾就会转变成浓缩有机质。机器里面像土壤一样的棕色有机质,就是由湿垃圾降解而来的。居民经常会来挖一些带回家,与泥土拌一拌就能种花了。
第五计
点位标注心中有数
第六计
油布盖头美观隔臭
第七计
茶水间里自制花肥
第八计
智慧箱房火眼金睛
一张门禁卡、一块信息屏、一个感应洗手池、一个雨篷、一个反光镜和一组摄像头,是徐汇区虹梅街道田林十二村的“六大法宝”。
刷卡才能开的智慧垃圾桶在上海已不罕见,但是和小区门禁系统、绿色账户都关联的智慧垃圾箱房却不多见。以往,志愿者为了给大家的绿色账户积分,每天要在垃圾桶边站6个小时,现在,居民每刷开一次垃圾桶,就能往账户里存积分。
第九计
笑脸哭脸一目了然
第十计
垃垃小车晨昏相约
第十一计
分类拼图寓教于乐
在徐汇区湖南路街道,很多小朋友都有一幅好玩的“垃圾分类”小拼图。小拼图装在透明圆桶里,大桶装40片,小桶装30片。桶中还有一张图示,画着四分类垃圾桶和对应可投的垃圾,色彩缤纷,童趣盎然。小朋友拼一拼、玩一玩,垃圾怎么分类,一目了然。
第十二计
怎么分类来问小慧
大声说出你要扔的垃圾,无论是普通话、上海话还是崇明话,垃圾箱“小慧”立马告诉你垃圾的种类。这款“会说话的垃圾箱”由崇明工匠蔡宏波发明,目前已能识别100余种垃圾。“小慧”垃圾箱有四个投放口,分别对应干、湿、可回收和有害垃圾。
第十三计
打牌下棋知识牢记
第十四计
分类好坏一手掌握
第十五计
智慧交投积分兑换
收废品的“摇铃人员”日渐稀少,堆在家中的可回收物怎么办?在徐汇区东湖路27号,有一个“梧桐资源空间”。这是上海城投环境在湖南路街道设立的第一座智能交投与人工交投相结合的资源回收站。“智能交投”靠的是一台24小时智能自助交投机,市民用手机注册扫码后,选择自己所扔可回收物所属品类,比如纸类、纺织物、塑料等,相应的箱门就会打开、称重。完成交投后,相应积分会计入账户,可兑换一些小物品。
第十六计
堆肥花园变废为宝
小区湿垃圾如何就地消纳?虹口区宇泰景苑就有个好办法,小花园里改造“堆肥花园”,每天可以处理小区5%的湿垃圾,实实在在将垃圾变成了“宝”。花园中放了5个桶,堆肥桶里放剩菜剩饭等带油水的湿垃圾,不带油水的果皮菜叶就进酵素桶。1个月到半年之后,湿垃圾就“摇身一变”,成了堆肥或者酵素。成品出来之后,居民们就把它们领回家,用来种花种菜,或疏通下水道。平时小花园的维护,则由居民组成的“花仙子”俱乐部负责。
第十七计
度身定制沪版专袋
闵行区新虹街道与京东合作,几易其稿,定制了一款“上海版”分类垃圾袋。垃圾袋一组分四种颜色,袋身上印有各自对应的垃圾种类。为了方便居民“破袋”,垃圾袋从“平口式”改成了“抽绳式”,最后又改成了“背心式”。夏天要吃小龙虾,为了不被刺破,湿垃圾袋厚度增至0.018毫米,另三种垃圾袋的厚度则为0.01毫米,这也远厚于市面上约0.005毫米至0.006毫米的垃圾袋。
第十八计
圆桶破袋魔力圈圈
在长宁区天山路街道,一款匹配圆形垃圾桶的“魔力圈”横空出世,不仅一秒破袋,还有防溅挡板。这款魔力圈由不锈钢拉丝材质制成,上面装着调节开关,可以牢牢固定在湿垃圾桶口。圈的内部设计了一条锯齿,湿垃圾袋只需勾住锯齿,用力一拉,就可以破袋成功。在新改进的2.0版本“魔力圈”上,还装了一块防溅挡板,避免居民在投放湿垃圾的过程中污水溅到衣服上,真的是非常贴心了。
第十九计
板上分拣一推入桶
第二十计
默念口诀分类自觉
来上海游览的游客,分不清干垃圾和湿垃圾,怎么办?别急,跟着携程导游王玉琴来念一段垃圾分类口诀吧——“纸巾是干垃圾,再湿也是干垃圾;瓜子壳是湿垃圾,再干也是湿垃圾;电池药片血压计,它们都是有害垃圾;衣服裤子保鲜盒,它们都是可回收垃圾......”王玉琴随身还携带了一次性塑料袋,在没有湿垃圾箱的景区,给客人临时盛放湿垃圾。
第二十一计
翻翻挂历学学分类
安亭有关部门将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投放要求等内容制作成挂历,在入户宣传时一一发给居民,居民日常翻一翻就能知晓垃圾分类知识。与各式各样的宣传手册不同的是,垃圾分类挂历的实用性和使用率都比较高,使用周期可达一年。挂历上不仅有“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宣传标语,还细心地将各种生活垃圾的分类详细列出,让人一目了然。
第二十二计
长椅肚皮暗藏玄机
“我们小区的垃圾箱房里,有一把长椅,不仅能让志愿者休息,底下还有玄机!”在嘉定区菊园街道新城枫景小区,志愿者芮维皎阿姨用随身携带的钥匙打开上了锁的长椅,掀开座板,里面放着两把火钳、一柄扫帚、一个簸箕,还有几把雨伞。如今,小区4个垃圾分类点位都配备了工具箱长椅。此外,每个点位还装了电灯、电风扇和灭蚊蝇灯“三件套”,为志愿者夏天值班打造更好的环境。
第二十三计
自制钢钩破袋趁手
一整包湿垃圾扔进了垃圾桶,怎么把它“请”出来破袋呢?在虹口区金鑫怡苑,聪明的业委会副主任吴启亮发明了一把“破袋钩”,几秒就可以把垃圾袋钩破拿出。这把“破袋钩”由直径8毫米的圆钢制成,手柄处还特意做了个便于握住的弧度。吴启亮一共做了3把破袋钩,分发给了周边小区,大家都说很好用呢。
第二十四计
混合垃圾自动分离
在南汇,有位喜欢钻研机械的“发明达人”王新德,断断续续花了近10年功夫,发明了一款自动分拣垃圾的“垃圾分类机”,可以将混合垃圾中的玻璃瓶、建筑垃圾或大骨头等硬质物、厨余垃圾、塑料袋分离出来,全程不需人工分拣。哪怕是将一元硬币放在垃圾里,最后也会被分筛出来。
这样一款机器,目前已申请了好几项专利,或许在未来,能帮助沪上小区解决“湿垃圾破袋”的痛点。“垃圾分类机”由6个部分组成,一袋袋垃圾进入机器后,第一步先要经过离心脱水。随后,垃圾分别通过机器内部设计的一道道“关卡”,先分离出玻璃瓶,再分离出砖头、木头、猪大骨等,最后分离出塑料袋。剩下的厨卫垃圾(即湿垃圾)则会被打包运出车间。
第二十五计
银行网点分类指点
第二十六计
环保护照打卡集章
垃圾分类也有“护照”,可以打卡集章?今年暑假,嘉定区精神文明办和区教育局联合印发了主题为“爱嘉学子在行动,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嘉定区未成年人垃圾分类护照,引导小朋友们利用假期参与垃圾分类,并带动家人开展垃圾分类这项新时尚。“护照”分为几部分,包括垃圾分类的方法、集章区、集章点等。小朋友参与分类行动、宣传行动、守箱行动,都能获得“环保小达人”的印章。
第二十七计
餐厨垃圾站点收运
第二十八计
邻居串门垃圾代扔
除了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忙,小区里的志愿者也会主动前往老人家里帮忙代扔垃圾。用朱凤琴的话来说,伸伸手就能做到的事情,没有多了不起。
第二十九计
租赁合同提醒分类
7月起,上海链家的最新版租赁合同上增加了垃圾分类的温馨提示:“入住该小区,请严格遵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的收集容器’。”同时,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工会还为租房经纪人提供了垃圾分类的培训和考题。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如何正确分类等考题,已被纳入链家经纪人考核中。
第三十计
一拉一钩不会脏手
走进杨浦区凤城三村小区,你会看到一个特别定制的不锈钢垃圾箱盖,盖板上设有锯齿、坡面和一扇可以开合的小门。平日里,小门紧闭,既防蝇除臭,又避免湿垃圾直接曝露在视线中。居民来丢垃圾时,只需将塑料袋在锯齿上轻轻一钩就能轻松破袋,垃圾也会顺势推开小门、滑入桶内。神器的发明人焦晨峰还设计了一根“助力杆”,保洁员可以利用“助力杆”将残留在坡面上的垃圾完全收入箱内。
第三十一计
员工包干保洁评判
分错类别的垃圾,别想“溜出”陆家嘴中银大厦的门。周五临近下班,陆家嘴中银大厦保洁阿姨唐朝英拿着几包磁性贴,来到15楼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个人金融部,茶水间旁的走廊处张贴着一块“生活垃圾分类情况汇总表”。磁性贴分三种颜色,红色小旗代表合格,黄色代表基本合格,绿色即不合格。唐朝英说,这里的工作人员垃圾分类合格率达95%以上。绿色磁贴基本没有出场机会,有极个别黄色小旗,是因为可回收垃圾和干垃圾有混投的情况。
第三十二计
垃圾冷藏抑菌除臭
第三十三计
扫一扫墙上的二维码,就能知道垃圾分类推行过程中,小区发生了哪些动人的故事。在嘉定区嘉北社区北水湾名邸,一面“故事墙”,成了很多居民倒好垃圾喜欢驻足的地方。这些故事,短小生动,图文并茂,为社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第三十四计
投口外拉抖袋方便
垃圾分类以来,不少小区的垃圾箱房都“改头换面”,不仅仅“颜值”上有了提升,实用性方面也有所提高。闵行区的品雅苑内,数个“马尚分类小屋”不仅有着浓厚的垃圾分类色彩,还进行了人性化改造,把箱房投口改为向外拉出,居民投放时不用把手伸进去抖袋,把湿垃圾倒在翻下来的板上再合上即可。小屋还贴心地设置了洗手台。居民纷纷表示,现在习惯了破袋,也不烦了,有个水龙头可以洗手很方便。
第三十五计
生鲜包装循环使用
第三十六计
源头沥水告别滴漏
在嘉定安亭,一个个餐厨垃圾沥水装置正在各大商场、食堂以及会所的垃圾房里被推广使用,工作人员将用不锈钢制作的沥水器放在240L的桶上,用于食堂餐厨垃圾的过滤,从而实现生活垃圾源头沥水。
垃圾分类减量
久久为功
(原标题:《看完这垃圾分类“三十六计”,我点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