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专题报告

1.1.从中央到地方,多项政策并举推动新一轮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①设备更新、②消费品以旧换新、③回收循环利用、④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

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

此后,国务院、央行等部门分别发文推动政策落地,撬动万亿市场规模。2023年,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从消费品换新的市场需求看,2023年底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天津、广东、海南、浙江、湖北、内蒙古、北京、湖北、广西、福建、重庆等地出台地方政策;央行为政策落实提供金融支持。

1.2.设备更新政策提振电力设备、矿山设备及高端制造装备需求

1.2.1.设备更新的政策细则

设备更新以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提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水平为主要工作。

1.2.2.电力设备

核电设备-高温合金

光伏设备-软磁

风电设备-高纯铁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新增装机容量为75.9GW,同比增长达101.7%,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6.8GW,同比增长67.8%;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69.1GW,同比增长105.8%,风电装机仍然处于持续增长阶段。202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多地海上风电项目加速推进,需求释放拉动海上风电零部件企业出货量持续增长。

中国罕王的高纯铁业务的产品结构以高端球墨铸造用生铁为主,主要特点是磷、硫、钛等有害杂质及反球化元素含量极低,抗腐蚀能力强,抗拉强度高,定位国内铸造业的高端市场。得益于自有优质铁矿石资源优势及独有技术工艺,罕王生产的铁精矿平均品位达68%以上,并且硫、磷、钛杂质含量低。迭加多年累积的技术优势,使得罕王冶炼的高纯铁产品抗腐蚀能力强,抗拉强度高,非常适配风电、海洋工程等重大装备的铸件要求。2023年底中国罕王高纯铁年产能93万吨,为中国市场风电球墨铸铁第一大供货商。

1.2.3.矿山设备及服务

设备更新细则出台以来,地方政策相继出台。山东省印发《推动全省非煤矿山设备更新加快“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加快实施设备更新和淘汰,加快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这给矿山设备以及服务市场带来新活力。

1.2.4.高端制造装备

1.3.1.汽车、家电回收带动铜铝等金属回收量提升

各地汽车以旧换新政策陆续出台。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发布后,各地汽车以旧换新政策陆续出台,其中:上海自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以下日期均含当日),个人用户购买国六b排放标准的燃油小客车新车,注册使用性质为非营运的,且在规定期限内,报废或转让(不含变更登记)本人名下在本市注册登记的国五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业性燃油小客车,本市给予个人用户一次性2800元购车补贴。

汽车报废回收数量预计在2027年达1000万辆左右。2021-2023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分别为3.02、3.19、3.36亿辆,新注册登记为2622、2323、2456万辆,推算报废注销数量为522、623、756万辆,2021、2022年的回收比例分别为57%、64%,若2023年回收比例保持提升趋势,以70%计算则回收数量为529万辆,以政策要求目标来看,2027年汽车报废回收数量预计在1000万辆左右。

汽车铜铝用量基本稳定,回收数量增长带动铜铝回收量增长。SMM数据,2023年交通领域铜需求193万吨,铝需求865万吨,同时2023年国内汽车产量3,011.32万辆,对应单车铜需求64.1千克,铝287.2千克。以到2027年增长500万量汽车回收数量来看,预计铜回收量将提升32.0万吨,铝回收量将提升143.6万吨。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陆续出台。其中,黑龙江省级财政安排资金总额约1亿元支持全省各市(地)实施消费者2024年购买符合条件的绿色智能家电给予10%立减补贴政策。江苏开展绿色节能家电促消费活动,支持各地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促销活动。2024年更新家电(含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等)750万台。河南鼓励各地对消费者交售废旧家电并新购绿色智能家电、智能电子产品给予补贴,省财政对各地实际财政支出按照不超过30%给予奖补。

废旧家电的回收主要包括四机一脑。其中,废电视机铜含量2%,铝含量0.2%;废冰箱铜含量2%,铝含量1%;废洗衣机铜含量2%,铝含量2%;废空调铜含量8%,铝含量9%;废台式计算机铜含量5%,铝含量5%。根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产业研究报告(2021年)预测,2022-2030年间四机一脑回收量将从600万吨以上提升至1100万吨以上的水平,对应年均复合增速7.9%,以此复合增速,2023-2027年4年间废旧家电回收规模将提升约35%,即从约647万吨提升至约876万吨,新增回收量229万吨。

汽车、家电回收或将带动再生铜行业发展。其中,金田股份深耕再生铜领域30余年,具备全产业链再生铜循环利用的技术经验。公司研发的低碳再生铜材已通过GRS、SCS再生认证,并与多家世界知名客户合作,为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客户提供优质、完整的一站式绿色低碳铜材方案。楚江新材铜合金产品的再生铜综合利用比例达60-70%,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导电性能、元素匹配、亮度等方面均处行业领先地位。

1.3.2.汽车、家电换新带动铜铝加工企业需求

铝加工企业中涉及汽车、家电的公司或将更为受益。南山铝业主要下游产品包括铝板带(汽车板、航空板、罐料)、铝型材(工业型材、建筑型材)、铝箔等多个产品类型;东阳光核心产业链为“电子光箔-电极箔(包含腐蚀箔和化成箔)-铝电解电容器”为一体的电子元器件产业链,铝电解电容器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通信产品、电脑及周边产品、工业控制、节能照明等领域;鼎胜新材主营业务为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主要产品为空调箔、单零箔、双零箔、铝板带、新能源电池箔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绿色包装、家用、家电、锂电池、交通运输、建筑装饰等多个领域。新疆众和主要从事铝电子新材料和铝及合金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铝制品及合金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子设备、家用电器、汽车制造、电线电缆、交通运输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2.1.新质生产力发展有望带动新兴产业机会

新质生产力核心为发展新兴产业,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看,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低空经济、AI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氢能、生物制造、航空、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我们将重点挖掘新质生产力、重点突破新兴行业产业链的有色金属、金属材料机会。

2.2.低空经济(民用航空)有望快速发展

2.2.1.低空经济产业链行业有望蓬勃发展

楚江新材持股90%天鸟高新,是国内飞机碳刹车预制体、特种纤维立体仿形预制体及碳纤维热场预制体的原创企业。公司是国家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内碳纤维预制体龙头企业,是国内唯一产业化生产飞机碳刹车预制体的企业,也是国内重要的碳/碳、碳/陶复合材料用预制体科研生产基地。天鸟高新作为国家航空航天重大工程配套企业,国际航空器材承制方A类供应商,曾为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天宫一号、神舟九号和长征二号F研制配套做出了贡献。江苏天鸟高新自2020年净利润维持在1.5亿元以上,未来随低空经济发展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低空经济领域,宝武镁业与小鹏飞行汽车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其仪表板管梁总成、中通道左右下支架总成等关键零部件的定点供应商,公司也是大疆的二级供应商。宝武镁业还在与其他车厂洽谈合作车载无人机升降平台。

钢研高纳及控股子公司河北德凯、西安高纳,全资子公司涿州高纳、四川高纳、辽宁高纳的主要产品高温合金、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是制造航空航天发动机用核心部件的关键材料及零件。钢研高纳目前是国内高端和新型高温合金制品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拥有年生产超千吨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母合金的能力以及航空航天发动机用精铸件的能力,在变形高温合金盘锻件和汽轮机叶片防护片等方面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具有制造先进航空发动机亟需的粉末高温合金和ODS合金的生产技术和能力。

钛材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导热系数低、耐高温低温性能好,耐腐蚀能力强、生物相容性好等突出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生物医疗、化工冶金、海洋工程、体育休闲等领域,被誉为“太空金属”、“海洋金属”和“战略金属”。宝钛股份是我国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生产科研基地,主导产品钛材年产量位居世界同类企业前列。

公司主要从事稀有金属材料研发与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万丰奥威旗下万丰钻石飞机在全球飞行培训领域处于龙头地位,DA20、DA40机型为全球飞行培训领域的明星机型,在国内飞行培训市场拥有较高市占率。在特殊用途领域,DA42MPP和DA62MPP为双发特种用途飞机,主要应用在全球遥感探测、边防巡逻、测绘、森林防火、应急救援、增雨作业等领域。在私人领域,万丰钻石飞机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全新DA50机型面向高端私人客户市场,2023年DA50机型获得美国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型号合格证书,并实现向美国客户的首次交付,标志着万丰钻石DA50飞机正式进军美国市场,青岛生产基地DA50机型已于2023年8月获得生产许可证和航空航天行业零部件供应商的国际标准取证,钻石DA50已正式进入中国量产。随着私人市场开拓以及产能的初步释放,万丰钻石飞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加快纯电动飞机eDA40开发应用力度,并有望成为全球第一款纯电动商业化运行飞机;随着低空经济产业化程度提升,公司将加速eVTOL产业布局,努力发展成为低空经济通用飞机的全球领跑者。

2.3.新质生产力之一-AI有望快速发展

2.3.1.AI发展大时代,未来算力有望高速增长

Chatgpt带火AI产业链,未来有望快速发展。AI主要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基础层包括-AI芯片、传感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层包括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自然语音处理等。应用层包括智能安防、智能金融、智能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

在基础层,算力将是重点。而算力的核心部件在于各类芯片,包括CPU、GPU、ASIC等一系列芯片。算力的核心系统在于各类服务器。

算力有望以高增速快速发展。根据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1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615EFlops,增速达44%。结合华为GIV预测,2030年全球算力规模有望达到56ZFlops,平均年增速达到65%。其中基础算力达3.3ZFlops,平均年增速27%;智能算力达52.5ZFlops,平均增速超80%;超算算力达0.2ZFlops,平均年增速超过34%。

2.3.2.电感为芯片起到供电的作用,铁氧体芯片电感将被淘汰

芯片电感起到为芯片前端供电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服务器、通讯电源、GPU、FPGA、电源模组、笔记本电脑、矿机等领域。前期主流的芯片电感主要采用铁氧体材质,但铁氧体饱和特性较差,随着目前电源模块的小型化和应用电流的增加,铁氧体电感体积和饱和特性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而金属软磁材料电感具有更高效率、小体积、能够响应大电流变化的优势。

电感元器件上游多为铁氧体、磁芯等金属材料加部分陶瓷材料,中游为制成的电感器,可分为插装式电感器和片式电感器。下游可以应用到通讯、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汽车电子及其他行业。

材料:公司生产的金属软磁粉末,可用于制造各类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服务器中的贴片电感。电感:公司芯片电感已批量用于英伟达AI芯片GPU-H100。公司2023年紧抓市场需求,成功开发了一系列专为AI芯片定制的芯片电感,其中配合700W级别GPU的电感料号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并展现出强劲的产品竞争力,通过取得与MPS(美国芯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MPS)、英飞凌等半导体与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认可和合作,产品已获得批量订单,并应用于多家全球领先的GPU芯片厂商。

截至2023年末,公司子公司浙江东睦科达3号厂房建设完毕,山西磁电公司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试生产,全集团SMC生产能力达到7万吨/年。

悦安新材两个基地生产羰基铁粉,我们老基地规划1.1万吨/年产能,根据公司可行性研究,公司预计新基地将在2024/2027/2029新增3000/27000/70000吨/年产能。据公司披露GPU处于高频,对一体成型电感有较大需求,公司羰基铁粉是一体成型电感的重要原材料。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先进磁性金属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已形成非晶合金、纳米晶合金、磁性粉末三大材料及其制品系列,包括非晶合金薄带及铁心、纳米晶超薄带、雾化和破碎粉末及磁粉芯等产品。

磷化铟、砷化镓等衬底应用于AI、5G、数据中心、无人驾驶、可穿戴等领域。

单元素半导体硅是当前应用场景最广的半导体材料,由于硅元素储量丰富、技术和产业配套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当前超过90%的芯片及器件均由硅材料制成,包括最常见的CPU、GPU、其他逻辑及存储芯片等。在硅基半导体性能难以满足的特殊场景,如高频、发光、高功率、高电压等应用场景,需要使用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其他半导体材料,5G、新一代显示、数据中心、无人驾驶、手机面部识别、可穿戴设备等市场需求的增长为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带来了广阔的需求空间。

预计磷化铟和砷化镓衬底销量与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据Yole,预计2026年全球磷化铟衬底(折合二英寸)销量为128.19万片,2019-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14.40%;2026年全球磷化铟衬底市场规模为2.02亿美元,2019-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12.42%。2019年全球折合二英寸砷化镓衬底市场销量约为2,000万片,预计到2025年全球折合二英寸砷化镓衬底市场销量将超过3,500万片;2019年全球砷化镓衬底市场规模约为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砷化镓衬底市场规模将达到3.48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9.67%。

截至2023年底,公司材料级产品区熔锗锭产能为:47.60吨/年,太阳能锗晶片产能为30万片/年(4英寸)、20万片/年(6英寸),光纤用四氯化锗产能为60吨/年,红外光学锗镜头产能为3.55万套/年,砷化镓晶片产能为80万片/年(2—6英寸),磷化铟晶片产能为15万片/年(2—4英寸)。

华为与云南锗业进行股权合作,强强联合共同发展。华为通过全资子公司哈勃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参股23.91%云南鑫耀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云南鑫耀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为云南锗业控股子公司,主攻半导体材料方向。

天通股份主要从事铌酸锂(LN)、钽酸锂(LT)晶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铌酸锂、钽酸锂晶棒,4-8寸铌酸锂、钽酸锂晶片。产品具有优异的压电、非线性光学、电光、热释电及光折变等性能,可用来制作各种功能器件,诸如:声表面波器件、红外探测器、高频宽带滤波器、高频换能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雷达、北斗导航、物联网及消费类电子等领域。

天通股份拟投资总额为14.68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3.51亿元,投向年产420万片大尺寸射频压电晶圆,预计2025年建成。该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不含税)13.98亿元,年均净利润为2.62亿元。

2.3.4.光模块-光电转换核心部件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光模块属于光器件的一个子类,由多种光器件、集成电路芯片、印制电路板、结构件等封装而成,是实现电信号和光信号互相转换的核心部件。光模块行业的上游主要是光器件、光芯片、电芯片、PCB和结构件的制造商以及光模块封装及测试设备供应商。下游则主要是通信设备制造商,光模块应用的电信设备与数通设备主要应用于5G、光纤宽带、数据中心、消费电子和自动驾驶等领域;通信设备制造、数据中心、电信运营商等。

据LightCounting预测,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在23年小幅下降后,未来5年保持16%增速快速发展,400G、800G光模块已经供不应求。

2023年,公司启动了“斯瑞新材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一)”,建设“年产2,000万套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材料及零组件项目”,围绕光模块芯片基座、光模块芯片壳体产品进行产品开发和产能打造,满足人工智能等领域光通讯向400G、800G、1.6T等更高传输速率提升的市场需求。

太阳能电池用锗主要用于卫星,未来民用航天逐渐兴起,但卫星属于高端产品,消费领域较窄,据《2021-2035年世界锗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预计太阳能电池整体对锗需求年均增长3.5%,即2025年、2030年、2035年分别需求28.4吨、33.8吨和40.1吨。锗催化剂消费主要集中在日本,约占全球68.9%,锗催化剂具有性能好、污染小、稳定性强的优势,未来新技术新产业会促进锗催化剂需求,但考虑到锗催化剂价格较高且可被替代,预计催化剂锗需求整体年均增长2%,即2025年、2030年、2035年分别需求5.9吨、6.4吨和6.9吨。

中国锗需求将增长至占全球的58.8%,年均增长约7.0%,预计2025年、2030年、2035年分别需求115.1吨、151.3吨和181.3吨。

-23年公司锗产品营收3.93亿元,毛利率达39.90%,生产锗产品含锗65.92吨。

-公司生产锗晶体,并作为红外光学系统关键且必需的组成部分。

2.3.6.电子焊接材料-半导体封装核心材料之一

锡焊电子材料上游主要是锡、银及其他金属材料以及部分化学材料。制成中游的一系列锡制品,再应用到下游的精密结构件、PCBA制程、半导体封装工艺中。

预计微电子焊锡材料随下游发展,未来将有所增长,华经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8年微电子焊接材料销售额可达72.43亿美元,2022-2028年年复合增速1.32%。

溅射靶材是电子行业必备原材料,未来需求将随AI芯片、规格不断提升而提升。溅射靶材上游为各种金属、非金属材料,中游为靶材制造和溅射镀膜,下游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平板显示、信息储存、太阳能电池、智能玻璃等领域。

2022-2028年全球溅射靶材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有望达9.36%。据睿略咨询,在2022年,全球溅射靶材料市场规模达到355.57亿元,预测到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将会达到608.24亿元,预计2022-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9.36%。

MLCC行业上游主要是陶瓷粉体材料和电极材料,其中陶瓷粉体材料包括高纯钠米钛酸钡基础粉和MLCC配方粉,属于纳米材料、稀土功能与信息功能材料的交叉行业;电极材料包括镍、银、钯、铜、银等。MLCC行业下游是终端电子产品行业,MLCC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其下游客户几乎涵盖了所有需要电子设备的领域,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武器装备领域到轨道交通、汽车电子、智能电网、新能源、消费电子等工业和消费领域,终端电子产品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MLCC的需求。

GPU加速运算会带来更大的热负荷,因此为了保证GPU运算性能的高效性,需要散热部件处理热负荷。

精研科技-散热部件制造厂商

沃尔核材-高速线缆开发者。公司子公司乐庭智联生产的400G、800G高速通信线为DAC铜电缆,在短距离信号传输方面,具备低功耗、高性价比、高速率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交换机/工业路由器等数据信号传输。

2.4.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在即,稀土永磁有望受益

2.4.1.人形机器人前景广阔,23-25年或迎来产业化发展加速期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总量2022年为15亿美元,到2027年将增长到1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3.5%。

各公司机器人大部分规划在23-25年量产,我们预计在23-25年将迎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的加速期。单台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或将影响各公司未来量产进展。

2.4.2.人形机器人必备材料-钕铁硼永磁

机器人需要安装伺服电机,而伺服电机中钕铁硼磁材又为主流原材料。

2.5.1.氢能有望快速发展,产业链有望受益

-制氢优势明显

公司地处华北,焦炭产量丰富,制氢优势明显。从焦炭生产区域分布来看,华北、西北地区焦炭储备丰富,制氢条件优渥。2023年华北地区焦炭产量15957万吨,占焦炭总产量的38.7%,西北地区焦炭产量8030万吨,占比19.5%。华北、西北地区作为我国焦炭重要产区,也更具利用焦炭副产煤气制氢条件。聚焦“制储运加”各个环节,上游产业链布局完善。公司确定了“承接集团能源战略落地,助力碳中和,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的战略定位,提出“一线(制-储-运-加-用)、一网(辐射全国的智慧氢能供应网)、两翼(技术+服务)、四阶段”的“一一二四”发展思路。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先期在京津冀形成氢能保供圈、实现对冀东南和鲁西南地区氢能供应,进而逐步伴随扩张实现全国及全球拓展布局。

公司积极参与全国各地加氢站的建设。当前在定州、邢台、保定建有3座加氢站,河北总计建成投运12座加氢站,总加氢能力3吨/天。2023年定州综合能源站满负荷运营,全年实现加氢220万方,形成了稳定的盈利模式。同时随着公司在各地氢能产业园的落地以及市场的需求,公司也正在规划和拟新建多座能源站,扩大加氢站网络。

-基本完成氢能产业链布局。

美锦能源目前已基本完成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上游搭建氢气“制—储—运—加—用”产业链;中游搭建气体扩散层—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制造的核心装备产业链;下游推进七大区域发展战略,即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能源金三角、中部地区、云贵川。目前,美锦氢能产业链已集聚十余家细分领域高成长性企业,掌握了碳纸、膜电极、电堆、动力系统,氢气的制-储-运-加等关键核心技术。氢气是公司焦化业务的副产品,在炼焦工艺中释放的焦炉煤气约含55%的氢气。焦炉煤气制氢是目前大规模、低成本获得氢气最可行的途径之一,公司在制氢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公司炼焦工艺过程中副产大量富含氢气的焦炉煤气,据公司现有715万吨/年焦炭产能粗略计算,可从焦炉煤气中提取氢气6.4万吨/年。华盛化工项目配套建设的焦炉煤气制备车用高纯氢一期项目产能2.000标方/小时(约合400台8.6m燃料电池公交车一年的氢气用量),二、三期竣工后,将具备年产2万吨高纯氢产能。

公司积极参与全国各地加氢站的建设,当前在山西(10座)、浙江(3座)、北京(2座)、广东(2座)、山东(2座),拥有20座已建成加氢站;另公司将于“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300座加氢站。同时随着公司在各地氢能产业园的落地以及市场的需求,公司会投建更多的加氢站,形成覆盖全国主要氢能发展城市的氢能供应体系。

-储氢镁丸供应商。

宝武镁业与氢枫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其在镁合金加工方面的技术优势及多年的生产经验,将镁合金锭加工成镁基固态储氢设备所需的镁丸供应给氢枫能源。

-氢能项目即将全流程试车。

广汇能源首期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已于2022年10月正式启动,项目计划投资13350万元人民币。建设内容包括:风光发电装机容量为6MW;制氢规模为“绿氢”400吨/年(电解水制氢)+“蓝氢”700吨/年(工业提纯制氢);加氢站1座,氢气加注规模为2000kg/d;并配套投运氢能重卡。截至24年3月该示范项目工业提纯制氢、加氢站及配套氢能重卡已进入调试阶段,即将全流程试车。

-制氢、储氢材料。

安泰科技参股公司安泰创明的近室温固态储氢材料(以稀土镍基、钛锰基为主的固态金属材料)已经量产,主要用于氢能核心产业链配套用固态储氢材料和供氢系统。公司控股子公司安泰环境主要孵化氢能源业务,目前产品主要应用于氢能源产业链上游的制储氢环节以及中游的燃料电池方向,产品包括气体扩散层、金属双极板等关键材料。

-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年产10公斤级。

贵研铂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氢燃料电池催化剂领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团队沉淀。目前,公司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处于实验室放大验证阶段,具备年产十公斤级的能力。

THE END
1.关注:家电不将“旧”,再生换“新”生废旧家电被拆解后,充分发挥了退休后的“余热”,通过一道道精细的拆解,产出循环可再生的有色金属、塑料及玻璃等宝贵资源。经过完整的质检出厂处理,源源不断地为下游利用企业提供原材料。 一台普通电视机拆解后 可回收3.5公斤塑料 1.4公斤铁、0.6公斤铜、0.1公斤铝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NzU1Mzg5Ng==&mid=2247522923&idx=3&sn=42aff71babfd2237bc3aee8e3caa30e8&chksm=96df7ac422075be25b96537b540bb101980653b2719a08b3273bac68131fdc1e494b56ef93fe&scene=27
2.格力电器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申请专利数量突破10万件,成为家电行业内唯一一家连续七年进入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的家电企业,拥有39项“国际领先”技术,并获得中国专利金奖6项、日内瓦发明展金奖12项、纽伦堡发明展金奖9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的重要奖励106项。公司专利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前瞻性的https://stock.stockstar.com/IG2023042900001015.shtml
3.21亿台旧家电等着回收行业龙头值得关注东吴证券的研报称,废弃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促进废电规范回收处理量快速增长,行业回收渠道将逐步从分散向集中靠拢;监管力度加大趋势下,龙头企业凭借良好的技术、资金储备等更具备竞争优势;动态管理机制下,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利好行业龙头份额提升、现金流改善。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005191490695327.html
4.2024年4月新政来袭:家电以旧换新,厨电行业焕新升级,智能家居消费潜力政策预计到2025年将高效节能家电市场份额提升,并增加废旧家电回收量。中央与地方财政将辅助改善废旧家电回收,并通过补贴与促销活动推动家电更新。此外,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发展二手商品流通,简化换新流程。厨卫产品亦被纳入“焕新”要求,助力智能家居消费增长。预计政策实施将为厨电行业龙头企业带来先发优势。https://stock.hexun.com/2024-04-15/212536181.html
5.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20(12页随着我国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国家不断出台的消费刺激政策,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行业也快速复工复产。2020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总体回收处理水平与2019年持平。 2020年,行业最大的亮点是《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和发改委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消费更新的实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914/6151034031004004.shtm
6.2021年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导生产企业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鼓励企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废物回收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培育新型商业模式,打造龙头企业,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广典型回收模式和经验做法。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金属、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回收http://www.zhzaishengziyuan.com/news/detail/102.html
7.行业新闻·海外市场高质量布局 家电企业业绩再创新高 [2024/05/10 16:41]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回升 龙头企业首季业绩亮眼 [2024/05/08 09:17] ·半导体显示行业景气度提升 产业链上市企业一季度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4/05/07 09:15] ·旧家电回收难?专家呼吁:应形成积极循环,实现企业、消费者等多方共赢 [2024/04/http://www.ce.cn/cysc/zgjd/hyfx/index.shtml
8.2025年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量拟增15%业界盼资源利用更市场化与此不同,这次新政策把废旧家电与废旧家具的回收结合在一起给出行业指引。一位家电企业高管认为,这顺应了家电家居融合的行业新趋势,像阿里天猫、京东把家电家居销售结合。今年配合废旧家电回收基金停止征收,希望废旧家电家具回收和资源再利用可以更市场化。 家电龙头积极探索再循环产业https://www.yicai.com/news/101981715.html